分享

治疗乙肝的抗病毒药,什么时候才能停?

 日寒月暖 2016-06-24

治疗乙肝的抗病毒药,什么时候才能停?

对乙肝治疗认识有误区

“一直吃抗病毒药,什么时候才能停?”,不难听到患者在这样抱怨,对乙肝抗病毒治疗失去了一些耐心。

有很多乙肝患者认为,慢性乙肝的治疗和高血压、糖尿病一样,需要终身服药。

这种错误观念不仅很有影响力还很打击信心,亲朋好友之间的误传,使不少患者把抗病毒治疗视作“不归路”,对治疗充满悲观情绪。

其实,抗病毒治疗并非需要终身用药。

根据亚太肝脏研究学会乙肝指南推荐意见:对于经核苷类药物治疗获得病毒阴转的患者,为取得停药后持久的疗效应答,可换用或加用长效干扰素。

明白乙肝治疗的目的

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的根本目的在于持久抑制乙型肝炎病毒复制,延缓疾病进展,最终不因慢性乙型肝炎而影响患者的寿命。

基本目标:检测不到乙型肝炎病毒DNA以及HBeAg阳性患者获得血清学转换,肝功能恢复正常。

中期目标:肝脏纤维化甚至肝硬化逆转。

这里,要明白要实现停药是有条件的。

一是要治的早。长期目标的实现与肝纤维化程度相关,如果已经发展到肝硬化,则需要终生服药了。

二是要坚持。长期目标的实现要靠坚持不懈地长期抑制病毒。如果治治停停,经常中断治疗,不仅会造成病毒的耐药,而且治疗的终点永远不能达到。

治疗乙肝的抗病毒药,什么时候才能停?

擅自停药有危害

对于使用核苷类药物的乙肝病人来说,乙肝治疗是一个长期抗战的过程,需要长期服药来控制病情,并且需要病人定期复查来监控病情。

很多乙肝病人在治疗一段时间后,都会很关心一个问题:到底什么时候才能停止服药?是不是经抗病毒治疗后“大三阳”转为“小三阳”,就可以停止服药了呢?

不少病人见病情好转,以为自己已经治好了,可以停药,擅自停药的结果往往是DNA和e抗原就很快反弹了。

然而,核苷类药物治疗后擅自停药其复发率可达到90%。因此不要自己随便停药或减量,停药务必要和医生沟通。

擅自更改剂量可能会引起病毒反弹、病情加重甚至肝衰竭而造成严重后果。在达到一定疗效后,建议您在大夫的指导下停药,停药后仍应定期去医院检查以监测病情变化。

治疗乙肝的抗病毒药,什么时候才能停?

所有指南中的停药标准都有一个共同的要求,就是希望能够实现“大三阳”转成“小三阳”,也就是专业上所说的e抗原的血清学转换。

那么,转成“小三阳”后要达到多长才能停药呢?至少要一年以上。另外,我们国家的指南还对总的疗程做了规定,希望总疗程能够超过两年以上。

只有达到这样的标准以后,患者才可以考虑停药,但指南也讲到一条,即延长治疗可降低复发风险,但慢乙肝长期抗病毒治疗的停药时机尚有争议。

因此即使按标准停药,仍有高复发风险,须进行长期随访监测,复查别忘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