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历代著名家教选介(二十一):陶渊明、姚崇、韩愈

 山爷wzs0718 2016-06-24


历代著名家教选介(二十一):

陶渊明、姚崇、韩愈

陈友冰

与子俨等疏 陶渊明

  【原文】

  告俨、俟、份、佚、佟(1):

  天地赋命,生必有死;自古圣贤,谁能独免?(2)子夏有言:“死生有命,富贵在天。”(3)四友之人,亲受音旨。发斯谈者,将非穷达不可妄求,寿夭永无外请故耶?(4)吾年过五十,少而穷苦,每以家弊,东西游走(5)。性刚才拙,与物多忤。自量为己,必贻俗患(6)。僶俛辞世,使汝等幼而饥寒(7)。余尝感孺仲贤妻之言。败絮自拥,何惭儿子?此既一事矣(8)。但恨邻靡二仲,室无莱妇,抱兹苦心,良独内愧(9)。

  少学琴书,偶爱闲静,开卷有得,便欣然忘食(10)。见树木交荫,时鸟变声,亦复欢然有喜(11)。常言五、六月中,北窗下卧,遇凉风暂至,自谓是羲皇上人(12)。意浅识罕,谓斯言可保(13)。日月遂往,机巧好疏。缅求在昔,眇然如何(14)!

  疾患以来,渐就衰损,亲旧不遗,每以药石见救,自恐大分将有限也(15)。汝辈稚小家贫,每役柴水之劳,何时可免?念之在心,若何可言(16)!然汝等虽不同生,当思四海皆兄弟之义(17)。鲍叔,管仲,分财无猜;归生、伍举,班荆道旧。遂能以败为成,因丧立功(18)。他人尚尔,况同父之人哉!(19)颖川韩元长,汉末名士,身处卿佐,八十而终,兄弟同居,至于没齿(20)。济北汜稚春,晋时操行人也,七世同财,家人无怨色(21)。《诗》曰:“高山仰止,景行行止”(22)。“虽不能尔,至心尚之”。汝其慎哉,吾复何言!(23)

  【注释】

  (1)俨、俟、份、扶、佟:陶渊明的五个儿子。但陶渊明《责子》诗的五个儿子分别叫“舒、宣、雍、端、通”。可能是皆取其中一字,正式的名字应该是陶舒俨、陶宣俟、陶雍份、陶端佚、陶通佟。

  (2)天地赋命,生必有死。自古圣贤,谁能独免:天地给人以生命,有生就有死。自古代圣贤起,谁能逃脱死亡?赋命:赋予生命。

  (3)子夏有言:“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子夏曾经说过:“死生之数自有命定,富贵与否在于天意。”子夏:孔子的学生。姓卜,名商,字子夏,春秋时卫国人。此二句见《论语·颜渊》

  (4)四友之人,亲受音旨。发斯谈者,将非穷达不可妄求,寿夭永无外请故耶:子夏是孔子是位著名门生“四友”的同学,亲自接受孔子的教诲。之所以发出“死生有命,富贵在天”的感慨,岂不是意味着人的穷困和显达不可非分地追求,长寿与短命永远不可能在命定之外求得的缘故吗?四友:孔子的四位著名学生颜回、子贡、子路和子张,称为孔子“四友”;音旨;指孔子的教诲。旨,要义;妄求;非分地追求;外请:在命定之外索求。

  (5)吾年过五十,少而穷苦,每以家弊,东西游走:我已经年过五十,年少时即受穷苦,常因为家穷而东奔西走去谋生。弊:凋敝、贫困。

  (6)性刚才拙,与物多忤。自量为己,必贻俗患:我性格刚直又不会取巧,与社会人事多不相合。我考虑这样下去必然会在世俗官场留下祸患。忤(wǔ午):逆,违背:自量为己:自己估量自己;俗患:指世俗官场上的祸患;

  (7)僶俛辞世,使汝等幼而饥寒:于是我极力辞官归隐,因而也使你们从小就过着贫穷饥寒的生活。僶俛(mǐn miǎn):勉力,努力;辞世:指辞去世俗事物,指辞官归隐。

  (8)余尝感孺仲贤妻之言。败絮自拥,何惭儿子?此既一事矣:我曾被王霸贤妻的话所感动:她告诉自己的丈夫,只要志行高尚,即使身穿破棉袄,又何必为儿子的贫寒而惭愧呢?这与我辞官归隐、而让你们贫穷饥寒的生活的道理是一样的。孺仲:东汉王霸,字孺仲,太原人。《后汉书,逸民列传》说他“少有情节。及王莽篡位,弃冠带,绝交宦,以病归。隐居守志,茅屋蓬户。连征不至,以寿终”。又《后汉书·列女传》载:王霸“妻亦美志行。初,霸与同郡令狐子伯为友,后子伯为楚相,而其子为郡功曹。子伯乃令子奉书于霸,车马服从,雍容如也。霸子时方耕于野,闻宾至,投耒而归,见令狐子,沮怍不能仰视。霸目之,有愧容,客去而久卧不起。妻怪问其故,始不肯告,妻请罪,而后言曰:‘吾与子伯素不相若,向见其子容服甚光,举措有适,而我儿曹蓬发历齿,未知礼则,见客而有惭色。父子恩深,不觉自失耳’。妻曰:‘君少修清节,不顾荣禄。今子伯之贵孰与君之高?奈何忘宿志而惭于儿女乎!’霸屈起而笑曰:‘有是哉!’’遂共终身隐遁。”.败絮:指破棉袄。

  (9)但恨邻靡二仲,室无莱妇,抱兹苦心,良独内愧:我只遗憾没有求仲、羊仲那样的邻居,家中又没有像老莱子妻子劝丈夫拒绝高官一同归隐的夫人,独自怀抱着这片苦心,内心很是愧疚。二仲:指汉代的两位隐士羊仲、求仲;靡:没有;莱妇:老莱子的妻子。春秋时楚国的老莱子,在蒙山之南隐居躬耕。楚王用重礼来聘请他做官。他的妻子竭力劝止他说:“今先生食人酒肉,受人官禄,为人所制也,能免于患乎?”老莱子便与妻子一起逃隐于江南。(事见《高士传)、《列女传》)。

  (10)少学琴书,偶爱闲静,开卷有得,便欣然忘食:我少年时曾学习弹琴、读书,间或喜欢悠闲清静,打开书卷,心有所得,便高兴得连饭也忘记吃了。

  (11)见树木交荫,时鸟变声,亦复欢然有喜:交荫:树木枝叶交错形成树荫:看到树木枝叶交错成荫,听见候鸟不同的鸣声,我也十分高兴。

  (12)常言五、六月中,北窗下卧,遇凉风暂至,自谓是羲皇上人:我常常说,五、六月暑天,在北窗下面躺着,遇到凉风一阵阵吹过,便自认为是上古时代伏羲氏时的人了。羲皇:伏羲氏,又称宓羲、庖牺、包牺、牺皇、皇羲及太昊等,《史记》中称伏牺,传说中的中国古代君主,华夏太古三皇中的天皇。生于陇西成纪(今甘肃天水),有文字记载的出现时代在战国以后。与女娲同被尊为人类始祖,因龙身人首而被后人称为龙祖。上人:太古之人。

  (13)意浅识罕,谓斯言可保:我见识肤浅、稀少,认为这样的生活可以保持下去。斯言:指上面说的“常言”四句;保:保持,维持。

  (14)日月遂往,机巧好疏。缅求在昔,眇然如何:岁月流逝,逢迎取巧那一套我仍然生疏。要想继续昔日的这种生活,希望是很渺茫了。机巧:指逢迎取巧;缅求:远求:眇(miǎo)然:高远、遥远貌。

  (15)疾患以来,渐就衰损,亲旧不遗,每以药石见救,自恐大分将有限也:自从患病以来,身体逐渐衰惫,亲朋故旧不嫌弃我,常常用医药救治,但我知道离死期不远了。药石:药:药物;石,治病的石针;泛指药物。大分(fèn):死期。

  (16)汝辈稚小家贫,每役柴水之劳,何时可免?念之在心,若何可言:你们年纪幼小,家中贫穷,常常担负打柴挑水的劳作,什么时候才能免掉呢?这些事情总是牵挂着我的心,可是又有什么好说的呢!役:担任,被迫从事;若何可言:意渭有什么话可说呢。若何,怎么。

  (17)然汝等虽不同生,当思四海皆兄弟之义:你们兄弟几人虽然不是一母所生,但应当理解普天下的人都是兄弟的道理。不同生:不是一母所生。长子俨为渊明前妻所生,后四子为续弦翟氏所生。四海之内皆兄弟:天下的人都是兄弟。语出《论语·颜渊》

  (18)鲍叔,管仲,分财无猜;归生、伍举,班荆道旧。遂能以败为成,因丧立功:鲍叔和管仲分钱财时,互不猜忌;归生和伍举久别重逢,两人拔下路边的荆草铺在地上相对而坐畅叙旧情。于是管仲在失败之中转向成功,伍举在逃亡之后终于平反回国立功。管仲(前719-前645),姬姓,管氏,名夷吾,字仲,谥敬。被称为管子、管夷吾、管敬仲,颍上(今安徽省颍上县):我国古代重要的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也是先秦诸子中法家学派的代表人物。祖先是姬姓的后代,与周王室同宗。父亲管庄是齐国的大夫,后来家道中衰,到管仲时已经很贫困。为了谋生,他和好友鲍叔牙一起经商。在经商时赚了钱,管仲总是多分给自己,少分给鲍叔牙。而鲍叔牙对此从不和管仲计较。对此人们背地议论说,管仲贪财,不讲友谊,鲍叔牙知道后就替管仲解释,说管仲不是不讲友谊,只贪图金钱,他这样做,是由于他家贫困,多分给他钱,是我情愿的。管仲三次参加战斗,但三次都从阵上逃跑回来。因此人们讥笑他,说管仲贪生怕死,没有勇敢牺牲的精神,鲍叔牙听到这讥笑后,深知这不符合管仲的实际情况,就向人们解释说,管仲不怕死,因为他家有年迈的母亲,全靠他一人供养,所以他不得不那样做。后来两人从政,分别辅助齐襄公的弟弟公子纠和公子小白。齐襄公死后,两人争夺王位,管仲和鲍叔牙也成了敌国。战斗中管仲一箭射在公子小白的带钩上,公子小白装死倒在车里才骗过管仲,后来公子小白在鲍叔牙的帮助下登上王位,称为齐桓公。齐桓公感念鲍叔牙的忠心和所立的大功,要任命他做国相,鲍叔牙死活不肯接受并推荐管仲而且用为人臣要谋而忠说服的齐桓公。管仲为相后积极改革内政,发展经济,重新给农民划分土地,由于他从小经商,也很重视和其它国家通商和发展手工业。他还对国家常设的军队实行严格的训练和管理,使之成为战斗力很强的一支军队。由于管仲的改革,齐国在几年内就兴盛起来,齐桓公终于“九合诸候,一匡天下”成为春秋霸主。管仲晚年曾感动地说:“我与鲍叔牙经商而多取财利,他不认为我贪心;同鲍叔牙谋事,我把事情办糟了,他不认为我愚蠢;我三次从阵地上逃跑,他不认为我胆小怕死;我做官被驱逐,他不认为我不肖;我辅佐公子纠败而被囚忍辱,他不认为我不知羞耻。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事见《史记·管晏列传》。鲍叔牙(约公元前723—前644)(或说生约公元前716年),姒姓之后,名叔牙。颍上(今安徽省颍上县)人;伍举(?~?),春秋时期楚国人。因封于椒(今安徽省阜南县焦陂镇),又称椒举。曾任春秋楚庄王时期负责军事兵员管理的武职右司马。公元前547年,因岳父王子弁犯罪避祸奔郑,并且准备下一步投奔晋国。在郑国遇到好友蔡声子,表达了还想回到楚国的愿望,于是声子到楚国告诉令尹子木:以前从楚国逃到晋国的人才,都被晋国重用,给楚国造成了很大的危害(“楚才晋用“的典故就出自这里)。现在椒举又逃到晋国,如果被晋国重用,指不定会给楚国添多大的麻烦呢。令尹子木急忙派他的儿子椒鸣把他从晋国接了回来。楚灵王三年(前538),伍举出使晋,请诸侯与楚会盟。盟已,诫灵王慎终勿骄,他亦因功著称于楚。事见《左传·襄公二十六年》、《国语·楚语》。陶渊明说是“归生”班荆道旧不知何据?班荆道旧:亦作“班荆道故”。拔下路边的荆草铺在地上相对而坐,互相倾诉衷肠。班,布列;荆,荆草;道旧:叙旧。

  (19)他人尚尔,况同父之人哉:他们并非亲兄弟尚且能够这样,何况你们是同一个父亲呢。

  (20)颖川韩元长,汉末名士,身处卿佐,八十而终,兄弟同居,至于没齿:颖川的韩元长,是汉未的一位名士,身居卿佐的官职,享年八十岁,兄弟在一起生活,直到去世。颖川:郡名,今河南省禹县。韩元长(约126至196年左右):名融,字元长,东汉颍川舞阳(今属河南省漯河市)人。年轻时不为章句而善辨事理,声名甚盛,曾受到大傅,太尉、司徒、司空、大将军等五府的同时征召。汉献帝时官至太仆,为九卿之一。年七十卒,并非陶渊明说的八十。(事见《后汉书·韩韵列传》)没齿:犹言终身。

  (21)济北汜稚春,晋时操行人也,七世同财,家人无怨色:济北的汜稚春,是晋代一位品行高尚的人。他们家七代没有分家,共同拥有财产,但全家人没有不满意的。汜(fàn)稚春(?一?),名毓,字稚春,西晋济北卢县(今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西部和德州市齐河县西南部一带)人。客居青州。家世儒素,少品行高尚,清净自守。晋武帝时,数召为官,不就。以教授为业,终生未仕。《晋书·儒林传》说他家累世儒素,九族和睦,到汜毓时已经七代。当时人们称赞其家“儿无常父,衣无常主”撰有《春秋释疑》。

  (22)《诗》曰:“高山仰止,景行行止”:敬仰古人崇高的道德就像仰望高山,效法古人的高尚行为就像沿着大道前行。语出《诗经·小雅·车辖》。高山;喻高尚的德行;景行(háng):大路;行(xíng)止:沿着大路走下去。

  (23)“虽不能尔,至心尚之”。汝其慎哉,吾复何言:虽然我们达不到古人那至高的境界,但应当以至诚之心崇尚他们的美德。你们要谨慎做人啊,我还有什么话好说呢!

  【翻译】

  告戒俨、俟、份、扶、佟诸子:

  天地给人以生命,有生就有死。自古代圣贤起,谁能逃脱死亡?子夏曾经说过:“死生之数自有命定,富贵与否在于天意。”子夏是孔子是位著名门生“四友”的同学,亲自接受孔子的教诲。之所以发出“死生有命,富贵在天”的感慨,岂不是意味着人的穷困和显达不可非分地追求,长寿与短命永远不可能在命定之外求得的缘故吗?我已经年过五十,年少时即受穷苦,常因为家穷而东奔西走去谋生。我性格刚直又不会取巧,与社会人事多不相合。我考虑这样下去必然会在世俗官场留下祸患。于是我极力辞官归隐,因而也使你们从小就过着贫穷饥寒的生活。我曾被王霸贤妻的话所感动:她告诉自己的丈夫,只要志行高尚,即使身穿破棉袄,又何必为儿子的贫寒而惭愧呢?这与我辞官归隐、而让你们贫穷饥寒的生活的道理是一样的。我只遗憾没有求仲、羊仲那样的邻居,家中又没有像老莱子妻子劝丈夫拒绝高官一同归隐的夫人,独自怀抱着这片苦心,内心很是愧疚!

  我少年时曾学习弹琴、读书,间或喜欢悠闲清静,打开书卷,心有所得,便高兴得连饭也忘记吃了。我常常说,五、六月暑天,在北窗下面躺着,遇到凉风一阵阵吹过,便自认为是上古时代伏羲氏时的人了。我见识肤浅、稀少,认为这样的生活可以保持下去。岁月流逝,逢迎取巧那一套我仍然生疏。要想继续昔日的这种生活,希望是很渺茫了。

  自从患病以来,身体逐渐衰惫,亲朋故旧不嫌弃我,常常用医药救治,但我知道离死期不远了。你们年纪幼小,家中贫穷,常常担负打柴挑水的劳作,什么时候才能免掉呢?这些事情总是牵挂着我的心,可是又有什么好说的呢!你们兄弟几人虽然不是一母所生,但应当理解普天下的人都是兄弟的道理。鲍叔和管仲分钱财时,互不猜忌;归生和伍举久别重逢,两人拔下路边的荆草铺在地上相对而坐畅叙旧情。于是管仲在失败之中转向成功,伍举在逃亡之后终于平反回国立功。他们并非亲兄弟尚且能够这样,何况你们是同一个父亲呢!颖川的韩元长,是汉未的一位名士,身居卿佐的官职,享年八十岁,兄弟在一起生活,直到去世!济北的汇稚春,是晋代一位品行高尚的人,他们家七代没有分家,共同拥有财产,但全家人没有不满意的。敬仰古人崇高的道德就像仰望高山,效法古人的高尚行为就像沿着大道前行。虽然我们达不到古人那至高的境界,但应当以至诚之心崇尚他们的美德。你们要谨慎做人啊,我还有话什么好说呢!

  【作者介绍】

  陶渊明(约365—427),字元亮,入刘宋后改名潜。号五柳先生。东晋浔阳柴桑(今江西省九江市)人。世称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人。东晋末至南朝宋初期伟大的诗人、辞赋家。渊明“自幼修习儒家经典,爱闲静,念善事,抱孤念,爱丘山,有猛志,不同流俗”。祖父陶岱(一说陶茂)做过太守。父亲是个“寄迹风云,寘兹愠喜”的人,具体事迹已不可考。有一庶妹,小渊明三岁,后嫁给程姓人家,故陶诗文提及她时称程氏妹。八岁时渊明父去世,家境逐渐没落。十二岁庶母辞世,二十岁时家境尤其贫困,渊明开始了他的游宦生涯,以谋生路。二十九岁时,他出任江州祭酒,不久便不堪吏职,辞官归家。不久,州里又召他做主簿,他辞却了此事,依旧在家闲居。东晋安帝隆安二年(398),渊明加入桓玄幕府,后因母丧回浔阳居丧。三年丁忧期满,渊明怀着“四十无闻,斯不足畏”的志向再度出仕,出任镇军将军刘裕参军。此时他的心情是矛盾的,既想为官一展宏图,可在出仕后却仍然眷念田园。义熙元年(405)三月,渊明为建威将军刘敬宣参军。此时动摇于仕与耕之间已有十余年,他已厌倦了也看透了官宦生活。同年八月,渊明出任彭泽令。八十多天后因“不愿为五斗米折腰”侍候前来检查工作的督邮弃职而去,从此归隐田园,躬耕于陇亩间,不再入仕。义熙十一年(415),朝廷诏征他为著作佐郎,渊明称病没有应征。十四年,王弘为江州刺史结交渊明,二人之间有量革履、白衣送酒等轶事。元嘉元年(424),颜延之为始安太守,与渊明结交,有轶事颜公付酒钱等。元嘉四年(427),权臣檀道济听闻渊明之名,去看望他,赠以粱肉,并劝他出仕,渊明却拒绝了他,所赠粱肉也没有收下。同年,渊明卒于浔阳。他去世以后,友人私谥为“靖节”,后世称“陶靖节”。

  陶渊明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传世作品共有诗125首,文12篇,被后人编为《陶渊明集》

  陶渊明的田园诗数量最多,成就最高。这类诗充分表现了诗人守志不阿的高尚节操;充分表现了诗人对淳朴的田园生活的热爱,对劳动的认识和对劳动人民的友好感情;充分表现了诗人对理想世界的追求和向往。陶渊明也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个大量写饮酒诗的诗人。他的以“醉人”的语态或指责是非颠倒、毁誉雷同的上流社会;或反映仕途的险恶;或表现诗人退出官场后怡然陶醉的心情;或表现诗人在困顿中的牢骚不平。其咏怀诗以《杂诗》十二首,《读山海经》十三首为代表。多表现了自己归隐后有志难骋的政治苦闷,抒发了自己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洁人格。可见诗人内心无限深广的忧愤情绪。诗风平淡真淳,语言质朴自然,而又极为精炼,具有独特风格。从中反映了作者的个性,他的清高自赏和不与世俗同习。

  陶渊明散文和辞赋也很出色,特别是《五柳先生传》、《桃花源记》和《归去来兮辞》,这三篇最见其性情和思想,也最著名。

  陶渊明的田园隐逸诗,对唐宋诗人有很大的影响。杜甫诗云:“宽心应是酒,遣兴莫过诗。此意陶潜解,吾生后汝期”。宋代大诗人苏东坡对陶潜有很高的评价:“渊明诗初看似散缓,熟看有奇句。……大率才高意远,则所寓得其妙,造语精到之至,遂能如此。似大匠运斤,不见斧凿之痕”。苏东坡更作“和陶诗”109首,可见陶渊明对苏东坡影响之深。

  历代诗人、史学家和评论家对陶渊明评价也很高:

  南齐诗人史学家沈约《宋书·隐逸传》:潜弱年薄官,不洁去就之迹。自以曾祖晋世宰辅,耻复屈身后代,自高祖王业渐隆,不复肯仕。所著文章,皆题其年月,义熙以前,则书晋氏年号;自永初以来,唯云甲子而已。

  昭明太子萧统《陶渊明传》:渊明少有高趣,博学,善属文;颖脱不群,任真自得。

  《陶渊明集序》:有疑陶渊明诗篇篇有酒,吾观其意不在酒,亦寄酒为迹者也。其文章不群,辞彩精拔,跌宕昭彰,独超众类,抑扬爽朗,莫之与京。横素波而傍流,干青云而直上。语时事则指而可想,论怀抱则旷而且真。加以贞志不休,安道苦节,不以躬耕为耻,不以无财为病,自非大贤笃志,与道污隆,孰能如此乎?

  钟嵘《诗品》:文体省净,殆无长语。笃意真古,辞兴婉惬。每观其文,想其人德。世叹其质直。至如“欢颜酌春酒”,“日暮天无云”,风华清靡,岂直为田家语邪!古今隐逸诗人之宗也。

  杨休之《陶集序录》:余览陶潜之文,辞采虽未优,而往往有奇绝异语,放逸之致,栖托仍高。

  王通《文中子中说·立命篇》:或问陶元亮,子曰:“放人也。《归去来》有避地之心焉,《五柳先生传》则几于闭关也。”

  《晋书·隐逸传》:厚秩招累,修名顺欲。确乎群士,超然绝俗。养粹岩阿,销声林曲。激贪止竞,永垂高躅。

20160618_003

“少学琴书,偶爱闲静,开卷有得,便欣然忘食”  陶渊明故居图

  【简评】

  《与子俨等疏》选自《陶渊明集》,是陶渊明大约五十出头时,因经历一场病患,在“自恐大分将有限“的心情下,写给五个儿子的一封家信。文中以自身遭遇和志向为例,要求儿子们要安于贫贱,更要互相帮助,团结一心。为此举古人“鲍叔,管仲分财无猜,归生、伍举,班荆道旧”,以及近人颖川韩元长和济北汜稚春为例,反复教诲。至于为何特别强调五个儿子的团结一心,而没有像其它诫子书常见的修身立志、刻苦攻读之类训诫。可能与这五个孩子皆很顽劣有关。陶渊明有首《责子诗》,说到这五个孩子的顽劣秉性:“白发被两鬓,肌肤不复实。虽有五男儿,总不好纸笔。阿舒已二八,懒惰故无匹。阿宣行志学,而不爱文术。雍端年十三,不识六与七。通子垂九龄,但觅梨与栗。天运苟如此,且进杯中物”。诗中说自己“白发被两鬓,肌肤不复实”,写作时间与《与子俨等疏》大概相近。但从结尾的“天运苟如此,且进杯中物”,大概已知规劝无益,已经自暴自弃了。杜甫就认为渊明诸子皆不肖,而渊明愁叹见于诗。但也有人不同意这种看法,如黄庭坚在《书陶渊明责子诗后》就认为:“观渊明之诗,想见其人岂弟(同恺悌,和乐安闲的意思)慈祥、戏谑可观也。俗人便谓渊明诸子皆不肖,而渊明愁叹见于诗,可谓痴人前不得说梦也”。

  另外,在这封家书中,陶渊明向儿子们吐露衷肠,倾诉心声,并解释立场,进而期盼儿子们谅解。其中所流露的是因自己辞官归田,乃至累及儿子受极寒之苦的无奈,遗憾和愧疚不安。

遗令诫子孙文(摘录) 姚崇

  【原文】

  古人云:富贵者,人之怨也。(1)贵则神忌其满,人恶其上。富则鬼瞰其室,虏利其财(2)。自开辟以来,书籍所载,德薄任重,而能寿考元咎者,未之有也。(3)故范蠡、疏广之辈,知止足之分,前史多之。(4)况吾才不逮古人,而久窃荣庞。位逾高而益惧,恩弥厚而增忧。(5)往在中书,遘疾虛憊。虽终匪懈,而诸务多缺(6)。荐贤自代,屡有诚祈,人欲天从,竟蒙哀允(7)。优游园沼,放浪形骸,人生一代,斯亦足矣。(8)田巴云:“百年之期,示有能至”;(9)王逸少云:“俯仰之间,已为陈迹。”诚哉此言!(10)比见诸达官身亡以后,子孙既失覆荫,多至贫寒。(11)斗尺之间,参商是竞,岂唯自玷,乃更辱先。无论曲直,俱受嗤毁。(12)庄田水碾,既众有之,递相推倚,或至荒废。(13)陆贾、石苞,皆古之贤达也,所以预为定分,将以绝其后争。吾每静思,深所叹服。(14)

  昔孔子至圣,母墓毁而不修;梁鸿至贤,父亡席卷而葬。(15)昔杨震、赵咨、卢植、张奂,皆当代英达,通识今古,咸有遗言,属令薄葬。(16)或濯衣时服,或单帛幅巾。知真魂去身,贵于速朽。(17)子孙皆遵成命,迄今以为美谈。(18)凡厚葬之家,例非明哲。或溺于流俗,不察幽明。(19)咸以奢厚为忠孝,以俭薄以悭惜,至今亡者致戮尸暴骸之酷,存者陷不忠不孝之诮。可为痛哉!可为痛哉!(20)死者无知,自同粪土,何烦厚葬,使伤素业。(21)若也有知,神不在柩,复何用违君父之令,破衣食之资。(22)吾身亡后,可殓以常服,四时之衣,各一副而已。(23)吾性甚不爱冠衣,必不得将入棺墓。紫衣玉带,足便于身,念尔等勿复违之。(24)且神道恶奢,冥途尚质。若违吾处分,使吾受戮于地下,于汝心安乎?念而思之。(25)

  【注释】

  (1)古人云:富贵者,人之怨也:古人说:富贵是招人怨恨的。

  (2)贵则神忌其满,人恶其上。富则鬼瞰其室,虏利其财:如果你地位高贵,神就会忌讳你获得的太多,一般人也就会厌恶你位置在他的上头;如果你很富裕,鬼就会偷窥你的家室,窃取你的财富。
瞰(kàn):偷窥。

  (3)自开辟以来,书籍所载,德薄任重,而能寿考元咎者,未之有也:所以有史以来,书籍上记载的,凡是缺少德行又担当重任的,能够长寿且无罪愆的人,从来没有过。开辟:开天辟地,指有史以来。寿考:年高,长寿。语出《诗经·大雅·棫朴》:“周王寿考,遐不作人”。郑玄注:“文王时年九十馀矣,故云寿考。”

  (4)故范蠡、疏广之辈,知止足之分,前史多之:所以范蠡、疏广这些人,知道适可而止,前代历史关于这类记载很多。范蠡:见陆景《戒盈》注(6)疏广(?-前45),字仲翁,号黄老。东海兰陵(今山东省临沂市兰陵县)人。西汉名臣。年轻时好学,通晓《春秋》,被征召担任博士、太中大夫。汉宣帝地节三年(前67),调任太子太傅。疏广哥哥的儿子疏受也被按贤良的资格举荐担任太子家令。五年后疏广对疏受说::“吾闻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功遂身退,天之道也”。于是叔侄一同辞职返乡。疏广回到家乡以后,用皇上和太子上给他的黄金每天宴请族人老友宾客。多次询问家中还剩有多少金子,催促卖掉来供设酒食。子孙觉得不如用这些钱来买些田地,族人也前来劝说。疏广曰:“吾岂是老悖不念子孙哉?顾自有旧田庐,令子孙勤力其中,足以共衣食,与凡人齐。今复增益之以为赢余,但教子孙怠惰耳。贤而多财,则捐其志;愚而多财,则益其过。且夫富者,众人之怨也。吾既亡以教化子孙,不欲益其过而生怨。又此金者,圣主所以惠养老臣也,故乐与乡党宗族共飨其赐,以尽吾余日,不亦可乎”!于是族人说服。皆以寿终。

  (5)况吾才不逮古人,而久窃荣宠。位逾高而益惧,恩弥厚而增忧:何况我的才干不及上述古人,却长久获此荣耀和皇上的宠眷。因此官位越高我愈感到害怕,皇恩越深厚愈增加我的忧惧。逮:及;窃:窃取,作者自谦之词。

  (6)往在中书,遘疾虛憊。虽终匪懈,而诸务多缺:昔日担任中书令时,曾因患疾病非常疲惫,虽然勤于政务没有懈怠,而许多事物还是耽搁了下来。按:姚崇一生三任中书令。第一次是在武则天圣历元年年(698),姚崇升任同凤阁鸾台平章事(武则天时改中书令为“内史”,中书省为“凤阁”),成为宰相;第二次是在唐睿宗继位的景云元年(710),担任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升任中书令,但不久被外放为亳州刺史;第三次是在开元元年唐玄宗亲政后第二天。姚崇被任命为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封梁国公,后升任紫微令。从这封书信后面情节来看,当是第三次。中书:即中书省,封建时代中央最高决策机构。主要负责秉承皇帝旨意起草诏敕。隋唐中书省的长官为中书令。汉武帝时以宦官担任中书令,掌传宣诏命等。司马迁受腐刑后以太史公的身份担任中书令,朝位在丞相之上,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中书令。隋唐早期,任中书令为中书省之长官,属于宰相职。遘(gòu):遭受;虛憊(bèi):虚弱疲惫;匪:同“非”。

  (7)荐贤自代,屡有诚祈,人欲天从,竟蒙哀允:推荐贤人取代自己担任宰相,数次向皇上诚恳祈求。终于天从人愿,皇上哀矜我,答应了我的请求。按:开元四年,姚崇之子姚彝犯事后。在姚崇数次请求请辞相位,并推荐广州都督宋璟继任宰相下,姚崇被罢去宰相之职,改任开府仪同三司。

  (8)优游园沼,放浪形骸,人生一代,斯亦足矣:在园林池沼间悠悠岁月,行动不再受世俗礼节的束缚。作为人的一生,这就足够了。
放浪形骸:指行动不受世俗礼节的束缚王羲之《兰亭集序》:“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9)田巴云:“百年之期,示有能至”:战国时齐国辩士田巴说:“活到一百年,有多少人能达到啊”。田巴:战国时齐国辩士,口才敏捷善辩。相传其辩于徂丘,议于稷下,一日服十人。他说服齐王要有自知之明的故事被改编为《邹忌讽齐王纳谏》见刘向《新序》。

  (10)王逸少云:“俯仰之间,已为陈迹。”诚哉此言:晋代书法家王羲之说:“转眼之间,这里的一切将成为历史陈迹”。这话说得多中肯啊!王逸少:晋代书法家王羲之,字逸少。这句话见于王羲之《兰亭集序》:“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

  (11)比见诸达官身亡以后,子孙既失覆荫,多至贫寒:同时看到那些达官显贵死后,子孙失去了荫庇,很多家庭多沦入贫寒。比:并肩,指与田巴、王羲之这些贤达之士同时的达官显贵之家。

  (12)斗尺之间,参商是竞,岂唯自玷,乃更辱先。无论曲直,俱受嗤毁:为了一点小利,兄弟之间像参星与商星一样彼此对立隔绝,互相争夺。这不但是玷污了自身,也侮辱了祖先。斗尺:古代计量单位。斗为量具,一斗米相当于6公斤;尺为度具,三尺相当于一米。参商:参星与商星,二者在星空中此出彼没,彼出此没,古人以此比喻彼此对立,彼此隔绝,不和睦相亲。

  (13)庄田水碾,既众有之,递相推倚,或至荒废:庄户农田和水碾这类大型农具,只要是族类公产,就互相推来推去都不负责任,以至荒废。水碾:指靠水力推动的碾子。

  (14)陆贾、石苞,皆古之贤达也,所以预为定分,将以绝其后争。吾每静思,深所叹服:陆贾、石苞,都是古代贤达之士,他们在生前就将这类产业分析给诸位后人,以免将来后人为此争来争去。我每当深夜想到这些贤者生前的决策,就深深为之感叹佩服。陆贾(约前240—前170)西汉思想家、政治家﹑外交家,因说服南越王赵佗入朝谢罪为封为太中大夫。陆贾是汉代第一位力倡儒学的思想家,经常在刘邦面前称引《诗经》、《尚书》等儒家典籍,刘邦讨厌儒生,因而骂道:“我马上打得天下,要诗书何用?”陆贾反驳说:“马上得天下,岂能在马上治之”。刘邦死后,诸吕掌权,陆贾知道事不可为,便称病辞官,在好畤安家落户陆贾变卖了出使南越时所得的财物,共计千金,便均分给自己的五个儿子每人两百金,让他们各治生产。陆贾自己则坐着华贵的车辆,带着十个舞乐侍从和一口价值百金的宝剑,轮流到五个儿子家里居住,每家住十天,将来死在哪个儿子家里,就得到他的这些随身之物。由于陆贾常到其他地方作客,每人一年也不过轮流两三次,很好的避免了老来的困境。石苞:石苞(?-273年),字仲容,渤海南皮(今河北南皮东北)人。西晋开国功臣,官至司徒、大司马等职,封乐陵郡公。为人儒雅豁达,明智有器量,仪容很美,不计小节,时人称赞说:“石仲容,姣无双”。泰始九年(273)二月逝世,晋武帝司马炎于朝堂举行哀悼仪式,又赐钱帛和丧葬物品。司马炎更乘车送灵柩到东掖门外。谥武公。他生前分析财产给后人不见史载。

  (15)昔孔子至圣,母墓毁而不修;梁鸿至贤,父亡席卷而葬:孔子是最大的圣人,但他母亲的坟坏了也不重新修葺;梁鸿是最大的贤人,父亲死后库用草席裹起来埋葬,连棺木都没有。孔子母墓毁而不修:见《礼记·檀弓》:孔子在防山为父母修治了合葬之墓以后,说道:“虽然我听说过,在古代只筑墓而不起坟,但是像我这样一个四处流浪的人,不可以不为父母起坟作为标记啊。”于是封土起坟,坟高四尺。事后孔子先回到家中,门人落在了后面。此时雨下得很大,等了很久门人回来了。孔子问他:“你为什么回来得这么晚啊?”门人回答说:“防山刚修的坟墓塌了,我修好之后才回来”孔子默不作声。门人说了三遍,孔子流泪哭泣着说:“我听说,古礼是不能修理坟墓的啊。梁鸿至贤,父亡席卷而葬:梁鸿,字伯鸾,扶风平陵(今陕西咸阳)人,生卒年不详,约汉光武建武初年,至和帝永元末年间在世。少孤,受业太学,家贫而尚节介。在太学学习后,就在上林苑放猪为生。有次失火延烧了隔壁房屋。他就将猪作为赔偿。不足部分,就在他家当佣人作赔偿。回家后很多富有之家慕其操守,都要将女儿嫁给他。“鸿尽谢绝。娶同县孟女光,貌丑而贤,共入霸陵山中,荆钗布裙,以耕织为业,咏诗书弹琴以自娱”,夫妻间互相尊重,有个成语“举案齐眉”说的就是他俩。后来汉章帝也闻其大名,要找他来做官。梁鸿便改名换姓,改复姓运期,名耀、字侯光,与妻子居齐、鲁间,度过终生。关于父亡席卷而葬,历史记载是:王莽新朝灭亡后天下大乱,父亲梁让带全家逃难,途中得病死去。宾客、仆人、僚属见自己的主子不在了,都纷纷抢掠财物,远走高飞另谋出路。梁鸿的母亲在无可奈何的情况下,丢下了年幼的梁鸿和尚未掩埋的丈夫的尸体,独自离开了梁家。年幼的梁鸿在举目无亲的状况下,只得用一张破席草草地埋葬了父亲。

  (16)昔杨震、赵咨、卢植、张奂,皆当代英达,通识今古,咸有遗言,属令薄葬:昔日的昔杨震、赵咨、卢植、张奂,皆是当时的英雄贤达,对古今都很了解,他们都留下遗言,死后要薄葬。杨震(?-124年):字伯起。弘农华阴(今陕西华阴东)人。东汉时期名臣。历荆州刺史、东莱太守、司徒、太尉。任内因正直不屈权贵,又屡次上疏直言时政之弊,为中常侍樊丰等所忌恨。延光三年(124年),被罢免。又被遣返回乡,途中饮鸩而卒。顺帝继位,下诏平反。任内公正廉明,不接受私人的请托。王密正任昌邑县长,去看望杨震,晚上又送给杨震金十斤。杨震说:“老朋友知道你,你为什么不知道老朋友呢?”王密说:“现在是深夜,没有人会知道”。杨震说:“天知、神知、我知、你知,怎么说没有人知道呢?”杨震遣返回乡洛阳城西的几阳亭,慷慨地对他的儿子、门生们说:“死是一个人不可免的。我蒙圣恩居位,痛恨奸臣狡猾而不能诛杀,恶嬖女倾乱而不能禁止,还有什么面目见天下人呢?我死之后,只用杂木为棺,布单被只要盖住形体,不归葬所,不设祭祠。”于是服毒而死,时年七十余岁。赵咨:字文楚,东郡燕(今河南延津)人。少有孝行却不应孝廉之举荐。历官敦煌太守、东海相。居官清廉,计算时间领取俸禄,豪门大户都畏惧他俭朴清廉的品德。作官司三年,因病请求免职,临终时,告诉他的旧吏朱祗、萧建等,让他们采用薄殓素棺,有黄土垫底,想使尸体迅速腐朽,早归后土,不要听任子孙改变计划。朱祗、萧建送丧到家,赵咨的独生子赵胤不忍心父亲的尸体与黄土并合,想更改殡葬之法,朱祗、萧建领会赵咨的临终遗命,于是照办,当时人称赵咨为明达之人;卢植(139年-192年),字子干。涿郡涿(今河北涿州)人。东汉末年经学家、将领。黄巾起义时为北中郎将,率军与张角交战,后被诬陷下狱,皇甫嵩平定黄巾后力救卢植,于是复任为尚书。后因上谏激怒董卓被免官,隐居在上谷军都山,被袁绍请为军师。白马将军公孙瓒以及刘备皆为卢植门下弟子。汉献帝初平三年(192)卢植临终前让其子挖土
穴薄葬,不用棺木,只有贴身单衣而已。建安十二年曹操率军北伐乌桓,途径涿县,下通告称赞卢植的生平,并派人为其扫墓。其子卢毓,后来官至司空,有名于世;张奂(104—181),字然明。敦煌渊泉人(今甘肃安西县东)人。东汉时期名将、学者,凉州三明之一。在东汉对外战争中功勋卓著,多次以恩信安抚、招降外族,使得北方宁静一时。后入朝,为宦官所利用,率军前往进击窦武。事后自责不已,拒受封侯。拜少府,迁任大司农,又上疏为窦武等人伸冤。不久迁太常,因得罪宦官被诬陷罢免。最终回乡教授弟子,不再出仕。汉灵帝光和四年(181)去世,终年七十八岁,遗命说:“我前后仕宦,屡任高官,不能同流合污,被坏人忌妒。一个人的富贵与穷困,这是命中注定的,一个人的生死,这是自然规律所决定的。但是地底下黑暗,永远没有天亮的时候,却用纩帛缠身,还在棺材上密密麻麻钉着钉子,这是我所不喜欢的。以前准备了窟穴,这就很好。早上死了,晚上就埋葬,把尸体放在灵床上,用幅巾盖着就算了。奢侈不学晋文,简朴不学王孙,顺乎人情,按自己的意思,或许可以没有罪咎了。”几个儿子都按他的话进行薄葬。

  (17)或濯衣时服,或单帛幅巾。知真魂去身,贵于速朽:死后或穿着平日洗过的衣服,或者是不用棺木只用一块布盖着身体、用一块帛巾包着头下葬。好让灵魂离开,尸体迅速腐朽,早归后土。濯(zhuó):洗涤;单帛:一块布;幅巾,又称巾帻,或称帕头。一种表示儒雅的装束。一般用整幅帛巾束首。张奂等却让后人在其遗体上只用一块帛巾包着头下葬。

  (18)子孙皆遵成命,迄今以为美谈:子孙们皆遵照遗命办理,至今传为美谈。

  (19)凡厚葬之家,例非明哲。或溺于流俗,不察幽明:大凡那些搞厚葬的人家,都不是贤明的哲人。或者是沉溺于世俗之见,不了解生死之道。幽明:生与死,阴间与人间。

  (20)咸以奢厚为忠孝,以俭薄以悭惜,至今亡者致戮尸暴骸之酷,存者陷不忠不孝之诮。可为痛哉!可为痛哉:都以为奢侈厚葬是忠孝的表现,薄葬是吝啬。以至于死去的遭受戮尸暴露骸骨之酷刑,活着的子孙也受到不忠不孝的嘲笑。这真让人痛心啊!这真让人痛心啊!咸:都;戮尸暴骸:古代对死者的一种惩处刑法。

  (21)死者无知,自同粪土,何烦厚葬,使伤素业:死者已无知觉,和泥土一样。何必麻烦去厚葬,使他本来的名声受到伤害。素业:身前的业绩。

  (22)若也有知,神不在柩,复何用违君父之令,破衣食之资:死者若有知觉,他的神灵也已蜕化不在棺柩之内,子孙又何必违背父亲的遗命,将自己维持生活的资财破费在厚葬上。

  (23)吾身亡后,可殓以常服,四时之衣,各一副而已:我死后,你们用我平日穿过的衣服下葬。四季衣服,都只要一套。

  (24)吾性甚不爱冠衣,必不得将入棺墓。紫衣玉带,足便于身,念尔等勿复违之:我秉性不喜欢穿官府,一定不要将官府放进棺墓之中。紫衣玉带,只限于随身佩戴的。望你们千万不要违背我的这番吩咐。

  (25)且神道恶奢,冥途尚质。若违吾处分,使吾受戮于地下,于汝心安乎?念而思之:况且神灵厌恶奢华,九泉之下也喜欢俭朴。如果你们违背我的吩咐,让我在九泉之下(因奢侈)而受到惩罚,你们于心能安吗?千万要记住我的吩咐!

  【翻译】

  古人说:富贵是招人怨恨的。如果你地位高贵,神就会忌讳你获得的太多,一般人也就会厌恶你位置在他的上头;如果你很富裕,鬼就会偷窥你的家室,窃取你的财富。所以有史以来,书籍上记载的,凡是缺少德行又担当重任的,能够长寿且无罪愆的人,从来没有过。所以范蠡、疏广这些人,知道适可而止,前代历史关于这类记载很多。何况我的才干不及上述古人,却长久获此荣耀和皇上的宠眷。因此官位越高我愈感到害怕,皇恩越深厚愈增加我的忧惧。昔日担任中书令时,曾因患疾病非常疲惫,虽然勤于政务没有懈怠,而许多事物还是耽搁了下来。推荐贤人取代自己担任宰相,数次向皇上诚恳祈求。终于天从人愿,皇上哀矜我,答应了我的请求。在园林池沼间悠悠岁月,行动不再受世俗礼节的束缚。作为人的一生,这就足够了。战国时齐国辩士田巴说:“活到一百年,有多少人能达到”。这话说得多中肯啊!同时看到那些达官显贵死后,子孙失去了荫庇,很多家庭多沦入贫寒。为了一点小利,兄弟之间像参星与商星一样互相争夺、对立隔绝。这不但是玷污了自身,也侮辱了祖先。庄户农田和水碾这类大型农具,只要是族类公产,就互相推来推去都不负责任,以至荒废。陆贾、石苞,都是古代贤达之士,他们在生前就将这类产业分析给诸位后人,以免将来后人为此争来争去。我每当深夜想到这些贤者生前的决策,就深深为之感叹佩服。

  孔子是最大的圣人,但他母亲的坟坏了也不重新修葺;梁鸿是最大的贤人,父亲死后库用草席裹起来埋葬,连棺木都没有。昔日的昔杨震、赵咨、卢植、张奂,皆是当时的英雄贤达,对古今都很了解,他们都留下遗言,死后要薄葬。或是死后穿着平日洗过的衣服,或是不用棺木只用一块布盖着身体、用一块帛巾包着头下葬。好让灵魂离开,尸体迅速腐朽,早归后土。子孙们皆遵照遗命办理,至今传为美谈。大凡那些搞厚葬的人家,都不是贤明的哲人。或者是沉溺于世俗之见,不了解生死之道。都以为奢侈厚葬是忠孝的表现,薄葬是吝啬。以至于死去的遭受戮尸暴露骸骨之酷刑,活着的子孙也受到不忠不孝的嘲笑。这真让人痛心啊!这真让人痛心啊!死者已无知觉,和泥土一样。何必麻烦去厚葬,使他本来的名声受到伤害。死者若有知觉,他的神灵也已蜕化不在棺柩之内,子孙又何必违背父亲的遗命,将自己维持生活的资财破费在厚葬上。我死后,你们用我平日穿过的衣服下葬。四季衣服,都只要一套。我秉性不喜欢穿官府,一定不要将官府放进棺墓之中。紫衣玉带,只限于随身佩戴的。望你们千万不要违背我的这番吩咐。况且神灵厌恶奢华,九泉之下也喜欢俭朴。如果你们违背我的吩咐,让我在九泉之下(因奢侈)而受到惩罚,你们于心能安吗?千万要记住我的话!

  【作者介绍】

  姚崇(651—721),本名元崇,字元之,陕州硖石(今河南陕县)人,唐代著名政治家。嶲州都督姚懿之子。姚崇年轻时生性洒脱,注重气节,勤习武艺,以打猎自娱,二十岁后发奋读书,以孝敬挽郎的身份步入仕途,又考中下笔成章举,授为濮州司仓参军,累迁至夏官郎中。武则天万岁通天元年(696),契丹李尽忠、孙万荣作乱,攻陷河北数州。当时,军机事务繁忙,姚崇调理得当,有条有理,深受武则天赏识,被擢升为夏官侍郎。圣历元年(698),姚崇升任同凤阁鸾台平章事,成为宰相,后改任凤阁侍郎,又兼任相王府长史。当时,武则天的男宠张易之欲把长安大德寺中的十名僧人调到定州,充实私置寺院,致使僧人上诉。姚崇不顾张易之的屡次说情,断停此事,因此得罪张易之,被贬为司仆寺卿,但仍保留宰相头衔。九月,姚崇出镇灵武,充任灵武道行军大总管、安抚大使,并举荐秋官侍郎张柬之为宰相。中宗神龙元年(705),张柬之与桓彦范等人,发动神龙政变,拥立唐中宗为皇帝,复辟唐朝。姚崇恰于此时回到京城,得以参与政变密谋,因功赐爵梁县侯,实封二百户。不久,姚崇被外放为亳州刺史,后历任宋州、常州、越州、许州。景云元年(710),睿宗继位。姚崇被征召回朝,担任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又升任中书令。姚崇与宋璟协力合作,革除中宗时期弊政,任用忠良,贬黜奸邪,赏罚分明,杜绝请托,使得各项法度重新得到整饬,朝野都认为国家复有贞观、永徽之风。因抵制太平公主干扰朝政被贬为申州刺史,后历任扬州长史、淮南按察使、同州刺史。他政法简肃,吏治清明,得到百姓立碑颂扬。

  开元元年(713),唐玄宗李隆基发动先天政变,姚崇被任命为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封梁国公,后升任紫微令。姚崇拜相后,佐理朝政,革故鼎新,大力推行社会改革,兴利除弊。他从整饬制度入手,罢去冗职,选用官吏,并抑制皇亲、国戚和功臣的权势,注意发展生产,为开元盛世奠定了政治基础和经济基础。晚年因其子姚彝、姚异广交宾客,招权纳贿,遭到舆论的非议。中书主书赵诲接受胡人贿赂,因事情败露,被唐玄宗定为死罪,姚崇也极力营救。玄宗对此非常不悦,在赦免京城罪囚时,特意在敕文中注明,将赵诲流放岭南。姚崇为此忧惧不安,数次请辞相位,并推荐广州都督宋璟继任宰相。不久,姚崇被罢去宰相之职,改任开府仪同三司。唐玄宗虽将姚崇罢相,但对他仍极为尊崇,让他五日上朝一次,遇到重大政事也专门征询他的意见。720年(开元八年),唐玄宗封姚崇为太子少保,但他却因病没有接受。开元九年(721)姚崇病逝,终年七十二岁,追赠扬州大都督,谥号文献。开元十七年(729),唐玄宗又追赠姚崇为太子太保。

  姚崇非常廉洁,长期担任最高官职中书令和宰相却不治产业,甚至在京城都没有住宅。

  寓居在罔极寺中,曾因疟疾卧床不起。唐玄宗每日派遣使者数十人,前去探病,每遇军国重事,都命黄门监源乾曜去征求他的意见。后来,唐玄宗采纳源乾曜的建议,命姚崇搬入四方馆居住,并准许他的家属侍疾。姚崇认为四方馆存有官署文书,不是病人居住之地,极力推辞。唐玄宗道:“设置四方馆本就是为官员服务,朕安排您住进来,是为国家考虑。如果可能,朕恨不得让您住进宫里,您不要推辞!“。为人也很秉直。不趋炎附势。神龙政变后,武则天失去政权移居上阳宫,百官都为唐朝复辟而相互称庆,只有姚崇哭泣不止。同他一道发动政变的张柬之对他说:“今天难道是哭泣的时候吗?恐怕您从此要大祸临头了。”姚崇道说:“我长期事奉则天皇帝,现在突然辞别,感到悲痛难忍。我随你们诛除凶逆,是尽臣子本分,今日泣辞旧主,也是人臣应有的节操,就算因此获罪,我也心甘情愿。”唐中宗时期,贵戚竞相营建佛寺,滥度僧尼。很多富户强丁也乘机削发为僧,以逃避徭役。姚崇执政后,进言道:“佛图澄、鸠摩罗什号称高僧,也不能挽救后赵、后秦的灭亡。齐世宗、梁武帝崇信佛教,却未能免除灾殃。陛下只要能使百姓安居乐业,就是佛身,无需剃度奸诈之徒,让他们败坏佛法!”唐玄宗采纳了他的建议,命官员筛选淘汰全国僧尼,因弄虚作假被勒令还俗的多达一万二千余人。

  姚崇曾问紫微舍人齐浣:“我为宰相,可以和什么人相比?能比得上管仲、晏婴吗?”齐浣道:“管仲晏婴所行政策虽不能传诸后世,但在他们执政时期却能一直保持。您所制定的法度则随时更改,从这一点来看,您似乎比不上他们。”姚崇又问:“那我是个怎么样的宰相?”齐浣道:“您是个救时之相。”意思是说姚崇只是拯救时弊的宰相。姚崇大喜,拍腿而言道:“救时之相,也是不容易得到的。”

  姚崇著有文集十卷,曾参与修定《开元前格》。《全唐诗》收录有其诗六首,《全唐文》收录有其文24篇。

  历代史家和政治家对姚崇皆有好评:

  中书令张说:有唐元宰曰梁文贞公者,位为帝之四辅,才为国之六翮,言为代之轨物,行为人之师表。盖维岳降神,应时间出者也。

  宰相、诗人元稹:“姚崇宋璟作相公,劝谏上皇言语切。燮理阴阳禾黍丰,调和中外无兵戎。长官清平太守好,拣选皆言由至公“(《连昌宫词》);“昔我玄宗明皇帝得姚元崇、宋璟,使之铺陈大法,以和人神,而又益之以张说、苏颋、嘉贞、九龄之徒,皆能始终弥缝,不失纪律”。

  宰相崔群:玄宗初得姚崇、宋璟、卢怀慎、苏颋、韩休、张九龄则治,用宇文融、李林甫、杨国忠则乱,故用人得失,所系非轻。

  司勋员外郎,黄州、池州、睦州刺史诗人杜牧:姚梁公元崇,登第下笔成章举,首佐玄宗起中兴业凡三十年,天下几无一人之狱。

  工部尚书、翰林学士承旨宋祁:姚崇以十事要说天子而后辅政,顾不伟哉,而旧史不传。观开元初皆已施行,信不诬已。宋璟刚正又过于崇,玄宗素所尊惮,常屈意听纳。故唐史臣称崇善应变以成天下之务,璟善守文以持天下之正。二人道不同,同归于治,此天所以佐唐使中兴也。。

  司马光《资治通鉴》:姚、宋相继为相,崇善应变成务,璟善守法持正;二人志操不同,然协心辅佐,使赋役宽平,刑罚清省,百姓富遮。唐世贤相,前称房、杜,后称姚、宋,他人莫得比焉。⑶上即位以来,所用之相,姚崇尚通,宋璟尚法,张嘉贞尚吏,张说尚文,李元纮、杜暹尚俭,韩休、张九龄尚直,各其所长也。

  苏辙:开元之初,天下始脱中、睿之乱。玄宗厉精政事,姚崇、宋璟弥缝其阙,而损其过,庶几贞观之治矣。

  洪迈《容斋随笔》:萧、曹、丙、魏、房、杜、姚、宋为汉、唐名相,不待诵说。然前六君子皆终于位,而姚、宋相明皇,皆不过三年。萧何且死,所推贤唯曹参;魏、丙同心辅政;房乔每议事,必曰非如晦莫能筹之;姚崇避位,荐宋公自代。唯贤知贤,宜后人之莫及也。

20160618_004

姚崇题跋像  伊川姚崇墓

  【简析】

  姚崇一生三次任宰相:第一次武则天圣历元年(698),因得罪武则天男宠罪张易之,被贬为司仆寺卿,后出镇灵武,充任灵武道行军大总管、安抚大使;第二次是在睿宗景云元年(710),姚崇被征召回朝,担任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又升任中书令。因抵制太平公主干扰朝政被贬为申州刺史;第三次是玄宗开元元年(713),姚崇被任命为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封梁国公,后升任紫微令。三年后因受其子牵累辞去宰相一职。改任开府仪同三司。从全文这封诫子书的写作时间当在辞去宰相的开元四年(716)和病逝的开元九年(721)病逝之间。

  姚崇共有三子:长子姚彝,官至光禄少卿;次子姚异,官至坊州刺史;三子姚弈,曾任礼部侍郎、尚书右丞。这篇《诫子书》主要是交代后事,分为三个部分。每个部分一个中心。这里选的是第一、二两个部分。另有第三部分主要是对佛道的看法,与他在中宗时代上书淘汰全国僧尼的看法一致。令诸子在他死后,不得抄經寫像,做法事道场祝祷亡灵。

  第一部分是告诫诸子不要留恋富贵,因为贵会招致“神忌其满,人恶其上”,富则“鬼瞰其室,虏利其财”。尤其是不修德又居高位的“德薄任重”者,“能寿考元咎者,未之有也”。

  作者历举古人和自己对此的态度来告诫自己的后人。作者也担心自己去世后,后人为财产小利互相争夺互相伤害,同样历举古人和自己对此的态度来告诫自己的后人。

  第二部分是交代如何处置自己的丧葬后事。作者提倡薄葬,也是列举杨震、赵咨等古代名贤皆是薄葬来教育后人,并要后人像孔子、梁鸿那样来处置自己的后事。其原因,作者从鬼神无论有知或无知都不宜厚葬来立论。作为古人,其认识也只能如此。但从交代的后事安排来看,比起卢植、张奂等人的临终交代不用棺木、只穿贴身单衣,早上死了,晚上就挖土掩埋等彻底薄葬行为来看,还是有一段距离的。

  最后想说的是姚崇不仅有治国之才具,而且为人沉着老练,精于政治算计,可能这也是能历侍四朝,三次为相的主要原因。也是两任宰相、两任中书令的张说是他政治上的老对手。张说富有才华,文章写得很好,与苏颋一道被世人称为“燕许大手笔”(张说被封为燕国公,苏颋被封为许国公)但为人脾气暴躁,与同僚关系不睦,而且生性贪财。姚崇担任同州刺史时,中书令张说曾因旧怨,唆使赵彦昭弹劾他。姚崇拜相后,张说非常惶恐,到玄宗李隆基的弟弟岐王李范府中暗通款曲,寻找后台。一日,姚崇在退朝后故意落在后面,并在唐玄宗询问时称有足疾。玄宗问道:“是不是很痛。”姚崇答道:“我心里担忧,痛楚不在脚上!岐王是陛下爱弟,张说是朝中辅臣,他秘密出入岐王家中,恐怕岐王要为张说所误,所以我很担忧。”唐玄宗最忌讳亲王私交大臣,因此将张说贬到相州当刺史。但天下风水轮流转,姚崇晚年罢相,张说又成了中书令。姚崇临死时担心张说报复,自己的儿子们斗不过他。便嘱咐儿子道:“我死之后,张说出于礼节,一定会来吊唁。你们可将我收藏的珍宝器皿全部陈列出来,他最喜爱这类东西。如果他看都不看,那你们就会有危险了;如果他看了,你们就将他喜欢的送给他,并请他为我撰写神道碑。你们得到碑文后,马上誊写,呈报皇帝后立即雕刻。事后张说一定会后悔,必会索回碑文,你们就告诉他已经呈报皇帝。”姚崇死后,张说果然跟他料想的一样,并为他写了碑文,给他很高的评价。但随即后悔,派人索回,说是需要修改。姚崇之子告诉来人,碑文已通过皇帝审阅。张说知道后,懊悔地说:“死去的姚崇还能算计活着的张说,直到今天我才知道自己的才能不如他!”

  姚崇如此精于政治算计,但最后还是栽在自己儿子手中。上面已经说过,姚崇本人非常廉洁,长期担任最高官职中书令和宰相却不治产业,甚至在京城都没有住宅。但其子姚彝、姚异广交宾客,招权纳贿,遭到舆论的非议。他手下的中书省主书赵诲接受胡人贿赂,因事情败露,被唐玄宗定为死罪,姚崇也极力营救。玄宗对此非常不悦,在赦免京城罪囚时,特意在敕文中注明,将赵诲流放岭南。姚崇为此忧惧不安,数次请辞相位,可见他的辞职不是见机淡泊,急流勇退,而是不得已。因此辞职很快获准,被罢去宰相之职,改任开府仪同三司。可见这封诫子书开篇就告诫诸子不要留恋富贵,尤其是不修德又居高位的“德薄任重”者,下场更惨。也是为现实的担忧所触发,因此,这封诫子书,不仅有正面教益,还有反面教训,这是其它诫子书所没有的。

符读书城南(1) 韩愈

  【原文】

木之就规矩,在梓匠轮舆。(2)
人之能为人,由腹有诗书。(3)
诗书勤乃有,不勤腹空虚。
欲知学之力,贤愚同一初。
由其不能学,所入遂异闾。(4)
两家各生子,提孩巧相如。
少长聚嬉戏,不殊同队鱼。(5)
年至十二三,头角稍相疏。(6)
二十渐乖张,清沟映污渠。(7)
三十骨骼成,乃一龙一猪。(8)
飞黄腾踏去,不能顾蟾蜍。(9)
一为马前卒,鞭背生虫蛆。(10)
一为公与相,潭潭府中居。(11)
问之何因尔,学与不学欤。
金璧虽重宝,费用难贮储。
学问藏之身,身在则有余。
君子与小人,不系父母且。
不见公与相,起身自犁鉏。(12)
不见三公后,寒饥出无驴。(13)
文章岂不贵,经训乃菑畬。(14)
潢潦无根源,朝满夕已除。(15)
人不通古今,马牛而襟裾。(16)
行身陷不义,况望多名誉。
时秋积雨霁,新凉入郊墟。
灯火稍可亲,简编可卷舒。(17)
岂不旦夕念,为尔惜居诸。(18)
恩义有相夺,作诗劝踌躇。(19)

  【注释】

  (1)符读书城南:符:韩愈子韩昶的小名。城南:指长安近郊樊川(今陕西长安县南),其地有韩愈别墅,韩氏庄园至宋代犹存。见宋人张礼《游城南记》。据魏怀忠《新刊五百家注音辨昌黎先生文集》引樊汝霖说,此诗作于元和十一年秋,时韩昶十八岁。

  (2)木之就规矩,在梓匠轮舆:木材能按照圆规曲尺做成器具,是由于木工和轮舆匠人的劳作。规矩:圆规和矩尺;梓匠:木工;轮舆:轮人和舆人,造车轮、车子的工匠。

  (3)人之能为人,由腹有诗书:人之能够成才,是因为饱读诗书。前者“人”指世上之人,后者“人”指成才之人。

  (4)由其不能学,所入遂异闾:由于有的人不能勤学,就走入了歧途。闾:里门,秦时贫民居里门左侧,富人居里门右侧,后代富贵者与贫贱者异里而居。

  (5)少长聚嬉戏,不殊同队鱼:年岁稍大时在一起玩耍嬉戏,就像一队鱼群。少:同“稍”;不殊:一样,没有什么分别;对鱼:一对游鱼。

  (6)年至十二三,头角稍相疏:到十二三岁,各人表现出来的就稍稍不同。头角:比喻年轻人的气概或才华,如“崭露头角”、“头角峥嵘”。

  (7)二十渐乖张,清沟映污渠:到二十岁差别就变得很大,就像污渠和清沟互相映照
乖张:不顺,不相合。

  (8)三十骨骼成,乃一龙一猪:三十岁人的品格就定型,一个成为龙材,一个变成蠢猪。骨骼:这里指人的气质、风度。

  (9)飞黄腾踏去,不能顾蟾蜍:一个乘坐飞黄腾空而去,不会顾及那个蹲在地上的癞蛤蟆。飞黄:传说中的黄帝所乘神马;腾踏:犹腾达,飞腾;蟾蜍:癞蛤蟆。

  (10)一为马前卒,鞭背生虫蛆:一个成为听差仆役,长期被奴役鞭打,脊背上都生蛆。马前卒:古代在官员马前吆喝开路的兵卒差役。比喻为主人奔走效力的人。

  (11)一为公与相,潭潭府中居:一个则成为高官,住在深邃的宫室之中。公与相:公:古代司马、司徒、司空或太师、太傅、太保称为三公;相:宰相。皆是古代最高级别的官员。这里泛指高官;潭潭:犹沉沉,宫室深邃的样子。

  (12)不见公与相,起身自犁鉏:你难道没有看见,那些王公卿相都是出生于贫寒的农家?犁鉏(chú):犁锄,代指贫寒的农家子弟。

  (13)不见三公后,寒饥出无驴:你难道没有看见那些高官的后代,贫困得出门连条蹇驴都没有。三公:见前注。驴:古代马贵驴贱。

  (14)文章岂不贵,经训乃菑畬:文章难道还不重要吗,儒家经籍就是做人的根本。菑畬(zīshē)耕耘。古人以耕稼为民生之本,以喻事物的根本。语出《易·无妄》:“不耕获,不菑畲,则利有攸往”。这里也有“书中自有黄金屋”之意。

  (15)潢潦无根源,朝满夕已除:低洼处的积水因为没有源头,早晨还满满的,晚间就干涸了。朱熹:“问渠那得清如许,自有源头活水来”(《观书有感》)。潢潦(uánglǎo):低洼处的积水。

  (16)人不通古今,马牛而襟裾:一个人如果不能通古识今,就像牛马穿着人的衣服。马牛而襟裾:就像牛马穿着人的衣服,比喻没有头脑和无知。

  (17)灯火稍可亲,简编可卷舒:晚上也可以点灯看点书。灯火稍可亲:点灯读书的委婉说法;简编:书籍。汉代以前的书籍多用竹简,中间有牛皮条穿连起来,叫“韦编”;卷舒:翻开、阖上,看书时的动作。

  (18)岂不旦夕念,为尔惜居诸:我岂不整天想念你,只是为了不耽误你的时光才没有去打扰你。旦夕:从早到晚。居诸:时光。“居”、“诸”本语助词,这里用来指时光。语出《诗经·柏舟》“旧居月诸,胡迭而微?’”

  (19)恩义有相夺,作诗劝踌躇:情感和理智互相矛盾,(指从情感出发向曲·从早到晚都想去看望你,从理智出发要你好好读书,又不能去打扰你)。所以只能写此诗要你不再犹豫,发奋读书。踌躇(chóuchú):犹豫不定。

  【翻译】

  木材能按照圆规曲尺最成器具,是因为木工和轮舆匠人的劳作;  
  人之能够成才,是因为饱读诗书。
  诗书中的知识只有勤奋才能获得,懒惰者就会腹内空空。
  人生之初,学力都是一样的,并无贤愚之分,
  由于有的人不能勤学,就走入了歧途。
  两户人家生的儿子,幼小时智慧是相似的,
  年岁稍大时在一起玩耍嬉戏,就像一队鱼群。
  到十二、三岁,各人表现就会稍稍显出不同。
  到二十岁差别就变得很大,就像污渠和清沟互相映照
  三十岁人的品格就定型,一个成为龙材,一个变成蠢猪。
  一个乘坐飞黄腾空而去,不会顾及那个蹲在地上的癞蛤蟆。
  一个成为听差仆役,长期被奴役鞭打,脊背上都生蛆。
  一个则成为高官,住在深邃的宫室之中。
  要问为何两人差别如此之大,就是因为学与不学的缘故。
  黄金璧玉虽然宝贵,但难以久藏,终究会用光,
  一个人如有学问,则终生受用无穷。
  一个人成为君子或是成为小人,这不是父母能决定的。
  你难道没有看见,那些王公卿相都是出生于贫寒的农家?
  文章难道还不重要吗,儒家经籍就是做人的根本。
  低洼处的积水因为没有源头,早晨还满满的,晚间就干涸了。
  一个人如果不能通古识今,就像牛马穿着人的衣服
  其行为会陷于不义之地,还奢望得到什么名誉?
  此时秋季久雨天晴,郊外开始凉爽起来。
  晚上也可以点灯看点书。
  我岂不整天想念你,只是为了不耽误你的时光才没有去打扰你。
  我的情感和理智互相矛盾,所以只能写此诗要你不再犹豫,发奋读书。

  【作者介绍】
 
  韩愈(768~824),字退之,唐河内河阳(今河南孟州市)人。自谓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世有韩昌黎、韩吏部、韩文公之称。三岁即孤,受兄韩会抚育。后随韩会贬官到广东。兄死后,随嫂郑氏北归河阳,后迁居宣城,由嫂抚养成人。韩愈7岁读书,13岁能文,十九岁应进士试却名落孙山。连续考了四次,最后才算中了第十三名。然后三试博学鸿词不入选,便先后赴汴州董晋、徐州张建封两节度使幕府任职,后至京师,官四门博士。后任监察御史,因上书论天旱人饥状,请减免徭役赋税,指斥朝政,被贬为阳山令。顺宗即位,用王叔文集团进行政治改革,他持反对立场。宪宗即位,获赦北还,为国子博士。改河南令,迁职方员外郎,历官至太子右庶子。因先后与宦官、权要相对抗,仕宦一直不得志。后因从裴度征讨淮西吴元济叛乱,任行军司马平定淮西有功,升任刑部侍郎。他一生排斥佛教。元和十四年(819年)宪宗迎佛骨入大内,他奋不顾身,上表力谏,为此被贬为潮州刺史。移袁州。

  元和十五年(820)九月,韩愈诏内调为国子祭酒。穆宗长庆元年(821)七月,韩愈转任兵部侍郎。长庆二年(822年)单身匹马,冒着风险赴镇州宣慰乱军,平息镇州之乱。史称“勇夺三军之帅”。九月转任吏部侍郎。长庆三年(823)六月,韩愈晋升为京兆尹兼御史大夫。京兆之地称复杂难理,在韩愈整治下,社会安定,盗贼止,米价不敢上。后相继调任兵部侍郎、吏部侍郎。长庆四年,韩愈因病告假,十二月二日,因病卒于长安,终年五十七岁。卒谥文,世称韩文公。著有《韩昌黎集》四十卷,《外集》十卷。

  韩愈墓位于河南省焦作孟州市孟县城西6公里韩庄村北半岭坡上。始建于唐敬宗宝历元年(825)今为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韩愈是我国著名文学家。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在文学上主张师承秦、汉散文传统,积极倡导古文运动,提出“文以载道”、“文道合一”的观点。他的古文众体兼备,举凡政论、表奏、书启、赠序、杂说、人物传记、祭文、墓志乃至传奇,无不擅长,其论说文气势雄浑,结构严谨,逻辑性强,名篇如《谏迎佛骨表》、《原道》、《原毁》、《师说》等;记叙文则爱憎分明,抒情性强,名篇如《送李愿归盘谷序》、《送董邵南序》、《张中丞传后叙》、《祭十二郎文》、《柳子厚墓志铭》等。韩文雄奇奔放,风格鲜明,语言上亦独具特色,尤善锤炼词句,推陈出新,许多精辟词语已转为成语,至今仍保存在文学语言和人们的口语中。后人把他与柳宗元、苏轼、苏辙、苏洵、曾巩、欧阳修、王安石合称为唐宋八大家,并尊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在诗歌创作方面,针对大历以来诗人“往往涉于齐梁绮靡婉丽”的浮荡习气,力图恢复盛唐气象。在诗歌创作上勇于创造,大胆革新,另辟蹊径,独树一帜,较广泛地反映了当时的现实,成为中唐时期诗坛上一个影响较大的诗人。

  后人对韩愈为人和文学成就评价很高。其中以苏轼为代表。苏轼论及韩愈的诗文有17篇之多,其中《韩愈论》、《韩文公庙碑》结识脍炙人口的名篇。他总结韩愈一生的四句话:“文起八代之衰,道济天下之溺”、忠犯人主之怒,勇夺三军之帅”也成为韩愈为人和文学成就的定评。明代归有光等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

20160618_005

韩山师院内韩愈塑像  河南孟县城西韩庄韩愈墓

  【简析】

  这是首教子诗,是写给韩愈唯一的儿子韩昶的。韩昶生于唐德宗贞元十五年(799),韩愈在徐泗濠节度使张封建幕府任上,时年三十一岁,这在封建社会算是中年得子了。韩愈兄弟四人,韩愈是老四,三位兄长不是早夭就是英年去世。大哥韩会之子韩老成与韩愈年龄相近,但也是三十多岁就早逝而韩愈又只有韩昶这个唯一的儿子。在“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和男尊女卑的封建社会,韩昶对这个家族意味着什么,是可想而知的。但韩愈的可敬慕之处在于:他尽管非常喜欢这个独子,恨不得旦夕留在自己身旁,但为孩子的前途和家族的未来着想,还是把他送到远离自己的城南庄上,封闭读书。这对今天溺爱子女的富二代来说,自然是个启迪。

  韩愈教育子女的目的是要其飞黄腾达,成为“公与相”,这自然不可取,但其教育的方法是值得借鉴的:一是韩愈在诗中强调孩子从小时候没什么不同,没有什么天分之别,人的成才全在于后天接受教育学与不学使他们逐渐分化成“龙”或“猪”。一个人成为君子或是成为小人,这不是父母能决定的。你难道没有看见,那些王公卿相都出生于贫寒的农家?二是一个人要有知识。这是由于金玉虽贵重,但是不禁花用,而学问却可以随时应用而任你享用终生;更由于儒家经籍就是做人的根本。一个人如果不能通古识今,就像牛马穿着人的衣服。其行为会陷于不义之地,还奢望得到什么名誉?这对今日也是同样适用的。韩昶也没有辜负父亲的教导。韩昶(799-855)字有之,小名曰符。早年从古文家樊宗师学习古文,文宗大和元年(827)28岁进士及第。任邠州从事,试宏文馆校书郎,又为襄州从事,除高陵尉集贤殿校理,迁度支监察御史,拜左拾遗。牛僧孺镇襄阳,奏为度支使。拜秘书省著作郎,迁国子博士,除襄阳别驾,检校礼部户部郎中。大中九年(855年)六月三日有疾,八日卒于任上。

  最后还有一点值得注意:韩愈为人个性倔强,表现在文风上也是不愿模拟别人,提倡“气盛宜言”、“戛戛独造”。他的文章提倡“唯陈言之务去”,创造了许多新的生动词汇,后来皆成为成语,如“落井下石”,“焚膏继晷,兀兀穷年”“同工异曲”、“俱收并蓄”等。他的诗歌有意以文入诗,创造一种硬瘦险怪的诗风。但这首教子诗却除了像“乃一龙一猪”为散文章法外,皆通俗朴实,文从字顺。无深奥典故,也无险怪句式。通篇都是对比:学习的好处和不学的坏处,而且都是孩子听得懂的语言,一反他平日的诗歌主张和表现手法。尤其可见,作诗要看对象,要以起到效果、达到目的为原则。韩愈的这首教子诗,也给了我们这方面的启迪。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