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髂腰肌”,这是一块很熟悉的肌肉。 但,未必真的那么熟悉! 至今,依然有太多人在“髂腰肌”的误区中…… 如果你有心想弄清楚这个多年的误区,那么请你认真的并带着质疑读完这篇文章。 “髂腰肌” 这是一块必须必要强化的肌肉! 在阐述说明之前,希望各位老师都要先掌握一些最基础最必要掌握的知识。
什么是近固定?这是骨骼肌工作的术语。 近固定,肌肉收缩时以近侧端为定点称近固定。说简单点就是,以肌肉起点为定点的,肌肉止点向起点收缩的,称之为近固定(也就是,近端固定,远端收缩)。反之,以肌肉止点为定点的,称之为远固定。 肌肉是有起点和止点的,那么髂腰肌这块肌肉同样也有。 髂腰肌(腰大肌、髂肌) 起点:腰大肌 起于第十二胸椎和第一至五腰椎体侧面和横突;髂肌 起于髂窝 止点:股骨小转子 机能: 近固定,使大腿在髋关节处屈和外旋。 远固定,一侧收缩,使躯干侧屈;两侧同时收缩,使躯干前屈或骨盆前倾。 (以上解剖基础知识来自解剖书,随便找本解剖书,大同小异。不要去纠结不同版本解剖书微小的差异。) “不宜强化髂腰肌”,这句话仅仅针对远固定而言! 而近固定,髂腰肌的功能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使髋关节屈。 髋屈,是下肢运动最重要的功能。无论在日常生活中的走路、上下楼梯、登山、跑步……还是竞技运动项目。髂腰肌是下肢髋屈功能最重要的肌肉之一。 髂腰肌的近固定收缩是下肢功能最需要训练的。 中老人预防跌倒(属于中老年运动康复),首要强化的下肢功能肌肉就是髂腰肌。髋屈功能最主要的肌肉就是髂腰肌。 为什么不要强化呢? 很多人担心,髂腰肌过强会造成骨盆前倾。这是片面的理解,肌肉近固定收缩与远固定收缩使关节的运动方向不同。 髂腰肌的近固定训练不需要担心会因此而造成骨盆前倾。 例如:仰卧抬腿、悬垂举腿…… 这被认为是一个训练下腹部的训练方法,但只要你双腿抬起,髂腰肌一定是被训练的。相当大抬腿过程你是在靠髂腰肌发力。 除非你一开始依靠骨盆后倾的卷动来训练。 “抬腿是抬腿,卷腹是卷腹。抬腿即髋屈,髂腰肌主要发力。” 但,你不需要担心,随着双腿抬起角度越大,骨盆则后倾,不会前倾的。 髂腰肌,近固定收缩的训练是必须必要强化的! 说到骨盆前倾,不得不提到“下交叉综合征”。
而且,这个误区是极大的……【髂腰肌、臀肌】 既然评估存在问题,那么对应的训练方法一定存在问题。 这是必然的。 选择正确的解决方法,同样需要你知道几个重要必要的知识。
误区一:“髂腰肌过紧”其处理方法——“拉伸髂腰肌”!!! 下交叉综合征,被认为髂腰肌过紧,骨盆前倾。 因髂腰肌造成骨盆前倾应该为远固定收缩,而几乎超过90%(也许更高)的解决方法都是传统的“弓箭步”式的拉伸。
“弓箭步”式的拉伸的确是非常好的髂腰肌拉伸方法,但那是针对近固定收缩后的放松。如运动员的髋屈功能强化,过度髋屈运动,比赛前预先获得髂腰肌更充分的作用效率。(故,近固定收缩——近固定拉长) 对于竞技运动而言,这种拉伸是必要必需的。这种拉伸可以减少髋屈功能不充分。 如要使髂腰肌在竞技运动中发挥极致,拉伸也是一套有先后顺序的方法。
(小编小透:金刚老师十年前赴德国的技术邀请交流中,曾经分享出完整系列拉伸流程,20分钟内让前锋球员射门精准率提高20%以上。放弃留德发展,创建联合机构。) 那么,问题来了。髂腰肌到底是否是因远固定缩短呢? 验证问题其实很简单。 远固定拉长试试就知道了。 如果在髂腰肌远固定拉伸时可以感受到特别明显的拉伸效果,那么髂腰肌真的紧张。 训练就是评估,评估就是训练。 很多人靠眼睛评估,腰曲大并非就一定是骨盆前倾(如果你听过仰旋移、俯旋移位的话),腰椎曲度是有一个正常范围值,评价骨盆前倾应该看骶骨角。 “眼睛不是X射线,女性骶骨平面与男性不同,经常遇到一些腰椎曲度在正常范围内,骶骨平面略高的女性被误评为“骨盆前倾”。这是不严谨的评估。 【非洲女性的骨盆数据:前深后浅,骶骨后翅,骨盆倾斜度大。】骨盆倾斜度大就一定腰痛吗?(这个误区在以后的文章中分享。) 误区二:“臀部弱”其处理方法。(本篇文章不涉及) 关于髂腰肌矫正脊椎侧弯,这也是一个误区。 髂腰肌的确可以参与腰椎侧弯,但在肌肉生物力学中,它真的不能用于脊椎侧弯的矫正。 结: “髂腰肌”,一块必须要强化的肌肉。一块必须要以近固定收缩方式强化的肌肉。 “选择专业 选择联合” 追求精准&高效 杜绝理论自嗨 寻、循、询 敬请期待下期文章,谢谢。 【作者介绍】: 金 刚 从事研究和发展运动康复系统的职业技术和Pilates技术(主要方向是康复训练,私人一对一服务项目),编写近100多万字的运动康复系统职业教育教材,参与编写国家“十二五”专业教材及相关专业工具书,具有多年的运动训练、运动康复实战与教学经验。 多年的技术研究及临床师友们的大力协助,先后获得包括颠覆传统“凯格尔”运动的全盆底功能训练技术及其他技术专利知识产权,拥有2个运动康复功能训练器发明专利(测试阶段),4个实用新型专利。 资深运动训练、运动康复导师。国内多家康复医学单位、体育学院、医学院讲师及运动康复技术顾问。康复医学会议、健身大会、技术交流会培训导师。 国内最早进行运动康复项目推广者之一,同时也为国内一些培训机构编写过运动康复培训教材。 2005年创建联合普拉提 2006年创建联合运动康复 现机构全称:联合运动医学机构 (联合普拉提&联合运动康复) 【社会职务】: 中国康复医学会康复治疗专业委员会物理治疗学组委员 united physiotherapist association 联合物理治疗师协会【联合创始人 副会长】 【技术研究应用领域】:
【金刚老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