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对新式拉伸理论的一些质疑。 先说说《旧式拉伸理论》: 从乔韦德那个年代开始,大部分健美运动员会在训练前、中、后都进行“静态拉伸”,原因是训练前静态拉伸可以扩大肌肉活动范围,并预先激活肌纤维,使它们在训练中更敏感地受力; 训练中组间静态拉伸让更多血液回流到目标肌群以便肌肉更好地收缩; 训练后静态拉伸可以加速乳酸的排除帮助肌肉恢复……
近年来诞生了《新式拉伸理论》: 新式理论主要的观点是训练前和训练中做“动态拉伸”,只有训练后才能静态拉伸。其中的理由是:训练前和训练中进行静态拉伸会“降低肌肉力量”并且“增加受伤机率”……
咋一看,新式拉伸理论好像有道理,但仔细分析后破绽百出—— 关于降低肌肉力量: 或许训练前中进行静态拉伸会降低肌肉力量,但咱们练的是健美而不是举重!干嘛那么在乎会不会降低力量呢?如果静态拉伸对增肌有好处,那么我们在训练中就应该义无反顾地去做,哪怕它真的会降低力量那也无所谓,我们的主要目标是长肉而不是“长力量”。 静态拉伸是否真的会降低肌肉力量还值得深入研究。 至少,力量举圣地“西部杠铃俱乐部”的运动员依然将静态拉伸作为训练前预热的重心。在经典的力量举预热套路“DeFranco Agile 8”中就包含了大量的静态拉伸步骤。难道这些世界级的力量举运动员都是傻X? 关于增加受伤机率: 的确,训练前进行静态拉伸有危险会导致肌肉拉伤,但这是在训练者没有热身的情况下。不热身直接就拉伸当然要受伤……而在充分热身,身体发热的情况下进行大幅度拉伸,真没那么容易受伤! 比如跆拳道运动员的习惯清一色是热身之后进行彻底的腿部拉伸然后再训练,没见他们出什么问题。我们健身健美训练也应该是这样:来到健身房先进行简单短暂的有氧热身、接着进行相关肌肉的静态拉伸,然后再开始正式训练。 老一辈健美运动员都是这么做的,有视频资料证实多里安耶茨在训练前会做近十分钟的目标肌肉和协同肌的静态拉伸、而汤姆普拉茨更是会把身体扭成麻花一样享受训练前的静态拉伸……2013年科米尔来华讲学的时候,特别强调组间要进行彻底的静态拉伸,他们都依然信奉着古典式的训练方法,而各种新式理论却开始否定一些原本很实用的东西。 并不是说不需要创新,而是创新应该切合我们本身的目地才行——关于《新式拉伸理论》的一些理由并不具备足够的说服力,光靠新观点夺人眼球是不行的。 当然,进行静态拉伸也有一些需要注意细节: ●静态拉伸的头十几三十秒是有让肌肉放松作用的,但若持续时间再长,肌肉就要条件反射地收紧产生自我保护了,这时候再坚持下去只能与我们拉伸的初衷背道而驰,而且真有可能拉伤肌肉。 ●一般我们进行静态拉伸,持续10~30秒就足够达到效果了,拉伸完一次后放松抖动一下即可进行下一次拉伸,训练前一个肌肉群拉伸2~3次足矣。假设耶茨进行腿部训练,那么他可能会在热身后慢悠悠地对股四、股内、股二、髂胫束、臀大肌都进行2~3组的拉伸,感受到那些肌肉慢慢舒展开即可。训练前的拉伸是一种极其放松的活动,而不是把自己折腾得龇牙咧嘴!
●至于健美训练中“痛苦”的拉伸方法也有,但是运用得比较特殊:大卫亨利惯用的《DC训练法》:一旦你结束了一个部位的训练,在极度充血状态下“立即”对它做60~90秒的静态拉伸,这个方法可以扩张包裹在肌肉外层的筋膜、打破牢固的连接组织,允许更多的肌肉生长。 (此法依然不推荐没啥分寸的新手使用) 号外:中韩健身交流培训会 2、高效率的减脂指导 颁发韩国健身培训结业证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