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国瓷】钧瓷鉴赏之窑变美学(一)

 常有理 2016-06-25



【导语】钧瓷是我国宋代五大名窑瓷器之一,以独特的窑变艺术而著称于世,素有“黄金有价钧无价”和“家有万贯,不如钧瓷一件”的美誉。是河南省禹州市神垕镇独有的国宝瓷器,凭借其古朴的造型、精湛的工艺、复杂的配釉、“入窑一色,出窑万彩”的神奇窑变,湖光山色、云霞雾霭、人兽花鸟虫鱼等变化无穷的图形色彩和奇妙韵味。


钧窑瓷器是中国历史上的名窑奇珍,造型独特,以瑰丽异常的钧釉名闻天下。寂园叟的《咏陶诗均盆歌》称赞钧瓷:“柴窑不可见,存者惟禹钧,均也汝也皆宋器,蚯蚓走泥迹已陈,欹斜屈曲若隐现,以此辨其赝与真。


钧瓷以其“入窑一色,出窑万彩”而著称于世,看惯了瓶瓶罐罐,您是否有真正发现了钧瓷的美?钧瓷之美,美在窑变。钧瓷的窑变现象主要指钧釉的各种变化。钧瓷施釉入窑烧成以后,产品上出现不同的色彩、纹路、图画以及其他意想不到的变化,称之为钧瓷的窑变。钧瓷窑变,一窑中没有釉色完全相同的产品,“钧不成对,窑变无双”即指此。

钧窑土脉细,釉彩有兔丝纹,红的像胭脂、朱沙,青翠的像葱,紫色如紫玫瑰等多种颜色,俗称海棠红、梅子青、茄皮紫、天兰等色彩。钧窑瓷器常发生窑变,除本色釉外还会变出其他颜色。而这些颜色,非人工所能描绘,也正是钧瓷神在窑变之美。

自然窑变中色彩的过渡是非常自然的,这也是区别于禹州神垕之外的仿钧瓷化工釉的主要特征。

看到这几张钧瓷图片你是否联想到梵高的作品?

钧瓷窑变色彩有“红为贵,紫为最,天青月白胜翡翠”之说!你能体会到吗?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抽象、立体,真是:画家嫌笔拙,千金难描绘!

传说中的蚯蚓走泥纹!

如排山倒海之势迎面扑来,似丛山峻岭之中万紫千红!

像雨像风又像雾,还似行云流水入眼中!

钧瓷奇幻的窑变色彩,让您百看不厌,每次细细看来,都会有不同的意境感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