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钧瓷到底是何物?

 新用户36705257 2020-08-03

  宋代官窑瓷器都非常讲究,都是高要求高标准,用料考究,而且都是当时顶 尖的窑工烧造的钧窑,所以胎体和釉色都是严格按照工艺来的,窑变也非常稳定,而民钧胎体粗燥,工艺水平也很一般;

  看钧瓷釉色窑变效果、意境:到这一步已经说明这件钧瓷作品有一定的艺术价值了,奇特的窑变画面或意境将再次升华此件钧瓷作品的价值。先看窑变色彩是否丰富、窑变色彩间过渡是否自然(使用放大镜观察更为美妙),如果出现钧瓷少见的窑变色彩也是其加分的因素。

  钧窑,胎质坚硬,釉层较厚,基本色调为浓淡不一的蓝色乳光釉。釉色有天蓝、天青、月白、紫红等。钧釉的釉层很厚,瓷胎在上釉前先经素烧,因而促使裂纹和缩釉等现象出现。然而,蚯蚓走泥纹的出现给钧瓷平添了一种自然的美感。蚯蚓走泥纹是钧釉瓷器的特征之一,这种现象是由于釉层在干燥时或烧成初期发生干裂,后在瓷器烧造高温阶段又被粘度较低部分流入空隙填补裂罅所产生的。

  钧瓷在北宋是邻近汝州阳翟县的一种清瓷器而已,没有钧窑这一名称,南宋的记载里也没有提及钧窑。钧窑的兴起是在汝窑衰落以后,制瓷中 心由汝州移到阳翟。钧瓷在金代是制作精品的黄金时期。到了元代是所谓粗制滥造时期。元代以后逐渐衰落,及至明代宣德年间,已不能复烧钧瓷了。

  钧窑是我国北方的著 名瓷窑,为宋代五大名窑之一,因窑址位于河南禹县钧台一带,古属钧州,故被世人称为钧窑。

  钧瓷始于唐,盛于宋,为我国宋代五大名瓷之一,与汝、官、哥、定瓷并驾齐驱。钧窑又以“入窑一色,出窑万彩”的窑变艺术成为诸窑之冠。它乳光莹润,似玉非玉胜于玉;它质地淳厚,开片声似琴如铃;它色彩奇幻,意境幽远绝世无 双……

  钧窑瓷器历来被人们称为“国之瑰宝”,在宋代五大名窑中,以“釉具五色,艳丽绝伦”而独树一帜。它创造性地使用铜的氧化物作为着色剂,在还原焰中烧出窑变铜红釉,并衍生出茄皮紫、海棠红、丁香紫、朱砂红、玫瑰紫、鸡血红等多种窑变色彩,宛如蔚蓝色的天空出现一片彩霞,五彩渗化,相映交辉。釉中的流纹更是形如流云,变化莫测,意境无穷。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