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看看你的营养是怎么流走的?(3)

 昵称34554588 2016-06-25

13.鲜奶莫煮沸,加热宜隔水

牛奶加热温度不宜过高,加热到100℃时,不仅色、香、味被降低,营养价值也会大大减少。

那么,如何加热牛奶才正确呢?煮牛奶时,最好不要煮沸,待奶液面上布满小气泡,大约是70℃-80℃时,再稍煮几十秒就可以了。若使用微波炉加热,时间不要长,因为温度一高,牛奶的营养会被破坏。一般加热牛奶开锅一分钟,就应立即起锅。

另外,年轻的妈妈们给宝宝冲奶粉时,因奶粉的营养成分与鲜奶相似,所以也应注意水的温度别超过60度。

14.狂吃蛋和肉,导致铁流失

许多儿童患有缺铁性贫血,体内缺铁会影响孩子的智力——这与孩子们吃肉不吃菜有关。

原来,很多妈妈认为蛋黄和瘦肉中含铁最多,所以让孩子大量吃肉,却不注意让孩子吃蔬菜和水果。没想到,孩子的体重蹭蹭地往上走,一查却是缺铁性贫血。[美食中国]

营养专家认为,蛋黄、瘦肉中所含铁多为三价铁,不易被人体吸收,多数都会被排泄掉。三价铁只有在存在维生素C和酸味物质的情况下,才能转化成二价铁被人体吸收,而维生素C和酸味物质在蔬菜和水果中含得最多,因此,荀大夫提醒家长,让孩子吃肉的同时也相应地多吃些菜和水果。

15.大鱼和大肉,体质变酸性

由于肉类都是酸性食物,因此常吃大鱼大肉的人们体质易呈酸性。当体内酸碱度严重失衡时,身体就会动用两种主要的碱性物质——钠和钙加以中和。有两个实验证实了这一点,一天吃含80克蛋白质的膳食,有37毫克钙流失;而一天吃含240克蛋白质的膳食时,外加额外补充1400毫克钙,还是会流失137毫克钙。因此,专家建议,日常饮食应注意酸碱平衡,吃大鱼大肉时要多搭配一些新鲜蔬菜和水果。

16.食品太精细,流失矿物质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餐桌上形形色色的食品日益精细化,但在这精细加工的过程中,流失了大量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如精米和白面,经过道道工序、加工,叶酸盐会减少90%,维生素E损失90%以上,维生素B5损失60%,铬、锰、铁、钴、铜、锌、镁等矿物质的含量减少70%以上。由此,女性常吃精细的食品,会使得体内钙质流失,导致骨质疏松,而缺乏维生素还会患上脚气和便秘。荀大夫建议,解决这个问题很简单,多吃五谷杂粮。

17.饭后立刻走,营养难吸收 

“饭后百步走”是许多人的习惯,可荀大夫认为这样做可能会让体内营养流失。

这是因为饭后的食物,需要大量的血液来帮助消化器官运作,若立即运动或散步,则四肢血液量增加,相对地减少了胃肠的血液供应,影响了消化功能,不利于食物消化,使人体营养吸收受到影响。还有些人饭后喜欢立刻洗澡,皮肤毛细血管会扩张充血,进而使消化系统的血流量不足,影响食物的消化吸收。

那么,饭后何时能从事上述活动呢?据研究,食物在消化道停留的时间,脂肪约为5小时,蛋白质约为2小时,糖类约为1小时。营养专家建议,在饭后休息30分钟至1小时后,再进行轻柔的活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