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太极拳博击之道

 LKJHGFDDAZXCVB 2016-06-25

太极拳搏击术,以太极阴阳(实质是矛盾对立统一)理论为指导,取老子“有无相生”、“无为而无不为”之意,效兵家“知已知彼,百战不殆”之说,摒弃“壮欺弱,慢让快”——专靠速度和力量取胜的传统搏击模式,代之以全新的技术革命:以“沾粘连随不丢顶”的技巧,“一羽不能加,蝇虫不能落”的灵敏知觉,舍已从人,引进落空,得机得势,借力打力,在冷兵器占主导地位的历史时期,在搏击实战中开创了“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引自《道德经》)”的先河。
拳术,本搏击之术。然而在很长时间,特别是近几十年来,太极拳的发展却走着一条以偏代全的道路:强调松、柔、缓,力戒紧、刚、快;注重操舞效应,淡化功夫内修;提倡健体养生,反对技击制人……练习对象以中老年病弱群体为主,广大青少年不屑一顾。一系列的失误致使多数人认为:太极拳是医疗体育、健体运动、表演艺术,不能用于搏击实战。
冷兵器时代,太极拳先贤以无与伦比的搏击技巧名杨华夏,为太极拳的存在与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人类历史进入科技文明时代,在新形势、新观念条件下,太极拳能否沿着正确的道路得到普及与发展,澄清“太极拳不能搏击”的认识,找出太极拳练习方法上“不利于搏击实战”的症结,探讨出一条切实可行的太极拳搏击之道,是当代太极拳人必须面对的课题。
1搏击技术是太极拳赖以生存与发展的条件
拳术的实质是搏击技术。太极赋予拳名,必精搏击技能。
1852年,王宗岳撰写的拳论在河南舞阳盐店被发现,全文365个字,以太极阴阳学说结合搏击技术阐述拳理,开宗明义、破旧创新,言简意赅、气势磅礴!
宗岳先生认为:依靠力量、速度取胜的拳技以蛮力相抗衡,顶牛、对拉“双重则滞”,必然导致“壮欺弱,慢让快耳。”这种“有力打无力,手慢让手快,是皆先天自然之能,非关学力者而有为也”……
宗岳先生认为:“英雄所向无敌”,奥妙在于(阴阳)变化莫测,“忽隐忽现”、“人不知我,我独知人”;在于“一羽不能加,蝇虫不能落”的灵敏知觉“舍已从人”,急应缓随、“随曲就伸”,通过“走粘”顺势借力,以柔克刚达到“我顺人背”……
宗岳先生认为:“四两拨千斤,耄耋能御众”,要诀在于“由着熟而渐悟懂劲,由懂劲阶及神明。”何为懂劲?宗岳先生写道:“阳不
离阴,阴不离阳,阴阳相济,方为懂劲。懂劲后愈练愈精,默识揣摩,渐至从心所欲”……
王宗岳拳论问世,斯拳得以“太极”命名。拳名一变,意境为之大新,诚如于志钧先生所说,“太极拳是在王宗岳《太极拳论》为准绳的规化下发展出的一个拳种(引自于著《中国传统武术史》第288页》。”此后的150年间,各派系太极拳无不与王宗岳攀亲,将其撰写的拳论命名为《太极拳论》或《太极拳经》,给予极高评价;出版的太极拳专著,也大都附录王氏原著原文,将其列为太极拳精典著作之首。王宗岳因此奠定了他在太极拳史的地位,以不容置疑的权威被尊崇为太极拳的巨擘、先贤。
理论源于实践,并指导、服务于实践。王宗岳《太极拳论》指导下,早期的太极拳是个什么样子呢?
拳界公认的早期(太极拳)实践家名叫陈长兴。陈长兴练拳情况,我们不得而知,只知道他的得意弟子是河北永年人杨露禅。“谁料豫北陈家技,却赖冀南杨氏传”,因此可以说,杨露禅就是陈长兴的影子,杨露禅的拳技就是陈长兴拳技的再现。杨露禅的太极拳技是什么样子,有据可考——
清大学士、同治帝师翁同和曾亲眼目见杨露禅与人比武较技。翁同和说:“杨进退神速、虚实莫测、身似猿猴、手运如球、犹太极浑园一体也。”翁同和为清末书法家,亲书对联赠与杨露禅:“手捧太极震环宇,身怀绝技压群英。”
另据《永年拳志》载:杨露禅学成归里,日与同好习武切磋,他拳艺高妙,乡邻观其行拳绵软不猛,便戏呼之为“绵拳”,又见他与人交手时,善于近身粘人,便又呼之为“粘拳”……
杨露禅教拳北京,多有不服者前来较技,均败北,因此被人称作“杨无敌”。露禅子班候,二十几岁以技击名满京城,亦被人称作“杨无敌”,充任清旗营武术教习,皇诰授武德骑尉赏载兰翎官职。
上述史料证明,早期(杨露禅时代)的太极拳行架绵柔园润,应用时进退轻捷神速,贵在近身沾粘、善用园的技巧制人,因而能“震环宇”、“压群英”,是一项极具特色、又极具杀伤力的优秀搏击拳种。试想:如果陈长兴、杨露禅时代的太极拳,形同现今公园里流行的老年健身太极操舞,恐怕就不会有今天我们称之为太极拳的太极拳了……
王宗岳生年,学术界争论不休,多数人认为是清乾隆时人,是时,中国社会处于封建社会鼎盛时期的后期,虽然出现了火器,但作战仍以冷兵器为主;陈长兴、杨露禅时代,中国社会处于封建社会晚期,虽然西方工业革命方兴未艾、船坚炮利,但腐朽没落的清王朝依然八股开科取士、长矛弓箭厉兵秣马。这就是王宗岳拳论诞生时、杨露禅太极拳实践时的历史背景。因此,王宗岳以搏击技术阐述拳理,是时代的必然;早期(陈长兴、杨露禅)的太极拳以搏击技能争生存、谋发展,也是时代的必然。
太极拳的理论与实践一开始就与搏击技术有着不解之缘。不讲搏击、不精搏击技术,太极拳就失去了赖于生存的条件,就不会有当年太极拳的产生与存在,更不会有今天太极拳的普及与发展……
有人以太极拳谱中有“欲天下豪杰延年益寿,不徒作技艺之末也”和“想推用意终何在,益寿延年不老春”的辞句,作为强调太极拳健身职能,否定、淡化太极拳技击功能的理由,笔者以为不符合历史真实。能写出《太极拳论》的王宗岳是高智商知识分子,他清楚在重文轻武的封建社会,谈拳论道之余提请注意养生健体,更能满足统治者延年益寿的希冀,更能引起社会的普遍重视,更能争取到适宜太极拳生存与发展的大环境。当然,这种说辞更体现了火器时代来临、拳技搏击在战场上的功能日益减弱条件下,王宗岳的超常智慧和远见卓识。
2现今太极拳不利于搏击实战的症结
太极拳搏击技术的训练方式名曰推手。
推手又称打手、揉手、靠手等,并不是太极拳的专利,各种拳派亦多有之,是一种练习近身着(招)法制敌的手段。太极拳推手与其他拳派推手相比较,独特之处在于与人手臂相搭,通过肢体缠绕接触,应用“沾连粘随不丢顶”的技巧,在相互制约中练习全身皮肤触觉和内体反映的敏锐,体验、感味古人所说的“阴阳生克之理,刚柔变化之妙”,从而得到一种被称作为“懂劲”的功夫。
何为“劲”,何为“懂劲”?拙作《“劲”—“懂劲”及其数学公式》,武魂杂志2006年第7期有载,不再复述。概而言之,懂劲是太极拳搏击技术的必修课,是衡量太极拳搏击功夫的唯一标准。“劲”为着(招)法功力,源自太极拳拳架套路的练习;“懂”为着(招)法技巧运用的感悟,主要从太极拳推手训练中获得。因此,懂劲本身就是功夫,懂劲愈高,功夫愈深,懂劲至极即是拳论所说的“神明”和“从心所欲”;因此,“太极拳术以懂劲为拳中要诀…习太极拳者,不习推手,等于未习。习推手而未能懂劲,则运用毫无是处(引自许禹生《太极拳势图解》)。”
昔年郝少如先生曾言,“太极拳是一门最讲究省力打人的艺术…借力打人是太极拳艺最本质的特点”。愚意以为,省力打人、借力打人的先决条件就是懂劲。只有懂劲,才能作到“人不知我,我独知人”而“舍已从人”,才能作到“因敌变化示神奇”、“引进落空合即出”,才能作到拳论上所要求的“无过不及”、“偏沉则随”、“随曲就伸”,“人刚我柔谓之走,我顺人背谓之粘”……
笔者以为:现今太极拳不利于搏击实战的最大症结,在于参战者、推手比赛者大多不懂劲或懂劲功夫甚浅,因而在搏击实战中无法作到省力打人、借力打人,反而不由自主地从自然习惯,以顶牛、对拉相抗衡,最终导致以力取胜。这种打着太极拳旗帜的蛮力较技,背离太极拳的基本原理,根本就不是太极拳,更谈不上太极拳搏击技术。
搏击,顾名思义就是施展肢体的各种技巧、功力,保护自已、打击对手的技能,具有灵活性、多样性、随意性的特点,没有固定不变的模式。然而太极拳搏击技术的推手训练,总是循规蹈矩,机械地手臂搭成“太极图”后进行,名曰文明礼貌,实则呆板僵滞;名曰以静制动、后发先至,实则坐树待兔、静等挨打---这种训练模式无法与快狠准、迅雷不及掩耳的拳种接手沾粘。接不上手就无法懂劲,太极拳优长皆失,实在是坐以待毙、取死之道。因此,缺乏开门手接手训练,无法在穿插游走与敌周旋中进行沾(粘)接,是太极拳不利于搏击实战的又一大的症结。
有人认为,他拳快如闪电,讲究“不招不架,只是一下”,松柔轻缓的太极拳无法与之接手沾(粘)连。非也!愚意以为不论何种拳技,要想打上人,必有接触点!他能打上你、接触(挨)上你,你自然就挨(接触)上了他、应该沾粘上他。“动急则急应,动缓则缓随”,拳论上说的明明白白。因此,接不上手、沾粘不上对方,只能怪太极拳接手沾粘功夫没练到家。
“不招不架,只是一下”,要看对方的功夫如何。对抗双方功力悬殊甚大,自能“不招不架”,一下(招)取胜,结束战斗;对抗双方功力相等或相差无几,“不招不架,只是一下”,则属无稽之谈。
有人讲太极拳练至内劲浑厚“敷盖对吞”,亦有“不招不架,只是一下”之说,笔者以为不然。郝少如先生《敷盖对吞四字秘诀解》所言,“四字绝妙…非懂劲后炼到极精境地者不可得”,极有见地。没有沾粘懂劲功夫,不能舍已从人、顺势借力,仅靠“不招不架,就是一下”发劲制人,与西方拳击没什么两样,不是中国的太极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