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咏春拳简介

 LKJHGFDDAZXCVB 2016-06-25

咏春拳流派甚多,应用手法更多,但百余年来流传最广、最为经典的莫过于“咏春八手”。此八种手法在实战搏击中应用最广、也最见实效。
咏春八手包括---标指手、圈手、伏手、膀手、捆手、拦手、耕手、摊手。除此八手外,因流派不同,也有缠、撞、挂、漏、粘、摸、捋等手法,但这些手法已经不单纯为单手手法,而需要双手配合使用,同时还需配以身法,如耕拦手、膀摊手等,因原理相通,此处不多赘述。
八种手法形态各异,临敌之际应用不同。其中,标手以攻为守,圈手以圆化真,伏手以轻化重,膀手以轻御重,捆手擒拿锁扣,拦手以横破直,耕手消解腿法,摊手攻防兼备。
八种手法形式与应用虽不相同,本质却并无不同,都是为了练出本能的发力反应,以适应瞬息万变的搏击环境。习练咏春八手,不仅可以练出不同位置、不同角度下的寸劲发力,而且临敌之时更可以攻守随心妙用无穷。
一、标指手
标指手,顾名思义手臂如标枪一般具备穿透力和弹抖力。标指手在整条手臂完全打直的情况下,仍旧可以发出上、下、左、右、前、后六个方向弹抖力量的攻击型手法。标指手是咏春发力应用的最高技术,没有经过小念头和沉桥技术的长期训练,实难进入标指发力的阶段。标指手训练的目的:常用在敌我实力悬殊情况下的一击搏命技术与群战技术。
二、圈手
圈手是手掌以腕部为轴所做的360度圆弧形旋转动作。搏击之时,无论用拳法还是掌法打人,在击中目标的瞬间,已方之手腕要承受很强的反作用力。圈手的作用在于保护已方手腕不受反作用力的挫伤,同时改变对手力的方向,用最短的时间、最小的力量化解攻击。圈手训练的目的:主要煅炼腕部的柔韧性与灵活性,使之更富有弹性。临敌之际,可用于消解锁扣擒拿手,化解出拳反震力。
三、伏手
伏手是五指指尖合拢,往腕部内侧回勾,掌心空含的一种手型。伏手有两种形态:第一种是五指指尖合拢,往腕部内侧回勾状;常用在双人黏手的黏手训练中,用于感受彼此力点的变化,练习圆中求直的拱形发力技术;第二种是掌背向天,掌心贴在对手桥手之上的形状;用于听劲化力,进而变化出各种攻击手法。第二种伏手手型与摊手的手型相反,有相生相克之意。伏手训练的目的:用于煅炼腕力,感应对手力点的变化,练习圆转发力技术。
四、膀手
膀手,顾名思义是运用臂膀的弹抖力量去卸力反击。膀手动作的运行轨迹,是以肘部为发力点,肘部自下而上拱形画圆将整条手臂弹起,肘部上翻成拱形状,腕部略下沉,前伸的五指在身体中线位置指向正前方。此时腰脊正直,含胸拔背,精神集中,全身上下皆有向前聚力之意。膀手动作如果做对了,会感觉到整条手臂自下而上像弓弩般瞬间弹射出去一样,弹射到极处,肩、肘、腕三个关节“嗒”的一下合在一起,成拱形状前指,这便是三节合一的藤条劲发力了。
咏春手法中,膀手的使用频率在诸多手法的首位,它是藤条劲卸力运用中最常见、最实用的手法;可用于消解上路及中路的多种强劲力量的攻击。将膀手前伸的手掌变为拳头,则是膀手技法中秘而不宣的以消为打的技术,可用在化解敌方拳劲攻击的同时,以拱形拳直击对方心窝要害。膀手训练目的:练习肘底力与圆中求直的藤条劲发力技术。膀手常配合护手一起使用,不仅可以用于防守卸力,也可以用作反击、抢攻。
五、捆手
捆手是以擒拿抓手法自前上方至后下方,呈斜45度角瞬间发出的肘底力,捆拉对方小臂,令对手身体失重突然前倾的一种手法。捆手并非死死地抓住对方的臂腕不放手,而是富有弹性和变化的捆拉手法。捆手使用的前提是肘底力的灵活运用;否则就变成两人斗力捆拉的局面,仍是大力打小力,人高马大之人将占尽优势。捆手多与日字冲拳结合起来使用。捆手练的好,可凭借瞬间的捆拉之力,令对手突然失重,前冲数步甚至失重摔倒。捆手训练的目的:练习肘底力与腕力,平衡自身重心,练出腰马合一的发力。
六、拦手
拦手是用来拦截敌方上路和中路攻击的一种手法。由拦手可以变换出多种攻防转换的手法,如拂手、枕手、标指手等。拦手有两种形态:第一种是小念头拳谱中的双拦手动作,用于练习一气贯通的循环招式变化;第二种是单拦手,用于破解近身抓腕锁臂的擒拿手法。
拦手训练的目的:练习变招练劲发力技术,增强肘底力与手臂藤条劲。
七、耕手
耕手,又称耕打。耕手是以肘部为轴,自身体中线向体侧斜下方,呈半弧形切削出的手法。耕手的发力原理是,运用大小臂之间的整体支点轴承式旋转之力,来化解攻击,这样以我之整体力量应对敌手之局部力量,对手很难克服。耕手时常配合日字冲拳使用,称为耕手冲拳;多用于消解中路攻击的腿法和拳法。耕手冲拳是一种防守反击性的手法,在街头打斗中用之最广,多用于反击敌方攻来的正踢腿。耕手训练的目的:提高大小臂之间的整体协调性,养成防守反击的本能反应。
八、摊手
摊手是手肘归于身体心窝处,以肘底力摧动手臂缓缓前伸的动作。摊手摊尽后的手型是:手心向天,手背向下,指向正前方,中指对中线。摊手是咏春拳中使用最多的手法,多与日字冲拳配合使用,称为摊手冲拳。从攻守同期与攻守合一的实战意义上讲,摊手是摊开对方攻击的拳脚的同时,另一只手已经攻向对方中线要害部位。摊手是顺应对方的攻击而变的,所以在咏春拳中摊手是属于被动手法,而不是主动的。摊手训练的目的:提高肘底力、念力以及手肘与身体之间的整体劲力。
咏春除了八手外,尚有一个最经典的起始动作---“问手”。有人认为,问手只不过是一个起式而已,不具备攻击效果。殊不知,咏春历来有问手原理的讲法。所谓问手原理,指的是在实战中,根据对方的进攻招式变化,来感应对方的重心所在,感应对方的角度、力度、方向及轻重变化。问手的标准动作是:一手在前,一手在后,放在人体的中轴线上,前手称为“前锋手”,后手称为“护手”,是一个攻防兼备的起式。问源于本人桩法的第一式动作“对桩手”。咏春历来有“讲手”的礼仪,讲的是同门之间或和别派高手之间的切磋武术。
比武切磋开始之初,双方对峙时,咏春门人往往使用问手起式,既表示以武会友,点到为止;又可将平时通过黏手训练获得的灵敏肌肤感应力,通过问手发挥出来,随时变招,或直冲对方重心,以攻制攻,或牵引对方来力,后发制人。咏春除了八手外,还有问手、侧掌、正掌、按掌、抹手、弹手、拂手、枕手、窒手、横掌、底掌、杀颈手、铲手、圈割手等。因咏春流派较多,也有沿用古传招式名称的手法,如三品掌、扑翼掌、半摊膀、双飞掌、穿心掌、阴阳掌、内帘手、外帘手、蝴蝶掌、锁喉指等。各派招式名称各异,但红花绿叶本是一家,修炼内涵相同。咏春虽然手法众多,用法各异,但历来讲究“有定式而无定招”。不同的手法都在攻防转换中瞬息万变,没有固定的位置限制。因此,不能单凭某招式和某种手法出手位置的高低,来评断某人行拳动作是否规范,是否是正宗传人;只需行拳严守法度,发力刚柔分明,动静有法,深明咏春再义,便是咏春同道。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