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00-20J《中国古代思想家》纪念邮票

 威龙集藏 2016-06-25
 
  
 
  

全套枚数 6枚 全套面值 6.60元 小型张规格  
发行日期 2000年11月11日 防伪方式   小全张规格  
印 刷 厂 北京邮票厂 设 计 者 袁熙坤 小本票编号  
印刷版别 影雕 责任编辑   小本票规格  
摄 影 者   整版枚数 20枚(4×5) 原画作者  
资料提供   整张规格   雕 刻 者 姜伟杰、呼振源、沥青法、李庆发、阎炳武、郝欧
单枚信息
图序 邮票名称 面值(元) 发行量 邮票规格 齿 孔 度 备注
(6-1)J 孔子 0.60 3180.9万枚 30×40毫米 12×11.5度  
(6-2)J 孟子 0.80 2880.9万枚 30×40毫米 12×11.5度  
(6-3)J 老子 0.80 2801.9万枚 30×40毫米 12×11.5度  
(6-4)J 庄子 0.80 2801.9万枚 30×40毫米 12×11.5度  
(6-5)J 墨子 0.80 2880.9万枚 30×40毫米 12×11.5度  
(6-6)J 荀子 2.80 1879.2万枚 30×40毫米 12×11.5度  
同时发行  
相关资料   锦绣的中华大地,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孕育了无数的思想家、文学家、史学家、艺术家、科学家、发明家等等文化斗士。为了追求自由和真理,摆脱蒙昧与落后,繁荣民族文化,他们进行了百折不挠的努力,无私地奉献出自己的聪明与才智,从不同的角度,丰富和推动中华文化的发展,使之色彩缤纷,蔚为壮观,成为人类文明史上最为可贵的财富之一。这些杰出的历史人物,无愧于自己的时代,无愧于自己的民族,他们不仅是民族智慧与创造力的象征,也是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民族凝聚力的精神支柱。国家邮政局发行《中国古代思想家》系列邮票,讴歌他们的文化成就,必然会给人以智慧和启迪,唤起人们热爱祖国的情感,激励建设祖国的现在,追求民族的将来,谱写出更加辉煌的民族新文化,以无愧于突飞猛进的新时代。

  在中国古代春秋战国时期,文化、思想领域呈现出空前繁荣的局面,诸多学派,百家争鸣,产生了许多杰出思想家,他们的成就对我国乃至整个东方的哲学思想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是中华民族思想史及人类思想史上的重要遗产。

  老子、孔子、墨子、孟子、庄子、荀子六位先秦思想家作为第一组邮票首先亮相邮坛。这六位杰出的诸子大师,是我国古代哲学思想的开创者,他们的学说,对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和传统文化的发展都起过重大影响。如道家思想至今在国内外还有一定影响,既有积极的方面,也有消极的方面。特别是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思想在中国统治2000余年,是中国封建文化的主体,其中有不少糟粕,也包含着中华民族的思想文化精华。

2000年11月11日,为纪念中国古代杰出的思想家,国家邮政局发行了《古代思想家》纪念邮票,全套6枚。

(6-1)为“孔子”。画面为孔子画像。

  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学的创始人。生于鲁国。孔子的祖先是宋国贵族,后来逐渐衰落而迁到鲁国。15岁时就以学为志,学习的内容自然非常广泛,到30岁时,所学已颇有成就。50岁左右,孔子逐渐受到当政者的重视,担任要职,由中都宰为司空,由司空为大司寇,直到以大司寇行摄相事。其间,孔子为人称道的政绩有,堕鲁权臣季孙、孟孙、叔孙三家城邑,诛鲁国乱政大夫少正卯。后来,孔子因不满于鲁君接受齐人馈赠的女乐而愤然出走,开始了长达十几年的飘泊生涯。孔子周游列国,始终希望找到一个能够实现其政治理想的地方。孔子非但未受到各诸侯国当权者的欢迎,且时常受到一些意想不到的威胁,孔子畏于匡、孔子困于陈蔡,形容狼狈。年近七十,孔子在失望中返回鲁国,没过几年,孔子就带着遗憾死去了。

  孔子宣传“仁”的学说,对殷周以来的神鬼宗教迷信持怀疑态度。他注重“学”与“思”的结合和“温故而知新”。首创私人讲学之风,主张“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和“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精神。他在政治上主张“正名”,主张“德治”,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殺。现存有《论语》一部,记有孔子的谈话及孔子和弟子的问答。

(6-2)为“孟子”。画面为孟子画像。

  孟子(约公元前372-公元前289),名轲,字子舆,鲁国邹邑(今山东邹县)人。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他幼年丧父,家境贫困,其母为不使他受到不良习气的影响,曾三迁其居,使其能致力于学问。孟子是孔子之孙孔极(子思)的再传弟子,受到孔子思想的影响,并发挥了孔子“仁”的思想,提出兴“王道”、行“仁政”的主张,并且崇尚尧、舜、禹、汤、文、武、周公的政治,称赞先王之道,以井田制作为理想制度,憧憬百姓温饱无忧,讲究礼仪仁爱的世界。他反对暴政,主张以仁政来实现这一理想,使社会达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理想境界。为此,他效仿孔子,周游列国,向各国君主宣传他的主张。他先后见过齐威王、齐宣王、魏(梁)惠王、魏襄王,大讲“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的道理,但那些国君们并不欣赏他的主张,一生中没有受到重用。晚年他回到家乡,与弟子万章等聚徒讲学,著述以终。

  孟子认为人生下来就有善良的本性,天生具有仁、义、礼、智四种道德观念的萌芽,把它们扩而充之,推以及人,就会形成仁义、仁政。他还认为人不可无耻,要正大光明。君子要发仁心,这样才能推行仁政。君子的仁心要靠“养”才能得到,须清心寡欲,或饱经磨难,才能养成“浩然正气”。“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成为大丈夫,达到“万物皆备于我”的高度。这种“性善论”和主观唯心主义,正是孟子哲学思想的主要内容。他还提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并大胆提出“民为贵”、“君为轻”的民主口号,鄙视暴君和不义之战。但他又宣扬“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之,治人者食于人,天下之道义也”。重视脑力劳动,轻视体力劳动。孟子的唯心主义理论对后世儒学的发展,特别是对宋儒有较大影响,由于其发展了孔子的思想,后人合称之为“孔孟之道”。著作《孟子》共7篇,不仅充满哲理,且文词优美,是我国古代的散文名篇。

(6-3)为“老子”。画面为老子画像。

  老子(公元前570年左右-公元前470年左右),姓李,名耳,字伯阳,又称老珃、重耳,传为楚国苦县(今河南鹿邑)人。春秋末期思想家,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他曾任周室守藏室史,居于洛阳(今属河南),转掌王室书籍;后来又担任柱下史,知识渊博,通晓古今,孔子曾向他请教过有关礼仪的问题。晚年老子,隐居沛(今江苏沛县),躬耕授徒,讲道论德。后见周室日趋衰微,他厌恶世风日下,乃离周西去,出关(今陕西函谷关)前他为关令尹喜著五千言,然后骑驴而去,不知所终。后人将他的言论整理成《道德经》,简称《老子》,分上、下篇,即《道经》和《德经》。

  《道德经》以超越时空的绝对精神,宇宙本体的“道”,来代替天子和上帝的权力,认为“道”是宇宙万物的本源,它玄而又玄,世人不可知,却主宰着世间的一切;“道”在万物之中的表现便是“德”,二者皆为精神状态的东西。老子的这一观点,反映了人们对大自然与社会规律不可抗拒的初步认识。老子的“道”,虽然含有不可知的客观唯心主义因素,但在他看来,凡事顺乎自然便合于道。他最欣赏水,它能顺乎自然,随物赋形,柔而胜刚,可以水滴石穿。所以老子的思想中,含有许多此类的朴素辩证法,如“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等,他的这种辩证观,承认事物存在着矛盾的双方,而且又会互相转化,从而奠定了“一体二元”的思维模式框架,成为巨大的历史传统,以后几千年的哲学思考却没有走出这个基本思路。老子主张清净无为,号召人们朴素寡欲,知足常乐,以慈爱和俭廉为本,予而不取,不与人争。他反对暴力和战争,憎恨暴君和专制统治,指出:“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他热爱人生,却不能冷静地分析人生;他愤世嫉俗,却向往着美好的与世无争的世界。“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那里可以“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

  老子创立的道家思想,与儒家、墨家等思想同为我国古代传统文化的主干,对后世影响巨大。不仅魏晋玄学、禅宗等都明显地受它左右,而且东汉以后,一些方士又在此基础上,创立了新的宗教——道教,老子被奉为“太上老君”,《道德经》被称为《道德真经》,成为道徒们顶礼膜拜的圣物。至今《老子》一书已被译成多国文字,流传海外,成为东方古典哲学名著之一,享誉世界。

(6-4)为“庄子”。画面为庄子画像。

  庄子(约公元前369年-公元前286年),名周,字子休,宋国蒙(今河南民权县)人。战国时代著名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老子哲学思想的继承者和发展者,先秦庄子学派的创始人。他曾担任漆园(今河南涡河北岸)吏,后楚庄王钦慕他的学问,礼聘他为楚相,被庄子谢绝,从此他不再做官,逍遥物外,以学问自娱。庄子的学说本源于老子,主张人类应该摒弃外加的仁义礼智,依照人的自然本性,自然而然地生存和发展。因此,人们把他们的学说相提并论,称作“老庄之学”。庄子的言论辑成《庄子》一书,共33篇,分“内篇”、“外篇”、“杂篇”三个部分,一般认为“内篇”的七篇文字肯定是庄子所写的,“外篇”十五篇一般认为是庄子的弟子们所写,或者说是庄子与他的弟子一起合作写成的,它反映的是庄子真实的思想;“杂篇”十一篇的情形就要复杂些,应当是庄子学派或者后来的学者所写,有一些篇幅就认为肯定不是庄子学派所有的思想,如《盗跖》、《说剑》等。

  庄子看起来是一个愤世嫉俗的人,在道德上其实是一位非常廉洁、质直,有相当棱角和锋芒的人。虽然他一生淡泊名利,主张修身养性、清静无为,在他的内心深处则充满着对当时世态的悲愤与绝望,从他哲学有着退隐、不争、率性的表象上,可以看出庄子是一个对现实世界有着强烈爱恨的人。正因为世道污浊,所以他才退隐;正因为有黄雀在后的经历,所以他才与世无争;正因为人生有太多不自由,所以他才强调率性。庄子是以率性而凸显其特立的人格魅力的。正因为爱得热烈,所以他才恨得彻底,他认为做官戕害人的自然本性,不如在贫贱生活中自得其乐,其实就是对现实情形过于黑暗污浊的一种强烈的觉醒与反弹。庄子是主张精神上的逍遥自在的,所以在形体上,他也试图达到一种不需要依赖外力而能成就的一种逍遥自在境界;庄子是主张宇宙中的万事万物都具有平等的性质,人融入于万物之中,从而与宇宙相终始;庄子提倡护养生命的主宰亦即人的精神是要顺从自然的法则,要安时而处顺;庄子要求重视内在德性的修养,德性充足,生命自然流注出一种自足的精神的力量。庄子所持的宇宙与人的关系是“天人合一”的,是物我两忘的,所以他有着通达的生死观;庄子认为是道给了我们的形貌,天给予了我们形体,我们要做的是不要因为好恶而损害自己的本性。他以人的完整生命为起点来思考人应当度过一个怎样的生活旅程。他超越了任何知识体系和意识形态的限制,站在天道的环中和人生边上来反思人生,他的哲学是一种生命的哲学,他的思考也具有终极的意义。作为道家学派始祖的老庄哲学是在中国的哲学思想中唯一能与儒家和后来的佛家学说分庭抗礼的古代最伟大的学说。它在中国思想发展史上占有的地位绝不低于儒家和佛家。

  庄子在中国哲学史上既是一位有着鲜明特色的伟大哲学家,又富于诗人的气质。庄子的文章结构,很奇特。看起来并不严密,常常突兀而来,行所欲行,止所欲止,汪洋恣肆,变化无端,有时似乎不相关,任意跳荡起落,但思想却能一线贯穿。句式也富于变化,或顺或倒,或长或短,更加之辞汇丰富,描写细致,又常常不规则地押韵,显得极富表现力,极有独创性。庄子文字的汪洋恣肆,意象的雄浑飞越,想象的奇特丰富,情致的滋润旷达,给人以超凡脱俗与崇高美妙的感受,在中国的文学史上独树一帜,他的文章体制已脱离语录体形式,标志着先秦散文已经发展到成熟的阶段,许多道理是以故事的形式加以阐述的,如“东施效颦”、“庖丁解牛”等,活泼而幽默,成为我国古典寓言散文的杰作。

  后世道教继承道家学说,经魏晋南北朝的演变,老庄学说成为道家思想的核心内容。庄子其人并被神化,奉为神灵。唐玄宗天宝元年(724)二月封“南华真人”。所著书《庄子》,诏称《南华真经》。宋徽宗时封“微妙元通真君”,成为道教的精神领袖。

  庄子一生著书十余万言,书名《庄子》,是我国古代典籍中的瑰宝。因此,庄子不但是我国哲学史上一位著名的思想家,同时也是我国文学史上一位杰出的文学家。无论在哲学思想方面,还是文学语言方面,他都给予了我国历代的思想家和文学家以深刻的、巨大的影响,在我国思想史、文学史上都有极重要的地位。

(6-5)为“墨子”。画面为墨子画像。

  墨子(约公元前468年-约前388年),姓墨,名翟,宋国人,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家、科学家,墨家学派的创始人。后代习惯上尊称为墨子。他出身劳动人民,曾做过木工,能制飞鸢,可以飞行1天;又制“车辖”,可载重30石。宋昭公时,墨子任大夫,后来寓居鲁国,讲学授徒,弃儒倡墨。墨子的思想与学说,反映了一些小生产者和平民的主张,比较讲究实际。他认为富贵贫贱并不是来自先天,也不是固定不变的。他否定命运对人事的主宰,但他又认为鬼神与天对人事有监督作用。墨子提出认识事物的“三表法”,即第一要根据历代帝王的统治经验;第二要根据当前百姓的感觉和反映;第三要根据实际的效果。基于这种认识论,墨子又针对社会现状,提出“兼爱”说,主张泛爱,实行人道主义和广泛的社会互助。他反对战争,以减轻老百姓的灾难。但他并不是无条件的反战,对汤武伐纣,他就非常赞成。墨子提倡“尚贤”,主张尊重贤能,让有能力的人负责政治事物,反对贵族的世袭和垄断。与儒家鼓吹礼乐相反,墨子提出“非礼”、“非乐”,主张“节用”、“节葬”。他还注意观察天体运行变化,探索光学、力学、数学等自然科学的奥秘,来丰富自己的学说。

  墨子主张“兴天下之力,除天下之害”。倡导“赖其力者生,不赖其力者不生”。强调人的认识,必须以人的感官所能感觉到的客观实际为根据和来源。墨子和他弟子的言行,后人辑为《墨子》,它包括《墨经》,今存53篇。概括了墨家关于认识论、逻辑学、经济学的研究成果,并涉及力学、光学、几何学、物质结构与时空等自然科学知识,是我国古典哲学与自然科学著作中一个珍贵文献。墨子所开创的墨家学派,含有许多批评儒家学派的成分,这两派学说的彼此辩难,活跃了思想,从而揭开了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序幕。虽然墨家在汉代逐渐衰落,但其注重自然科学的风气,却不断地为后人所继承。

(6-6)为“荀子”。画面为荀子画像。

  荀子(约公元前325-约前235年)姓荀,名况,人称荀卿、孙卿,赵国郇(今山西临猗县)人。战国后期思想家、教育家。后代习惯上尊称为荀子。年轻时曾到齐都临淄(今属山东淄博市)稷下学宫求学,广泛地接触了各派学说。后来又游学楚国,考察社会。齐襄王时,荀子回到稷下学宫讲学,并且以博学,三任祭酒。后前往秦国考察商鞅变法后的社会状况,访秦相范雎等;又游赵,与孝成王讨论局势。晚年荀子应春申君之邀赴楚,担任兰陵(今属山东苍山县)令。春申君去世后,荀子失官,因而寓居兰陵。著述收徒终老。

  荀子在长期的游学和考察生活中,经过反复比较,认为孔子的学说讲求“仁”,比较符合他的心意,而其它各派,都有所局限。他反对道家的天命论,反对迷信天命,反对天治,主张人治,认为人定胜天,指出:“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日月星辰的运行,寒暑风雨的现象,都不过是自然的变化,有它的客观规律,不以帝王的更替,政治的好坏为转移。这种认识,也是对儒家“生死有命,富贵在天”思想的批判。荀子主张“行贵于知”,重视实践的作用,与墨家之说相吻合。他反对孟子的“性善说”,提出了“性恶论”,即人的天性是恶的,有各种欲望,因而引起了互相的争斗。但是他赞成孟子的以“礼义”去改造人的恶性。荀子承认人的欲望与生俱来,这被科学证明是正确的。为此,荀子强调后天的教育作用,并且在实践中,总结了许多教育与学习的经验。他认为只要经过刻苦的努力,就可以后来居上,青胜于蓝。他提出“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又提出积小流而汇江海,积小步以至千里,倡导渐进的知识积累方法。他还号召学以致用,宣传尊师好学,这些看法,至今仍有积极意义。荀子在政治上又提出“法后王”的主张,即主张革新,实行“法治”。富国强兵,他的这一观点,即不同于儒家的“法先王”,又不同于墨家的“兼爱”,更有别于道家的“无为而治”,他强调中央集权,反对世袭,提倡用贤,王霸并用,德治与法制相结合,是荀派儒学的一个特点。他的弟子李斯、韩非等,以此为根据,由儒变法,后来都成为法家的杰出人物。荀子在经济上主张强本节用,开源节流,他的“正名”学说,有着丰富的逻辑理论,对古代名学的建立贡献显著。

  荀子学识渊博,立论雄辩,他不信天命,以及重视学习与教育的理论,对后世有很大影响。其作品辑成《荀子》一书,共33篇,其中有赋5篇,汉魏以后流行的文字形式——赋,其名即源于《荀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