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太湖石,一块石头,动摇了大宋江山

 关陇之 2016-06-25

传播:中国传统文化 | 大宋文化 | 书画文化 | 开封特色文化礼品

自古以来,石头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石头里面有文章,有故事,有历史。女娲补天,精卫填海,大禹治水,愚公移山,都是与石头有关的动人故事。中华赏石文化,历史悠久。





有史料记载的赏石文化,始于商朝,而太湖石,则是一千多年前的唐朝闻名于世的。






唐代身居相位之尊的牛僧孺,就是一个酷爱收藏太湖石的人。他在府第归仁里和南郭的别墅,收藏大量太湖石。白居易称他'休息之时,与石为伍',甚至到了'待之如宾友,亲之如贤哲,重之如宝石,爱之如儿孙'的地步。可见其爱石之深。白居易晚年,辞官闲居洛阳,与石为友,常与告老定居洛阳的牛僧孺,一道赏石、咏石,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太湖石记》,就是为纪念他们之间的友谊而写的。






白居易在文中说道:当今的宰相牛僧孺,嗜好玩石头。石头没文字,没声音,没味道,跟书、琴、酒三种东西都不相同,而牛公,却那么嗜好,这是为什么呢?




为什么呢?白居易说,这事只有他知道。那就是'三山五岳、百洞千壑,覼缕簇缩,尽在其中。百仞一拳,千里一瞬,坐而得之。'原来牛僧孺,喜欢山川美景,那时候又没有飞机、高铁,跑不远啊,有了这些太湖石,这些三山五岳、百洞千壑,坐在家里就能享受得到。





白居易继续介绍说:牛僧孺同志,总体是清廉的,只有城东一所邸宅,城南一处别墅。牛公的手下官员,知道它喜欢奇石,因而广为搜寻,把奇珍瑰宝一样的石头,向他缴纳、进献,在四五年的时间里,接连不断有人送来。牛公他逼格高,不要黄金,也不要脑白金,但对于奇石这东西,独独不予谦让,都收下了。这不,都在他的城东宅邸、城南别墅,有序地陈列着。牛公玩赏的石头,有各种类别,太湖石是甲等,罗浮石、天竺石之类的石头,都次于太湖石,牛公,现在还有点瞧不上眼呢。云云。






好在牛僧孺做的是唐朝的官,要不,牛公会被白诗人给坑死了。真可谓不怕神一样的对手,就怕猪一样的诗人啊。






白诗人反映的情况基本属实。牛僧孺喜欢的石头很多,但最喜欢的,还是太湖石。






太湖石属于石灰岩。多为灰色。石灰岩长期经受波浪的冲击,以及含有二氧化碳的水的溶蚀,在漫长的岁月里,逐步形成大自然精雕细琢、曲折圆润的太湖石。






太湖石分为水石,和干石两种。 除天然形成的以外,太湖石也有经过匠人参与加工的。据明代林有麟著《素园石谱》记载,'平江(今苏州)太湖工人取大材,或高一二丈者,先雕置于急水中舂撞之,久之如天成,或以熏烟,或染之色'。用现代的话说,不是原矿,是优化过的。看来现在卖文玩造假做旧的手段,古代就有啊。






唐代另一个诗人吴融,写了《太湖石歌》,生动描述了太湖石“原矿”水石的成因,和采石方法:'洞庭山下湖波碧,波中万古生幽石,铁索千寻取得来,奇形怪状谁得识。'至于干石,则是4亿年前形成的石灰石,在酸性红壤的历久侵蚀下而形成。






太湖石是大自然鬼斧神工,自然形成玲珑剔透、奇形怪状的观赏石。它千姿百态,异彩纷呈:或形奇、或色艳、或纹美、或质佳、或玲珑剔透、灵秀飘逸;或浑穆古朴、凝重深沉,超凡脱俗,令人赏心悦目,神思悠悠。它永不重复,自然天成,是叠置假山,建造园林,美化生态,点缀环境的最佳选择,是一劳永逸的绿色工程。正因为这些优点,太湖石成了皇家园林的首选布景石材。






千百年来,赏石、藏石,都是封建帝王将相的独霸娱乐。有趣的是,与牛僧孺同朝代,政治上与牛僧孺相互敌对,又与牛僧孺轮番做宰相的李德裕,也酷爱奇石。他俩政治上势不两立,搞来搞去,却对奇石有着共同的嗜好。据记载,李德裕在洛阳城郊,建造了平泉山庄,“采天下珍木怪石为园池之玩”,成为当地一大景观。在这里,采自各地的太湖石、泰山石、巫山石、罗浮山石等,都被精心布置成名山大川的形状。还在一块石头上引为傲地写道:“名山何必去,此地有群峰。”




玩石,也有玩过火的。玩着玩着,甚至把江山社稷、老婆孩子都玩丢了。宋徽宗就是这样的仁兄。



开宋代藏石、赏石风气之先的,说起来却是另一个亡国君王,南唐后主李煜。李煜收藏了两块“研山”,即中间有墨池的奇石,为名世之宝。据《铁围山丛谈》记载:“江南后主宝石研山,径长逾尺咫。前耸三十六峰,皆大如手指”,可见,李煜收藏的奇石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




但与宋徽宗对石头的痴迷程度相比,李煜算是小儿科了。



北宋崇宁四年,为了帝国最大的园林建设工程——艮岳,徽宗皇帝在苏州,设置了一个叫应奉局的专门机构。有一个叫朱勔的苏州人,对山石素有心得,被蔡京推荐来管领该局,专事在东南江浙一带,搜罗奇花异木,嶙峋美石。






花石到手后,多经水路运河,千里迢迢,运往京城汴京,就是现在的开封,十船一组,称作一'纲',这就是'花石纲'名称之由来。






宋徽宗曾得太湖石,高四丈,载以巨舰,役夫数千人,所经州县,有拆水门、桥梁,凿城垣以过者。应奉局原准备的船只,不能应付,就将几千艘运送粮食的船只,强行充用,甚至旁及商船,造成极大危害。加之官吏兵士一伙,乘机敲诈勒索,大发横财。只要听闻何方何处何家,有奇石异木,不惜破屋坏墙,践田毁墓,致使天下萧然,民不聊生。






花石纲前后二十多年,运到京城的奇石有数十万块,其中最贵的一块石头,仅运费,就多达30万贯钱,相当于那时一万户普通人家,一年的收入。运输中,遇惊涛骇浪,人船皆没者,亦不可胜数。到了后来,'大率太湖,灵壁、慈溪、武康诸石;二浙花竹、杂木、海错;福建异花、荔枝、龙眼、橄榄;海南椰实,湖湘木竹、文竹;江南诸果;登莱淄沂海错、文石;两广、四川异花奇果',都是搜求强夺的目标,侵扰范围之广,亦远不止于东南一带了。






堂堂一个大宋帝国,一个文艺皇帝,为了石头,吃相这么难看,重灾区江浙的老百姓首先受不了了。于是,睦州青溪县万年镇(今淳安威坪)人方腊揭竿而起,大宋社稷动摇,金兵趁机入侵,徽宗钦宗二帝,连同后宫几千人,被掠至北地。大宋梦断,美好江山轰然崩塌。真可谓玩石头玩坏了一个王朝,令人扼腕叹息。


联系我们

微信在线:13937862119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