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感冒,是感受了风邪和水邪

 乐山有大佛 2016-06-26
        感冒是常见病,但也是大病、重病的一个重要机点,时髦的话叫“拐点”。如果治疗不及时、不对症,就会引发更严重的疾病。从中医详细辨证的角度来看,感冒也要分几种类型呢。说到这个感冒的问题,一般人都拿感冒不当一回事,觉得是小病,感冒了就吃点儿西药把症状给压下去,其实那不是把病治好了,而是在身体里埋下了隐患,最明显的弊端,就是水湿排不出去。在这个时候呢,你吃一点鸭、鱼、猪肉这种阴性的食物,就更增加了体内的水湿。
    感冒以后呢,“体表”是闭合的,所以中医治疗早期的感冒不是针对病毒,而是解表,甚至不吃药都行,多喝热水、姜水。这些老方法都是为了让毛孔打开,多出一些汗,把这扇“体表之门”打开,因为表闭影响了血液循环。
    什么是感冒?实际上中医称之为感风,或者感水,是表证,不是里证。总体来说,中医的感冒病就是感受风寒的意思,简单地理解就是当冷风或冷水激到皮肤表面的时候,体表应急反应,迅速处于闭合状态,这个时候就影响了身体内部机能的运转,影响了身体内部机能与外界的沟通。因为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呼吸器官,表闭以后,里面五脏六腑的温度自然就高,导致物质的发展、变化、速度加快,自然就出问题了。最主要是毛孔和毛细血管关闭了,使大量的血没法从动脉里面转进静脉,进不了静脉,它就没办法很好地循环回心脏,生成新的动脉血。
    通常来讲,感冒就两种,一个发冷,一个发热。也就是说流感病就两种,一个风热,一个风寒。感冒了,如果发烧,并且感到冷,就是风寒感冒,这个时候就应该使用中医治疗风寒的药,这个时候生姜是最好的药。在20世纪50年代,农村里面是没有医生的,大家都是自己当医生。现在不行了,现在讲科学不讲中医了。这里我要强调说,其实我们很多家庭里面都有老一辈传下来的好方法,就是出汗,喝姜汤水,把自己捂在被子里,出了汗就好了。在中医看来,酒和姜是救命的药。这个方法很多人都知道,我一说,他可能还想,你尽说些废话。他是知道,但他不用,他嫌慢!西药上去多快,鼻涕眼泪全不流了,殊不知,它把症状压下来了,也把多余的废物和水分留下来了,为今后的各种疾病做好了准备工作。刚才说感冒的第一症状就是表闭,发烧就是因为身体内部的温度排不出去,大量出汗就能让它排出去,发汗的目的就是迫使体表开合,多余的废物、热量出去了,血液循环就正常了。而且以后不会有后遗症,再牵扯出别的病来。这是固本的治疗方法。
    应该说感冒的症状不同跟个人的体质及气候都有关。发热的感冒也不一样,有很多种,这就需要好中医的辨证。如果这个人的体质是寒凉的、阴性的,感冒就会发冷,这种寒性的发热病,表明这个病人血液里面的水分多。
    如果这个人很强壮,阳性体质的,感冒就发烧、发热,并且有困倦的感觉。这就是风热感冒,比如高温中暑一类的。热性体质的发热病,说明血液里面水分少,这个类型呢,主要的药是盐水,预防和治疗都不能少了盐,这个时候就可以使用输液的办法,能解决一定的问题,最起码把水分补上了。但用清热的中药好得更快,比如板蓝根、金银花等都是清热的药,这种风热性感冒不可以用藿香正气丸。中药中还有一个“十滴水”是治疗风寒型肠胃感冒的,这个要区别地使用。相对来讲,热病恶化不快,风寒的恶化最快,风寒的如果吃错药马上就会死亡,风寒病如果打吊针,就会恶化,甚至没办法救治。阴性体质的人,如果在年轻的时候没有大病就长寿,阳性的人相对就寿命短。原因很简单,他身体里的热量过多,就不是什么好事。所以从感冒的症状也能判断你属于哪种体质。从阳性体质转到阴性体质不容易,平时要多吃点清淡的东西,过些寡淡的生活才能长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