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咏春拳六点半棍怎样来的?

 不惑之 2016-06-26

图片 2

黄淳梁大师演练六点半棍法


 
六点半棍法,源出少林棍法,承本派传说当年典故及叶问宗师文字记载,是因当年火烧少林寺,至善禅师逃难,更被满清朝通辑,当时为求逃避官府耳目,便混迹投身于反清地下组织红船戏班中作(煲头)。在班中认识弟子梁二娣,当时他所干的职位工作,班称为(笃水鬼),至善留意到梁二娣因工作每日都竹杆不离手,更因长期工作而不觉地以练得臂力雄浑。至善见此良材,技传有缘人,便将少林六点半棍传授于梁二娣,二娣学成棍技,尽得至善真传,所以六点半棍又名二娣棍。咏春黄华宝与梁二梯乃戏班中人,两人知已为伍,二人尚武,两人更将咏春拳,六点半棍法,交换修习,日夕观摩,互相研习补短取长,混成一家,从而六点半棍亦成咏春拳必修兵器之一。

六点半棍经梁二娣及黄华宝改良后,守门亦随咏春法度改得略为收窄,而马法却此终不离少林基本马法,都以四平、子午、吊马等为主,所以凡修习六点半棍都以走(棍马)为先, 再以基本马法配合以标、挑、点、摊、抽、弹、遮拦合为六点半基本棍法,当熟练棍法基本,便能再习整套六点半棍法套路作整体配合连环修练,本门亦称此手棍法名为扇面棍,勤于锻练此套棍法,对修练者长桥发力,曾强臂力,极有帮助和功效,本人谨此推介之。六点半棍,是传统的南派单头棍,长七尺二(老尺;约2点7米),是咏春门两种兵器之一,很少外传。很多人知到咏春拳威名远播,但知到咏春六点半棍在众多门派的兵器谱中亦有很高的低位。六点半棍也秉承其拳法细腻、合理、简捷、实用的传统,还有象单桥对练似的黏棍训练,能练到棍也能有一定的‘知觉’。

六 点 半 棍 中 粘 棍 训 练 ( 俗 称 对 椿 头 ) , 椿 头 对 练 是 在 学 好 基 本 棍法 和 基 本 套 路 后 在 基 础 上 进 行 的 专 项 训 练 。 其 目 的 是 训 练 圈 缠 发 力 和 上 、中 、下 , 三 盘 中 , 攻防 技 术 。 加 强 手 、眼 、身 、步 法 和 同 棍 触 时 的 灵 活 性 。 以 培 养 临 阵 实 战 的 自 然 反 应 , 动 作 简 洁 鲜明 , 攻 击 紧 凑 。 可 反 复 练 习 , 便 于 掌 握六 点 半 棍中 之 技 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