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姜太公一辩

 昵称5262476 2016-06-26

为姜太公一辩

 

论及武王革命,或说:

 

“面对殷商上百万遗民,周朝开过一次非常重要的会议!姜太公主张,有多少杀多少,一个不留。召公主张,有罪的杀,无罪的不杀。周公旦则主张,一个不杀。周武王最终采纳了周公的建议。”

 

此言绝非历史事实。周灭商后,对于“百万殷商遗民”,周王集团绝不可能起杀心“有多少杀多少”。春秋之前,君子不重伤不禽二毛,遑论杀降,更遑论杀民?

革命目的就是救天下包括殷商之民,孟子说:“武王之伐殷也,革车三百两,虎贲三千人。王曰:无畏!宁尔也,非敌百姓也。

 

姜尚也不可能如此主张。在周廷,姜尚以善于谋略称,论道德境界虽不如周公,但他也是大贤,不至于以殷商上百万遗民为敌,这是可以绝对肯定的。

 

据《韩诗外传》,太公确说过“咸刘厥敌,靡使有余”之言,但有其语境。武王伐纣,到于邢丘,楯折为三,天雨三日不休。武王心惧,担心纣未可伐,问太公怎么办?太公遂答以此语。当时殷商士众并未降周,敌我不明。太公此言发于大战前夕,杀气虽重,可以理解。咸刘厥敌,意谓消灭那些敌人。这与消灭遗民完全是两回事。当然,殷商遗民后来有参与武装叛乱者,那又是另一回事。

 

周公趋进说:“不然。使各度其宅,而佃其田,无获旧新。百姓有过,在予一人。”周公的话是拿定殷商士众百姓不会支持纣王,与周为敌。所以武王听后说:“于戏!天下已定矣。”乃修武勒兵于宁,更名邢丘曰怀,宁曰修武,行克纣于牧之野,并立即封黄帝尧舜夏殷之后。2016-6-26

 

附《韩诗外传》卷三第十三章原文如下:

武王伐纣,到于邢丘,折为三,天雨三日不休。武王心惧,召太公而问曰:“意者纣未可伐乎?”太公对曰:“不然。折为三者,军当分为三也。天雨三日不休,欲洒吾兵也。”武王曰:“然何若矣?”太公曰:“爱其人,及屋上乌;恶其人者,憎其骨余。咸刘厥敌,靡使有余。”武王曰:“于戏!天下未定也!”周公趋而进曰:“不然。使各度其宅,而佃其田,无获旧新。百姓有过,在予一人。”武王曰:“于戏!天下已定矣。”乃修武勒兵于宁,更名邢丘曰怀,宁曰修武,行克纣于牧之野。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