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转载】[原创] 洞天福地青石板 市井古衢老街坊

 湖心书馆 2016-06-26

【转载】[原创] 洞天福地青石板 市井古衢老街坊

2016-06-25 

[原创] 洞天福地青石板 市井古衢老街坊(19P) - 路人@行者 - 路人@行者
  以黑茶驰名的安化,少不了茶马古道!在江南镇洞市村,至今存留着有一条长达一华里的青石板老街。在柘湘公路未通前,这里曾是前乡到后乡、新化到安化、谭州到邵州的必经要道。新化茶马通过三条山道进入洞市,而洞市老街正是“三道归一”处。历史上,洞市曾商贾云集,店铺如林,作坊遍布。从彭家湾到座子坳青一色的青石板街巷长达数千米;兴盛时期,麻溪河的竹排成百上千,蜿蜒数里,马帮列队,驼铃叮当,游人如织,物畅其流,一派梅山清明上河图景象。德盛隆、瑞福祥、泰美和商号的稠木柜台油光发亮,高不见里,充满大家霸气。如今,洞市老街早已被一条简易水泥路“拦腰斩断”,当年的鼎沸人声也已沉寂,青石街面依旧,街口兀自矗立着一幢建于清同治年间的贺氏宗祠,现已改建成一家千两茶的茶厂,祠堂门楣上的精美石雕和一些彩绘据说也早已毁于“文革”时期。洞市历史上的商业盛况皆因其交通枢纽地位而致,所以现在它的“衰败”不算意外。漫步于洞市老街,踏着锵锵作响的青石板路,你便如同聆听到了历史的回音,滋生出寻幽访古的高雅意境。透过齐人高的柜台望着屋内的老少男女,你会从他们的目光里隐约解读出当年老板和伙计的影子,读出他们对于老街衰落的无奈。此刻,你的心里一定少了几分浮躁,多了几分踏实与单纯。

[原创] 洞天福地青石板 市井古衢老街坊(19P) - 路人@行者 - 路人@行者
[原创] 洞天福地青石板 市井古衢老街坊(19P) - 路人@行者 - 路人@行者
[原创] 洞天福地青石板 市井古衢老街坊(19P) - 路人@行者 - 路人@行者
[原创] 洞天福地青石板 市井古衢老街坊(19P) - 路人@行者 - 路人@行者

  端庄轩敞、典雅大方的贺家祠堂——洞市老街现存最完整的宗祠建筑,2012年湖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根据贺氏族谱记载,宗祠始建于清乾隆三年(1739年),初期只有里侧一栋,原称诚公祠,道光二十六年扩建为现有规模,更名为贺氏宗祠。宗祠围墙灰砖青瓦,墙沿白底彩绘,侧墙由两两对应的品字马头墙组成,高低错落有序,变化中显稳重端庄。整座建筑从造型和颜色、绘画设计,匠心独具,焕然一体,与周围山水和谐共生,天人合一。细看大门石雕,门梁二龙戏珠,龙纹清晰精美,龙形栩栩如生。主体由两正两侧及前后天井组成,里间正屋供奉有祖宗牌位和木雕神像,是祭祖、议事、嘉奖贤人、整肃族规的地方。墙内建筑工整巧妙,以两个长方形天井布局,由两进两院相连组成。所有木构屋柱,高大挺直,充满霸气。垫柱石墩都刻有精美图文石雕,有生肖、有花草、有祥云藤蔓、有牌楼神像,工艺堪称一绝。楼上凭栏皆为纹饰雕栏,上下呼应。天井天石方正平直,宗祠所有石料均用洞市本地六马溪等石料。祠堂的天井两旁挂着一副对联,很是有趣:红薯包谷蔸根火这点福老夫享了;齐家治国平天下那些事小子为之——据说由清代两江总督陶澍撰写!贺氏宗祠是安化及周边地区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而又独具文物和美学价值的徽派建筑。

[原创] 洞天福地青石板 市井古衢老街坊(19P) - 路人@行者 - 路人@行者
[原创] 洞天福地青石板 市井古衢老街坊(19P) - 路人@行者 - 路人@行者
[原创] 洞天福地青石板 市井古衢老街坊(19P) - 路人@行者 - 路人@行者
[原创] 洞天福地青石板 市井古衢老街坊(19P) - 路人@行者 - 路人@行者

  洞市地处雪峰山系东端,西南与新化大熊山国家森林公园相依偎,一条发源于大熊山的小河——麻溪穿越其境,直达资江,麻溪河有个暗流奔涌、深浅难测的三门洞,三门洞附近有繁荣的集市,洞市因此得名。它历史上是一个大乡,几年前在乡镇合并时才并入江南镇,现为该镇的一个管区。由于麻溪流经洞市的地方水急滩险,洞市自然成为千百年来水路运输的终点和转运点,同时又是马帮运输的起点,商业因此而兴,集市因此而成,这大概便是洞市老街形成的天时地利。翻开中国地图,偌大一个安化县,只有洞市和梅城有文字标记,可见洞市老街所在地理位置的分量。上世纪七十年代,洞市老街依然完整,由清一色的三华里木屋串联而成,中间点缀着灰砖青瓦的徽派建筑——陈五芝花屋、贺氏祠堂和万寿宫。商铺百家,民房无数。

[原创] 洞天福地青石板 市井古衢老街坊(19P) - 路人@行者 - 路人@行者
[原创] 洞天福地青石板 市井古衢老街坊(19P) - 路人@行者 - 路人@行者
[原创] 洞天福地青石板 市井古衢老街坊(19P) - 路人@行者 - 路人@行者
[原创] 洞天福地青石板 市井古衢老街坊(19P) - 路人@行者 - 路人@行者

  陈五芝花屋是洞市老街最大的古民居建筑群,建于清代咸丰年间。陈五芝的祖父原先在洞市老街开一家小旅店,经营饮食、住宿。一天,两个新化人担着一担沉甸甸的蔑萝担子歇宿小旅店,吃完晚饭后与老板秘密约定,将担子及担内货物打封寄存此店,并将吹火筒劈成三块,老板与他们二人各保留一块,取货时,三块合拢还原方能发货。两个月后,其中一人带吹火筒竹块三分之一来取货,陈五芝祖父不敢发货。又过数月,这一人第二次来取,老板信守承诺,仍不予发货。这之后,这两人再没有来取货。后来从小淹传来消息,有两个新化强盗抢了两江总督陶澍的官船,担着一担金银不知去向,陈五芝的祖父听到消息后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打开两个新化客人所寄存的蔑萝担子,但见里面金光闪闪,金银珠宝无数,他不敢伸张,照样还原。又过了数十年,强盗抢官船的消息变成了陈年往事,陈五芝的祖父便用这笔意外横财广置田土、大兴土木,开始规划并修建花屋建筑群。整个建筑依山就势,呈梯级摆布。防火水道,花重金将原来的一小溪改道至建筑物旁,屋与屋之间皆用徽派马头墙隔开,一为防火,二为美观。排水系统均用方形条石累砌贯通,美观实用。门窗凭栏,防潮石墩,精雕细刻,不惜巨资。现存一幅凭栏木雕保存完整,福、禄、寿三个字笔画皆由龙凤生肖组成,精美绝伦。周边往来道路,均用上等青石铺就。拴马桩、议事堂、私塾馆配套设施一应俱全。可惜的是,解放初期建筑群中的两座相对独立的四合院被政府占用,并相继拆除。可贵者,陈氏家族发家后不欺贫,并多有善举,捐献巨资主修永锡桥,一遇灾年,便开仓赈灾,从不涨租涨价,深受乡邻敬重拥戴。

[原创] 洞天福地青石板 市井古衢老街坊(19P) - 路人@行者 - 路人@行者
[原创] 洞天福地青石板 市井古衢老街坊(19P) - 路人@行者 - 路人@行者
[原创] 洞天福地青石板 市井古衢老街坊(19P) - 路人@行者 - 路人@行者
[原创] 洞天福地青石板 市井古衢老街坊(19P) - 路人@行者 - 路人@行者

  这是一条闪光的茶马古道,从历史的沟壑与丛林深处绽开,古道上留下了一代代茶商以及马夫的烙印,沿途洒下许多美丽的传说,走在数百年的青石板上,仿佛听到一队马帮的铃声,马蹄砸在空旷的青石上,轰轰烈烈地行走在岁月里......如今,在几千年前古人开创的茶马古道上,成群结队的马帮身影不见了,清脆悠扬的驼铃声远去了,远古飘来的茶草香气也消散了。洞市老街上,古朴的居民、祠堂和传承至今的各种古老工坊,在岁月的沧桑中,固守着梅山文化古老的传承。看着古朴的木板屋、斑驳的黑砖瓦以及一盏盏随风飘曳的纸篾灯笼,老街上的人们过着自由自在的日子,老街依然活灵活现,活跃在历史的光影中。

[原创] 洞天福地青石板 市井古衢老街坊(19P) - 路人@行者 - 路人@行者
[原创] 洞天福地青石板 市井古衢老街坊(19P) - 路人@行者 - 路人@行者
[原创] 洞天福地青石板 市井古衢老街坊(19P) - 路人@行者 - 路人@行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