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什么我不赞同宣扬原生家庭的影响?

 魚悦的图书馆 2016-06-26


说真的,我脾气不太好。

任性,并且过于忧郁。

我曾试图改变,却总是明知故犯。

为此,我终日苦恼,就像网络曾经很流行的那句话一样:对亲近的人过于严苛,对陌生的人过于宽容。

甚至于,当原生家庭的影响在网络大行其道的时候,我终于找到了出口,你看,性格在十八岁之前已然定性,如今是我无能为力,我所有的缺点和矛盾必然承载着童年时代的经历,我的父母难辞其咎,我的成长带着被家庭刻上的烙印,像刻入皮肤的刺青,疼痛,却事出有因。

对于任何人来说,自我心理暗示不亚于一场催眠,我们总以为是自己的能力干不过这个傻X的现实,其实不是,是因为我们认定的思维模式,导致我们无法得到想要的东西。

有个朋友,在他十三岁那年,母亲带他去算命,算命先生说他将来的情路非常坎坷,要晚婚,否则注定妻离子散。

我们所有共同的朋友,都听他提起过这场婚姻的预言,并且不只一次。

有女生喜欢他,并且已经忍不住倒追了,他说,算命先预言他情劫难逃,他大概注定孤独一生。

他喜欢上了别的女孩子,眼看郎君有情,妾身有意,看上去一段良缘即将开始,结果他一再跟我们强调,尚未过三十岁,没达到晚婚标准,早晚要散的,不如不开始。

好不容易谈起了恋爱,女朋友说已到婚龄,希望用一生誓言,结百年之好,他说,他不能早结婚,不然会妻离子散,最终两人无法达成共识,以分手告终。

我们聚餐,常听他感叹:哎,生不逢时,造化弄人,命途多舛,一生不顺……开始的时候,我们总是安慰他,不必相信这些妄言,生活是你自己的,谈恋爱也是你自己的,别人哪能一句话就断定你的人生?

他摇摇头,表示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

我们规劝次数太多,也难以解他心结,最终他已三十四五岁的年纪,仍旧未找到合适的伴侣。接下来,我们又开始听到他的另一番感叹:都是命啊,命中注定的。

你说算命先生算的准不准?准,你看,他把自己过成了算命先生口中的样子。            

他果然情路坎坷,无论是喜欢他的还是他喜欢的,都在半路夭折,他固守在早期就已经形成的观念,用算命先生的“金玉良言”当作自己婚姻的标准。

我不否认,他以后也许会遇见很好很合适的女子,可我始终觉得,是他自己导致了今天的局面。

这是自我暗示的结果,无法驾驭心理暗示,就会造成负面影响。

我们所说的改变命运,其实是正确的使用心理暗示,让其走上积极之路,为己所用。


 


如果说,我原来总是拿原生家庭的影响当作自己性格缺陷的借口,那么后来,我终于意识到,人这一生,会被划分为很多很多阶段,经历不同,环境不同,都会对以后的人生造成或多或少的影响。

我们与父母之间,必然存在着不可逾越的鸿沟,即使社会如此进步,当今年轻父母如此开明跟得上时代,代沟,也是一个必然的存在。

我们这一代人的小时候,尤其是农村,还停留在“棍棒出孝子”的观念里,那会儿从来没有人权,很多孩子受控于自己的父母。

我见过太多文章提到的原生家庭里,有的孩子从小被打,被辱骂,被剥夺玩的自由,被冠以各种笨、蠢的骂名,被拿来与邻家优秀的孩子做比较……太多了,如果说性格缺陷,人人都有,这个世界上从没完美的人。

那么,你说,这个世界上有完美的教育吗?

也没有。

即便如今最先进的教育机构和教育方式,也并不能教育出一个完美的人。

即便如今最懂得运用先知理念培养孩子的家长,也不能养出一个性格完美的孩子。

别把所有的不公平都泼向父母,他们所受到的教育没有你多,他们的世界观也没有你跟得上时代,他们的价值观与你的不符,但,世界上大多数父母都是爱自己的孩子。

很多父母在孩子成年之后,比在孩子儿童时期的时期要更加宽容,更跟得上时代,对成年的孩子也更好,那是因为,他们和我们一样,在成长,在改变。


我承认,原生家庭对一些人造成了不可小觑的毁灭,包括他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的形成,包括他对生活的热爱或憎恨,包括让她成为一个怎样的人。

但是你知道吗?世间千万人,很多偏执狂都是成功者,受万人尊崇,你羡慕他成功,他说他实际上有很多原生家庭的影响,性格缺陷,人生悲观。

你是对的,还是他是对的?

在这个急功近利的社会,人人都渴望成功不是吗?

有人说感同身受,也曾经历了原生家庭的毁灭;有人说羡慕他的能力,正因为过去惨痛的经历,让他如今的光芒无与伦比。

不同的是,失败者沉溺于其中,让原生家庭成为阻碍自己努力的借口;成功者收起苦难,将其当做生活的附属品,扬帆远行。

苦难可以毁灭一个人,也可以成就一个人,当你别无选择的时候,你应该改变,而不是自怨自艾。

大肆宣扬原生家庭的影响,会加重很多真正深受原生家庭影响的人的悲观思维,他们终于有借口不努力,终于有借口接受自己的安于现状,终于有借口一再强调自己的性格缺陷与生俱来改不了的,这势必让他成为他各种努力而不得时候的借口,故步自封,听之任之。


 


华莉丝·迪里

这个名字,一度让28个国家的男人都闻风丧胆,因为她提倡废除“割礼”这种惨绝人性的陋习。

她曾在4岁的时候被父亲的朋友强暴; 5岁,被残忍的进行了割礼,这个所有非洲少女的残酷梦魇;十几岁,父亲决定用5只骆驼的彩礼,把她嫁给一个年过半百的老头子时,她在母亲的帮助下,离家远走要摆脱这种悲惨命运。

她在英国历经磨难,后来遇见伯乐,被摄影师迈克 · 戈斯一眼相中,她若无其事的野性和倔强,她来自蛮荒的神秘和高贵感,成为大牌设计师心中的女神,她第一位登上《Vogue》的封面黑人女性,随后被香奈儿珠宝代拍广告, 露华浓公司为她度身定制的广告语是:“来自非洲心脏的芬芳,每个女人都为之倾倒。”

后来,她遇见爱情,并任联合国特别大使,出版自传《沙漠之花》,积极投身反割礼运动。

前半生痛苦不堪,后半生幸福美满。

她的童年,完全是原生家庭所带来的负面影响的真实写照。

可是,如果她沉溺其中,反复以此为借口,不抗争,不努力,不改变,就不会有后来的她。

她翻盘了。

如果你觉得自己可以做到,那么全世界真的都会为你让路,因为你会试图寻找世间每一种可能,以求达到你的此生目的。

如果你认为自己做不到,那你就一定做不到,因为你给自己找的诸多理由,都是为了让你安于现状而不必拼尽全力。

如果华莉丝也曾沉溺其中而不向前走,就不会有后来的她。

你受的苦难有她多吗?有她的残酷吗?如果没有,那就收起自己的诸多借口,想改变什么就去改变,别拿童年和父母做挡箭牌。

有些人,他通篇告诉你原生家庭的影响你改变不了的,但他心理强大,他能不让过去影响自己未来的人生,而你心理脆弱,也许你就会以此当作救命稻草,从而一再对自己说,你不是有意的,你改变不了现状的,这种暗示,终究让你真的改变不了。


 


过度提倡原生家庭所带来的苦难,就是一种自我逃避。

之前公司的一个同事,特别能作。

跟人谈恋爱,一定要对方千依百顺,稍微不称心就大吵大闹。

与朋友相处,不能反驳她的观念,不然就力争到底,每次与她交谈都不欢而散。

而且,每次过后,她都会道歉,她说她也不想的,但是孩童时期,父母总是吵架,让她很没有安全感。

她缺乏安全感,就会一再试探对方的底线,等到对方妥协,迁就,她才能心安。

她不断的跟我们解释,原生家庭的影响太大了,父母的教育太重要了。

她说的对吗?当然对,家庭是孩子的第一任课堂,父母是第一任老师,可是,虽然有人说性格在二十来岁的时候成型了,但二十来岁的年纪,你已经完全有了独立的思想和行为能力,你要改变这种性格,是可以的。

只不过你一再暗示自己,这不是你的错,是父母的错,这种暗示除了拖后腿,毫无作用。

如果说真有命中注定这一说法的话,每个人都是命运的玩偶,而心理暗示就是操纵你的那根线,这根线指引你去消极对待,还是积极改变。

如果你在孩童时期承受了一些不该那个年龄段所承受的东西,别难过,也别介怀,对于这些没办法改变的过去,你最能够做的就是,不要重复回忆你曾承受过的苦难,也不要过分放大它给你带来的不安,你就踏踏实实的过,顺其自然的走,该努力就努力,能改变就改变。

当你淡然处之的时候,你会发现,一切就那么顺利的渡过了。


命运要我经历一些什么

必然教会我一些什么

我是卡西

愿在文字里自省,在美好里相遇

愿成为更喜欢的自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