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土豆有神效:健脾和胃利大便

 于建英 2016-06-27

  《千金要方·脾脏》曰:“脾在声为歌,在变动为噫,在志为思。思伤脾,精气并与脾则饥。”脾在声音上表现为唱歌尖、工作上表现为噫气,在情志上表现为思考。思伤脾,精与气汇聚在脾中就会引起饥饿。可见,思虑过度则会伤脾。我们在前边已经介绍过,脾属土,人吃进食物,消化、吸收,乃至将营养输布全身,全靠脾正常司职。因此,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后天之体,主运化、升清、统血,此外,脾还主四肢与肌肉,是肌肉丰满并得以维持正常活动。


  除了主运化外,脾还有一个作用就是主升清,脾的“升清”是相对于胃的将浊而言的,二者相对立而存在。何为“升清”?升,上升,是气机运动的一个重要方面,相对于将而言,这里体现的是脾气“升”的运动特点;“清”,是指水谷精微等营养精华。所以,“升清”,就是指水谷精微等营养物质到达至心、肺等,并通过心肺的作用化生气血,以营养全身。

  脏腑之间的升降相因、协调平稳是维持人体内脏相对恒定于一定位置的重要因素。不难看出,脾气升发,则元气充沛,人体始有生生之机。反之,如果过思伤及脾,影响其升清的话,则水谷不能运化,气血生化无源,这就是很多人在刚开始处于思之状态时,有一种探索的兴致,而在逐渐深入的时候,显得异常的兴奋,而在精神活动继续进行的时候,或者在长期的思索后,得到了一个结果的时候,出现神疲乏力、腹胀、泄泻,甚至眼前突然就一黑,就晕厥过去的一个方面的原因。

  那么,为什么过思之后,人好像也感觉不到饿呢?甚至看一些富有哲理性的报纸之后,也会有类似的感觉呢?甚至还觉得有点腹胀的感觉呢?其主要原因是过思之国。

  中医认为,土豆具有健脾和胃、通利大便的功效,可辅助治疗习惯性便秘、慢性胃痛、皮肤湿疹等症。从其现代科学的成分而言,土豆富含膳食纤维,每100克土豆含膳食纤维6克,是治疗便秘的首选蔬菜。所以,土豆在欧美享有“第二面包”的称号。如何用它来调养脾胃呢?这里为你推荐一种做法:将梨去皮、核,切小块与熟土豆泥拌成沙拉,好吃又通便。如果要治疗胃病,可把土豆切碎与大米同煮成土豆粥。而用土豆、籼米、桂花熬成的粥可治疗湿疹引起的皮肤瘙痒。此外,因为其只含有0.1%的脂肪,每天多吃土豆就能减少脂肪的摄入,并且使体内多余的脂肪逐渐代谢掉,达到减肥的效果,需要说明的,这是将土豆当饭吃,否则效果不大。


  对此,北京同仁堂王府井中医医院要特别提醒大家的是,很多人认为生气就是“火气大”,所以,动不动就给自己清火,这往往是很多人脾胃受伤程度加重的原因所在。就会使用清火药,但是有些清火的药含有大黄等成分,这些成分在通便的同时也会伤害脾胃和肠道,使肠胃产生依赖性,对身体产生危害,所以不能见了清火药就吃。

  温馨提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