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38岁的谭元元谈站在芭蕾王冠上的20年

 街心舞苑 2016-06-27

浪漫主义芭蕾舞剧《吉赛尔》有“芭蕾之冠”的美誉,饰演吉赛尔的谭元元要同时面临表演技能和舞蹈技巧两方面的挑战

回望自己在旧金山芭蕾舞团的20年,谭元元感叹“20年都是围着舞蹈在忙,不知道在忙些什么,时间就过去了”。1995年,18岁的谭元元加盟美国旧金山芭蕾舞团,艺术总监海尔吉·托马森说,为了这位中国舞者,他等了三年。
“谭元元15岁参加法国国际芭蕾舞蹈比赛时,我就期待她能来旧金山芭蕾舞团。我们一直等她到18岁。”托马森清楚记得,少女时代的谭元元有着颀长纤细的四肢,身体语言很有表现力,“她一站上台,你就能感受到她内心丰富的情感变化,她拥有的不仅是美丽舞步,更有内在的艺术修养和表现力。”
今年是谭元元在旧金山芭蕾舞团的第20个年头,也是托马森在艺术总监职位上的第30年。在美国艺术界,这两个数字都可谓罕见。
10月21日至24日,谭元元将携手旧金山芭蕾舞团在国家大剧院献上《谭元元·美国旧金山芭蕾舞团二十年专场》、《随想曲》、《吉赛尔》三台风格截然不同的作品。10月30日、31日,谭元元专场和《吉赛尔》又将移师上海文化广场。

舞台上的谭元元是轻盈婀娜的完美之姿,但27年的舞蹈生涯留在身体里的伤痛也是深刻的

20年芭蕾探索的全面展示
美国舞评家称谭元元为“旧芭王冠上最大的那颗宝石”。托马森说,这一次,他们将把这颗宝石璀璨的不同面向展示给中国观众,“谭元元这次将参与三场不同的演出,有现代编舞大师为她量身创作的现代芭蕾,也有《吉赛尔》这样的经典。你会看到她在芭蕾舞上的探索有多广泛。”
谭元元专场剧目中的《第五季》、《蜂鸟》和《融入紫丁香》,都出自常年与旧金山芭蕾舞团合作的现代编舞家之手。“我们综合了七位年轻编舞家的作品,以及我根据彼季帕的原版所编排的新版《吉赛尔》,带来这次不同寻常的旧金山芭蕾舞团全面展示。”托马森认为,在舞团82年的历史中,人们往往看重旧金山芭蕾舞团的历史——这支舞团在美国表演了第一场本土制作的《天鹅湖》和《胡桃夹子》,也献上了第一场由美国编舞家创作的《葛佩莉亚》。作为美国三大芭蕾舞团,他们闻名于世的财产在于保留了大量乔治·巴兰钦、卢·克里斯坦森、麦克米伦等众多编舞大师的作品,此次中国演出,托马森却想告诉年轻观众,旧金山芭蕾舞团不仅守护历史,同时也有许多面向未来的现代芭蕾杰作。
在芭蕾舞台上整整跳了27年、应对过各种大场面的谭元元,这一次以“20周年”为纪念站上舞台,却颇有忐忑,“舞者最难的是要迅速转换身体节奏。这次我要在几天之内先跳现代芭蕾,然后换成古典的《吉赛尔》,身体很难调整得那么快。”她所能解决的办法,就是尽量在演出前闭关休息,让思维和身体适应不同的肢体要求。

有时候太累,眼睛一闭就睡着了
多年前,谭元元曾说自己期望在35岁退出舞台,因为芭蕾女舞者最黄金的年纪就是在28至37岁之间,她想在最辉煌的时候离开。如今,已经38岁的她再说起“退休”这件事,不免有些为难,“其实这个话说出去就后悔了,我的整个生活和情感都跟舞蹈连在一起,不可能离开舞蹈。现在我就不提退休的事儿了。”
谭元元能感受到,随着年纪增长,身体机能的细微变化,“现在恢复起来肯定没以前快。跳一场舞下来,会比以前更累。但有一点,人的精神是能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
20年前,谭元元以一张亚洲面孔出现在欧美主宰的芭蕾舞台上,所有人都抱着质疑和好奇的眼光审视她。但今天,世界芭蕾舞台上的亚洲面孔越来越多,旧金山芭蕾舞团就有四位来自中国的舞者。
“每次看到年轻舞者,我都会想到自己的过去,想到刚去美国时的孤独和无助。”谭元元说,虽然她这一代舞者已经向西方舞台证明了亚洲人的舞蹈实力,亚洲舞者的机会也多了许多,但今天的舞者想要留在美国一流的芭蕾舞团,仍是非常艰难的过程。以拼命著称的谭元元,当年凭着倔强和不甘心,仅用两年时间就成为舞团最年轻的首席舞者。20年来,这个位置并不是轻而易举地就能守住,她需要与来自世界各地最顶尖的舞者争夺稀缺之席。
舞台上的谭元元是轻盈婀娜的完美之姿,但27年的舞蹈生涯留在身体里的伤痛也是深刻的。日本《舞蹈》杂志曾评价她是“迄今为止《吉赛尔》最佳诠释者”,为了演好这个角色,展现高超的足尖技巧和强烈戏剧张力,她曾经练到胯骨脱臼,至今腿上仍有旧伤。靠着打封闭忍痛上台的经历,也并非罕见。
说起伤痛,谭元元轻描淡写地笑过,“那些就不要提了”。曾经的受伤,反倒是让年轻时的她坚持跳下去的动力。一直以来,谭元元作为首席舞者都是观众热捧的明星,她的演出如果放到周三,周五到现场的观众就会抱怨,反之亦然。她在繁忙的演出季里每天要工作十几个小时,生活除了排练场就是舞台。
“我现在在旧金山芭蕾舞团一年有90至100场演出,我自己会跳六、七十场,加上外面的客座演出,一年也要演八、九十场。”谭元元说,这个数量在芭蕾舞演员中也是很繁重的数字,“有时候太累,眼睛一闭就睡着了。现在如果能休息,最想做的也是睡觉。”她承认这20多年也有厌倦的时候,“有时候剧目太多太密集,总是翻来覆去地跳。有时飞到一个国家,休息半天,立刻就上台。”
但对于芭蕾,她太过痴迷,演遍了所有古典芭蕾剧目的主要角色,让疲累也成为一种满足。她甚至很难想象自己离开舞台的时刻,“如果不跳舞了,我只想不要再给劳累的身体加重负担。未来20年,不管我在不在舞台上,从事的事业还是跟舞蹈有关,也许从台前转到幕后,也许会尝试去做编舞。”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