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16年浙江省温州市中考语文真题及答案

 bxg 2016-06-27
浙江省温州市2016年初中毕业与升学考试
语文试题
一、语文知识积累(28分)
1.读下面这首诗,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4分)
满树桃花盛开
未必每朵都能结果
熠熠如玫瑰色的泡沫
映(chèn)(1) 云影蓝天。[来源:Zxx
灵感也像桃花
每天成千上百地(zhàn)(2) 放
开吧!一切顺其自然
别问能收获什么。
也当有嬉戏与(chún)(3) 真
也当花开满树
否则天地便太过狭(ài) (4)
生命也缺乏乐趣。
Com]
——[德]赫尔曼·黑塞《桃花盛开》
2.古诗文名句默写。(
X
12分)
(1)十五从军征, ▲ 。(《十五从军征》)
(2)黑云压城城欲摧, ▲ 。(李贺《雁门太守行》)
(3) ▲ ,人约黄昏后。(欧阳修《生查子·元夕》)
(4)子曰:“敏而好学, ▲ ,是以谓之文也。”(《论语·公冶长》)
(5)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 ▲ , ▲ 。(陶渊明《桃花源记》)
(6)李商隐《夜雨寄北》中,设想相逢之日再诉今日离情的诗句是“ ▲ , ▲ ”。
(7)赵师秀雨夜约客,客人迟迟不至。“ ▲ , ”两句生动描写了诗人深夜独坐,望灯而待的情景。
(8)在生死大义面前,孟子主张“舍生而取义者也”,文天祥慷慨陈词“
9650; ? ▲ ”。古人的这些豪壮之语感召了多少仁人志士为正义事业而英勇献身!
3.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6分)
(1)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马无故亡而入胡。(《塞翁失马》)
(2)微斯人,吾谁与归?(《岳阳楼记》)
(3)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唐雎不辱使命》)
4.名著阅读。(6分)
(1)表格中的句子是对不同名著的评论,请分别为下面名著选择正确的一项。(3分)
名著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①)
《名人传》(②)
《老人与海》(③)
评论
A.这本书是对一种即使一无所获仍旧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的讴歌,是对不畏艰险、不惧失败的那种道义胜利的讴歌。——董衡巽
B.这本书在我的成长过程中有很大的影响,书中浓郁的英雄主义、理想主义、献身精神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成为我精神生活的最重要的支柱。——张洁
C.这本书着重记载伟大的天才,在人生忧患困顿的征途上,为寻求真理和正义,为创造能表现真、善、美的不朽杰作,献出了毕生精力。——杨绛
(2)在《三国演义》中,刘表 和吕布对刘备有不同的评价,你更赞成谁的观点?结合小说相关情节,简要论述。(3分)
①玄德仁人也。——刘表 ②是儿最无信者!——吕布
二、现代文阅读(31分)
(一)(19分)
为了水晶心
[美]弗朗西斯·弗罗斯特
(1)农场就在山顶上,周围大山连绵不绝,苍茫茫地给人以温柔亲切的感觉。当他赶着牛群走向牧场的时候,当他穿过晒谷场到猪圈去的时候,他总喜欢看着那些大山。
(2)他是一个漂亮的小伙,喜欢让风雨阳光直接接触他的皮肤。父母去世后,给他留下了负债累累的农场。后来,邻居哈德把女儿萨丽嫁给了他。
(3)婚后,萨丽发现她所嫁的不只是个农夫,而且还是个诗人。那天,他拿着从林子里采来的七瓣莲走到她面前。
(4)“我无法给你别的好东西,因为我们欠着债,但如果你喜欢的话,我可以带给你树林里的东西。”
(5)她把一只手轻轻地放在他面颊 上,“我更喜欢树林里的东西,约翰。”
(6)“这儿有一首诗。”他朗诵了起来。
(7)听完后,她大为惊讶,“啊!真是棒极了!约翰!是你写的吗?”
(8)他惭愧地露齿一笑,“这……”
(9)“一定是你写的!我真不知道你还会写诗!再多给我写一些吧!”
(10)“晚饭后我再给你读一首。”他说。
(11)他走进谷仓,从干草垛里掏出一本被虫子蛀过的诗集。他曾想,既然没什么可送给萨丽的,那就给她一点别的东西——能从这本书中找到的最美的诗句。他并没有想到她会以为是他写的,而且还给她带来了欢乐。他坐在干草垛上又背下了一首。
(12)晚上,他们在晒谷场上散步,看着大山,他用低沉的声音给她朗诵。她的欢喜对他来说比饭菜更香甜。
(13)儿子出生后,他逐渐增加了一些新诗,每次她都会说:“写得真好,约翰!”
(14)女儿出生那年,庄稼很不好,债务沉重地压在他的身上。冬夜里,孩子们进入了梦乡,萨丽坐在火炉旁缝补衣衫,他就靠在椅子上,端详着她,心里在想,即使用最伟大的诗歌来形容她也绝不过分。这时,她抬起头微笑着说:“再给我朗诵一遍《爱人,让我们肝胆相照》吧,约翰。”
(15)他轻声朗诵起来:
“啊!爱人,让我们肝胆相照。
因为,
尽管这个世界在我们梦中
是那么丰富,那么清新,那么美好,
而在现实中
却没有欢乐,没有温馨,没有阳光普照。
我们好像站在漆黑的原野上,
听凭世风日下,正不压邪,风雨飘摇。”
(16)第三个孩子生下来就死了,萨丽也病得厉害。债单上又增了一笔医药费。
(17)光阴荏苒,他们辛辛苦苦、一点一滴地减少着债务。
(18)有一天,女儿拿来了一本小书。
(19)“您还记得那些年爸爸读给您听的诗吗?它们都在这本书上!看这儿——‘去吧,从山里来的牧童,因为他们在呼唤你……”
(20)“这是那年冬天,孩子死了的时候,他读给我听的。”
(21)“他一直在骗人!他说是他写的这些诗 !”
(22)“不,”萨丽低哑 地说道,“是我对他这样说的。除了诗以外他什么也没说过。我永远不让他知道我已了解了事实。不然他的心都会碎了的。我现在知道了他是多么爱我……”
(23)六十岁时,约翰到山下还清了最后一笔债。回来后,他走进谷仓,坐在干草垛上,哭了起来。他给她背了四十年的诗,他们俩相濡以沫,真是像诗里讲的“肝胆相照”。现在好了,他再不需要昧着良心给她背诗了。
(24)萨丽在谷仓找到他。他们一 起来到晒谷场上,又注视着大山。
(25)“大山是我们的了,我们可以尽情地看了,一直到死。”他说道。
(26)但是,就在那一个星期,萨丽发起了高烧。约翰心如火燎,紧握着她发烫的手指。
(27)“约翰,”她哽塞着说,“诗,新的。”
(28)他怔住了。所有背过的诗他都反复地念给她听了。
(29)“好,亲爱的。”他吃力地把一个个字组织在一起,为她作了一首诗,他自己的诗,他一生当中唯一的一首诗。
“那些永远属于我们的大山啊,
把飞花般的群星撤满天上。
大山用夜的语言互诉衷肠,
直入云霄的峰巅像插上了翅膀。
我和我的爱人将攀上群峰,
乘上那岩石的翅膀在长空里翱翔
她把头埋进我的臂弯,
我把唇垂在她的脸庞。”
(30)“是你写的,约翰?”
(31)“是的,是我自己写的。”他说。
(32)他把她埋在能看到大山的地方。那本诗集同七瓣莲一起躺在她的坟墓上。
(选自《心灵的日出》,有删改)
5.约翰为什么送给萨丽从林子里采来的七瓣莲?阅读第(3)段,根据上下文简要回答。(3分)
答:
6.下列表述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来源:学科网ZXXK]
A.文题中的“水晶心”,喻指澄澈美好的心灵。小说中的约翰和萨丽都拥有这样的水晶心。
B.小说中介入诗歌,丰厚了内容,增添了诗意,也使主人公真挚的爱情更令人感动。
C.小说用浪漫的笔调描绘出多幅温馨的画面,反映了主人公顺利美好的生活境遇。
D.萨丽的死,给童话般的故事添上一抹悲剧色彩,使小说更有震撼人心的力量。
7.在约翰“一生当中唯一的一首诗”中,他为什么要借助“大山”表达情感?结合小说内容加以分析。(5分)
答:
8.《心灵的日出》一书的编者将这篇小说编人“第二种生活”单元。结合小说内容,联系下边的单元导语,探究编者的意图。(8分)
2016年浙江省温州市中考语文真题及答案
当有人开始写字,
日子就有了味道。
当你用文字创造世界,
生活就向你显示她的辉煌。
答:
(二)(12分)
2016年浙江省温州市中考语文真题及答案编辑:Lily 制图:Clyde从解放初期的平房街道,到1958年前后的单位社区,再到上世纪90年代后的商品房,随着居住条件的三次大改变,我国社会的邻里关系也在随之变化。
2016年浙江省温州市中考语文真题及答案
2016年浙江省温州市中考语文真题及答案
2016年浙江省温州市中考语文真题及答案
数据来源:中国青年报社全调查中心,民意中国网,搜狐新闻中心
(节选自《凤凰·都市》2016年第5期)
9.下列表述与调查结果不相符的一项是(▲)(3分)[来源:Z_xx_k.Com]
A.受调查者中根本不认识自己邻居的 人的比例并不大。
B.生活在城市的人群不熟悉邻居的比例超过生活在农村的人群。
C.居住环境改变是邻里关系变冷漠的最重要原因。
D.超过半数受调查者认为社区多举办活动能增进邻里关系。
10.【和邻居有哪些相处活动?】的统计数据反映出当下邻里相处存在什么问题?请简要说明。(4分)
答:
11.有专家认为,“互信互助不互扰”是很合适的邻里关系。请运用“中国邻里关系调查”相关信息论证这个观点。(5分)
答:
三、古诗文阅读(16分)
(一)(4分)
南溪弄水回望山园梅花
[宋]杨万里
梅从山下过溪来,近爱清溪远爱梅。溪水声声留我住,梅花朵朵唤人回。
(选自《给孩子的古诗词》)
12.从下列题目中任选一题回答。(4分)
A.杨万里的小诗妙用动词。结合全诗,分析第一句中“过”字的妙处。
答:
B.杨万里的小诗巧用叠词。分析诗歌三、四句中叠词的表达效果。
答:
(二)(12分)
短文两篇
[宋]苏轼
2016年浙江省温州市中考语文真题及答案
【注释】①两篇短文为作者被贬黄州、汝州时所作。②某:与后文的“公”都是指章惇,当时在京为官。③仆:对自己的谦称。④陂(bēi):山坡,斜坡。⑤黑牡丹:牛的戏称。
13.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4分)
(1)方欲遣人求之 ▲ (2)而李江州忽送一部遗予 ▲
(3)昨日一牛病几死 ▲ (4)用其言而效 ▲
14.用“/”给下面句子断句。(限断两处)(2分)
有田五十亩身耕妻蚕聊以卒岁。
15.阅读两篇短文,仔细体会苏轼的生活情趣。参考已有批注,给【甲】【乙】【丙】三处作批注。(6分)[来源:Z*xx*k.Com]
【甲】每体中不佳,辄取读 ,不过一篇 ▲
【己】惟恐读尽后无以自遣耳 ▲
【丙】牛医不识其状,而老妻识之 ▲
四、语言运用(70分)
16.阅读材料,从以下任务中任选一项完成。(10分)
2016年浙江省温州市中考语文真题及答案“为你读诗”是一个公众网络艺术平台,它用诗歌吟读的方式表达情感,推动诗歌成为当代中国人的日常生活方式,倡导诗意生活。“为你读诗”希望通过海内外各领域知名人士参与读诗,让大众尤其是青年人,与诗歌结缘。【任务一】“我要读诗”
你想在“为你读诗”平台为亲友(或自己)读一首诗。给主编写一封邮件,请他同意你的请求。
【任务二】“邀Ta读诗”
你想在“为你读诗”平台听到知名音乐人周杰伦读诗。给主编写一封邮件,请他向周杰伦发出邀请。
要求:
①目的明确,理由合理,表达得体;
②正确书写汉字,准确使用标点,规范运用语言;
③120字左右;
④不得透露个人信息。
17.根据要求作文。(60分)
在这个时代,我们可以通过网络与地球上任何一个人聊天,却可能不知道自己的邻居是谁。
在本卷“现代文阅读(二)”中,一声“嘿,邻居”,一组“中国邻里关系调查”数据,或许会引起我们对邻里关系的关注,触发我们对邻里关系的深思。
请就“邻里关系”这个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文体自选;②不少于600字;③不得套写、抄袭;④不得透露个人信息。
【提示】你可以叙述身边的故事,也可以进行文学创作;可以结合调查报告,选择特定对象(如家长、社区负责人等)写一封信,阐述你的思考和建议;可以就这个话题提出自己的观点,结合生活或阅读的积累展开论述。
语文参考答案
书写(5分)

一、语文知识积累(28分)
1. (4 分)(1)衬 (2〉绽 (3)纯 (4)隘
2. (12分)(1)八十始得归(2)甲光向日金鱗开(3)月上柳梢头(4)不耻下问(5)芳草鲜美落英缤纷(6)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7)有约不来过夜半 闲敲棋子落灯花(8)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3. (6分)(1)善于、擅长 逃跑 (2)没有 归依 (3)交换 答应
4. (6分)(1)①B②C③A
(2)示例1:我更赞成刘表的观点,刘备对百姓常怀仁慈与怜爱,如新野战败后,即便有被曹军追上的危险,也始终不肯舍弃跟随他的百姓。
示例2:我更赞成吕布的观点,刘备看似仁义,但为了个人的霸业,确有失信之举,如他向东吴借荆州,虽一再说要还,但最终还是有借无还。
二、现代文阅读(31分>
(一)(19 分)
5. (3分)约翰欠着债,无法送给萨丽别的好东西;林子里的七瓣莲是大自然恩赐的礼物,约翰想借此表达对萨丽的爱。
6. (3分)C
7. (5分)本题采用分层赋分的方式。
第一层:着眼于小说内容,基于整体,思考深入。
示例:大山是约翰和萨丽的生活环境,也是他们寄托希望的美好家园。约翰与萨丽常常一起看大山,大山给予他们力量,支撑他们度过艰辛的岁月。萨丽死后,约翰将她埋在能看到大山的地方,大山是他们的生命归宿。约翰借“大山”来表达情感,是因为大山是他生命的基石、精神的家园,诗歌也因此有了更鲜明的形象感,更深沉的感染力。
第二层:着眼于小说内容,思考较深入。
示例:大山是约翰和萨丽生活的地方,大山给予他们自然、纯粹的心灵。约翰与萨丽常常一起看大山,大山给予他们力量,支撑他们度过艰辛的岁月,约翰借“大山”来表达情感,让诗歌更形象,更有感染力。
笫三层:着眼于文字表象,思考肤浅。
示例:大山是约翰和萨丽生活的地方,他们常常一起看大山,从来没有离开过大山。因此他借大山来表达情感.
8.(8分)【说明】深入理解小说,正确理解导语内涵,推导出编者意图,并形成内在的逻辑关系。对文学的意义有独到的认识,酌情加1一2分,加至满分为止。本题采用分层賦分的方式。
第一层:深入理解小说,联系导语内涵进行探究,并由此推导出编者的意图。
示例1:约翰在艰辛的岁月里读诗给萨丽听,他们相濡以沫、肝胆相照,生活“有了味道'萨丽生病后,约翰把他对萨丽的爱以及对生活的憧憬融在“一个个字”中,写出了一首诗,成了一个真正的诗人,萨丽也因此拥有了一首真正属于自己的诗。这是他们共同创造出的完全不同于背读别人诗歌的“第二种生活”。编者将这篇小说编入这个单元,意在引导读者通过两顆“水晶心”的故事,认识到文学能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创造出更为辉煌的世界。
示例2:约翰读诗给萨丽听,诗歌给他们带来了快乐和力量,支撑他们度过艰辛的岁月,让生活有了温暧和希望.在萨丽的鼓励下,约翰超越自我,为爱人写出了一首诗,由农夫成为真正的诗人。诗歌让生活焕发了灿烂的光芒,重塑了他们的人生。编者将这篇小说编入“第二种生活”单元,意在引导读者认识文学之于人生的意义、在每位读者的心头播下自觉追求文学的种子。
第二层:正确理解小说,联系导语内涵进行探究,并由此推导出编者的意图。
示例:约翰读诗给萨丽听,诗歌给他们带来了快乐和力量。支撑他们度过艰辛的岁月,让生活有了温暖和希望。在萨丽的鼓励下,约翰为爱人写出了一首诗,诗歌让他们的生活更有味道。编者将这篇小说编入“笫二种生活”单元,意在引导读者认识文学之于人生的意义,在每位读者的心头播下自觉追求文学的种子。
第三层:正确理解小说,联系导语内涵进行探究,但结论有偏差。
示例:约翰读诗给萨丽听,诗歌给他们带来了快乐和力量,支撑他们度过艰辛的岁月,让生活有了温暧和希望。在萨丽的鼓励下,约翰为爱人写出了一首诗,诗歌让他们的生活更有味道。编者将这篇小说编入这个单元,意在引导读者认识诗歌能丰富约翰与萨丽的生活。
第四展:只结合小说内容,没有联系导语内涵进行探究。
示例:约翰很爱萨丽,四十年来一直读诗给萨丽听,萨丽生病后,约翰把自己对萨丽的爱写成了一首诗。编者将这篇小说编入这个单元,希望读者能认识到诗歌对约翰的重要性
(二)(12 分)
9. (3 分)C
10.(4分)邻里之间缺乏深入交流,甚至没有交流。从数据看,邻居之间相处的活动中比例最大的是“见面打招呼”,而“互相串门”“生活上互相照应”等深入相处的活动比例却很小,没有相处活动的比例也高达34.8%。
11.(5分)“中国邻里关系调査”结果显示,对陌生人缺乏信任、邻里互助的需要减弱等原因,让邻里关系变得越来越冷淡:而社区多组织活动能让邻里之间交流更加深入,尊重邻居、不影响邻居生活则能增进邻里关系。所以“互信互助不互扰”的确是很合适的邻里关系。
三、古诗文阅读(16分)
(一)(4分)
12.【A】(4分)“过”字写出了梅花茂盛的特点,诗人[事有想象力,赋予梅花人的情感。表现梅花急切过溪唤“我”回去的情态,生动活泼,富有趣味。
【B】(4分)溪水声声不停,像在热情地挽留诗人,梅花朵朵争艳,像是急切呼唤诗人。两具叠词,既突出殷切之情,又富有音韵之美。在诗人笔下,溪水梅花都有了人的情感,别有趣味。
(二)(12 分)
13. (4分)(1)正、刚刚 (2)给予、赠送 (3)几乎 (4)见效、奏效
14. (2分)有田五十亩/身耕妻蚕/聊以卒岁。
15. (6 分)
【甲】示例:陶诗对他宛如良药,可见苏轼对陶渊喜爱之甚,又读得小心翼翼,舍不得一下子读完,真有意思*。
【乙】示例:如孩童得一糖果,惟恐一口吃完,真是可爱之人!而“无以自遣耳”,隐隐透露出作者的生活境遇。
【丙】示例:“不识”与“识之”,形成对比,看似平常语气,却有一番惊喜。他是以“老妻”为豪。
四、语言运用(70分)
16. (10 分)
示例1:我是一个九年级学生,即将离开我的母校,离开亲爱的老师和同学,我很舍不得。“为你读诗”是一个能很好表达情感的网络平台,我想借助平台读一首诗,让他们听到我的声音,表达我对母校的留恋,对老师、同学的爱,也给自己留一个纪念,希望您能同意我的请求。
示例2:我是一个九年级学生,“为你读诗”给我带来了轻松和快乐。我和我的同学都是周杰伦的忠实粉丝,想在平台上听到周杰伦的声音。他的歌词常化用古典诗词,如果让他自己朗读,一定很有味道,相信周杰伦读诗会让更多青年人走近诗歌,希望您能满足我的愿望,邀请他来为大家读诗。
17. 根据要求作文(60分)(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