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乐陶陶(微信公众号:王红兵频道) 家长是孩子第一任老师, 也是对孩子影响最大的人。 想教育出优秀的孩子, 下面这几个道理,家长必须教给孩子! 1、守规——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规则是社会有序运行的基础,也是社会公平的保证。没有规则的社会,比暴力还可怕!教会孩子遵守规则,才能让孩子适应这个社会。 幼儿园的很多要求,都是在建立孩子的规则意识,比如不迟到、活动时轻声细语、使用完玩具放回原处等等。 在家庭教育中,家长也应该引导孩子遵守各种规则,让孩子从小培养出规则意识。 2、感恩——受人帮助,请说谢谢 对于学龄前孩子来说,感恩就是从一声“谢谢”开始。 不管孩子受到了别人的帮助,还是收到了他人的礼物,都要让他说一声谢谢。 作为家长,更要做好榜样,比如在接孩子放学的时候,对辛苦了一天的老师说声“谢谢”,在外吃饭的时候,多对服务人员说声谢谢,利用所有的时机,一事一谢,让孩子学会说“谢谢”,学会感恩。 3、帮助——伸出手,给需要帮助的人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喜欢帮助别人的人,自己也一定是快乐的。 进入幼儿园开始,老师们都会鼓励孩子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小朋友,体会到助人的乐趣。 在家庭教育中,家长要在别人有困难的时候多伸出援手,给孩子营造助人为乐的家庭氛围。还可以玩一些角色扮演的游戏,家长扮演需要帮助的人,让孩子体验帮助别人的快乐。 助人为乐的教育要融入生活的一点一滴中,公交车上的一次让座、给迷路人的一次指路、对生病老师同学的一次探望等等,都能培养孩子助人为乐的意识。 4、谅解——原谅别人的错误 告诉孩子:没有人是完美的,所有人都会犯错,宽容别人,就是善待自己。 教会孩子不要斤斤计较,生活中那些琐碎小事,可以不去在意。 想教出大气的孩子,家长也一定得是个宽容豁达的人,尤其在孩子面前,当别人说“对不起”时,请回应“没关系”,让孩子学会宽容。 5、尊重——教养,从尊重别人开始 教会孩子尊重别人,是家庭能给孩子最好的教养。 我们会尊重那些高高在上的人,但是我们是否能做到尊重身边每一个最平凡的人? 如果我们总是对服务员呼来喝去、总是对清洁工充满鄙夷、总是不肯给孩子的老师任何尊重和感谢,那孩子又能从什么地方学会尊重别人呢? 请用自己的行动告诉孩子:尊重别人,正是尊重自己最好的方法。 6、诚信——言必践,行必果 一个不守信的人,无法获得别人的信任。教导孩子诚信,父母首先要做一个诚信的人。 孔子的弟子曾子,他的妻子为了让孩子不哭闹,哄骗孩子说等自己回来后要杀猪给孩子吃。 曾子听说之后说:“对小孩子不能欺骗,我们说话不算数,孩子以后更不会听我们的了。”于是果真把猪杀了。 反思很多家长,为了哄孩子,轻易给孩子许下各种诺言,却无法兑现。不仅会慢慢失去孩子的信任,还会让孩子学会说谎和不诚信。 7、谦虚——满必溢,骄必败 骄傲是失败的开头,自满是智慧的尽头。 每一个人,都有自己优秀的地方,孩子之所以会有骄傲情绪,是因为只看到自己的长处,看不到自己的短处。 要教育孩子多看到别人优秀的地方,多听取别人的意见,用谦虚的心态和别人相处,能收获更多,也能成长更快。 8、忍耐——等一等,结果会更好 一个人的成就有多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TA为了达成目的,能够多大程度克制自己的“天性”,就是所谓的自律能力。换句话说:想成功,必须学会克制和忍耐! 教育家卢梭在《爱弥儿》中对父母们说:你知道用什么办法使你的孩子得到痛苦吗?那就是百依百顺。 所以在平时,孩子有什么需求的时候,可以让他等一等,最初的时间不要过长,慢慢增加等待时间,可以培养孩子的自我控制能力。 或者和孩子约定表现好了可以获得小红花,如果想要什么新玩具或者其他东西,就需要用一定数量的小红花来换取。这样,孩子每获得一次奖励,都是一个等待的过程。 等一等,结果会更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