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力发展养鹅的优势市场前景广阔

 老玉米棒 2016-06-28

随着农村改革的深入,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畜牧业。近几年我省畜牧业有了较大发展,但由于产业链条不完善,才常出现养啥啥多甚至赔钱的不正常现象。尽管如此,畜牧业还应大发展,但养啥呢?根据 10多年对鹅的研究结论和市场深人调查,我们认为,在保证消费的主导肉类品种 (猪、鸡、牛、羊)发展的同时,适度调整养殖品种,应大力发展养鹅。

 

一、大力发展养鹅的优势

 

(一)国内市场供不应求

 

近几年我省的养鹅有了长足的发展,每年饲养数近5, 000万只,占全国养鹅总数的近十分之一左右,居全国首位。目前商品鹅已销往江苏、浙江、、安徽、四川、广东、广西、湖北、福建、上海、武汉、海口等十几个省市,产品销售覆盖面全国第一,产品一直供不应求,许多经销商年初就将预订金交来,但冬季屠宰时只能完成预订数的50%-60%。我省是商品鹅生产大省,但销售市场知%以上在南方。由于南方人有喜吃鹅的传统,如烧(烤)鹅、盐(卤)水鹅等等。南方人盛吃鹅的有10个省区(浙、苏、沪、皖、湘、鄂、闽、桂、川、琼等),总人口为5. 9 亿人,每年最低需求盘在5亿只以上,实地到南方市场考察了解到,每年从5-11 月份,南方气候炎热,各种鹅肉制品十分畅销,大多数家庭每天都吃鹅,而且喜吃鹅肉的习惯,正由南方向北方各省市扩大。目前全国养鹅总数近4亿只,尚缺 30%以上,有巨大的市场潜力,短期内市场不会出现供大于求。另外鹅吃草,鹅肉产品属于绿色食品,这在人们祟尚天然食品的今天,鹅肉当然就成为了美味的保健食品。

 

(二)国际市场广阔

 

世界上养鹅发达的国家集中在欧洲,年饲养量近1亿只,在欧洲,穷人吃鸡、富人吃鹅,鹅肉的价格是鸡肉的3倍。例如在圣诞节,德国人就需450万只。鹅肥肝被称为世界三大美味之一,70年代全世界鹅肥肝总产4000吨,90年代总产达到了8000吨,我国总产量不足20吨。全世界鹅羽绒总产5万吨,含绒量70%的,每公斤价格30 - 40美元。虽然欧洲养鹅数量较多,鹅体重也较大,但鹅产蛋少,每只鹅年产20 - 40枚蛋,受精率又低,故鹅肉、鹅肝、鹅绒等产品供不应求,都需大量进口,这为我们的鹅产品提供了可观的市场。我国加人WTO,肉类出口将会增加。由于猪、鸡、牛等常有某些疫病发生,出口受到很大限制,而鹅产品则没有这方面困难,因此我们应站在战略高度,及早大力发展养鹅业,不失时机地抢占国际市场。

 

(三)投资少效益高

 

目前我有养鹅仍是靠天然放牧为主,成本低年出栏一次,每只鹅产值20元左右,利润为阅肠。近年来我省每年养鹅产值达8亿元,利润为4亿元左右,如果用新方法饲养肉用仔鹅。70日龄3公斤以上出栏,一年可养3-4批(需延长鹅的产蛋期),每批每只利润为6-7元。三批即为 20元,每年养鹅产值可达20 - 30亿,利润为10-15亿元左右。

 

(四)养鹅属于节粮型养殖业

 

鹅是草食家禽,除了育雏期每只鹅雏喂给1. 0公斤左右饲料外,其余时间以放牧为主,经过4-5个月饲养,也能长到3 公斤多。所以大力发展养鹅符合我国我省关于大力提倡的发展节粮型畜牧业的方向。另外,省政府正号召实施“三元种植结构”,种草养鹅是一条可行的路子。种植鹅喜吃的牧草,每公顷可产400吨,配合一定比例精料饲养商品鹅2000-2500 只,产值为4-5.0万元,利润达1.5- 2. 0万元.效益是种玉米的5倍。

 

(五)水面和饲料资源丰富

 

我省水面资源丰富,松花江、辽河、图门江、鸭绿江、绥芬河五大水系纵横全省,此外还有900多条大小有名支流和数百个大小库塘。除了150万公顷草原、草山、草坡外,还有多种零星草场、地埂田边和林间草地,丰富的水草资源是大力发展养鹅的雄厚物质基础。另外,在冬季,全省每年还有5万吨的秸杆可作为鹅的饲料,鹅的饲料资源相当丰富。

 

(六)转化粮食的新途径

 

鹅吃草,属于节粮型养殖业,但适当补充精料,可促进其增重快,早出栏、体重大、收益多。在目前我省卖粮难的情况下。多养鹅也是转化粮食的一个好途径。例如采用科学方法饲养肉用仔鹅,70日龄出栏,每只鹅可转化粮食8公斤。若我省增加2000 万只肉鹅饲养量,可就地转化粮食1.6亿公斤,占总产的3. 2%左右。

 

二、发展的制约因素

 

(一)缺乏优良品种,没有建立起良种繁育体系

 

我省养鹅数虽然较多,但饲养的都是本地品种,鹅体小、体重轻、卖不上价。另外,也没有一个像样的种鹅场提供种源,完全靠千家万户自繁自养,无法查清血缘关系,近交乱配,导致品种严重退化。少数县虽也有种鹅场,但养的都是本地鹅,不能起到改良提高作用。当务之急,急需引进国内外良种,建立种鹅场,用优良品种改良本地鹅,利用杂种优势生产商品鹅效益会提高15-30%。

 

(二)科学养鹅技术未得到大面积推广

 

目前我省养鹅主要还是靠天养鹅,过育雏期后很少补料或根本不补,完全靠放牧,饲养期长达5 -6个月,肉质差卖不上价钱。没有根据鹅不同生长发育时期对营养的需要科学饲喂,过渡降低成本,仅靠放牧,使鹅处于营养不良的体况下度命。还有相当一部分养鹅户不愿注射疫苗。怕花钱怕费事,靠侥幸心理来防疫。许多养鹅户由于不打预防针,卫生条件又不好,结果传染病爆发,一夜之间全部死亡。这都是严重缺乏科学养鹅知识造成的。

 

 三、建议与设想

(一)几点建议

 

1.必须按产业化方向组织生产,建立配套生产体系。

要想使我省鹅业尽快走上规模化、产业化、有序发展的轨道,必须建立以下配套生产体系。

 

(1)良种繁育体系 良种萦育体系是发展养殖业的基础(基本框架),如同建筑高楼大厦的铸制框架,只有建立这个体系,养殖业才能正常有序高效稳定地发展,如国外的养鸡、养猪、养牛等都是建立在良种繁育体系基本上形成产业化的。

 

(2)饲料生产体系目前饲料市场主要是猪、鸡的专用饲料,没有鹅的专用饲料,X季靠放牧或种草养鹅,冬季应充分利用丰富秸杆资源,研制生产质优价廉的鹅专用饲料。

 

(3)疫病防治体系鹅易得几种主要疫病,严重地威协养鹅业的发展,要以预防为主,定期注射疫苗,提高成活率,就增加了效益。

 

(4)销售信息体系为了避免我省养鹅业重蹈养啥一窝上,赔钱一轰下的极辙,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一采用信息网络等现代手段,预侧国内外每年对鹅产品的需求量,以便科学地指导各市县鹅的饲养数量。

 

(5)产品深加工体系鹅全身都是宝。胴体和内脏都可进行深加工,如鹅血、鹅胆、鹅肠、内金都是制药的珍贵原料;鹅爪、鹅翅、鹅胃可制成各种佳肴和嫩头;鹅肥肝是世界三大美味之一,可加工成鹅肥肝昔峨头出口;鹅羽绒可制作多种款式防寒服,床上用品及手工艺品。这些产品深加工后产值为鹅本身的几倍到数十倍。

 

2.建立一批以加工销售为主的龙头企业,发挥牵动和辐射作用,走公司加农户的发展棋式。

 

省政府和省牧业局应根据全省各县的资源悄况,统一规划,有计划地在养鹅重点区县建立以加工销售为主的龙头企业,并以龙头企业的销带动农户的大力养,企业对鹅进行屠宰及深加工销售,二者互惠互利,共同发展。

 

3.有效实施鹅业发展规划,把吉林省鹅业产业做大做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