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人问道,人与人之间为什么总会发生一些不愉快的矛盾呢?答案很可能就是,很多人会把那些难以释怀的失误放在心里,挥之不去。其实,只要心胸宽大,积极乐观,就能够在生活中发现乐趣,不会让自己的心背负太重的包袱。最重要的,就是要学会放下,不要总抓着别人一次错误不放,那样,自己的生活中永远也不会看到阳光。
在这方面,伟大的发明家爱迪生就曾经做出过很好的榜样。当时,爱迪生和他的助手连续工作了好几天,终于制作出一个成功的灯泡。爱迪生便派他的一个学徒将这个灯泡送到实验室去。由于这个学徒很年轻,还缺乏一定的工作经验。所以他一接到这个任务,心里就十分紧张,生怕把这个灯泡弄坏了。越是这样想,结果越容易出差错。刚接过灯泡,这位学徒的双手就抖个不停,结果,没走几步,灯泡就被掉到地上摔碎了。大家都看着爱迪生,以为他会严厉地批评这名学徒。没想到,爱迪生只是让这名学徒把地上打扫干净,别的什么也没说。
又过了几天,爱迪生又重新制作出了一个灯泡。令大家没想到的是,爱迪生还是选择那名学徒去送灯泡。他的助理很不理解地问道:“上次的灯泡就是被他打碎的,你怎么还让他送灯泡呢?你能够原谅他就已经很不错了,何必再让他执行这次任务了。万一灯泡又打碎了,我们岂不是白忙一场?”听了这话,爱迪生笑着说:“没错,上次的事情,这名学徒的确做得不太好,而且我也真的原谅他了。可是,原谅一个人,不是说说就足够了,我们还需要做出实际行动来,让他知道我们真的没有把那次失误放在心上,这样,他才能够轻松地完成接下来的任务。”果然,这次的灯泡被安然无恙地送到了实验室。
那些在生活中斤斤计较,抓住别人的小辫子就不放的人,真应该好好地向爱迪生学习。他之所以能够成为一名伟大的发明家,也是和他宽广的胸襟、豁达的生活态度是分不开的。宽容能够让人们在紧张的生活中放松身心,重新找回自信。人们都喜欢和豁达的人交朋友,原因就在于他们能够放下别人的过错,重新找回生活的乐趣。而不是把自己捆在一个小圈子里,变得越来越愤世嫉俗、咄咄逼人。
张奶奶是一位年近70的老妈妈。这一年,恰好是她和她老伴儿结婚50周年的纪念日。不仅来了很多亲戚朋友,还有很多刚结婚不久的年轻人也来向他们表示祝贺,同时也希望能够得到一点关于婚姻幸福的秘诀。当张奶奶站起来发言时,所有人都安静下来,只听见张奶奶说道:“和我丈夫结婚第一天开始,我就给自己定下了个规矩。那就是,我为他准备了十条错误,每当他犯了这十条中的任何一条时,我都会对自己说,没关系,原谅他吧,这正好是那十条错误当中的一条。”听了这话,很多女士问道,“那么这十条错误究竟是哪些呢?”张奶奶笑了笑,说道:“实话实说吧,我并没有具体地想过这些错误是哪些。只是在他犯了错的时候,我就会自动地把这次错误算在那十条里面。”
婚姻生活中,夫妻二人免不了要吵架斗嘴,想要在婚姻这条道路上走得长远,就要学会彼此原谅。当其中一方做了错事的时候,另一方如果能用一种宽容的态度来看待这件事,两人之间的矛盾就能够得到很好的解决。反之,两个人只会吵得越来越厉害,甚至会让这段婚姻走向尽头。
其实,不仅仅婚姻生活是这样,工作中,同学之间,同事之间也都是这个道理。学会互相体谅,用一颗宽容的心来对待别人,不仅是给别人一个改正的机会,同时也是锻炼了自己的包容之心。
美国著名的成功学家卡耐基曾经在他的书中这样写道:通过对那些成功人士的调查,我们发现,这些成功人士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和他人保持着良好的人际关系。宽广的心胸,让他们能够结交到更多的朋友,这一点,在事业的发展中尤为重要。其实,不管是腰缠万贯的企业家,还是普通的老百姓,都需要有一个健康的生活心态。在别人做了错事的时候,用一个微笑、一句简单的话语,来熄灭那愤怒的小火苗,不至于让它愈燃愈烈,最后害人害己,得不偿失。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知错能改,善莫大焉。每个人都有犯错误的时候,只要能够真心改正,就没必要紧抓着这一次的错误不放。争得面红耳赤,让别人下不来台,不仅会伤害到别人的自尊,也损害了自己的形象。如果大家都能够站在对方的角度去思考问题,那么这个社会上就会少一些争吵、少一点纠纷。
宽容让人心情开朗,一个懂得谅解的人,必定有一个乐观的、积极的生活态度。这种态度,不仅会帮助我们发现更多的乐趣,还能够为我们带来更多的朋友,从而形成一个良性循环。相反,如果对别人的错误耿耿于怀、永远不去原谅别人,不仅会让别人有压力,也会让自己的内心感到非常痛苦。久而久之,还会影响到身体的健康状况。所以,要想保持内心的平和与安宁,让生活充满快乐的色彩,就要记住“得饶人处且饶人”的道理。
感悟:禅宗告诉我们,人生有三种境界:一是看山是山,看水是水;二是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三是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看山是山,看水是水是人生之初纯洁无瑕,眼睛看什么就是什么,人家告诉什么,就是什么。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是人到中年,历经人生,深知艰难,感觉到这个世界越来越复杂,经常是黑白颠倒,是非混淆,总认为山不是单纯的山,水不是单纯的水。人会这山望着那山高,绞尽脑汁,算尽心机,不停攀登,但最后发现自己并没有达到自己的理想,抱恨终身。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是指有些人通过修炼,便会专心致志做自己应该做的事,不与旁人有任何计较,正是:人本是人,不必刻意去做人;世本是世,无须精心处世。这就是真正的做人与处世的……文/单眼老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