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梅雨期间,防病更重要,治病要综合分析找出病因避免误诊

 渔业生产队 2016-06-28

南京地区时下正是梅雨期,如何管理好精养池塘养殖鱼、虾、蟹呢?每年(6—7月)都会遇到自然气侯问题。梅雨期间的主要气候特点是:空气中的湿度大,天气变化无常,雨水多,池水昼夜水温温差大。所以给水产养殖户带来很大困惑,养殖管理难度大,稍微麻痹大意都有可能造成池塘里的鱼、虾、蟹大量伤亡。为了最大限度减少损失,梅雨期间主要做好以下几点:


一、关注天气变化,用好增氧设施。每天在傍晚和夜间时要密切关注气温的变化,如果天气比较凉爽,需要提前开启增氧机,(开机时间:清晨在天亮前开机,晴天在中午开机,阴雨天在半夜开机。)开机时间1—2小时,自己灵活掌握。(开机时间长短:半夜开机时间要长,凉爽天气则短些,施肥后开机时间要长,不施肥时则要短,风小时开机时间要长,风大时开机要短。)


二、做好防逃工作,避免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因为梅雨期间,天气变化反复无常,雷雨大风瞬间袭来亳不为奇,尤其是突如此来的暴风骤雨会造成池堤塌方、垮堤。所以养殖户必须密切关注天气情况,做好防洪、排涝和防逃工作,尽量减少灾害天气带来的损失。


三、做好饲料的保管工作。梅雨期间雨水多,空气湿度大,气温高,散装饲料稍有不慎,保管不善很容易造成饲料霉变而影响饲料品质。霉变的饲料投喂给鱼、虾、蟹食用很容易引发肠炎病等问题。所以贮存饲料要注意室内通风,饲料堆放要与地面隔开,严防人为原因造成渔用饲料的霉变。


四、注重水质管理,保持池水肥、活、爽、嫩,使池水透明度保持在25-—45之间。梅雨季节养殖生产最大特点是,池水温度高,投饲量大,水质变化大。所以必须做好适时调节水质。方法:一是晴天上午加水。每次加水控制在15厘米左右,一周加一次。加水可以改良水质,还可以向水中注入氧气。二是用微生物制剂调水,三是泼洒生石灰浆,可起到改善水质杀灭寄生虫、细菌的作用。


五、做好病害防治工作,要贯彻无病先防,防重于治的方针,梅雨季节及高温季节是鱼、虾、螚快速增长期,也是病害的高发期。主要病害有肠炎病、出血病、寄生虫病、河蟹纤毛虫病、烂鳃病、颤枓病等。所以必须坚持以防为主,防重于治的原则。主要方法是,定期内服大蒜素、维生素C、免疫多糖等增强体质,同时每隔20天使用一次杀虫药和消毐剂,预防寄生虫病和细菌性病害的发生。




治疗鱼病要综合分析找出病因,才能有效减少误诊


目前鱼病已进入高发季节,对发病的鱼塘要及时采取治疗,减少经济损失,然而有些鱼塘在多次使用药后效果不明显,有的还呈现增加趋势,分析主要原因,一是给药的剂量和使用方法不正确,二是病因没找准确,今向大家举例说明,对因治疗胜过对症治疗。

案例一

两年前,我在药店接待了一位渔民,点名要购买暴血停,并问能不能治愈出血病,在经过详细讯问后,了解到,他的鱼塘,已近死鱼一个星期以上,主要死花白鲢和鲫鱼,而老板已近在4家药店先后购买过暴血停,使用后死鱼并没有减少,这几家的暴血停的主要成分都是辛硫磷,当问到有没有检查过水质和病鱼时,老板的回答很冷漠,说自己养了20多年的鱼,难道连出血病都不认识,我告诉老板,下了几次药,都没出现较少死亡,说明病因没找准确,得先检查水质和病鱼,找准病因后再采取治疗方案,后来他离开了,估计去其他药店继续购买暴血停去了。

我们知道,引起鱼出血的原因很多,有细菌性出血,病毒引起的出血,寄生虫引起的出血,有毒有害物质引起鱼的出血,藻相不好引起的出血,投喂变质的饵料引起的出血。不同的原因有不同的处理方案,不是看见鱼有出血症状,就用治疗出血的药。

病变剖检:





案例二
今年6月8日,渔救星联盟合作伙伴范老板,接手了一家比较特殊的池塘,据池塘老板和饲料公司销售经理介绍,该塘面积8亩,主养草鱼,池塘已近连续10几天投料只见少量的小草鱼吃料,大部分小草鱼和所有大草鱼不吃料,水面上可见草鱼四处游,不下沉,整个池塘水浑浊,当时怀疑可能是感染了寄生虫,但是打捞上来的鱼,体表未见寄生虫,身体发黄,鳃丝肿胀,呈暗红色,解剖肠道里有少许食物,水质指标正常。老板介绍该塘十多天前发现有草鱼死亡,先是使用了一次菊酯类杀虫剂,后面连续几天使用的辛硫磷,草鱼停止死亡,但鱼吃食大大下降。

上图水浑浊,可见草鱼在水面上游

草鱼身体发黄,鳃充血肿胀

草鱼肠道内有少许食物

病因分析
由于多次使用菊酯类杀虫剂和有机磷杀虫剂后,造成草鱼应激和鳃损伤严重,导致体色发黄,水浑浊。

处理方案
9日上午,泼洒解毒剂,下午使用增氧性底改,10日,上午泼洒聚维酮碘,一亩250毫升。

11日,鱼塘老板反应,小草鱼吃料正常了,但是大草鱼还是在水面上四处游,水依然浑浊,再次打捞鱼上来检查,与上次不同的是,上次是用网打捞料台附近的草鱼,这次直接打捞水面上的草鱼,检查发现,草鱼的鳃颜色明显有改善,腹部有大量的红点,并发现锚头蚤,水质指标正常。

鳃颜色比3天前有所改善

腹部有大量的红点,并发现锚头蚤

处理方案
12日使用杀锚头蚤的杀虫剂,14日再用一次
杀虫后,大草鱼也恢复的吃食,水也不在浑浊。

总结

目前鱼病已进入高发季节,对发病的鱼塘要及时采取治疗,减少经济损失,然而有些鱼塘在多次使用药后效果不明显,有的还呈现增加趋势,分析主要原因,一是给药的剂量和使用方法不正确,二是病因没找准确,今向大家举例说明,对因治疗胜过对症治疗。

案例一

两年前,我在药店接待了一位渔民,点名要购买暴血停,并问能不能治愈出血病,在经过详细讯问后,了解到,他的鱼塘,已近死鱼一个星期以上,主要死花白鲢和鲫鱼,而老板已近在4家药店先后购买过暴血停,使用后死鱼并没有减少,这几家的暴血停的主要成分都是辛硫磷,当问到有没有检查过水质和病鱼时,老板的回答很冷漠,说自己养了20多年的鱼,难道连出血病都不认识,我告诉老板,下了几次药,都没出现较少死亡,说明病因没找准确,得先检查水质和病鱼,找准病因后再采取治疗方案,后来他离开了,估计去其他药店继续购买暴血停去了。

我们知道,引起鱼出血的原因很多,有细菌性出血,病毒引起的出血,寄生虫引起的出血,有毒有害物质引起鱼的出血,藻相不好引起的出血,投喂变质的饵料引起的出血。不同的原因有不同的处理方案,不是看见鱼有出血症状,就用治疗出血的药。

病变剖检:





案例二
今年6月8日,渔救星联盟合作伙伴范老板,接手了一家比较特殊的池塘,据池塘老板和饲料公司销售经理介绍,该塘面积8亩,主养草鱼,池塘已近连续10几天投料只见少量的小草鱼吃料,大部分小草鱼和所有大草鱼不吃料,水面上可见草鱼四处游,不下沉,整个池塘水浑浊,当时怀疑可能是感染了寄生虫,但是打捞上来的鱼,体表未见寄生虫,身体发黄,鳃丝肿胀,呈暗红色,解剖肠道里有少许食物,水质指标正常。老板介绍该塘十多天前发现有草鱼死亡,先是使用了一次菊酯类杀虫剂,后面连续几天使用的辛硫磷,草鱼停止死亡,但鱼吃食大大下降。

上图水浑浊,可见草鱼在水面上游

草鱼身体发黄,鳃充血肿胀

草鱼肠道内有少许食物

病因分析
由于多次使用菊酯类杀虫剂和有机磷杀虫剂后,造成草鱼应激和鳃损伤严重,导致体色发黄,水浑浊。

处理方案
9日上午,泼洒解毒剂,下午使用增氧性底改,10日,上午泼洒聚维酮碘,一亩250毫升。

11日,鱼塘老板反应,小草鱼吃料正常了,但是大草鱼还是在水面上四处游,水依然浑浊,再次打捞鱼上来检查,与上次不同的是,上次是用网打捞料台附近的草鱼,这次直接打捞水面上的草鱼,检查发现,草鱼的鳃颜色明显有改善,腹部有大量的红点,并发现锚头蚤,水质指标正常。

鳃颜色比3天前有所改善

腹部有大量的红点,并发现锚头蚤

处理方案
12日使用杀锚头蚤的杀虫剂,14日再用一次
杀虫后,大草鱼也恢复的吃食,水也不在浑浊。

总结

我们知道头痛不是病,只是一种症状,感冒可引起头痛,但头痛不一定就是感冒,在诊断鱼病过程中,细节很重要,一定要在收集大量信息后,综合分析找出病因,才能有效减少误诊。(来源:成都三友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