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为什么要关注你的公众号、看你写的东西?

 易良义 2016-06-28

今年2月,我开通了自己的个人公众号,距离第一篇推送已过去四月有余。四个月,我大致推送了七十多篇文章,然而与时下你能看到的各路分享个人经验的作者们短短数日便获取极高的粉丝数不同的是,到今天为止,我也仅仅拥有119名关注者。

不,确切的说是118名,因为我也关注了我。



大写的尴尬


开通个人微信号的初衷是想要寻找一个能够让自己肆意挥洒的平台,于是在这四个月里,我分享了一些健康科普类的文章、健康自评量表、个人读书笔记、观影后感、还用“粗腿侠”的动漫形象画了一些与就诊流程、大姨妈等相关的漫画。我原以为我做的非常不错,可低迷的关注量与阅读数还是打击了我,并且让我产生了很多反思。

我查阅了后台数据,首先,每日我推送的文章,几乎只有不到30%的用户选择用对话框查看,也就是收到我的推送时点开对话框查看我发了些什么。而剩下的70%左右的阅读量则来自于我在朋友圈卖力吆喝之后好友的点击阅读,以及分享到作业群里群友们的查阅。

其次,关注我的用户,一开始的关注源都来自好友和家人,接下来因为推送护理知识涨了一些人,后来因为加入好报写作组关注用户数量达到了高峰。有得有失,我在专注每日写作的同时失去了那些因为护理知识而关注我的用户们。

为什么会这样?就粉丝/用户数而言,除却那些自带光环被众星捧月千呼万唤始出来的大V们可以毫不费力地坐拥一众粉丝,平凡如你我,都需要依靠个人宣传来达到推广自己的目的。

在这个过程中,作为你的家人、好友,势必会支持你,这些人就形成了个人平台的第一波用户群--我称她们为“为情而来”的用户群。

随着内容的丰富,你会收到第二波用户群的关注,我称之 “为目的而来”的用户群。他们关注你的目的就是为了获取他们想要的知识。这很功利,但无可厚非。每个人的时间都很宝贵,人人都想利用碎片时间获取资讯汲取养料。但这批粉丝是最容易失掉的,一旦你停止供应他们所需要的能量,他们便会绝尘而去。

再后来,你会遇到第三波用户群--“同好群”,他们与你有着相同的兴趣爱好,并乐与分享。很庆幸,我遇到了这么一拨人。

如果你经过上述三步拥有了客观的用户数,你可能会迎来第四波甚至第五波用户群--“等候转载抄袭群”、“坚定不移死忠群”。。。直到有天你也跻身自媒体大V的行列。

用户数想罢,阅读量又成了困扰不已的问题:为什么我写的东西没有多少人看?为什么有人在文末给我点赞却不分享。。。。。。

第一个问题,内容即是王道。说得难听一点,就是因为你的文章写的很烂,或者说至少你的标题起的很烂,所以你的阅读量上不去。我们经常会发现:很多人的文章真的写的很美,却少有人看;而有些人写的东西味同嚼蜡甚至毫无逻辑可言,只因起了个噱头慢慢的标题,阅读量便高的惊人。

“酒香不怕巷子深”,也有人凭借神来之笔纵情挥洒自我,收获一众读者。但在这个不那么纯粹的功利时代,适当的吆喝宣传是非常有必要的。

第二个问题,阅读是一个很个人的东西。就拿前面的“为情而来”用户群举例,他们关注你的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他们关心你,即使你写的东西不那么好,他们也会用文末的赞来表达对你的赞许。这个时候他们为什么不会分享出去?就内容而言,一是可能达不到让人想要分享给别人的程度,二来你的东西没有达到让人转发的价值,也就是说你所售卖的商品还不足够好。

人们总说量变引起质变,但又有人说也可能你写一辈子积累了很多仍旧写不出好的文章,任何情况都有可能发生。但无论好坏,既然决定做一件事,那还是要好好做下去。

昨天在飞机场买了《最重要的事只有一件》这本书,翻过之后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正如书的扉页所写:

你想要更高效、更有品质的生活,你想在工作中表现得更出色,你想要更高的薪水、更多的休闲时间,和亲友共享美好的人生。

当你面对生活中大大小小的选择、繁忙的工作及无尽的琐事时,当你对未来感到茫然无措时,只有坚守自己的人生目标,找到当下应该去做的那一件最重要的事,才能一步步实现你的梦想。这样一个浅显的道理似乎人人都懂,但我们在工作和生活中却往往将其忽略。其实,最重要的事情,只有一件。只有找到这件事,做好这件事,才是获得成功、高效生活的关键。

生活如是,写文章如是,开公众号亦如是。

无论关注者多寡,阅读数多寡,只要坚持追寻更好的自己,坚持写,不要停,总会遇到更好的自己。

感谢守候在这里的你们。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