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商品热火朝天 农产品化工品多面开花

 学习5695 2016-06-28
【商品热火朝天 农产品化工品多面开花】周二(6月28日)期市商品普遍上涨,农产品化工品与金属纷纷大涨,菜粕与甲醇封死涨停,丙烯暴涨5.3%,豆粕暴涨5.29%,铁矿暴涨4.48%,郑棉暴涨4.31%,豆一、棕榈油、鸡蛋、热卷、焦炭、螺纹钢、乙烯、沪铜涨逾2%,豆油、沪镍、橡胶、沪锌、菜油、PVC、沥青、淀粉、白糖、玉米、PTA涨逾1%;跌幅方面,动力煤下跌1.44%,白银、强麦小幅下跌。

  周二(6月28日)期市商品普遍上涨,农产品化工品与金属纷纷大涨,菜粕与甲醇封死涨停,丙烯暴涨5.3%,豆粕暴涨5.29%,铁矿暴涨4.48%,郑棉暴涨4.31%,豆一、棕榈油、鸡蛋、热卷、焦炭、螺纹钢、乙烯、沪铜涨逾2%,豆油、沪镍、橡胶、沪锌、菜油、PVC、沥青、淀粉、白糖、玉米、PTA涨逾1%;跌幅方面,动力煤下跌1.44%,白银、强麦小幅下跌。

点击查看大图

  CBOT大豆上扬近3%

  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BOT)大豆期货周一上扬近3%,受助于上周大跌后的低吸买盘,以及7月底美国作物生长天气的不确定性。

  部分天气预报显示,在7月下半月可能出现影响作物的生长的干热天气,尽管下周中西部气温略有下降。

  出口需求也支撑大豆市场。美国农业部(USDA)周一公布,民间出口商报告向未知目的地出口销售15万吨美国大豆,其中13.2万吨在2015/16市场年度付运,剩余1.8万吨在2016/17市场年度付运。

  农业部上周五还证实,出口商销售41.15万吨美国大豆至未知目的地。

  分析师预计,农业部周四将上调美国大豆种植面积预估,3月预估为8,220万英亩。

  7月大豆期货合约收升30美分,报每蒲式耳11.33美元。

  7月豆粕合约收高8.4美元,报每短吨384.0美元。7月豆油合约涨0.27美分,报31.26美分。

  今日CBOT大豆预估成交量为219,664手,豆粕为96,414手,豆油为120,851手。

  美国农业部在收盘后公布的每周作物生长报告中称,截至2016年6月26日当周,美国大豆生长优良率为72%,之前一周为73%,上年同期为63%。

点击查看大图

  PP 短期还有一定上涨空间

  PP供应增速维持低位。近年来,受煤制烯烃和丙烷脱氢制丙烯等新技术、新产能投放的影响,PP产能即将过剩的声音不绝于耳,但由于新建产能的推迟投产以及国产料对进口的替代,PP产能过剩的状况迟迟未现。从实际情况来看,自去年底以来,神华榆林、中景石化、中煤蒙大等新建的PP装置相继投产,我国PP产能基数增加至1840万吨,今年1—5月,我国PP装置负荷的平均开工率在84.63%,高于去年同期的80.60%,也明显高于75%的产能过剩警戒线。今年1—5月我国PP总产量为730万吨,较去年同期增长近12.49%。同期我国PP进口量同比下滑16.5%至177.64万吨,如此一来,我国1—5月PP总供应量为908万吨,同比仅增长5.32%,这和下游塑料需求增速基本持平,显示目前我国PP供应仍比较平稳,未有供应过剩之虞。

  终端需求平稳增长。6月中旬,石化库存下滑至68万吨左右的低位水平,有利于石化的挺价操作。从下游需求来看,今年一季度,塑料制品产量为1665.2万吨,同比增长6.1%,较去年全年1%的产量增速大幅提高,主要原因是随着塑料和PP价格跌至历史相对低位,下游制品厂对低价原料加工的积极性增加。同时相对低廉的PP原料增强了我国PP制品的全球竞争力,这刺激了国内塑编袋前5个月累计出口量35.20亿条,累计同比增速为50.9%,但国内塑编袋内销市场需求清淡,对冲出口市场的好转,预计PP下游需求将维持平稳增长格局。

  整体来看,由于PP市场7—8月检修力度加大,且新建PP装置要到8月以后投产,在此之前国内PP供应将维持低位。而由于人民币贬值预期以及内外盘倒挂严重,进口市场将维持同比下滑态势。在PP市场供应压力较小背景下,预计石化将依靠低库存优势继续挺价拉涨,因此PP价格仍有一定的上涨空间。不过,一旦PP检修装置陆续重启,叠加新建产能释放,PP供应压力将快速增加,届时相对于6000元/吨左右的社会平均生产成本而言,PP市场面临较大的估值向下回归压力。

点击查看大图

  库存连降五周钢价快速回升

  西本新干线高级研究员邱跃成表示,全国钢材市场库存连续第五周下降,目前全国钢材库存水平较去年同期下降30.23%。值得注意的是,上周螺纹钢库存量降幅超过了五大品种总量的库存降幅,当前螺纹钢库存量较去年同期降幅达37.88%,凸显了近期螺纹钢和板材的高价差,钢厂在排产方面优先生产板材,对市场供应格局已形成一定影响,这也是近几周螺纹钢价格走势明显强于板材的主要原因。

  就英国脱欧对国内钢材市场的影响来看,邱跃成认为影响不大。他指出,我国对英国钢材的出口量很小,2015年我国出口到英国钢材总量仅为80.77万吨,占2015年我国钢材出口总量的0.72%,2016年1-4月共出口英国钢材17.04万吨,仅占我国钢材出口总量的0.46%。但值得注意的是,英国脱欧对欧盟产生的经济影响可能会波及中国的出口,特别是一旦欧盟倾向于采取贸易保护政策,将影响中欧双边贸易,对我国钢材出口将形成间接影响。业内人士还指出,英国脱欧后英镑的贬值将会引起美元升值,进而带动人民币兑美元贬值。一方面,美元升值将对全球包括钢材在内的大宗商品价格走势形成利空;另一方面,国内资本外流压力上升,将可能导致央行货币政策发生变化,进而对钢材走势形成影响。

  6月26日晚间,宝钢股份武钢股份双双发布停牌公告,其分别接到控股股东宝钢集团、武钢集团通知称,宝钢集团与武钢集团正在筹划战略重组事宜,重组方案尚未确定。传闻多年的宝武重组合并终于有了确切消息,显示钢铁行业兼并重组步伐明显加快。一些机构分析称,按照产量计算,新的企业将至少具备6000万吨的年粗钢生产能力,变成中国第1、世界第2的超级巨无霸,行业集中度也将得到提高。而6月26日,国家发改委主任徐绍史出席2016天津夏季达沃斯论坛并表示,今年要去掉煤炭的产能是2.8亿吨,涉及到需要安置的员工是70万人;今年要去掉的钢铁产能是4500万吨,涉及到需要安置的职工是18万人。

  业内人士表示,全国钢材市场库存连降五周,目前的库存水平同比降幅达到30%,低库存对钢价走势支撑明显,行业产能有望加速出清,对钢铁行业将形成明显利好,预计短期国内钢价将偏强运行。

(责任编辑:DF306)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