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讲真,你家宝宝以后也这样:故事听10遍都不厌

 兰尼克斯 2016-06-28

很多妈妈会发现:宝宝在一段时期内很喜欢“重复”地做一件事!重复看同一本书,重复听同一个故事,重复问同一个问题……


小芒果小时候也有类似情况,妈妈们放心,崩溃的不止你一个


崩溃案例一

四岁的时候,她老爱问同一个问题,:妈妈八楼高还是七楼高?告诉她说八楼比七楼高,可是过阵子她又问同样的问题,一天要问十几遍,搞得妈妈有点崩溃。



崩溃案例二

每天晚上一定要让我讲同一个故事,还总是提同样的问题,我回答了,第二天讲故事时还问。一个故事讲了N遍。



千万不要不耐烦,或者强行要给宝宝讲别的故事,因为“重复”这件事,也是迈向小天才的第一步哦


对于成人来说,重复操作似乎是一件苦差事,不少人都会充满疑问:“反复做事需要耐力,3岁的孩子能忍受得住吗?”


其实,这种担心完全没有必要,因为儿童本来就喜欢重复地做某一件事,年龄越小越是如此。当他们碰上感兴趣的事,就会没完没了地重复地做这件事。


1“重复”是意志力的起点


“重复做事”是儿童的一种自然而然的训练活动,心理学家把它称为幼儿特有的“常同行为”,是有利于宝宝意志力的培养的。


儿童的意志力并非通过后天强化训练出来。实际上,儿童的意志力要经历一个天然形成的过程,也是一种天赋的本能,它是儿童自然成长的法则。


孩子意志的发展,其中最常见也是首要的阶段便是“重复练习”。



重复让宝宝满足:儿童在玩耍一样东西时总是重复进行,在读一本书时总是重复听,在操作一样教具时总是重复几十次,这在成人的眼中可能是微不足道的,甚至成人认为这是由于儿童的幼稚而导致的,但是这样的重复却使儿童感受到力量和独立,并使儿童达到极度的满足。


重复锻炼宝宝的注意力:实际上,如果儿童能达到重复一种活动的时候,那是因为儿童已经能够相当程度地把自己的注意力控制到一点上。这种状态我们才把他称为注意力集中。这种集中的注意力在重复中,宝宝的内心就获得了一种力量——控制的力量。


2“重复练习”是自制与自觉的起点


许多父母都不难发现儿童重复练习的现象,要么是在学校,要么是在家里。但是大多妈妈并不知道这就是孩子意志力形成的第一个阶段。正是基于“重复练习”的起点,儿童才慢慢形成了自制和自觉的能力。


所以,不要总问:”为什么我家宝宝注意力不集中“,想一想,你有没有在”重复“这件事上,给宝宝足够的支持?


3“成就感、独立感、安全感”从此开始


让孩子为之着迷的“重复”还有很多,比如把瓶盖拧下来再盖上;把玩具反复地拆开、重装;打开房门再关上等,这些行为不具备任何目的性,却对宝宝具有一种天然的吸引力。



“重复练习”的行为能够满足儿童特定时期的需求,也更容易让他们获得成就感、独立感。驾轻就熟的工作内容更容易让宝宝产生心理上的安全感。


然而,这些看似枯燥、简单、浪费时间的重复练习,却容易使成人与儿童之间发生冲突。大人的思想中,存在一种根深蒂固的障碍,即“最大效益法则”。


当他们看到孩子付出巨大的努力却收效甚微,或者一直在从事浪费时间却毫无收获的劳动时,就会忍不住想去干涉或帮助他们。好比说,反复把彩色玻璃球放进瓶子里的游戏,在我们看来就特别琐碎而且毫无用处,我们也不能理解儿童为何对此那么热衷而痴迷。


其实,不能理解,就去尊重吧。实在看不惯想干涉,就在心中默念“Ta还是个小孩子,Ta做啥都正常”。


随手转发,或许你就能帮到下一位宝妈哦  


本文版权属于“芒果育儿”转载请保留版权信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