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诈”,是指心怀鬼胎,有目的有意图地故意表现出某些能够吸引人迷惑人的假象,是自以为聪明的奸诈之举。“拙诚”则是指心中不存恶念,诚心诚意地做事。
“巧诈”这种做法,乍看起来,机动灵活,善于应变,亦容易抓住别人的心,很有好处。实际上,这种做法则往往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弄巧成拙。所谓能瞒过人一时,但瞒不了一世,日子一久,人家就会发现他是个不值得信赖的人。所以巧诈之人,纵有利益可图,也是极为短暂的,其下场也不能善终。“拙诚”或许有时行为举止略显愚直拙笨,但从不欺瞒别人,或许不能立即抓住人心,但他的渗透力如水般无处不在。
在中国历史的宰相当中,有一位是由于一句实话而被选中的,他就是唐初大臣——马周。唐朝贞观五年,天下大旱,河流干涸,庄稼枯萎,土地因严重缺水而出现了裂缝,老百姓苦不堪言。
唐太宗李世民看到这种情况,心情异常沉重,坐立不安。当时,社会上流行一种说法,即有灾害说明朝廷的政治上有弊端。尽管李世民不完全相信这种说法,但他认为兴利除弊对老百姓只会有百利而无一害,于是立即下诏,命令文武百官上书议事,破除一切限制,有话直说,可以当场揭露、指责任何官员的错误,对皇帝本人和朝廷的问题也可公开指出,以便革故鼎新,让黎民百姓渡过难关。
诏令公布之后,文武百官认为这是一个效忠的极好机会,个个争先恐后,奋笔疾书,纷纷向皇帝上奏章,表达自己的意见。李世民见状,真是又喜又忧。喜的是文武百官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有利于朝政的整顿;忧的是国家竟然存在这么多的问题。
当文武百官个个直言上书时,有一位官员却在那里抓耳挠腮,无计可施,他就是中郎将常何。常何是一介武夫,只知道出兵打仗,根本没什么文化功底,不知道该对皇上说些什么,更不知道如何写成奏章。
但是,当常何的奏章送到李世民的手中时,李世民看到的却是洋洋洒洒、字字珠玑、条理清晰的文章。其中,光批评建议就罗列了二十余条,并且条条都言之成理,极具参考价值。唐太宗看完之后,异常兴奋,但是兴奋之余,也感到奇怪:常何是一个武夫,平时只会舞枪弄刀,他什么时候变得这么文采飞扬?百思不得其解的唐太宗决定立即召见常何进殿,以解除心中的疑惑。
常何一听说皇上要召见自己,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心情不免有些紧张。
唐太宗见到常何便问:“常爱卿,朕已经看了你的奏章,写得很好,对某些问题的看法有独到的见解。不过,这篇奏章真是你写的吗?”常何一听是有关奏章的事,心中稍稍舒了一口气,老实回答说:“回皇上,臣是一介武夫,哪有那个本事,不敢欺骗皇上,这奏章是我的一个门客写的。”“你的门客?叫什么名字?他现在哪里?快快告诉联。”唐太宗迫不及待地问。
“皇上,这个门客名叫马周,是山东人,从小父母双亡,孤独一人,无依无靠,贫困潦倒。前些日子,他流浪到了长安,正好被臣遇到,臣见他可怜,就收留了他。那天,他见臣愁眉不展,就问发生了什么事,臣便把写奏章的事告诉了他,第二天,他便起草好了这份奏章。”
唐太宗一听,急忙吩咐常何召马周进殿。由于爱才心切,还不到一个时辰,唐太宗就连派了五个使者催促。马周得知消息后,更是不敢怠慢,立即进宫拜见皇上。
唐太宗见到马周后,问了他许多政事,马周对答如流,同时还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建议。这令唐太宗非常高兴,唐太宗随即让马周到门下省任职,先锻炼一下再提拔重用。
后来,马周凭借个人的才智步步高升,直至宰、相之位,成为唐初着名的大臣之一。
唐太宗想听实话,常何和马周都说了实话。一代名相由此脱颖而出。
据说,尼泊尔的喜马拉雅山南麓以前很少有外国人涉足。后来,有许多日本人到这里观光旅游,是源于一位少年的诚信。一天,几位日本摄影师请当地一位少年代买啤酒,这位少年为他们跑了3个多小时。第二天,那个少年又自告奋勇地再替他们买啤酒。这次摄影师们给了他很多钱,但直到第三天下午那个少年还没回来。于是,摄影师们议论纷纷,都认为那个少年把钱骗走了。第三天夜里,那个少年却敲开了摄影师的门。原来,他只购得4瓶啤酒,尔后,他又翻了一座山,趟过一条河才购得另外6瓶,返回时摔坏了3瓶。他哭着拿着碎玻璃片,向摄影师交回零钱,在场的人无不动容。这个故事使许多外国人深受感动。后来,到这儿的游客就越来越多了。
巧诈和拙诚是背向而立的两种道德取向,拙诚是取信于人的绿卡,巧诈是丧失信誉的商标。商鞅变法造就了强大的秦国,他所做的第一件事不是推出什么法令,而是真挚诚实地做利国利民的事。
言而有信,一诺千金才是取得民心的基本内涵。孔子的学生子张曾经问孔子说:“老师,怎么做才能使自己处处行得通呢?”孔子回答说:“说话要忠诚老实,办事要严守信用,为人要厚道实在,无论你走到哪里都行得通。如果你言语欺诈无信,行为刻薄轻浮,就是在你的本乡本土也行不通。”因此,一个人只有以诚待人,忠实处世才能得到他人的信任和社会的认可。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放下巧诈,低调做人,捧出拙诚,你就会立于不败之地。
感悟:低调做人,不张扬是一种修养、一种风度、一种文化、一个现代人必需的品格。没有这样一种品格,过于张狂,就如一把锋利的宝剑,好用而易折断,终将在放纵、放荡中悲剧而亡,无法在社会中生存。不张扬就要自我束缚,将个性引到正确的方向上来,而不是固步自封。要真正做到“风临疏竹,风过而竹不留声;雁度寒潭,雁去而潭不留影”的境界,才能在激烈竞争的社会走向通往成功的阳光大道,示人以弱乃生存竞争的大谋略,低姿态是收服人心的资本,藏锋是一种自我保护,藏而不露也是一种魅力。过于张扬,烈日会使草木枯萎;过于张扬,滔滔江水将会决堤;过于张扬,好人也会变得疯狂……文/单眼老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