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技术的未来教学设计

 lztiandi 2016-06-29

技术的未来

海口市琼山中学 李燕

 

下载: 技术的未来1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进一步理解技术的发展是为了满足人的需求。

2、  了解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

3、  知道技术的未来对人类社会产生的影响,能对典型案例进行分析。

过程与方法:

1、  通过对某些技术的回顾,切身感受到技术是为了满足人的需求而开始了其历程。

2、  通过对某些技术的畅想举例,形成对技术未来的敏锐性与积极参与技术活动的态度。

3、  通过讨论与分析,学会理性地选择技术、使用技术和管理技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通过交流、讨论,形成对技术的积极情感。

2、  培养学生正确对待技术未来的理性态度。

3、  通过分组讨论,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积极向上的精神。

二、学情分析

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对技术有初步的认识。学生对时尚潮流的把握比较敏锐,想法很大胆,但有的想法也会脱离了科学的根基。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形成对技术的积极情感和理性的态度。

难点:使学生初步形成选择技术、使用技术、管理技术的理性态度。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五、教学用具

多媒体。

六、教学实施

(一)教学构思与流程。

1、先小结技术对人类社会的重要影响,然后从两个问题进入本节学习,即(1)未来的技术将走向何外?(2)它对人类社会有什么影响?

2、抓住“技术的发展是为满足人的需求”为主线,以日常生活为背景,从住、行、通讯这三个具体领域的技术入手,先让学生从现在的技术产品入手,回顾历史,然后自然地过渡到畅想未来技术的发展。

3、学生思考:技术未来发展给我们带来了什么?

4、用爱因斯坦的“告后人书”进行思考:为什么在书中描述,一想到未来,大家都忧心忡忡?

5、通过展示日本核泄漏、利比亚战争、地球被污染等图片,思考:我们该如何看技术的发展。

6、小结:对“技术的未来”的思考与憧憬。

(二)教学措施。

1、引入:

教师复习提问:你们是否记得技术是如何产生的?

学生回答:为了满足人的需求。

教师:对,技术因为人的需求而产生了它的历程,可以说人的需求推动了技术的发展,技术的发展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在日新月异的21世纪,人类社会还将继续发生深刻的变化,而技术将日益成为引导社会变化,塑造社会变化,应对社会变化的重要因素。面对技术对人类、对社会的重要影响,人们常常会问:未来的技术将走向何处?它对人类社会将产生怎样的影响呢?我们带着这些问题进入这一节的探讨与学习。

2、技术的“昨天”、“今天”、“明天”——人的需求

技术的畅想:

我们现在牢牢抓住技术就是为了满足人的需求这条线索,以日常生活为大背景,从一些我们非常熟悉的领域来探讨技术的发展历程,并展望它的未来。

 

住(材料、结构)

行(工具、能源)

通讯(工具、载体)

关注“今天”

图片、视频

回顾“昨天”

畅想“明天”

表格使用说明:

根据学生的座位对学生分成四组,第一小组的同学主要思考“住(材料、结构)”,由技术产品的现在回顾过去及展望未来;第二小组的同学主要思考“行(工具、能源)” 由技术产品的现在回顾过去及展望未来;第三小组的同学主要思考“通讯(工具、载体)” 由技术产品的现在回顾过去及展望未来;第四小组作为三个小组的支援小组,补充说明。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点评、并播放相应的图片与视频。

教师:通过前面的畅想,同学们请思考技术的发展给我们带来了什么?

学生思考回答

3、对“技术未来”的思考

(1)文字: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有一篇写给五千后的人民的《告后人书》,为什么在书中描述一想到未来,大家都忧心忡忡?你呢?

教师:技术的未来是美好的还是可怕的?我们该如何看待技术的未来呢?

(2)图片:日本核泄漏、利比亚战争

学生思考讨论回答

(3)小结:对“技术的未来”的思考与憧憬,既不需要技术迷惘中的旷世悲怆,也不需要技术崇拜中的盲目乐观。应当从人类的根本利益出发,从人类的共同利益出发,从人类的长远利益出发,更加理性地看待技术,以更为负责、更有远见、更具道德的方式使用技术,以亲近技术的情感、积极探究的姿态参与技术活动,并共同建构个人与社会、人类与自然、经济与文化相协调的未来的技术世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