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殷墟各期青铜器器物组合、类型、形制及纹饰特点

 月明心曦 2016-06-29

  殷墟一期,初步建立殷墟青铜器的风格。

  器物组合:

  1、 基本器类为鼎、斝、爵、觚。

  2、 饮食器地位上升,鼎、簋增多,甗普遍加入组合,鼎甗相配普遍,簋的地位不高,但开始加入组合。酒器中觚、爵最为核心。其他器物有盉等,未普遍加入组合。

  3、 同类器两件以上必异。

  器物类型及形制特点:

  鼎:(1)、柱足成为主流,多上粗下细(2)、立耳,五点分列。

  甗:(1)、甑为直口直壁或敞口斜壁,甑腹深超过鬲高(2)、鬲腹和袋族圆鼓,分裆较矮。(3)鬲、甑之间有一段直壁折腰。

  簋:侈口,微束颈,鼓腹,口径小于腹径,底平,矮圈足。

  斝:1传统两段式,圜底,下腹外鼓,三棱空锥足或三棱丁字足2新出罐形斝,大口束颈,浅腹外鼓,腹为罐形。

  爵:1圆腹。筒状卵腹为多,三棱锥足2方腹。平底,两段式。

  觚:高大,中腰更明显,三段式加强。分粗体、细体。

  尊:1大口折肩尊,此后成为主要形式。2小口尊。均流行饰扉棱、兽头。

  瓿:中腹鼓,直口或敛口,圈足。

  卣:一例,细高颈,方腹,矮圈足。

  盉:一例,卵形腹,三柱足,腹侧有两贯耳。

  另,新出斗、锅形器

  纹饰:

  1、 鼓突了一些,繁缛,复层花,以带状为主,出现扉棱和通体满花。

  2、 饕餮纹为主,主要为细线勾勒。新出现蝉纹、三角纹、勾连雷纹等,铭文少见。

  鼎:斜角云纹、斜角云目纹、蝉纹

  甗:夔纹

  斝:兽面纹

  瓿:勾连雷文和兽面纹,夔纹

  -----------------------------------------------------------------------------------------------------------------------

  殷墟二期,殷墟青铜器的高峰。

  器物组合:

  1、 最基本的为爵、觚,且等量相配,另有鼎、甗、簋等,大墓齐备,同类器两件以上必异。

  2、 尊、簋、卣、盘地位上升,斝、甗地位下降。

  3、 小墓出现较多明器

  器物类型及形制特点:

  鼎:1、盆腹柱足鼎为主流。柱足上下等粗,盆腹变浅。2、扁足鼎,扁足外切。3、方鼎,长方形,足高约等于腹深。另有异形鼎。

  甗:1、联铸,壁更直2、分铸,新出,侈口斜壁,甑底有十字形箅孔。

  簋:1、盆腹弧壁,侈口,束颈,鼓腹2、碗腹

  斝:1、圆形斝。(1)两段式(2)罐形腹2、方形斝,两段式和罐形腹均有,等级高。

  爵:多卵底直筒形(1)柱向流尾移动(2)足外撇,向扁刀足发展(3)多菌状柱

  觚:普遍瘦高,多扉棱装饰,三段式明显(1)粗体(2)细体

  觯:新出,数量不多,似拉长的一期簋加弧形盖。

  尊:大口折肩尊,瘦长

  罍:新出现,最大径在肩部1、圆形2、方形

  瓿:更扁

  卣:长颈圆壶式

  方彝:新出,体方,盖似庑殿

  壶:不多,扁圆形垂鼓腹,两贯耳。另有方壶。

  兕觥:新出,兽形

  盉:(1)卵形封顶盉(2)袋腹足盉(3)方盉 等

  盘:高圈足,略浅

  盂:体型大,侈口深腹,斜直壁,中腹生附耳

  纹饰:

  1、 兽面纹为主,夔纹、鸟纹、蕉叶三角纹,另有虎、象、蚕纹

  2、 风格繁缛,细云雷纹铺地,三层花明显

  3、 扉棱、兽头鋬流行

  4、 铭文常见,但字少

  鼎:兽面纹、涡纹、三角纹、蛇纹

  甗:夔龙纹、涡纹、变形三角纹

  簋:兽面纹,鸟纹,夔龙纹,乳钉雷纹

  斝:兽面纹

  爵:夔纹组合的兽面纹

  觚:三角纹、蕉叶纹

  水器:蟠龙纹

  -----------------------------------------------------------------------------------------------------------------------

  殷墟三期

  器物组合

  1、 觚、爵仍为核心,小墓和一些中型墓中所仅出,等量相配。

  2、 中型墓鼎、簋和觚、爵相配,簋普遍加入组合。觯的参与度增加,中墓中常见。其他加入组合的器物还有卣、锺、罍等。

  3、 大墓中还有盘、盉等。

  器物类型及形制特点:

  鼎:1、盆腹柱足,有的为凹腰足,微圜底近平,分裆式更明显。2、夔形扁足,简化3、高级墓中仍有方鼎,总体衰落。

  甗:甑变浅

  簋:无耳减少1、弧壁为主流,圈足加高2、斜壁

  斝:1、罐形,底平2、两段式,接近二里岗3、新出鬲斝4、方斝

  觚:中腰与上腹区分明显,足缘普遍,部分由明器化趋势

  爵:筒腹或卵腹的卵底爵

  角:新出,似爵

  觯:瘦高

  尊:1、方折大口,仅见于高级墓中,量少2、新出无肩圆尊,似粗体觚

  罍:圈足,耳上移

  卣:扁罐式,平面椭圆形

  方彝:少见,圈足缺口变小

  盘:圈足加高,腹变浅

  纹饰:

  承袭二期,但有的不如二期精致,兽面纹多带獠牙,呈几何化趋势,分解式兽面纹和鸟纹增多。

  觚:分解式兽面纹

  卣:鸟纹

  -----------------------------------------------------------------------------------------------------------------------

  殷墟四期:

  器物组合

  1、核心仍为觚、爵,多等量相配。觯成为主要器类,常见爵、觚、觯。甗重新多见,食器中鼎、簋地位仍重要,常见鼎、簋、甗和觚、爵、觯的组合,仅出觚、爵的墓减少,一般加上觯或鼎、簋。总之,食器突破酒器的趋势更为明显。

  2、同类器可以同形,主要通过纹饰区别。

  3、明器化趋势进一步发展。

  器物类型及形制特点:

  鼎:1、盆腹柱足2、方鼎,衰落3、鬲鼎4、新出垂腹鼎5、扁足切地,多卷尾,简略

  簋:几乎全有鋬耳,新出现勾形珥。

  甗:均为联体,足部断面C形

  鬲:仅一例,敞鼓腹

  豆:新出,仅一例,高圈足

  斝:鬲形,浅腹高裆,足部断面C形

  觚:高体减少

  爵:沿袭,个别加盖

  角:不多,沿袭

  觯:迅速增加。1、扁圆体为主2、圆体,腹鼓似球

  尊:觚形尊,中腰略鼓

  罍:少,圈足更高

  卣:1、扁罐形为主,沿袭三期,最大径继续下移。2、直筒形3、壶形

  方彝:少见,斜度增大。

  觥:圈足式

  盉、盘:增多,成套出现。盘更浅

  纹饰:

  1、 饕餮纹沿袭三期,无太大变化。独立兽面纹较柔和,棱角不似以前分明。

  2、 总体来看较粗糙,地纹减少,图案化趋势加强

  簋:四瓣目纹、涡纹、直棱纹

  觯:三层花开始减少,云雷纹带多见

  尊:四瓣目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