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孩子为什么不喜欢写作文?

 长沙7喜 2016-06-29



看点 说起写作文,总有很多孩子抓耳挠腮面露难色。尽管他们有各种各样的奇思妙想,却很难在“写给老师看的”作文中畅快表达。也许是因为学校作文的固定范式束缚了他们的想象力,也许是因为用成人眼光制定的评判标准打击了他们的自信心……中国孩子为什么不爱写作文?请听作家叶开的外滩公开课!


提示:文末可点击链接,购买叶开老师“创造性写作”课程。


主讲 | 叶开    编辑 |  闻琛

整理 |  张容瑄、Shirley  


我们大家都承认一点,写作课是一个大麻烦。我们没有现成的写作教程,没有现成的写作教法,也没有现成的系统的写作经验。


我们的语文老师没有受过有效的写作培训。这些年我到过很多地方,与很多语文老师进行写作的交流,上周四还去西安交大附中在苏州的学校和60多名江苏的语文骨干老师交流写作,大家比较认同的一点是语文中最难教的就是作文


实际上我们还真不知道应该怎么教作文。有些听众朋友知道我长期在中国的可以说顶级的杂志《收获》工作,工作20多年来可以说每天都碰到写作的问题。我在全国作家指导班提到了基本的写作核心,那就是我反复强调了很多次的真情实感、准确自然


这个表达既是对我们写作的最低要求,又是最高要求。


我们这里有一位女生说作家班也去过,对写作大家可能有各种各样的理解,甚至有很多不切实际的想像,把它神秘化,当然也有人把它粗鄙化。我们一谈到教写作的时候,有些当编辑的妈妈、当老师的妈妈会说我得帮小朋友改文章,教他们怎么写作文。


对此我一直都比较审慎,劝大家尽量不要去修改孩子的文章,而且不要随便去指导他写作文,我们脑袋中现有的固定的甚至有点僵化的写作观念,不仅不一定能促进小朋友的写作,反而可能是一种打压。这个打压是一种什么愿望的投射呢?是我们把我们自己的愿望,把我们自己对人生和理想的想法形成了一个框框、一个套子,强加在我们小朋友身上。


我一直在说,包括我们在座的各位,我自己还有我们的孩子,事实上我们都是独一无二的,我们的小朋友有内向的外向的、有活泼好动的有安静的,各种各样的特性。我们要做的是顺着他们这样的特性给他们空间让他们成长,给他们时间让他们长成他们本该按照自己禀赋应该长成的那个样子。


我们说森林里的一棵大树在刚刚发芽在小苗的时候跟豆芽菜也很像,如果我们大人我们的家长我们的老师非常热心地天天去给它浇水去给它拔草,去给它踩踩土松松土,可能这个小芽还没有什么征兆就被我们弄死了。但是如果我们给它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让它接受自然的阳光雨露甚至是暴风骤雨,就这么自然长了十年二十年它长成了,我们会说哦原来它就是这个样子的,那种形象,一棵杨树菩提树梧桐树,各有其态各呈其美,这才是它真正成长的一个有效的合理的过程。


写作从我个人的看法来讲,应该是一种自我内在的本能的表达愿望,每一个人都应该有自我表达的愿望。往极端的角度来谈,哪怕我们的小朋友第一声“啊”或者说是“妈妈”,他就已经形成了最开始的一个表达形态了。


所以我跟很多人谈写作时都会说,写作不是一个神秘的东西,写作是你拿纸笔或者你打开电脑输入第一个字、第一段话、第一页纸,你会发现突然你出来了,就像一个线头一样。你先把线头拽出来,这个线头就越拽越长越拽越长,越拉伸你就会觉得它越有意思,它会把你内心深处那些尘垢、积累很长时间的那些灰霾不断地拽出来拽出来拽出来。


写作是一种自我的一个拉线过程,当然说得好听点是一个自我的疗救。它会把你内心深处那些独特的情感、独特的感受慢慢地拉出来,当你拉到最后的时候就会发现你已经变成了一眼喷涌不止的泉水。


我们今天有强烈写作冲动的小朋友往往没有机会来进行有效的表达,他们被堵死了,他们今后就会慢慢地像一眼井一样枯萎。以我个人对写作的理解来讲,我不愿意用“做完”这个词来指称写作,我喜欢说写作是一个内在的本能的冲动,我们每一个人实际上都有写作的冲动,但是我们有写出来的有没写出来的,有写了一件夭折的也有完全写出来但不是那么一回事的。


你能够把你真正的那些奇思妙想的本能的情感,和对外在事物的那样一种渴望更为有效准确地传达出来,你就完成了你的一个作品。这个作品首先跟你有关系,所以我们一直鼓励在青少年时期带着自我的情感来写作。


我们观察世界观察外物观察周边的一草一木,我们是用自己的眼睛看出去。我们不是用一个所谓客观冷静的眼睛看出来的,我们自己都是看投射出来的情感才会真实动人,这样的情感非常重要。


大家看PPT第二页,看看写作是什么?我总结:写作是从作者内心深处产生表达的愿望,它是你内心深处表达的。




我们有个小朋友特别爱猫,妈妈不爱猫爸爸不爱猫,他就特别爱猫,他对猫的习性了如指掌。他看书,在网上找资料,查看各种各样的内容,他会画猫。这样的一个孩子假如让他写猫的话,我们假设这个作文,还是今年刚刚结束的上海中考作文,这个题目叫《没想到真没想到》,我首先表达我个人的好恶供大家参考,我很讨厌这个题目,我一直反对一个如此滑动性特别强的题目,也很反对范围太大的题目。


这样的题目其实在一个固定的很短的时间内我们的孩子很难写出合理的有效的作文。我前两天看到一些学校的副教授还有我们的老师在交口称赞这个题目,其实很简单,这些所谓的专家他们自己来写一篇给我们看一看,行内称之为下水作文,写一篇给我们看一看能写成什么样子,这个都完全在我们能够预料到的这么一个范围内。


他不可能写出更好的东西来。


那么在应试的作文里头我们不能大而无当宽泛无边,尤其是一个15岁的孩子,你这个是给他挖一个陷阱来心怀叵测地陷害他,那我说什么样的东西是比较适合青少年写的?你如果从应试的角度你还是要相对明确范围不让孩子掉入审题陷阱,这样一些完全没有道理的诡计中,不应该有这些诡计。


应该给孩子相对明确的范围以及可以呈现的表达空间,我们做一个比喻,我们大家都要装修房子,你可以出一个题目:“装修一下我的天空吧!装修一下我的大地吧!”设计师怎么弄?刷刷你的脸,刷刷你的墙,刷刷你的天空,他怎么刷?他面对的是虚的没有实体的世界,他无法进行创作。设计师需要面对这堵墙,面对天花板,面对你的浴室,面对你的厨房。


所以限制性写作的必要条件是必须有范围,如果没有限制就没有艺术,雕像艺术也是这样,你能想象它没有边界吗?它一定有边界,《思想者》有边界,《大卫》有边界,什么都有边界,我们说写作也有边界。所以我们先回过头来讲,我们写作是在一个有效的边界那儿丰满自己。


刚才我拿猫来举例,我们假设还是“没想到真没想到”这个题目,我们没办法,要应对中考。叶开老师不能讲得那么脱离现实,叶开老师从来不脱离现实,因为我就是生活在现实中的一个普通的公民。那么我们应对考试的这个作文,什么东西能让孩子真正呈现出扎实的有说服力的文字,那就是他在写作之前,对于外在事物的一个有效积累。假设他对猫是非常非常的熟悉,他可以引用什么,他可以引用《活了100万次的猫》,日本的一个非常著名的绘本。



佐野洋子《活了100万次的猫》


读过更多书的人会知道,撒旦有个仆从是黑猫,魔鬼的仆从。而我们不说它,我们会说现实中,他热爱的这只猫。你也可以运用到“没想到,真没想到”这个题目里面。


有一次我在单位,夜色像泥浆一样包围了我的办公楼,因为它是一座长满爬山虎的小洋楼,灯光有点昏暗,我一个人坐在办公室里,被夜色紧紧裹着。在清明节这天,我值班。整个院子就我一个人,和十几只猫。我那天特别认真地观察了一下,有些小朋友特别爱猫。我就好奇,这些猫有什么特别之处。


我真没想到,猫是不睡觉的。我从晚上九点钟,忍着蚊子叮咬,不敢进值班室睡觉,我老觉得那里阴森可怖。不瞒你们说,我的办公室门都没关。一个人在深夜里把门关着,会特别害怕打开门,因为不知道打开来,外面会站着什么。我把门开着,走廊上灯也点着。假设一个小孩,面临这样的事件,他就会说,这个事件是通透的。我们看出去时,起码没有隔着一层门板,我们能够清清爽爽明明朗朗地看到外面的世界。


我那天没进房间,一直观察猫到十二点半,第二天一大早,我头一天观察的花猫,还站在那个台阶上。真没想到,猫是不睡觉的。

  

“没想到,真的没想到”不能完全按照我这种方式来写,但是它可以套用很多资料,如果这个小朋友很了解猫,他既可以引用书籍上有关猫的知识,也可以谈到他所热爱的某一只猫。


回到作文中的本源。我最近一直在思考一个非常核心的问题,这个问题跟我们语文教师在观念上可能有巨大的冲突——作文到底是首先谈语言,还是看思想。看过《外滩教育》采访我的那篇文章的朋友可能知道,我非常明确地反对中心思想

  

刚才有一个朋友说,猫会睡觉的,我有位朋友已经和我解释了,它们随便,各种时候都能睡。不像我们人类,我们这样那样可笑地睡觉,猫哪有我们这么麻烦。我们单位那么多猫,会不会人类一从办公室撤退,猫就占领了这个世界?他们在我们的房间里卸掉伪装,开始他们的办公了。可以给小朋友看一下《猫狗大战》这部动画片。


回到语言和思想的话题。我特别强调,写作首先从语言出发。这点和传统的写作教育是非常冲突的。我们从来就不谈思想,我们首先谈语言。语言是什么,语言就是我们日常看到的,一条海,一条江,一条河。语言是这样一个物质,它在不断地流动,它在流动中会携带一些东西,可能是枯枝败叶,可能是鱼虾,可能是游泳的人。语言是脱离我们个体人的空气,我们人需要空气,我们的表达离不开语言,所以一个好的作家,他对语言是特别敏感的。

  

出版社编辑稿子的时候,就会说某某老师,比如说陈丹青老师的稿子的文字是有问题的,因为编辑特别熟悉陈丹青。编辑说陈丹青老师绝对不会用这些字眼。我们作家,包括我本人在内,我们有一些词是不会去用的。因为我们每次说话,都会特别调整自己对一个事物的表达,我们是否说清楚了这件事情,我们是否呈现了一个事情的基本样貌,这是我们对语言的基本要求。

  

今天写作,包括传统语文教学里,得有两个核心概念,一个是中心思想,一个是我们对散文的要求“形散神不散”。我对这两者都是有批判的,我认为中心思想像个黑魔法,锁住了我们的想象力,束缚了我们的翅膀。所谓中心思想,在若干时期以来,给我们灌输了这样一种概念,比如说讴歌某一些东西,某一个人,歌颂火热的生活等等,那我不歌颂呢?我仅仅表达一个细节,它是有力量的吗?

  

我编辑过一篇优秀的散文,是新疆作家李娟的《离春天只有二十公分的雪兔》。书里不谈任何的高大上,只谈兔子,谈它努力挣脱笼子的一些本能的反应。人们把它关在笼子里,有一天,兔子不见了,原来它打了很长很远的洞,想逃出这个箱子,只差二十公分就能逃出生天。作者写了很长的文字,这些细节所呈现出来的丰满厚度,恰恰是人生中需要具备的。我们人生是被细节填满的,而不是思想,更何况思想很容易受到蛊惑或者误导,所以我对思想是警惕的。



李娟 《我的阿勒泰》


我刚刚的用词,可能会对有些朋友有不敬和戳伤,就是——形散神不散。“额滴神啊”到底是什么神,搞不好是个妖神,或是跳大神,甚至是个神经病。我们的写作是一个自由的灵魂,自由的表达,它才是我们人生中特别充分的地方。


刚才我举了一些例子,大家要看ppt。我们发现,一旦不被所谓严肃的高大上的思想束缚,网上就会出现一些有意思的句子,但却由很普通的词语构成:




如果说这些话有中心思想,立刻就能归纳出来,意在讽刺作业、挖苦作业、幽默作业。不说作业摧残人性,做作业没时间,而用改造古诗的方式,来呈现一种特殊的表达,这就是文学。但这不是我们的范文,这是一种嘲讽反讽的方式。


推荐一个不长的单口相声——天津相声演员方清平的《幸福童年》,谈他读小学的趣事。“我们登上世界最高的山,西山”之类特别好玩的话。现在看一些小朋友造的句子:




所有的表达都是有问题的,可这些平常的词,通过组合带来新鲜的意味,因为每个人都被话语固定了逻辑,束缚住了。作为母语的说话者、表达者、写作者,很多人会说“我在讲话”,其实也可以说“话在讲你”。我们被这些母语所惯用的规则丝线撕扯着,但小朋友还没进入语言的罗网,他说话会很有意思,特别生动,会突破事物和事物之间的界限,让它们产生隐蔽的联系。


举个例子,上次和《外滩教育》的记者在谈,“肥大的风挤过街道”。有个四五岁小朋友写诗:


“我的牙齿是我的刀 / 切呀切呀,我切碎了胡萝卜 / 切碎了苹果 // 可我能切段我的话吗?/ 啊,啊,啊,/ 瞧我切断了!”


自然的表达,将抽象的具象化,把具象的抽象化,这是诗歌写作的核心表达方式,即可以把不同性质的事物,比如固体和流体,空气和眼屎,人和树叶,把两者用语言的方式串联。


诗歌写作更难讲。我们有个训练,把两个在性质上距离特别遥远的事物联系在一起,让它产生新的意义,如“肥大的风挤过街道”。“思想僵化”也是一个特殊的表达方式,只是用得多了,已经习以为常。我曾经在写作课上,让每个同学随便举词语 ,我写在黑板上,让他们挑最远的词语,结果是“悲伤”和“皮带”。“悲伤的皮带”,就产生了特殊的反应。


又如现在,办公桌上有个黑色的显示器,它和什么离得特别远,僵化的思想需要用遥远的新鲜的事物对比出来,产生碰撞,并且有了新的意义。原子弹的爆炸,首先由常规爆炸引发,碰撞出巨大的蘑菇云。而思想的蘑菇云一旦碰撞,效果很可怕,我们语言是有强大杀伤力的。从政治家的角度来讲,历史上从一战二战开始,政治家就运用他们特殊的语言魔法,把一个国家、一个世界拖入深渊,所以语言具有非常强大的带动力。

  

家长呵护小孩,就可以培养他们对语言的新感受。家长老师可以给小孩做词语碰撞训练。如果家里三个人,爸爸找十个字,不用想随意找,茶壶、剪刀、书、墙、爬过的蚂蚁、嗡嗡的蚊子,找到后打散选出三、四个组合,有些组合而成的句子会特别有意思。这是语言摆脱习以为常僵化规则的有效训练方法。所以,语言表达本来是可以非常鲜活的。激活表达,用生动活泼的语言传达出来,这就是一种好的选择。


非常现实直观的例子。家长老师关心应试作文,PPT中专门谈到父母要改掉的恶习:




“胡思乱想”有好有坏,从词语训练、语言训练、表达训练角度来讲,应该允许孩子动脑,可能是头脑风暴,可能是脑洞大开,应该先让它长出来,是蘑菇,还是樱桃,还是参天大树,先长出来再看,让孩子先把最熟悉的、最想写的东西写出来。


孩子写他自己喜欢的虚构的小说写得很好,写学校作文就写不好?扪心自问,给你个题目你能不能写好,职业作家的我也不敢说写得好,因为没有生命经验灌输在里面。读我作品的读者会发现我的恶习,“动不动”就写小时候在乡下掏蛋、下河抓鱼摸虾、或是倒挂在树上。

  

并不是“动不动”,只是写作的强化,有时候倒挂在树上,嘴巴张大,一只苍蝇飞进了喉咙,而我选择不写。写作是一种选择,既彰显了某些细节,又遗弃了某些细节,这些提醒了我“一只苍蝇飞进了喉咙”这种情节,或许收获的反响也很棒。

  

生命的共鸣就像大钟,我们激活了孩子生命的体验,就好像我们敲钟,一敲就发出悦耳动听的声音。孩子是个自己的生命体,他有他的热爱。尊重不同的孩子,他们有不同的兴趣爱好,并允许他们表达自己。爱猫的、爱狗的、爱大象的、爱龙的......

  

叶公好龙,真龙来了吓得藏在桌底下的寓言,导致叶公长期被我们的教材嘲笑。我却认为叶公好龙表明了一种特殊的态度,讽刺的不是叶公,他喜欢想象中的龙,真龙张牙舞抓出现谁人不惊吓?距离产生美,距离产生文学,通过描述、想象,表达创造出独属于我们的龙。汉文化汉民族所创造出的龙也是不存在的,这种创造恰恰是距离感。上古时期古人对一些未知事物赋予了人格神格,因为不知道背后的运转,赋予了才便于理解。


孩子们同样也运用了这种方式。十二岁左右,五、六年级的孩子爱幻想,他们处在幻想期。家长老师需要注意这个倾向,允许孩子多读动物小说、幻想小说,习惯他们讲一些好笑的话,这是他们特殊时期的特殊表现,需要耐心引发他们表达的能力爱好,呵护他们的心灵,就像培养好器皿,它长得没有裂缝,从此会更好。

  

要不要看作文书呢?

  

我历来反对买作文书。有人说写日记,孩子一年级就应该在地上爬,搭积木、追逐、骑在爸爸脑袋上抓他头发。不要让他写日记。

  

批评一下各位家长,不要着急,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老师家长自己都做不到天天写日记,天天背作文,天天看作文选,就不要让小孩子做,因为他天性如此,就不要去违背。

  

最近绘本、推广阅读、书香中国等炒作得厉害。读书是好的,但不要把读书看成是解决一切的神器,读书只是生活的一部分。和孩子们一起去玩吧,去抓虫子,对着天空说胡话,去山上晒太阳,什么也不做,讲一些不着边际的话。生命和生命之间要互相共振,他看到外面的大千世界,内心才会积累丰富的素材,才会酝酿出清澈的情感。

  

有个孩子很特别,对声音特别敏感,两岁了还不怎么会说话,去公园听到喇叭声,在草丛到处找,就把声源找出来了。妈妈很爱他,就去研究特殊孩子的教育问题,后来还成立了机构,专门帮助有特殊才能的孩子更好地成为自己。


有个孩子擅长航空学,据说航天局的专家都佩服他,他热爱航空学,什么航空都懂,航天飞机、宇宙飞船等各种型号、飞行原理、推进原理全都懂。如果让他写《火箭是怎么飞出大气层的》,他一定写得好,因为他对这个事物非常熟悉,很有经验,能够表达得头头是道,这就是好处。

  

对于情感历练,对一些书的阅读,一定要集中化,从中获得特殊的感受。爱猫的,可能最后写出了《活了100万次的猫》;爱狗的,可能写出了《忠犬八公》;爱兔子的,波特写出了脍炙人口的儿童作品《彼得兔故事集》。伊比怀特在自己的农庄里养羊、养鹅、养猪,最后写出了一只永生的猪——《夏洛的网》。人对熟悉的有情感的才写得好,作家也是这样,作家不写自己不熟悉没情感的东西。



波特 《彼得兔的故事》


莫言一生写作就没离开过他的高密东北老家,他把老家的东西写出来,如高粱、房子、土匪传说,他也把没有的东西都放进去,比如教堂,或是在长篇小说《丰乳肥臀》把高密东北老家写成很大的城市。作家凭空杜撰的东西也是有根的,并不是胡思乱想,所有想象都是有根的。

     

不要以为仅仅读几本书,人生就充沛了。在我看来,小孩四年级之前都要多玩。很多家长都会转发德国森林幼儿园的微信。我曾经到访,发现他们小学时间都是在玩,五年级升入初中才是系统的学习。他们不紧不慢,让小孩更充沛地发展,寻找自我,得到自我。

     

德国有个教育理论中有一个“自我认识期”,就是12岁之前认识自我,包括知道自己的性别,男生女生身体构造。还有是挑战身体的最大可能性,所以小朋友在12岁之前,运动能力和扩展能力都要尽量去做。


现今中国的教育制度下是不可能的。中国孩子协调性弱,因为没有追逐的机会,就像足球,我们训练过的,却还比不过阿根廷那些街头踢出来的孩子,因为我们没有通过现实中的追逐、打闹、嬉戏,发现和掌握自己的协调性。我们不知道自己的极限在哪里。德国人特别强调,认识自我,挑战自我,了解自己身体的极限在哪里。

  

现在有些小朋友走街沿、走小道的平衡能力都不如五十岁的我,是我小时候在乡下奔跑追逐打下的基础。现在的小朋友缺乏这点。我希望爸爸妈妈不要太在意小学二年级的作文写到什么程度,更多地让他们去和自然界接触,去安全的地方奔跑。他们未来的人生还很漫长。做人就是作文,写作就是写人,表达就是自我的倾诉,如果没有对自我的认识,就没有好的表达

  

在目前教育体制,严酷教育环境下,我提倡——一本书一名作家一个时代。找到一本合适你孩子读的那本书,有些孩子喜欢芭比娃娃,有些喜欢冒险,有些喜欢三国演义,题材没有关系,找到他喜欢的一本书。建议看动物的,去看《西顿动物史》,古典的推荐青少年读《西游记》。



西顿 《西顿动物故事》


深读一本书,以《西游记》为例,就去聊。例如,西游记人物穿越了,他们来到了你的学校。一天早上,班主任唐僧老师推开门,一盆水倒在身上,他说:“谁干的?”正在吃饭的猪八戒说:“师兄干的!”


孙悟空挂在扇子上。铁扇公主说:“信不信我把你一扇闪到欧洲去!”孙悟空赶紧跳下来说:“不扇不扇,我们还是好同学。”诸如此类,乱讲就是重新认识《西游记》的人物、重新看待人物关系,家长如果能够打乱这些人物秩序很有意思。

  

放开自己的思想,来重新地理解这些人物和故事,掌握这些故事,成为血液中的一部分,当写作的时候,就能调用它,这是我推崇阅读的原因,没有像过去私塾的学生读“四书五经”,我们还有其他科目,没有那么多时间。因此,通过某一本书一个作家一个时代的掌握,把这个素材融到血液中,成为精神深处的一种养料。

  

我希望家长老师孩子胸襟要高,理想要大,眼界要远,全世界为我所用。今天的这一代,不是中国人、美国人、英国人,他们是世界人,今天的互联网,或不久后可能实现的万维网,它会让孩子成为世界人,用更高的维度看待这个世界和人类的未来。我们不要束缚他们的步伐,我们让他们慢慢长大,长出自己的羽毛,自己飞翔。孩子的未来要他们自己走出来,我们只需要给他们时间、空间,呵护他们,让他们保有他们的想象力,创造力想象力是孩子未来的制胜法宝。写作能力决定一个人的未来与发展。

  

我说,“21世纪,想象力是第一生产力”。


荐书


Q:对于四升五的小朋友,请推荐一些书。


A:冒昧地推荐我的书《对抗语文》,有700多种分不同年龄有针对性推荐的书,有详细评价。书单非常详尽,我花了十年的时间慢慢磨出来,在当当亚马逊的网店上都有卖。不同年龄段的阅读书目都有推荐,小学阶段的主要是国外的幻想小说、动物小说,初中阶段的主要有中国类的社科,哲学、历史。这些作品我上面都有详尽的推荐。希望今后有密切交流联系,大家可以关注一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