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3空间开通找建材家具服务,不赚差价欲靠C2F吸引用户增加软件收益

 Letter的铸剑坊 2016-06-29

互联网家装平台3 空间日前在原有业务基础之上新增了找建材和找家具的服务,与其他团购特价,赚取差价的不同,3 空间依然不赚差价,靠入驻服务费实现盈利。

这里有必要简单介绍一下 3 空间,36 氪曾在《剔除装修公司后,3 空间还要解决装修流程中这么多不 “透明” 的地方》对其模式做了比较详细的介绍,简单概括为:用技术手段,帮助工长建立了历史数据和评价系统,工长采用 “滴滴抢单” 模式,从而让用户实现了比价比评价找工长、装修过程全透明,自营监理,众包设计师,虚拟现实工具,所见即所得等痛点,积累了一批早期用户。

最近他们又新增加了找建材和找家具两个服务,其中建材服务是目前重点业务。

具体来说,该业务有以下几个特点:

首先,3 空间的找建材业务采取的是 C2F 模式,F 是指厂家所设的网销人员。据 3 空间创始人张磊介绍,目前网销人员是一批独立的存在,很容易找到,然而他们能给用户的价格是直逼厂家开展会时的促销价格。比如市场上 258 元一平的产品,在某家装网站上查到的是 202 元,而 3 空间网销给的价格是 156 元每平。

其次,找到了这些网销,用户在平台上点击找建材,就会进入到类似于微信群的群里,里面全部是卖这种建材的网销,可能款式或者颜色不同,他们会给用户进行报价,所有价格只有用户可以看到,网销之间是看不到的。

再次,用户会根据报价,决定最终交易。之前工长和设计师都是在平台上托管支付,建材品类分为线上线下两个环节,线上是匹配资源,然后用户支付少量订金锁定直销价。线下是,客户去线下体验店看样,确定数量后完成整个交易。

考虑到家装行业,建材这块利润大多是由工长和设计师分配,3 空间这种做法是否会打消工长和设计师的积极性?张磊解释,工长们只要给他足够多的单子,他们一般没有太多精力在建材上,而且一般来说,设计师在建材里分得的利润比较多。对于比较容易找的建材,的确会影响设计师的收益,但是对于设计感比较强的项目,用户还是会倾向于对接设计师推荐的建材,设计师 APP 有直接链接到建材商的渠道,方便对接。

张磊介绍,一个 20-30 万的装修项目,只有两三成是施工费用,大量费用都来自建材,家具,切入这个点势在必行。3 空间一直以来的盈利模式都是软件付费,目前 3 空间开放了 10 个城市,1 万名注册工长,付费工长有 500 名左右,建材商目前已经入驻了 500 家,正处在拓展期。

3 空间成立于 2014年 初,曾在 2015年1月 获得 IDG 和高榕的 1000 万美金的 A 轮融资,目前团队 98 人,研发人员占据三分之一,监理 20 人左右。

经过了 2015年 互联网 + 家装的热潮以及下半年的资本寒冬,如今各家都在盈利模式上发力,目前切施工端,已经没有太多盈利空间,建材和家具成为家装平台眼中的肥肉。36 氪之前还报道过从金融端切入的绿豆家装;从设计师切入的极客美家贝壳家;从建材类切入的齐家、从工具类切入的酷家乐、从工长切入的惠装、以及互联网家装公司爱空间、信息撮合平台土巴兔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