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流传了三千年的手艺,竟然被这个80后琢磨透了

 虎晟 2016-06-29


更多精彩节目 点击上方“二更一键关注



我想通过叶雕

让树叶短暂的生命得以延续

——刘政



春来冬去,花开花谢,许多生命在四季更迭间完成了一次轮回。树叶在春雨里萌生,又在秋夜里凋落,它的一生是如此短暂,不禁令人唏嘘。幸而,有人趁它们在归于尘土腐朽之前,用叶雕这一古老的技艺,留住这份微观世界里的美好。这份美好的有效期限,可以延续一百年。



刘政便是这个执意要将光阴的故事刻在叶子上的人。他出生于河南周口叶雕艺人之家,爷爷工于叶雕,耳濡目染之下,他逐渐对叶雕产生了兴趣。不过,那时候的叶雕技艺仅限于呈现图案的轮廓,家中也无一人是依靠叶雕谋生的。



大学时,刘政选择了建筑设计专业,毕业后进入郑州一家建筑设计院工作。但是他对这份画图纸且缺乏创造力的工作感到无所适从,机缘之下他在一个艺术村接触到了许多艺术家,并感受到了他们追寻艺术创作的那份热忱,于是刘政心中萌生了要将祖上的叶雕技艺传承下去的想法。



但是要在微小脆弱的树叶上进行雕刻创作,绝非易事。况且他只是从爷爷那里粗略地了解了叶雕制作的流程,而且时过境迁记忆也随之变得模糊不清。所以三年前刘政在辞去工作之后,几乎是抱着必败无疑的心态开始钻研叶雕的。采撷春天的叶,摘下夏日的叶,他不停地尝试,不停地失败,却愈挫愈勇。



直到夏尽秋来,当他试验了成百上千树叶之后,终于达到了爷爷的水平,可以在树叶上雕刻出图案的轮廓了,朋友见了都甚是喜欢。不过他骨子里那份不服输的执著和倔强却催促着他进一步钻研,又历经了两年的尝试与无数次的失败之后,才有了如今那些生动明晰的叶雕作品。



制作一片叶雕,繁琐到需要历经四五十道工序,且每道工序都不能有丝毫的差错,否则将前功尽弃。筛选树叶是很关键的一环,一定要筛选完整没有虫洞、瑕疵的树叶,而且只有夏末和秋天的落叶能够做叶雕,因为那时叶子的叶脉密集结实,叶肉成粉末状,在雕刻时不易被破坏。



还需要根据叶子的特性控制蒸煮时间,在剥离叶肉时掌握力度等等,这些经验都是刘政累次失败之下积攒的。现在他已经懂得依据叶子的脾性去设计图案,比如叶脉稀疏的玉兰叶适合雕刻抽象意境性之物,而香樟叶的叶脉十分密集,可以创作超写实风格。



叶雕最早起源于周代,距今已有三千余年的历史,当下掌握这门技艺的人却屈指可数。刘政讲起《吕氏春秋》中那段“桐叶封弟”的典故,语气间不无感概。在他眼中,每片树叶的美都独一无二,他正在尝试着将更多种类的树叶,都以叶雕的形式定格在最美的瞬间。




树叶的美不易察觉,它不似花朵,能在绚烂绽放的时刻惊艳世人,而叶雕这一技艺却让树叶的美在时光的长河里熠熠生辉。在薄如蝉翼的树叶上精雕细琢无疑是孤独且漫长的创作过程,手艺人那份千百年来不移的韧性,新一代传承者不遗余力地创新和探索,才让这微观的艺术得以延绵。






想进一步学习叶雕制作过程的小伙伴,请先加二更君个人微信(ergengjun),稍后会拉你进群学习制作过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