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国家级水权交易所来了 营业即启动了三大交易

 galton_g 2016-06-29

28日,由水利部和北京市政府共同发起设立的中国水权交易所正式挂牌运营,揭牌仪式上有3单交易通过协议转让的方式签约。

中国水权交易所的业务范围是组织引导符合条件的用水户开展经行政主管部门认可的水权交易,以及开展交易咨询、技术评价、信息发布、中介服务、公共服务等配套服务。

揭牌仪式上,中国水权交易所与开户银行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宁县与京能集团的代表,河南省新密市与平顶山市的代表,以及北京市与河北省、山西省的代表分别签署了交易协议,标志着中国水权交易所正式启动营业。

记者了解到,这三项交易协议的交易价格分别为0.231元每立方米、0.87元每立方米和0.294元每立方米。

关于水权交易价格的制定,中国水权交易所总经理张彬告诉第一财经记者,有公开竞价和协议定价两种方式,目前主要采用的是协议定价,有交易意向的双方自行协商好价格之后再到水权交易所进行交易。

张彬还介绍,目前水权交易主要包括三种形式。第一是区域水权交易,就是以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或其授权的部门、单位为主体,饮用水总量控制指标和江河水量分配指标范围内结余水量为标的,在位于同一流域,或者位于不同流域、但具备调水条件的行政区之间开展的水权交易;

第二种是取水权交易,也就是获得取水权的单位或个人通过调整产品和产业结构,改革工艺,节水等措施节约水资源的,在取水许可有效期和取水限额内,向符合条件的其他单位或个人有偿转让相应取水权的水权交易;

第三是灌溉用水户水权交易,明确用水权益的灌溉用水户或用水组织之间的水权交易。

中国水权交易所董事长石玉波接受第一财经记者专访时表示,过去十年水权交易量在10亿到15亿立方米左右,具体金额和市场规模还在测算中。石玉波认为,这是一个新兴的市场,需要创造和培育。未来一到两年的时间,可以实现市场基本发育、交易初具规模、公司良性运行。

水权交易是运用市场机制优化配置水资源的重要手段。2014年水利部在宁夏、湖北、江西等7个省区开展水权交易试点。水利部水资源司司长陈明忠指出,这些探索和试点为组建水资源交易所提供了有益经验,最主要的经验是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和效益,还需要加强政府的引导,完善计量设施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制度建设。

中国水权交易所性质是股份有限公司,注册资本6亿元,出资方式全部为货币。交易所出资人共12家,包括水利部综合事业局所属3家企业(北京国泰新华实业有限公司、新华水利控股集团公司、中国水务投资有限公司)、水利部七个流域管理机构所属7家企业(长江水利水电开发总公司、三门峡黄河明珠集团有限公司、中水淮河规划设计研究有限公司、华北水利水电工程集团有限公司、中水珠江规划勘测设计有限公司、吉林松辽水资源开发有限公司、上海太湖水利水电开发有限公司)、北京市两家企业(北京市水务投资中心、北京金融街资本运营中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