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赵括真的是纸上谈兵吗?长平大战赵国全军覆没的深层原因剖析

 喋喋不休的W 2016-06-29

问答

视频

人物

音频

辟谣


作者|我方特邀作者煮酒焚剑



翻开战国时期的历史,是中华民族历史上少有的兵争乱世,其间韩赵魏楚燕齐秦七大战国,或是战争或是伐交给后世之人留下了诸多的感慨。


战国的历史在中后期区别于春秋时期时的不同是,列国进行战争的目的已经不再满足于尊王攘夷,一匡天下,做一个所谓的霸主。而是强悍的国家试图吞并其他国家统一整个帝国,亦或是像中山宋国、鲁国等二三流国家求得自身安定,再没有尊奉周天子的心肠。


时间到了战国中后期时,秦国经过历代国君的励精图治,和对于商君成法的坚持,成长为超级强大的国家,一时之间只有东方的齐国和南方的楚国可以抗衡。


但是齐国因乐毅伐齐之后一蹶不振,蜷缩在山东半岛不再有吞天下之实力,楚国则在历代秦国国君的持续性压力下开始变得愈发衰弱,一时之间只看到秦国指东打西好不威风,而这个时候位于今天河北等省区的赵国开始崛起,在赵武灵王的主导下,赵国率先在全军之中建立成建制骑兵部队。起初,赵武灵王赵雍只是苦于赵国深受匈奴之害,赵人虽然强悍,但是仍然是在匈奴的历次入侵之中损失惨重,边地屡遭荼毒。



于是赵武灵王学习了匈奴人的长处,改穿胡服,在全军范围内推行骑兵制度,组建了一支强大的骑兵部队,并且重用肥义,对国内的一些政治制度做出了有效改革,之后赵国在十余年间迅速强大起来,建立起一支强大的赵军。之后赵武灵王出兵北击匈奴,灭亡楼烦、林胡,灭亡中山国,击败魏国和燕国,时赵军军中有歌“我衣胡服,我挽强弓,北击匈奴,拓地千里”。一时之间赵国国力鼎盛,迅速成长为山东六国中军事实力最为强大的国家。


而长平大战的缘由就得说说韩国的上党地区。秦国当时是秦昭襄王在位时期,秦昭襄王用宰相范雎远交近攻之计,不断入侵周围国家,用名将白起重击楚国,攻破楚国国都,又三度攻打韩国和魏国,使这两个国家俯首帖耳,尤其是韩国,已经在灭亡边缘。


韩国的上党地区在秦赵交界的地方,韩国兵弱民穷,对于这样一块兵家必争之地早已经是受的力不从心,于是韩国人就耍了一个小心眼,韩王已经答应把上党郡献给秦国,但是上党太守冯敬却自作主张把上党地区献给了赵国。


上党地区,地势雄伟,可以说秦赵两强谁拿到了这块土地谁就占据了今后两强争霸战的主动权,但是从总体形势上来看,秦强赵弱,赵国君臣对于要不要接受上党郡就产生了非常大的争执,赵国此时的国君已经是武灵王之后的第三代国君赵孝成王,名相蔺相如和客居赵国的名将乐毅都主张不能接受上党郡,而应当把目光放到国内的建设上。


但是军事强硬派平原君赵胜却是一再坚持必须接受上党郡,才能使赵国立于不败之地。赵孝成王也不甘心这到了嘴边的肥肉不吃,同时孝成王心底也十分清楚,这从秦国的嘴边抢肉吃,那就得做好打恶仗的准备,于是赵孝成王,派平原君前去接收上党郡,同时派老蒋廉颇领兵十万作为后援开始加强上党地区的防御。


没过多久,恼羞成怒的秦国人举国来犯,秦军在大将王龁的率领下出兵攻赵,双方在长平地区相遇,秦军号称虎狼之师,赵军也是天下精锐,两强相遇自然是打的天昏地暗,但是赵军阵地战实力不如秦军,据历史记载,六月,秦军陷赵军,取二寨,杀四尉。七月,赵军筑壁垒而守之。秦又攻其垒,取二尉,败其阵,夺西壁垒。廉颇坚壁待秦,赵军不利,士卒多有逃亡。



这时双方聚集在前线的军队已经达到什么地步?秦国出征三十万大军,赵军出动三十万大军,已经完全发展成为一场决定邦国生死存亡的大决战。


秦国人在前线久拖不决的情况下,秘密派出威名赫赫的名将白起到前线接替全军主帅,并再次派出了十万大军随行。


秦国人散布谣言,说廉颇畏敌如虎,不敢出战致使赵军连战连败。于是赵孝成王开始考虑应当临阵易帅,赵王首先找到了当年一度灭亡齐国的名将乐毅,但是乐毅婉拒赵王,不愿领兵,并且推荐了赵括,于是赵王再访赵氏宗族,宗族之中的众位将军也都称马服子年轻有为,可以为将,但这时赵括的母亲和已经病重的丞相蔺相如都强烈反对赵王用赵括,不过赵王心中计议已定,便派赵括代替廉颇为将。


赵括也率领了一只赵国生力军前往长平前线,这时双方的参战总兵力已经达到了接近一百万人,秦军四十万,赵军四十五万人,云集于上党山地之中,大战一触即发。


赵括到前线之后,废止了廉颇的坚守不出战略,而是开始向秦军大举进攻。



机会终于来了!秦军主力在白起的指挥下佯装败退,退入山地之中,并在长平东南构筑工事,赵括见秦军“败阵”立刻率军追击,但很快就中了秦军埋伏,围困在山谷之中。


另外,白起是沙场老将,早有后手,就在秦赵两军的主力大战之时,白起派了两只偏师,一支去彻底截断赵军后路,另一支用强力骑兵去攻击赵军的大本营,切断赵军粮道。


这个计策可以说用计险峻,这两支部队虽然都是精锐但是兵力都不多,若是一旦失败,那么消灭这两支秦军的赵军部队很快就会压上来,与赵括部队主力会和,两军夹击,秦军将陷入全军覆没的境地。


此时,白起就已经将赵括团团围住,但是,赵括年轻彪悍,并且早有知兵之名,被围的赵军主力也接近四十万人,秦军并没有能力一口气吞下去这股赵军,若是强攻反而有可能撑破肚皮。于是白起每天围而不打,等而围之,每天派出精锐骑兵袭扰赵军,来一步步折磨、蚕食赵军。



赵括此时身陷囹圄,只得以兵车圆阵为营,深沟高垒,希望能够获得支援。但是很快,赵括得知粮道和退路都已被完全封锁,于是将精锐赵军分为四队,每日一队,亲自领兵冲杀突围。


秦军重装步兵本就是天下劲卒,号称为“锐士”自然不是能轻易攻破的,赵军在连续的突围血战之中,粮草逐渐丧失,士兵们开始杀战马,挖野菜,找一切能吃的东西,最后甚至出现人相食的惨状,秦军这时又在周围的水源投毒,赵军奔溃就在眼前。


而祸不单行的是,秦王尽发河内十五岁以上男子从军,组成生力军兵团,开赴前线,一是能为庞大的秦军主战兵团提供给养和辎重,而是绕道上党和邯郸之间的壶关等要塞,切断赵军的归途和赵国的支援路线。


赵括日日领兵出战,勉力维持大军的战斗力,军中无粮他不是不知道,于是几乎是在全体赵军都已经绝望的情况下,赵括率赵军主力做出了最后一次突围行动,赵军以哀兵之力,死力冲锋,但每次冲杀都已是强弩之末。而后赵括被秦军弩阵射中,身中数箭而亡。



主帅阵亡,赵军群龙无首彻底瓦解,三十余万人放下武器投降。


之后白起坑杀了这三十余万赵军,只放了几百个未成年的赵军娃娃兵回邯郸报信,这场战国时期决定天下走势的大战最终以赵军的全军覆没落下帷幕。


此后,秦军东出函谷关再无敌手,山东列国只有招架之功而无还手之力,秦国一统天下已是大势所趋。



纵观长平之战,秦赵两军在前线都是奋力厮杀,浴血奋战,都可称得上是天下劲卒,但是赵国的失败原因却是多方面的,首先,赵军的精锐主力乃是飘忽如风的骑兵部队,但是上党地区,群山叠起,险峰环绕,赵军飞骑在山地地形中完全无法展开,而赵军的步卒在面对秦军步兵时明显实力弗如,而秦国则早已经建立起完备的重装步兵体系,正是秦军之长攻赵军之短。


此外,赵国的整体国力比秦国差的可不是一星半点,历史记载,赵国在长平大战期间多次向齐国、楚国、魏国借粮的记载,赵国对于这场长期的消耗战明显是难以应付的,再看秦国,秦国拥有关中和巴蜀两处大粮仓,是整个战国经济实力最发达的国家,并无作战无粮的隐患。


此外,本应该同赵国合力抗秦的其他国家此时却全都是骑墙观望,甚至,两面讨好,诚如苏洵之言,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再看秦赵两军的统帅,秦国主帅,是早已成名的武安君白起,早已经是搅扰天下的赫赫战将。赵军的第一任主帅,廉颇虽已勇气闻于诸侯,但是却在坚守作战中接连失利,第二任主帅赵括在白起面前虽然稍显稚嫩,但是仍能从容应对。赵括身亡后,赵军立刻冰消瓦解,沦为羔羊。



那么这位赵括少将军究竟是不是只会纸上谈兵的白面将军呢?


说赵括只会纸上谈兵是片面的。赵括是赵国名将马服君赵奢的儿子,所以常常跟随父亲在军中历练,赵括熟读兵书,故常有独到见解,当年秦赵两军的阏与之战,赵军之所以大胜便有赵括和许历的出谋划策之功。


而在赵军攻齐国麦丘之时,赵括巧用攻心计策,优待齐军俘虏,动摇齐军,并且大肆把粮食甩入被围的麦丘城中,最后麦丘诚士气大乱,民众和下层军官杀了齐军主将主动献城,这两场战役都能看出来,赵括是有不错的军事才能的。


而赵奢死后,赵括继承赵奢的爵位,并被赵王钦封为马服子,是得到军中将领一致支持的,这显然不会是一个纨绔子弟能够得到的信任。


而从赵括整个长平之战的战役指挥来看,首先他想尽快决战的方针是符合赵国国情的,因为如果再继续拖下去,先被拖垮的将是赵国而不是秦国,这是当时最现实的情况。长痛等死不如绝地一击!


并且赵括所有计策似乎和白起如出一辙,都希望以偏师迂回,之后进行包抄合围,只是赵军实力稍弱,并未成功,而赵括在大军遭到合围之时,仍然能够让已经断粮的赵军四十六天内保持旺盛战斗力,始终突围作战,这也不是一个庸才可以做到的。


说到这儿,煮酒君倒是想起著名作家孙皓晖,在《大秦帝国》中白起对赵括的评价:假以时日,此人必是秦军大敌。说了归齐还是那句老话,战争打的就是综合国力,而不应简单寄托于一个绝世名家的一己之力,亦或是某个智计百出的绝代天才,发展才是硬道理。



大多数时候,事物的成败并非是单单一人能左右的,天时地利人和,战争也是。只不过成王败寇,是永恒不变的“真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