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这题目,聪明的人就会意识到:庄庄不是人!人是什么?是高级智慧动物呀。人区别于低级动物的显著标志,那就是会直立行走,会产生思想,会想尽一切办法控制对方,会贪婪地掠夺自然界万物而唯人独尊。人还会面对面地性交,并将性交说成是做爱。有专家说了,人的直立行走和面对面的性交是人类进化的重大基础,由此而奠定了人类在地球上的主宰地位。所以人可以称小猫小狗为宠物,而小猫小狗只会对人摇头摆尾做出依人状。 说到这里,有人明白了,敢情这庄庄是小猫小狗? 对了!庄庄不是“卡拉”,但同样是条小猎犬,男狗。 庄庄是条狗,它区别于其它同类的最大标志就是庄庄聪明,而庄庄的聪明的最显著特征就是庄庄会直立行走,使解放出来的前蹄——嗬嗬,不叫前蹄,叫手——能够有机会像人那样去劳动去创造。说了半天,你不晕糊也在去晕糊的路上了。我还是从头道来吧。 庄庄是只灰黄色的小狗娃,俩黑眼睛、黑鼻子煞是可爱。我把它当儿子一样看待,这从给它取的名字上也能看出来。这里面还有一个小秘密,庄庄与我的生日是同一天哩。我把它看成我的前世今生了。 我管庄庄吃,管庄庄喝,还希望庄庄成才。成为什么样的才?终极目标我也是模糊的。别人家的狗会直着身子向人作揖,俺家的庄庄也会;别人家的狗会替主人叨鞋拿东西,俺家的庄庄也会;别人家的狗见主人会摇头摆尾套近乎,见生人会狂吠一气,见半生半熟的人叫三五声再回头看看主人的脸色。俺家的庄庄有过之而不及,见了提溜东西到我们家的或者给过它甜头的半生不熟的人,叫一声是提醒,叫两声盯着手中提溜的东西,叫三声就把东西往主人——我的手里拉,自己不克不扣。从这点上看,我就知道庄庄是可造之材,是只聪明绝顶的狗狗。主人被打发高兴了,什么样好吃的东西不都是由着庄庄来?! 于是把庄庄培养成为一支伟大的狗的终极目标在脑子里逐渐清晰起来,这个目标成为我们家进入新世纪以来第一件上升到规划的大事。从专家的研究著作中,我获取了灵感:首先训练庄庄直立行走,脱离四肢趴地行走的低级行为方式。只有直立行走了,才会把前肢解放出来使之变成手。在不远的将来还要训练庄庄学会面对面地性交做爱,哈哈!将性活动提升到做爱的层面上,是不是低级动物向高级动物蜕变的一种质的飞跃呢? 巴甫洛夫那老头的条件反射原理成为我训练庄庄的总路线。我用了一根极具诱惑力的猪腿大骨头来充作训练庄庄的工具,举到庄庄想吃又吃不着的地方晃动,就如同行贿者口中许诺手里挥舞着的票票一样。庄庄扑上来,我把大骨头随之抬高一些;再放下来,庄庄再扑上来,我再抬高。如此反复,给庄庄一个明确的信号,那就是想吃到这根美味的大骨头,就必须唯主人指令而是从——学习直立行走。 庄庄直立的时间越来越长,我像教婴儿走路一样,拿着大骨头伸出双手诱导着庄庄向前迈出幼稚蹒跚的步伐。庄庄真是一条聪明而极具智慧的狗,从一步两步到三步五步,庄庄会从客厅里摇晃着“走”到厨房寻找大骨头吃,从厨房再“走”到卫生间像人那样蹲到马桶上方便。当然有了这些成果的代价是我的红烧肉变成了大骨头,庄庄啃骨头,我喝汤。 一旦有了这些成果,作为人的我就显露出了未进化完的小尾巴,我就想向另外一群人显摆我的骄傲。 我备好了大骨头,把会直立行走的庄庄带到社区宠物经常聚会的那块绿地上。晚饭后的绿地上面已经聚集了毛发各异、品种各异、性别各异的狗们在嬉戏打闹,主人们围在一边观看和交流。 庄庄的出现,马上引起了人们的惊讶和羡慕:啧,这狗是狗吗?啧啧,真是一只另类的狗啊!啧啧啧…… 庄庄骄傲地挺胸摇曳着向地上趴着的狗们走去,狗们集体向庄庄注视了三秒钟,一只美丽的雪白的小母狗探索般地围着庄庄转了一圈,还在庄庄的肚肚下面嗅了嗅,马上跑回了狗们的中间。狗们一哄而散,继续着他们未竞的游戏。 庄庄独自站在那里寂寞无比。 庄庄想走到狗们中间,走到那只雪白的小母狗跟前。可是庄庄走到哪里,狗们就逃离哪里。直立行走的庄庄并不比四肢着地的同类跑得快。 寂寞的庄庄环顾四周,身子不由地颤抖起来。它刚想放下直立着的身子,见我挥舞着的大骨头,又赶紧把身子挺直了。 我愉快而又自豪地向围着我的人们介绍聪明的庄庄,传授训练庄庄的经验。在我唾沫四溅的时候,人群外有人高叫:天哪!那只直立行走的狗呢? 我急忙把拉开人群,只见庄庄四肢着地颠颠地奔向那只雪白而又美丽的小母狗,融入到了狗们的中间。 【杨晓敏鉴赏】 《会直立行走的庄庄》,是一篇奇而不怪,貌似荒诞不经,却能引人入胜的作品。它以一只叫庄庄的小狗的行为方式,来嘲弄当下盛行的功利主义之风。这只狗在一块骨头的利诱下,渐渐离群索居,丧失了狗性,凡上街就用直立行走来博取主人的欢心,以换得一口美食。长此以往,狗性变异,面目全非,在街上竟被同类视同异己,唯恐避之不及。作者高人一筹的地方,就是在最后让这只狗回归本性,放弃肉骨头的诱惑,四肢着地,奔向心爱的同类异性。作品的视角很独特,通过狗的思维和行状来展开情节,牵扯出狗与现实,狗与同类之间的相互纠葛,使作品的思想空间明显增大。 小小说苍白直露或内涵丰富的表达,都会从文字里显现出来。从中也可以看出一个作家阅读量的大小。爱读书的作者与不爱读书的作者,笔起笔落,文字功力高下立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