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厕训练就这几步,整个过程可以很愉悦

 长沙7喜 2016-06-30

夏天到了,宝宝穿着尿不湿又到处乱跑难免腰部会有些微汗,妈妈们就开始希望早点帮宝宝脱下闷热的尿不湿让小PP享受凉爽爽的感觉,于是思忖着是否可以给宝宝开始如厕训练了。然而,我们听过身边失败的如厕训练也不少,很多妈妈在孩子一岁零几个月时开始训练,训练方法就是每天让孩子尿在裤子上,以为她会觉得不舒服慢慢地就知道憋尿,但实际却没啥卵用,一天洗十多条裤子一夏天下来,照样没学会。

夏天因为衣量少穿脱方便确实是如厕训练的好时机,但如厕和学会走路一样,既需要训练,也是个水到渠成的过程,最重要的是,把自主权放在孩子手里。今天我们来说说这个“有味道”的话题,如厕训练应该从什么时候开始?成功训练如厕有哪些方法?

如厕训练就这几步,整个过程可以很愉悦

厕训练并不只是为了告别尿布

在传统观念里,对孩子进行如厕训练的目的似乎只是为了告别尿布而已,但事实上更关键的意义在于这是符合幼儿心理发展的行为。

精神动力学鼻祖佛洛伊德认为,孩子在2岁到4岁的时候会经历一个“以体验和满足排泄感受为核心的发展阶段”,在这个阶段中,孩子需要“恰到好处”地被允许自由体验和学习排泄的感觉,同时通过合理引导建立起自己的如厕习惯。

过早或过迟训练孩子如厕,都会造成不恰当的体验和未来成长中的人格顷向。例如我们在前两周的文章《为什么把便把尿容易让孩子形成“假自我”?》中说到过早把便会造成“假自我”,而过长时间习惯依赖于尿布,长大后则容易形成邋遢、放纵的人格。

而对于孩子而言,在“肛欲期”前半段需要体验可以按照自己意志自由排泄的快感,而在“肛欲期”后半段则需要体验到可以憋住排泄物并在合适的时候释放的成就感。

如厕训练就这几步,整个过程可以很愉悦

厕训练的时机由孩子决定

很多老人会说,孩子会憋尿了就可以训练自主大小便了。老人所谓的会憋尿通常是以把尿为基础,没把尿时没有、一把就有,这个就是他们所谓的宝宝学会憋尿了。事实上没有经过一段时间的引导和训练,很多妈妈并不清楚什么时候宝宝会憋尿了,如果一直穿着尿不湿,可能到了3、4岁你仍然不知道他到底会不会憋尿。

根据心理咨询师严艺家的建议:要拒绝人为控制的把尿,尊重宝宝自主意识,宝宝行为发展的这些信号可以是如厕训练开始的时机:

1. 对走路和用脚已经没有之前那么兴奋。

如厕训练需要孩子有耐心在原地静坐一会儿,这对用双脚丈量世界充满着巨大热情的学步儿来说尚有难度。

2. 可以听懂指令

基本一岁半以后的宝宝可以通过大人的语言和肢体语言来明白意思,如果要量化的话,至少是三条指令以上,例如:“去房间,找到你的娃娃,把它拿过来”。

3. 能够说“不”

尊重孩子对如厕训练的自主权,孩子需要有能力对如厕训练说“不”,并且适时行使那样的权利。

4. 开始有归位的习惯

例如,洗完澡他可以在你的指令下把洗澡玩具放回到原处。归位习惯会让宝宝自发意识到,排泄物是属于马桶的。

5. 模仿大人的行为

“像大人一样上厕所”是让孩子脱掉尿布的重要内在动力。

6. 有规律的大小便时间

爸妈通过观察可以摸索出宝宝的规律,例如一般会在什么时候排便,大量喝水后多久会有小便。如果大量喝水后尿布开始湿的时间相当固定,就可以说是有一定规律。

7. 对自己的身体有所意识

例如能在肚子痛时够告诉你肚肚痛。当宝宝具备这种感观意识时,经过你不断提醒“要便便了就告诉妈妈哦~”下,宝宝就可以做到想要排便时来告诉你。

当然多数宝宝至少要到2岁左右才会同时满足上述7个基本条件,所以决定何时开始如厕训练,最重要的是要观察自己的宝宝。

这些情况说明孩子没做好如厕准备

  • 在任何情况下抗拒使用马桶或厕所;

  • 一点都不想脱掉尿布,强行更换尿布时会喊叫和反抗;

  • 大便时会躲去角落或柜子里发出用力的声音;

  • 把尿布脱掉后依旧把大便排泄在地上;

  • 在尿布里排泄大便后仍然到处走,也会无所谓坐在满是大便的尿布里;

  • 在大人询问是否需要大便时接连说“没有”、“不要”。

功开始如厕训练只需这几步

1. 挑选一只舒适的小马桶

可能的话带着宝宝去实体店让他自己挑选,并且告诉他这是专属他的东西,从此可以和爸妈一样坐在便盆上便便了。

如厕训练初期推荐可以自由移动的小马桶(宝宝坐便器),不推荐让孩子双脚腾空坐在马桶上,即使有宝宝专用马桶圈。因为孩子刚刚度过学步期,因此他们依旧需要“脚踏实地”的感觉。此外,用小马桶还可以让宝宝清楚看到自己的排泄物。

如果是男宝宝,建议一开始坐着小便,等养成规律如厕习惯之后顺其自然过渡到站立式小便。

Tips: 小马桶挑选的两个要点:

1.有靠背,会舒适很多;

2. 尽量高些,不能太矮,特别冬天厚厚的棉裤缠着膝部,蹲坐在很矮的小马桶里就非常不舒服。

如厕训练就这几步,整个过程可以很愉悦

2. 尝试脱去尿布让宝宝光屁屁,把小马桶放在显眼地方

脱去尿布必须是孩子“自己的”决定,如果他拒绝,那么就再等等。之所以要让宝宝光屁屁,并不是老人说的“多尿几次裤子他知道不舒服就会憋尿了”。而是刚开始练习如厕的宝宝憋尿时间短,经常会玩忘了到很急的时候才要尿,有些稍微多费些时间就尿出来了。如果因为半天没扯下裤子而尿湿了自己,那种感觉多挫败呀!

所以,我们家的小马桶就放在客厅爬行毯边上,在他最经常活动的区域旁,醒目地搁着,这样即便他已经很着急了,也能有可能赶上。(一开始来不及是超级正常的,妈妈们别焦虑!)

如厕训练就这几步,整个过程可以很愉悦

3. 做一些以体验为主的活动

任何尝试都需要有一个愉悦的开始,在训练初期不要一定要求宝宝每次都拉在小马桶里。我在给儿子的训练初期,他经常会在告诉我他要便便的同时明确告诉他要拉在尿裤上,即使我迅速冲到他身边告诉他我会帮他脱去外裤尿在小马桶里会很舒服,他也会拒绝。我想也许他还没完全接受便在外面的方式,于是我并没有勉强,慢慢都会好的。

平时我会让儿子多多体验坐在小马桶上的感觉,有时我自己便便时,就把小马桶搬到旁边,邀请儿子坐在他自己的小马桶上和我一起坐坐、聊聊天,尽管有点那个啥,但是儿子很快就接受了。

如厕训练就这几步,整个过程可以很愉悦

4. 宝宝观察自己的排泌物正常也必要

儿子有很长一段时间会非常爱欣赏自己的便便,有时候真心受不了这种“变态行为。他还会描绘,像香肠、像蛋糕……真心醉了。但是其实这是很正常也必要的,这也是为什么我们不推荐使用大人抽水马桶的原因——他们会因为自己的作品被突然冲走感到困惑。当然这种“欣赏便便”的行为经历一段时间后自然会消失的。

当然,我在儿子对如厕已经习惯了以后,我的习惯是让他大便坐小马桶,小便站着用抽水马桶,每次他都会要求自己去按键冲水,这让他觉得他有和我们大人一样的权力。

如厕训练就这几步,整个过程可以很愉悦

5. 及时给出认可

无论做什么,当宝宝有了成功经验之后,我们都要通过语言和行为表达出认可,比如:哇,宝宝今天又把便便拉在小马桶里了。这对他是很大的鼓励。当然也不用过于夸张的肢体表达或言语赞叹,过度的赞扬会让刚刚取得一点“成绩”的孩子压力倍增,反倒在行为上容易出现倒退。

如厕训练就这几步,整个过程可以很愉悦

厕训练的辅助工具

学习和训练过程都需要借助一些生动有趣的拓展信息,才可以让训练本身更加高效、容易取得进步。宝宝的绘本和玩具也有很多是辅助如厕训练的,不仅是如厕,从更多方面来提升宝宝对于身体、感觉方面的认知。

1. 绘本

有趣的绘本内容可以教会宝宝尿尿便便要靠自己,以及有哪些好玩的事情。小熊宝宝系列中也有《拉粑粑》、《尿床了》这两本书是1岁多宝宝很容易翻阅的。

(图片来自playful chaos)

2. 有如厕教育的儿童剧

我给儿子看过巧虎的有一集是生活习惯——我要上厕所,里面巧虎唱了一首歌“我的屁股挤挤涨涨的...我要去上厕所了...gogo..” 巧虎一边唱一边扭着屁屁着急便便的样子也让儿子很喜欢跟着跳,这首歌也成为一段时间里我经常用来提醒儿子“挤挤涨涨的”这个感觉就是要大便了。据说这也是很多妈妈用到巧虎的地方。

如厕训练就这几步,整个过程可以很愉悦

3. 拼图

德国贝乐多的这套Puzzle多层拼图的主要功能是用来教宝宝身体部位以及用途,这个对两岁以上宝宝认知自己的身体非常有帮助。在如厕训练期,就可以特别引导宝宝来关注是用这个部位来上厕所。

如厕训练就这几步,整个过程可以很愉悦

4. 旅行便携便盆

如果旅行在外,最好携带一只便携便盆。毕竟孩子的控制力不足,有时着急解决又一时找不到厕所时,能把人急疯。对于已经学会如厕的宝宝拉便便在尿裤里是非常难接受的,而出门在外也不容易确保找到卫生条件好的厕所。

如厕训练就这几步,整个过程可以很愉悦

资料参考:Parents网站,心理咨询师严艺家,等。

小树儿妈说:

虽然看起来方法论杠杠,但其实只是告诉大家来弄去脉,这样在排便训练这件事上妈妈们会很淡定,一切妥妥的。

儿子两岁不到点,我在家里添置了小马桶,对于新来的物品,他很好奇也很喜欢。然后我把这个小伙伴介绍给了他,顺其自然开始了排便训练,说是训练,其实过程中是没有“训练”色彩的。整个过程我都充分尊重儿子自己意愿,让他感觉到整个过程都是自己作主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