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耳尖放血治疗头痛

 循天园 2016-06-30

      头为“诸阳之会”、“清阳之府”,脏腑经络气血皆上会于头。“伤于风者,上先受之”。“高巅之上,唯风可到”所以外感头痛,以风为多,因“风为百病之长”,为病每多兼挟,故又有风寒、风热、风湿头痛之分。内伤头痛,多因七情内伤,脏腑失调,气血不足所致,故又有肝火、痰浊、气滞血瘀头痛;或阴阳气血偏虚而引起血虚头痛、阴虚头痛、气虚头痛和阳虚头痛。。头痛一证,既可单独出现,亦可并发于其他疾病。急发为“头痛”,慢性为“头风”。又因其病邪各随经络而致,故又有前额痛、后头痛、巅顶痛和全头南之分。见证不同,治当详察。  

     耳尖放血的作用主要是清热泻火,镇肝潜阳、清脑明目,特别是泄胸膈以上之火。“放血”是中医古老而有效的“去火”方法,当然放血的部位并不局限于耳尖,只是因为耳尖相比耳穴其他放血部位更容易定位和操作,疼痛也相对较轻,故使用最为广泛耳尖放血。

  耳尖放血主要可以治疗如头痛、高血压、结膜炎、腮腺炎、麦粒肿、失眠、肺心病等肝阳上亢、实热病症。

[转载]耳尖放血治疗头痛


  耳尖放血的操作方法:

 取耳朵顶端,找耳尖穴,按摩耳廓让其充血。严格消毒后,一次性采血针(三棱针或注射针头)对准部位,深度约12毫米, 速刺速出。轻挤针孔周围的耳廓促其出血,然后用干棉球吸取血滴。出血量是根据情、体质而 定。每侧穴位放血510滴。

耳穴图.jpg

    配穴:额、枕、神门、颈、心、肝。

    以为主耳尖穴,酌加配穴,每次选3穴。急性发作期,可在其中2穴,以三棱针放血。重者每日治疗1次,一般隔日1次。

    严重者可配合以下穴位:

太阳、百会、大椎、阿是穴,列缺、足三里,三棱针点刺出血,火罐拔吸5分钟。

偏头痛者:梅花针沿印堂-太阳弹刺患侧,微出血。
额顶痛者:梅花针沿印堂-百会-大椎弹刺,微出血。
额后痛者:用梅花针从百会穴分别弹刺至肩井穴,微出血,可在大椎拔罐。                                                                   禁忌症:

 

  1、合并肝、肾、造血系统严重原发疾病及精神病患者。2、孕妇及哺乳期妇女。 3、身体极度虚弱及有出血倾向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