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毕业季| 学生需要规划未来的机会与能力

 Purefact 2016-06-30



对于青少年来说,中小学阶段需要学会为自己负责,有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对于教育管理者来说,基础教育阶段需要立足升学的现实,更要放眼人生的未来。

人们在轰轰烈烈的新课改中,建设丰富多彩的课程时,请不要忘记:有一门关于职业生涯规划的课程,带领学生们找准自己的方向,规划自己的人生!



每年6月,几乎都成为高考月。

从正式高考,到公布分数,再到填报志愿,牵动着每一个高考生及其家人的神经,更牵引着所有高中校和区域管理者的目光。

也就是从这个月开始,焦虑、欣喜、失落、煎熬、解脱……或悲或喜的复杂情绪交织着,让人们,特别是考生和他们的父母们,经历一段特别的时光。所以才有了“不经历一次高考就不是完整的人生”的说法。

也就是这段时间,让我们看到了许多“问题”,想到了许多关于教育的话题。

结束高考,不管高考成绩如何,也不管最终能否如愿考上理想的大学,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都是结束一段“煎熬”的青春。在等待最终结果公布的当口,许多毕业生开始短暂的没有学校、没有家长约束的“放纵”。他们卸下所有的心理包袱,躲开所有亲人关注的目光,“名正言顺”地丢弃所有关于高考和高中生活物品,“理所当然”地纵情玩乐……这是压抑太久的一次彻底释放,也是坚守过后的一种“逃离”。

当成绩公布,选择学校、填报志愿又成为令人头疼的一次艰难选择。有人不断比较,在理性分析中选择接近自己喜欢的高校或者专业;有人直接将自己的发展“权利”交给父母长辈,或者被长辈的意志“绑架”,由父母“包办”志愿选择;更多的人则受到各方面建议的影响,在自己喜欢、同学亲友推荐,以及就业热门专业之间的纠结中选择……

如果我们有意咨询一下周围的考生:你对未来的职业选择有什么打算?你对人生有何规划?或者更“诗意”一点:你人生的理想是什么?恐怕能得到的有价值的回应不会太多。特别是一些农村学生和在三四线城市就读的学生,似乎填报志愿比高考还要艰难,因为他们大多都不曾在中学阶段有过自己的职业规划,也已很久没有思考过关于人生理想的大事,有的只有眼前的现实!

所以,这时候,他们不知道自己究竟要干什么,应该选择什么,甚至一时丧失了前进的动力,失去了人生的方向。

这似乎也不能怪他们,或许还要回到教育本身,寻找根源。

今天的教育,有多少学校,特别是高中校,有一门关于人生规划和职业理想的课程?有多少区域和学校,能在升学和考试之外坚持一种有意义的理想教育?

因为教育关注未来或者理想越来越少,学生所处的教育环境压力越来越大,他们在逐渐丧失仰望星空的勇气与精力,也在逐渐失去畅想和创造的动力与能力。

其实,在美国、德国等发达国家,职业教育从幼儿园就已经开始,通过职业模拟、看录像、实际尝试操作等方式,使孩子从小就对自己有一定的了解,可以瞄准目标发展。反观我国,目前各高校已普遍开展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但中小学阶段只有少数大城市优质学校有所涉及。

如何推动我国中学生的职业规划建设,已经有高校开始行动。据了解,由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3所高校共同研发的《中国高中生学科及高考专业倾向测评(ZGZC)》正式上线。基层学校和地方也在不同程度上有所探索,但尚未形成规模效应,也未成为基础教育领域的共识。

当然,不管是测评工具的研制,还是相关课程的开设,都应该是科学引领青少年认识自我、发现自我,从而面向更好的未来。

对于青少年来说,中小学阶段需要学会为自己负责,有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对于教育管理者来说,基础教育阶段需要立足升学的现实,更要放眼人生的未来。

人们在轰轰烈烈的新课改中,建设丰富多彩的课程时,请不要忘记:有一门关于职业生涯规划的课程,带领学生们找准自己的方向,规划自己的人生!

如此,才不至于在高考后的时光里,失去前进的目标和方向!

内容来源:中国教师报(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