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最神秘的死亡组画—勃克林:画笔谱写出死神的旋律

 美揽资讯 2016-06-30

1909年,德累斯顿

一位音乐家在观看了一副画的黑白复制品后,被画面中对死亡的诗意描绘所深深吸引。他说:“这幅画厚重的结构和神秘的题材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它显露出了诗意的氛围。”以此为灵感,他花费一年的时间创作出了蜚声世界的殿堂级交响诗。

他便是拉赫玛尼诺夫,那首同名交响诗叫做《死之岛》。

最神秘的死亡组画—勃克林:画笔谱写出死神的旋律

▲《死之岛》 'New York' version, 1880

《死之岛》,瑞士象征主义大师,阿诺德.勃克林的代表作。这组画接近死亡,带有空灵、神圣的氛围,而寓意神秘,甚至连名字都由赞助人所起。或许是更希望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解读方式,他曾声明“他绘画的目的是使人做梦”,以致从没有在公开场合下做过任何解读,这令这些画在他1901年去世后彻底成为了一个谜。

最神秘的死亡组画—勃克林:画笔谱写出死神的旋律

▲《死之岛》 'Basel' version, 1880

作为生命的终点,死亡伴随着人类的历史,一直是永恒话题。在西方文化语境下,自古希腊始人们便开始直面死亡这个人类无法抗拒的永恒力量。柏拉图以果断的口吻表述这样的信念:“人的灵魂是不死的 , 它在一个时候有一个终结称为死, 在另一个时候又再生出来,但是永远地不会消亡 。”而赫拉克利特 、苏格拉底 、伊壁鸠鲁等哲学家对死亡采取超然的诗性态度。在艺术创造,古典艺术也以死亡终结作为悲剧的理想范本。即便是基督教文化占据统治后,这种描绘死亡的方式依旧长期成为艺术的主流,如悲剧化处理的耶稣之死等题材。

最神秘的死亡组画—勃克林:画笔谱写出死神的旋律

▲《死之岛》 Third version, 1883

而在“死之岛”的画面上,艺术家摒弃了所有的文本、情节,观众只能从图像中感受到死亡的恐惧、黑暗、和近乎窒息般寂静。这一系列作品共有五个版本,分别创作于1880至1886年间。整体颜色由深至浅,画面细节各有不同的变化。最后一版的颜色偏冷,基调苍白,好像目光与之相对便接触到了纯粹而寂静的死亡。

最神秘的死亡组画—勃克林:画笔谱写出死神的旋律

▲《死之岛》 Version 4 (已毁)

关于画中的岛屿是否存在,没有人可以下定论。但其中一种说法是认为画中描绘是希腊神话中的卡戎,作为冥王哈迪斯的船夫,专收阴魂一枚银币带魂灵渡河,否则会被冥河摆渡人卡隆将死灵无情地抛入河中。

最神秘的死亡组画—勃克林:画笔谱写出死神的旋律

▲《死之岛》 Fifth version, 1886

五幅画面大致接近,岛上夹杂着古典建筑的形状,令人感到废墟与衰亡的场景,从而形成空灵神圣的氛围。在这一系列“梦境中的画作”中,勃克林幻想人死之后都会被死神装进棺材,送到“死亡之岛”上。海面一孤舟,其上站着一位白衣人,运送者一个白色棺木前往岛屿。岛屿由一块块巨大的石头组成,给人一种厚重而无法撼动的感觉。人与棺材在巨大的岛屿的映衬下显得非常渺小,它们登岸之后只会静静的“存在”在岛屿上的一个角落,永久的存在在那里而已。这一系列作品在20世纪初的欧洲,尤其是德国和东欧被制成印刷品广而悬挂,它极大地迎合了在动荡政治中德语国家潜在意识里对死亡、暴乱的恐惧感。

最神秘的死亡组画—勃克林:画笔谱写出死神的旋律

▲《死之岛》亦曾成为希特勒的背景

19世纪末,随着国家垄断的不断加剧,社会经济处于极端不平衡之中,矛盾一触即发。战争的乌云如同幽灵一般笼罩在欧罗巴上空,人们生活在悲观、绝望的情绪中,或沉迷于醉生梦死。世纪末所带来的焦虑不安、恐怖的预感,都成为了新思想、新艺术的开端。

以叔本华的悲观主义为开端,伴随着尼采的说“上帝死了”,弗洛伊德为艺术创作开拓了全新的表现范畴。而后的波德莱尔突破传统以丑写美,在美学上具有创新意义写出了充满叛逆且神秘的《恶之花》,这也是 20 世纪现代文学中重要的原则之一。这也影响到了勃克林的创作,他成为了德国象征主义的重要代表,作为性格独特,骄傲、且神秘的艺术家,他热衷于对梦境的描述及对感性的认知,寻找新的艺术形式,忧郁与死亡成为他表达的手段。

最神秘的死亡组画—勃克林:画笔谱写出死神的旋律

▲《自画像》1872

这在他著名的自画像中也可见端倪。这可能是最为诡异的自画像,它告诉人们死亡如此遥远,又如此亲近。无常的死亡常常在人们耳边窃窃私语,他的阴影注定将如影随形般伴随每一个人的一生。他拉着死亡的旋律,而勃克林专心聆听,仿佛是这死亡的乐章多么诱人,艺术家要从这汲取到创作的灵感。

最神秘的死亡组画—勃克林:画笔谱写出死神的旋律

▲《海边别墅》

而在《海边别墅》中,与《死之岛》相仿,同样是静穆空灵的美,但是这幅画整体给人以哀戚、 怆然和几分迷离的感受。海边的树林中,古代建筑的遗迹若隐若现,带着死亡与荒凉,海风无情的吹拂。一位身着黑色长衫的女子面朝大海,似乎在眺望,也可能是在沉思。面对强悍的自然,在前大的文明都将成为死亡的遗迹,在自然面前,人类的悲喜几近不值一提。

一如改变他一生的那次参观庞贝遗址,从此废墟的死亡成为他画中的点缀。

最神秘的死亡组画—勃克林:画笔谱写出死神的旋律

▲《浮生若梦》

《浮生若梦》则在一座美丽的春之花园里,描绘了人一生的三个时期。中间的坟墓上铭刻着“浮生若梦” (“Vita somnium breve”)。近处两位无忧无虑的孩童,而后一位妩媚的女性和骑马的骑士。前者象征美丽的容颜、青春的躯体,后者象征着荣华富贵、建功立业,两者都有着最为宝贵的健康生命,而最后坟冢上的垂垂老者,死神已经举起镰刀,即将收割他的生命,

人的一切都将随着死亡而消逝。

最神秘的死亡组画—勃克林:画笔谱写出死神的旋律

▲《生之岛》1888

最神秘的死亡组画—勃克林:画笔谱写出死神的旋律

▲《夏日》

最神秘的死亡组画—勃克林:画笔谱写出死神的旋律

▲《缪斯女神》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