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视频:不加后期特技,他们真的能水上漂

 cocosyl 2016-07-01

最近一个在马来西亚吉隆坡拍摄的视频在网络上引发了轰动。在视频中,许多年轻人在一个充满奇怪液体的游泳池的“水上”跑步、跳舞、翻跟头。

这些人怎么做到了蜻蜓点水,为何没有摔到水中。美国主流网络媒体BusinessInsider进行了一番科学解释。

实际上,游泳池的液体不是人们经常看到的水,而是一种被称为“非牛顿流体”的液体。视频中的游泳池,实际上灌注了大量的“欧不裂”(oobleck),它是一种玉米淀粉和水的混合物,欧不裂的名字,来源于图书《Bartholomew and Oobleck》。

水是典型的牛顿流体,而非牛顿流体的物理表现,和水截然不同。根据2012年发表在《自然》杂志上的一篇论文,一旦受到重物压力,非牛顿流体短暂变为固体。据悉,非牛顿流体包括了血液、牙膏或是番茄酱等。

欧不裂的奇妙表现,来自于玉米淀粉。一般来说,玉米淀粉不会溶解到水中,这些淀粉的粒子相互附着,形成微小的不容易压扁的微小颗粒。

如果被施以外界压力(比如人行走或是单车行驶),这些玉米淀粉颗粒相互堆叠,将颗粒之间的水分挤出。研究人员发现,此时他们表现出了固体的特性,在上面行走的人也自然获得了支撑。

不过这种颗粒不会永久性变成固体,比如一个人抬走了脚,则玉米淀粉粒子不再相互挤在一起,水分重新回流到淀粉粒子之中,“欧不裂”又表现出液体的特性。

在视频中,人们在游泳池中跑动的时候,转变成为固体的玉米淀粉,在脚周围形成了一个支撑平台。一旦脚离开,玉米淀粉颗粒和水分重新组合,固体开始“溶化”成水。

当然,防止陷入到欧不裂中的诀窍,就是不断施加压力。

在视频中,单车往下坠落时,欧不裂成为固体提供了支撑,但是伴随着压力减小,单车出现了开始下陷的情况。

同样的道理,也会表现在沙漠背景下。仍在沙漠中快速行走时,双脚并不会陷入到沙子里,但是如果在一个地方静止不动,则可能陷入到沙子中。

另外,非牛顿流体的粒子必须具备一定的体积,才能够成功固化。如果颗粒太小,这种流体无法像欧不裂那样产生凝固的效果。

比如,牛奶是一种混合溶液,但是它无法成为一种欧不裂,因为牛奶中的蛋白质和脂肪粒子太小。

据悉,非牛顿流体物质的粒子尺寸,必须超过一微米(相当于一个细菌的大小)。研究者发现,玉米淀粉的粒子尺寸,在5微米到20微米之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