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说书人》课堂实录(执教人:白坤峰)

 江山携手 2016-07-01

    《说书人》课堂实录(执教人:白坤峰)


教师:同学们听过评书吗?说评书不是念文稿,而是要说得熟,准,生动,还要有表演。这是一门艺术。当然,它有局限,比如,它很固定化,你听了《岳飞传》再听《杨家将》,往往觉得有些重复,你听完《三国演义》再听《隋唐演义》往往发现有情节相似,而且它为了求生动、求吸引底层百姓,往往不尊重历史,信口而说。然而,它有一个良好的作用,大家可能没有想到,那就是它可以迅速而有效地培养你的历史感。

       教师:我们先解决文中的字词:(可在头一天发下去,让学生提前看)

说书:即说评书。

评书:又称“说书、讲书”,广东粤语等地区俗称“讲古”,古代称为“说话”,是传统讲说表演艺术形式,宋代开始流行。

城隍庙:城隍,有的地方又称城隍爷,是古代汉民族宗教文化中普遍崇祀的重要神祇之一,大多由有功于地方民众的名臣或英雄充当,是民间和道教信奉守护本地城池之神。

 

醒木:说书艺人为了使听众肃静或加强语言气势,用来拍桌子的小木块。

pǒ箩:筐。北方方言。

庙祝:寺庙中管香火的人。

 

李逵从酒楼上跳下:此为梁山黑社会劫法场救宋江的故事,李逵杀了许多官军与百姓。此故事见《水浒传》第四十回 梁山泊好汉劫法场。

 

十字坡:孙二娘(外号母夜叉)常常在此杀死客商并做成人肉馅的馒头(北方现在叫包子)。故事见《水浒传》第二十七回 母夜叉孟州道/卖人肉 武都头十字坡/遇张青。

 

快活林:武松帮助官二代施恩(外号“金眼彪”)打败了蒋门神,夺回快活林酒店的故事。(此为官员内斗兼有黑社会性质)故事见《水浒传》第二十九回 施恩/chóng/孟州道 

武松醉打蒋门神

 

大名府:宋江、吴用等人欺骗卢俊义,致使卢俊义被判处死刑,后来梁山出动军队攻克大名府救了他。故事见《水浒传》第六十二回 放冷箭燕青救主 劫法场石秀跳楼。第六十三回 宋江兵打北京城 关胜议取梁山泊。

 

家庄:梁山黑社会主动兼并地盘的故事。其中扈三娘是评书中的亮点。故事见《水浒传》第五十回 吴学究双掌连环计 宋公明三打祝家庄。

 

制钱:明清时代的圆形方孔钱,北方叫制钱。

空中楼阁:此处的意思是风风光光的职业。

台衔:对他人名衔的敬称。台:敬词。

 

定更炮:旧时初更时(晚上八点左右,即“起更”时)放的一声报时的炮声。

云牌:即“云板”,一块两端云头状的扁形铁片,敲击发声。用为报时或集众。

摊肆:地摊和商铺,泛指杂货交易市场。

 

刘唐:外号“赤发鬼“,水浒黑社会人物。故事见《水浒传》第十四回 赤发鬼醉卧灵官殿。

 

消灭:消失

玉墀chí:殿堂前的石阶。

 

封神:即《封神演义》,一般俗称《封神榜》,又名《商周列国全传》《武王伐纣外史》,其中的哪吒闹海、姜子牙下山、文王访贤、三抢封神榜等情节颇有名气。

 

隋唐:《隋唐演义》就是戏说隋亡唐兴这一历史过程的小说。刻画了秦琼、程咬金、李元霸、李世民、杨广、宇文化及等人物。有时不合乎事实。

 

七侠五义:,改编自清代古典小说《三侠五义》,描写了贤臣包拯的事迹之后,以御猫展昭和锦毛鼠白玉堂的“猫鼠”之争为线索,交代了“五鼠”归附包拯的经过。

 

精忠传:即《岳飞传》。

yīn哑:同“喑yīn哑”。

铜元:俗称铜板。

 

汤:可能是“胡辣汤”,用海带、花生、胡椒粉、面筋等做成的咸汤。

杠手:抬东西的人。北方习语把两个人加一条棍,叫作“一付杠”,其人则叫“杠手”

 

小商河:岳飞手下的年青将领杨再兴英勇战死于小商河的故事。此大致是历史事实。

 

 截教的瘟阵:《封神演义》中提及的截教,指的是以通天教主为主的派系。瘟癀:出自《封神演义》第80回,杨任大破瘟癀阵。 

隋炀yáng帝(杨广)赏琼花:见《隋唐演义》,相传杨广奢侈无度,为了看神奇的琼花而游扬州。杨广到扬州、下江南奢侈是历史事实。

 

 

教师:在那个没有电影电视电脑的时代,没有演唱会没有流行歌曲的时代,评书与戏剧往往是大家唯一的娱乐,于是盛状空前。

但是,师陀笔下的说书人,又是怎样的境遇呢?从哪几个方面呈现而出呢?请同学寻找。


一、        环境布置:破旧残缺。

学生寻找:在城隍庙月台下面,他放一张断腿板桌,周围——前面和两旁,放几条板凳。……桌子和板凳是他向庙祝租来的。)

二、       道具、打扮:寒酸贫困。

学生寻找:“他是个中年人,穿一件蓝布长衫,脸很黄很瘦。他有一把折扇——黑色的扇面已经不见了,一块惊堂木——又叫做醒木,一个收钱用的小笸pǒ箩,这便是他的一切。” “说书人的脚从席子里露出来,不住随着杠手的步骤摆动,他的破长衫的一角直垂到地上,一路上扫着路上的浮土”。

三、        身体状况:越来越差

学生寻找:“他的声音不高,并且时常咳嗽”。 “他比先前更黄更瘦;他的长衫变成了灰绿色;他咳嗽,并且吐血。”“”

四、       经营过程:得钱艰难,抱病说书。

学生寻找:渐渐的他比先前更黄更瘦;他的长衫变成了灰绿色;他咳嗽,并且吐血。间或他仍旧吼,但是比先前更衰弱,他的嗓子塌了,瘖哑了。

五、        家庭状况:无人无家

学生寻找:“他家里人呢?他家里有人吗?”“他压根儿没有家。”

六、        社会地位:低下卑贱

学生寻找:“现在你好到地下去了,带着你的书。”当他们把说书人放下去时候,内中有一位嘲弄的说。

七、        听众数量:日趋减少。

教师寻找:接着是谁都能想到的极自然的结果,他的老听客慢慢减少了,年老的一个跟着一个死了;年少的都长成大人,他们有了大人的职务,再不然他们到外乡去,离开了这个小城。而最重要也是最不幸的,乃是他时常发病,他不能按时开书,有时候他要在中间停好几天。

八、        人生结局:无家无室,潦倒而死。

学生寻找:“他怎么死的?”因此我接着问。……“吐血。”

“他病的很长远吗?”

    “不,不长远,七八天前他还说书。”……“他压根儿没有家。”

 “那么他也没有儿子吗?”

    “谁知道!我们没听说过。”

 

教师友情提醒:学生一时不可能总结出结论性的句子。可以在课堂上慢慢引导一下,让他们不要重复回答,而要简洁明了

 

教师提问:我们把原文中的“吐血”,改为“肺病”,好不好?

学生:不好。吐血是现象,肺病是原因,说书人肯定看不起病,旁人也不可能关心他的病情,只可能知道他是吐血而死。

 

教师提问:“他病的很长远吗?”“不,不长远,七八天前他还说书。”大家注意,“不长远”与“七八天”。

学生讨论后回答:如果一个人病了“七八天”我们就觉得时间很长了,但书中的扛手还认为不长远。这种对比,无声地表达了同情与悲叹。

教师:说书人的经历,说书人引出的感叹,我们如何评价?请让我用四句不标准的古体,来表达的心愿:

 

折扇醒木说四方,

古今一梦不荒唐。

英雄只在书中过,

惹得你我叹苍凉。

 

教师:说书人的性格有什么特点?为人老实。

以前听戏、听相声、听评书、看变戏法,不是先买票,而往往是事后收钱或中间收钱,收钱是一门艺术,也是一种方式。假如说书人其性格灵活,他完全可以传统的方式收钱

例如,讲书讲到中间,停下来:“老少爷们,在家靠父母,出门仗朋友。您要吃饭,我也要吃饭哪。你有钱,我有嘴,请你多少赏俩子儿;大伙知道吗?你们中间,只有一个人刚刚死了他爹,你要是不相信啊,他现在肯定准备要走,他现在就要回家哭丧去。

这么一说,大家都不好意思走了,肯定给钱。

要完钱,再说:“我刚才哪里说的是您各位啊,各位都是君子。君子多钱多幸福。

然后接着说书,说到中间:再次要钱。“各位,我也说了大半天了,不好意思。您掏几个小钱,那是九牛少一毛;我得几个小钱,那是一天的伙食。我有嘴,你有钱,大人不嫌小人烦。您多少再赏几个。你们中间,有一个人要急着回家,他家失火了,他要救火去。”

      大家不要笑话人家狡猾,人家也是被逼的。现在有了售票制,合理。

那么,小说中的说书人是怎样收钱的呢?“再请八个,一个馒头的钱。还有六个;还剩四个;只剩三个了,哪位一动手就够了。”时常将收到的钱数一下,他叹息日子艰难,让客人另外给他增加。

 

教师:注意一个词,“请”,“请钱”——请钱出来。

大家再看那些听评书的,为什么不给人家钱呢?就是说,你要么不听,要么听了给人家钱,为什么这些人既来听,又不给钱呢?他们不可能

有时,悲惨的境遇是不能引发人们的同情的,尤其过去的时代。

有时,高超的技能是不能养家糊口的,尤其是你只是指望他人自觉自愿时。

所以,很多时候,人不是死于制度,而是死于人心。

但愿,我们自己的心,没有太大的问题。但愿,我们的善良,不会半小时即逝。

 

大家可能不太清楚为什么评书活不下去了,因为有了流行歌曲。

同样,改革开放之初,河北的刘兰芳讲评书《岳飞传》,那真是惹得孩子们放学就往家里的收音机旁边跑,下班的工人驻足路边听广播。但等到流行歌曲一起来,评书就式微了。无论表演者的水平高,还是不太高。

 

教师:请问,文中的主人公说评书,其水平如何呢?找出依据。

学生:水平高超。

                    让学生找到如下段落,齐读:

我甘心将这些台衔让给别人,在我自己的大名下面,毫不踌躇的写上——说书人,一个世人特准的撒谎家!

  我很难说出所以要如此决定的理由;也许这是唯一的理由,我觉得这种职业可爱,另外,或者我应该说我被他迷住了。

实际上我们全被迷住了。他从傍晚直说到天黑,一会儿定更炮响过,接着是寺院里的大钟.再接着,鼓楼上的云牌。

当这些声音一个跟着一个以它们宏大的为人熟悉的声调响过之后,摊肆全被收去,庙里安静下来,在黑暗中只有说书人和他的听客。其实只剩下了个数百年前的大盗刘唐,或根本不曾存在过的莽夫武松……

 

    教师:同学们现在可以理解当年的作者为什么也想做一个这样的“撒谎家”了吧?只是因为评书文化的魅力大。

但评书不可避免地衰落了,因为今天的人们的娱乐场所、娱乐工具更多了。可是,那毕竟是一种文化,一门手艺,一种传统,它失去了,是多么可惜啊。大家想一想,我们已经失去了很多很多了。请齐读课文的最后两段

 

我在旁边看着,毫不动弹的站着。一点不错,说书人,现在你的确应该带着你的书到地下去了;但是当你还活着的时候,甚至当你支持着你的病体的时候,你可曾想到你感动过多少人,你给了人多少幻想,将人的心灵引的多么远吗?你也曾想到这一层,你向这个沉闷的世界吹进一股生气,在人类的平凡生活中,你另外创造一个世人永不可企及的,一个侠义勇敢的天地吗?……

十字坡现在在哪里?小商河在哪里?截教的瘟阵和隋炀yáng帝赏过的琼花又在哪里?凡是回忆中我们以为好的,全是容易过去的,一逝不再来的,这些事先前在我们感觉上全离我们多么近,现在又多么远,多么渺茫,多么空虚!

  教师:读完以上两段,再想一想全文,再想一想中国其他的传统文化,请写一段评论吧。

(也可以在课下写,在课堂上展示

 

学生作品一:

我们大步地向前走去,因为我们曾自信地主人为曾拥有的文化永远伴随我们或弃之不足惜。可是蓦然回首,手中却只握住被岁月风干的灰烬,接着就被茫然的风吹远。

前人眼中的美好终成为后人眼中的泥沙。前人留不住,后人不想留。

                  (作者 穆紫锐)

学生作品二:

没有人能够用手掌接住一片雪花又放开。

说书人,一个世人特准的撒谎家。他没有蒙骗世人,只是生活与人们欺骗了他。他的醒木拍醒了听客,也拍走了浮空的幻影。

          (作者 杨可歆)

学生作品三:

你虽然留下了那个充斥侠义幻想的世界,但我不认为它们会代替这喧哗与多变的现实世界。哪怕我们会去努力记住它们。过去的终将是过去。

人死了,书还没有讲完。这是一个人的悲伤,更是一个时代、一门传统手艺的伤痛。一成不变的事物大多无法生存,而一旦不能保持原状,那它还是不是传统呢?

      (作者 乐弘)

 

 

教师:以上展示的全是好作品,但大多数同学的作文是有缺点的,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学生可能只是一味的续写,或是想象文中的“我”如何继续思念说书人的。或是一味煽情,而缺少观点。或是重复、转述、缩写书中的故事,而以上那些跳出《说书人》的故事本身的学生们,可能写得更好。

 

教师:师陀对于评书的回忆,写的非常好,大家刚才已经齐读过了,同学们,我们不能只是看懂文章,而是要写。而要想会写,就要仿写,请大家再次仔细阅读下面一段书中的文字,然后尽量严格仿写。

友情提醒,你们可以写“故乡、歌声、童年、明星、唐诗、宋词、读书、相声、戏曲、书法、游戏、叫卖”等内容。

                                   课文原文:

一切曾使我们欢喜和曾使我们苦痛的全过去了,全随了岁月暗淡了,终至于消灭了;只有那些被吹嘘和根本不曾存在过的人物,直到现在,等到我们稍微安闲下来,他们便在我们昏暗的记忆中出现——在我们的记忆中,他们永远顶生动、顶有光辉。跟这些人物一起,我们还想到在夜色模糊中玉墀四周的石栏,一直冲上去的殿角,在空中飞翔的蝙蝠。天下至大,难道还有比这些更使我们难忘,还有比最早种在我们心田上的种子更难拔去的吗? 

                           教师示范,我是以“读书”角度写的。如下: 

   白天的一切使我们烦躁和使我们分心的全离开了,全随了光线隐藏,终于渐渐无声,只有那些被记录和被创造出来的比现实更真实的人物。直到此时,等我把目光投向远方时,他们便在我汹涌的心灵中动了起来——在我的想象中,他们永远不变也从不离开。跟他们在一起,我们还会想到漫长的密西西比河在晨光摇曳的两岸,直上云端的巴黎圣母院,在林间凌晨四点开放的海棠花。人生再长,难道还有比这些章节更使我遐思,还有比漫流在心中的大江大海更不易舀干的吗?

(白坤峰)

 


有关这一段仿写,学生的佳作很多,如俞昊岚描写“书法兰亭”,万可悦描写“故乡风物”,吴添禹描写“足球名星”,高雯昕描写“爆米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