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期末复习的五大误区四个建议,告诉家长学生千万要注意| 好老师

 许愿真 2016-07-01

到了期末复习阶段,家长和孩子齐上阵,都紧张、忙碌起来,就为了孩子能在期末考试中,考出好成绩。可是这家长越是“求胜心切”,对于孩子的期末辅导,越容易走进误区,比如说“疲惫战术”“忽视基础”“批评为主”等,可都是家长们最容易犯的错误,如果不及时纠正,很可能就南辕北辙,家长和孩子越努力,距离“好成绩”反而更远。小编告诉您,今天和您分享的这些避免误区的建议,不仅复习阶段适用,日常学习中也不妨试试呀!

  期末复习5大误区,家长辅导孩子需注意!

  第一、只做难题,忽视基础知识。

  有些家长可能会认为让孩子多做难题有利于孩子成绩的快速提高,所以在孩子的复习任务中安排了大量难题的练习。

  但是在期末考试时,卷面上其实并没有难题,而是以基础知识为主,即使是稍微有一点难度的问题,也不是孩子不能独立解决的。

  另外大量练习难题还会影响孩子的自信心,让孩子对自己的学习能力产生怀疑,同时会耗费孩子大量精力,这样既浪费了宝贵的复习时间,还占用了孩子的休息时间,得不偿失。

  第二、在时间上搞疲劳战。

  有一部分家长会认为,期末考试复习期间必须抓紧每分每秒进行学习,有的家长甚至会督促孩子挑灯夜战。

  其实,在指导孩子复习时,家长要注意引导孩子劳逸结合,有张有弛,合理安排复习科目和时间,让大脑得到适当休息,使其保持思维活跃性,这样才有助于取得较好的复习效果。

  第三、只看不足,经常批评孩子。

  有些孩子,平时成绩还可以,家长也不太注意学习中潜在的不足。临近考试,家长才发现孩子还有一些问题理解得不透彻、掌握得不牢固,很多题目都不会做等等。

  这时候家长开始慌作一团,连忙给孩子布置一大堆新任务,让孩子重新学习一大堆知识,还会动不动就批评孩子一顿。

  家长的这种反应不仅会影响到孩子已有知识的巩固和复习,还可能会影响到孩子对自己的信心。最后的结果就是会直接影响孩子的复习效果和考试成绩。

  第四、避重就轻,忽视基础

  在复习中,考生应该从专题训练回归到基础知识的理解,强化基础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考试大纲中对出题目标和能力要求其实都有表现。

  现阶段基础知识是考生复习的重点,是考生其他能力在考试中得以发挥的基础,不要一味钻难题、怪题、生题,也不要因为题目简单而掉以轻心,在考试中无谓丢分。

  注意查缺补漏,将以前考试试卷中出现的错题进行订正、分类并及时改正,做到“题不二错”,就能在考试中出奇制胜。

  第五、面面俱到,一味求全

  对于每个考生而言,无论从全局的角度,还是从单科的角度,都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况且,由于试卷受卷面、考试时间的限制,不可能涉及所有知识点,必定是有重有轻,有主有次。

  因此,考生在备考的过程中,要注意对重点知识的复习。重点突出,主次分清,复习效果才会好。

  最后想说的是,不管在考前复习中发现孩子有哪些不足,家长都要保持一个平常心,正视孩子现有的不足。

  重点是帮助孩子巩固和掌握已有的知识,在此基础上再帮助孩子理解学习掌握得不好的地方,不要盲目地在复习阶段学习新的知识和内容。

  四条建议,让学生轻松避开误区很多人担心考前综合症,以为考试时紧张就会把所会的东西都忘掉,但心理学家的实验表明:在实验对象考试前三天中,每天有人陪他说话、下棋、打牌、玩耍,晚上还要干扰他睡觉,三天后,考察他之前已经掌握的知识,发现结果和他平时的水平差距并不大。所以,抛弃沉重的心理包袱,认真、有效地做好复习工作,期末考试提高成绩就不是梦想。在此过程中,专家提醒同学们,关注以下几条期末复习妙招。

  1、课堂知识为基础

  常见误区:

  学生觉得,复习阶段,老师在课堂里面说的大多是已经学过的知识,都已经掌握了,没必要花那么大的力气去仔细听、认真记。

  建议:

  在复习阶段,应该摒弃放松课堂学习而只专注于难题、偏题的做法。只有将课本内容融会贯通,才能为更高层次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2、理清概念抓要领

  常见误区:

  许多同学觉得时间不够用,作业和复习都是拿到题目就做,遇到不懂的再看教科书和笔记。其结果必然是速度慢、效率低。另外,由于基本概念不清或者是理解错误,题海战术起不到应有的作用。

  建议:

  先看透课本内容再动手。首先回顾基本概念,明确学习的目的,把握解题的规范化要求,了解有关注意事项,做到心中有数后再动手做题目,才能达到巩固、强化知识、掌握技巧、提高能力的目的。对于复习卷、模拟题,也是一样的道理。

  3、自我限时讲效率

  常见误区:

  常常听到学生抱怨功课太多,有的学生为应付老师还抄袭他人的。了解下来发现,这些同学一般都没有固定的作息时间表,想做就做,不想做就玩会儿或者认为时间还有的是,干脆等会再做。

  专家建议:

  首先,要做一个行动派,而不是把注意力放在今天的作业量有多大;其次,专心致志,限时完成,不要为外界因素所影响。尤其是后者,不仅对课余的学习安排有帮助,更培养了良好的时间掌控能力。

  4、勤于练习重反思

  常见误区:

  很多同学真可谓用功到家,家里做过的错题集、精选集、模拟卷,累积了一大摞,效果却并不理想。于是大骂题海战术害死人。

  建议:

  大量的习题,其必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但是如果是为完成任务而做,做过就算了,当然不可能有好的效果。实践证明:解题后反思是提高效益的有效途径。从对题意的理解到对自己错误的分析;从方法的总结到对知识点系统性变化的探究,力求做到解一题会一类,同时又训练了探索创新能力,可大幅度提高解题的能力。

  “复”,是对已经学习过的知识和技能进行归纳整理、重新识记、加深印象;而“习”,则是对其进行运用、熟练掌握的一个过程。两个部分,缺一不可。通过复习进行总结,归纳章节内容,列出知识点之间的相互联系,有助于知识的条理化、系统化,有助于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及综合能力的提高。

  本文综合自新民晚报《规避误区抓住考点》、小学生数学报《期末复习5大误区,家长辅导孩子需谨慎!》

  文章转自:好老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