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对平面空间的视知规律

 小尘记事本 2016-07-01



1、在垂直方向上


由于地心引力即重力关系,人们习惯了从上向下观看,水平面上,人们习惯从左向右观看,这与文字从左向右常见排列方式是一致的。这样以来形成了在有限平面里,观看者视线落点为先左后右,先上后下规律,相应地这个平面不同部位成为对观看者吸引力不同视域,据其吸引力大小依次为左上部,右上部,左下部,右下部,所以平面左上部和上中部可以称“最佳视域”《当然这种划分受文化制约,比如阿拉伯文书写从右向左横行,中国古汉字从右向左排列,这时人们阅读习惯会有所改变,最佳视域就会成为右上部了》'最佳视域'在版面设计,广告设计,招贴设计,包装设计中相当有价值。


2、运动中视觉


人们观看除了定点相对静止的审视对象外,更多的是运动和参照,即移步换景,多视角,多方位感知。展示设计中观众在展示空间当中行走轨迹也被称为'动线',动线不仅是空间位置变化,也是时间顺序体现,这种动线不仅在展示设计中,而且在室内设计,园林设计,建筑设计中都作为一个不可忽略的因素加以考虑,设计师既要依据设计主题,内容,主次,节奏,通过诸如空间分割,景点分配,标志导语,等安排观众动线时,也必须考虑观众视知心理。


3、视觉质感


任何事物都是一个整体,组成该事物各个部分相互联系,互为依存,事物各个特性的感知也与对它其它特性感知相联系,从而在一定条件下,人们可以通过视知觉把握到事物一些相应的其他感觉的特性。


这种现象为什么产生?——与人'联觉'有关,它其实指感觉相互作用,某种感觉感受器的刺激:也能在不同感觉领域中产生经验,抽象主义大师康定斯基,在其<论艺术的精神>中说过,视觉不仅可以与味觉一致,而且可以和其他感觉相一致。


当然关于'联觉'这种生理机制,现在还不能说十分清楚,有心理学家认为它是两种或多种分析器中枢部分形成的感觉,相互作用的结果,是分析器相互建立起特殊联系的产物,这种经验有赖于生活经验,正因为经验和知识储备,人们才理解事物视觉特性与非视觉特征的联系,才可能'直接观照'到对象重量,质地,温度等。


4、视觉心理学家德鲁西奥-迈耶,他把上面这些现象称为“视觉质感”这一术语最好描述也就是我们看到的质感,这种视觉质感受吸引我们亲手去摸或同我们眼睛很接近,通过质感产生一种视觉上的感觉,这其实同样适用于一件雕塑,建筑产品,适用于室内装饰设计,陶瓷,工业产品设计,同样适用于质感出现任何场合,当然看出质感有赖于诸如粗糙,光滑,坚强等相对具体的体验。 


在多数情况下,设计产品受众触觉是通过“视觉质感”调动起来的,或者说首先被调动起来,再由他亲手触摸加以验证,所以现代设计师,尤其是平面图象设计师,应当根据需要把调动受众质感能力纳入思考范围,也就说考虑目标受众相对共同生活经验也成了必要事。 


#戳下方标题看“设计心理学系列文章


第二章:感知觉与设计

第一章:设计心理学与研究方法



永东设计

传播设计智慧 . 精湛施工工艺

创造有价值的空间之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