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巧用古经方,治愈心脏病

 中医缘的图书馆 2016-07-01


    陈洪 惠州市中医医院副院长,惠州市名中医,主任中医师,硕士生导师。

    全班42名同学仅2人从医

    “国医大师”吕景山收徒一向慎重,宁缺毋滥。去年吕景山在惠州成立广东省首家传承工作室,并收了4名徒弟。当时曾有专家点评说,能被收徒的都称得上是惠州市中医药界的拔尖人才和精英。市中医医院副院长陈洪就是其中一名徒弟。

    谈及习医、从医的经历,陈洪坦言自己并非出身中医世家,1981年报考大学他不想出省外读书,就报考了广州中医药大学。“当时即便毕业了,大家对中医也不是很执着,因为年轻人思想都比较活跃,相对更喜欢现代化的行业,我们班有42个同学,现在只有我和另外一个同学在从医。”

    毕业后的陈洪被分配到惠州市中医医院上班。陈洪回忆,当时正处改革开放初期,医院所在的下角还是农村,医院条件也很简陋,曾一度有想跳槽的念头。但随后在各种实践经历过程中,他却逐渐被中医的博大精深与独特魅力所吸引。

    学中医不建议读古文翻译

    在陈洪看来,中医强调的是体内体外与脏器之间的相互关联与和谐统一论,也有人称之为阴阳调和论,中医注重的是整体观念,而西医注重局部治疗。

    “中医是国粹,学起来比较枯燥,但确实对病症能起到奇效。中医有无穷的奥妙,想要学好它,一定要读古代中医书籍;要读懂古文,就要先学习好文言文。”陈洪指出,刚开始读文言文版本可能会有困难,不要急于求成,因为需要时间,并且心要静下来,才能慢慢研究出门路。

    陈洪特别强调,不建议对中医有兴趣的人读古文翻译。他说,古文翻译是别人根据自己的理解去翻译古书的内容,每个人对古代中医书籍中专家观点的理解都不一样,如果读翻译过的白话文就不能很好地体会古代中医的思想精髓,比如《黄帝内经》,不要去读白话文版本,要读原著文言文版本。

    研究中医古籍 治疗疑难杂症

    在陈洪的内科办公室内,悬挂着一块“拯救危急病人显神通”的牌匾。“七八年前,这位老爷子有冠心病,心律失常,每个月要住几次院,有时一周入院几次。他每次发病都是靠西药来控制,效果虽然立竿见影,但易反复。”陈洪考虑到这名患者的症状特殊,于是研究了很多中医经典古籍,终于从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中获得启发。他大胆运用其中名为“炙甘草汤”的经方。“我没有任何删改地使用了这个药方,老爷子服用后,很少因为心脏问题去医院了。”陈洪说,中医作为有几千年历史的国粹,讲究因人因地因时,有很深的学问和难以言说的原理。

    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第三届中医科学大会选址惠州,这些喜讯让陈洪非常振奋。陈洪坦言,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是国际医学界对中医药在维护人类健康上的最大肯定。作为一名中医临床工作者,他深受鼓舞,更加坚定了中医梦和中医路。

    “青蒿素和中医药的联系确实非常紧密,但是它的研发过程与传统的‘煎煮熬’完全不同。”陈洪说,在青蒿素的提取过程中,遵循了现代药理学和化学的方法,经历了非常严格的一整套制药流程,这和传统方法有很大区别。

    对于中医药未来发展路径,陈洪认为不应妄自菲薄,也不宜盲目乐观:“中医药在原料来源、药效机理、靶向原理等方面长期缺乏循证依据,增大了中医药走向国际的难度。但是传统的中医药发展不要僵化,必须现代化。”中医药与西医搭配组合,也是其发挥作用的重要方式。陈洪不断向记者强调:“中医药发展必须多元化,不必挤在一条道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