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穴位埋线治疗哮喘、慢性支气管炎等呼吸系统疾病疗效明确

 郭医 2016-07-02


埋线技术是以传统经络理论为基础,结合现代生物医学材料发展,应用埋线针将体内可吸收的各类生物材料注入穴位内,借助材料对穴位的长期刺激替代每日的针灸刺激,实现传统针灸的长期留针效应,从而发挥疾病治疗作用的一种创新技术。埋线疗法自出现以来,在呼吸系统疾病例如哮喘、慢性支气管炎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并且取得了显著的疗效。穴位埋线由于刺激时间较长而且需要植入线体,需要考虑到解剖位置、刺激时间等因素,所以取穴方式与针灸有不同的特点。掌握穴位埋线疗法配方规律对临床合理应用埋线疗法治疗呼吸系统疾病具有重要的价值。

1. 呼吸系统疾病的病因病机与治则治法

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生内因多为脏腑功能失调,外因多为风、寒、暑、湿、燥、火六淫侵袭鼻窍、肺脏、咽喉等部位。肺气虚弱,感受风寒为本病主要原因,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脾气虚弱,脾不升清,运化无权,可导致水液潴留,引起鼻塞、流涕或气喘或咽痒等;肾气虚,不能纳气,温煦失职,亦可引起肺失和煦,引起气喘、咳嗽等呼吸系统症状。因此呼吸系统疾病的病位在肺,其本在脾肾。因此,呼吸系统疾病的成因涉及到三个方面:一是外邪的侵袭,二是以肺脏为主的脏腑功能失调,三是病理产物。

在治疗上,既要去除风寒避免外邪侵袭,同时也应注重脏腑功能失调的调节以及病理产物的去除。从某种程度来看,外邪、脏腑功能和病理产物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在埋线治疗时应适当兼顾。从疾病的发病来看,许多呼吸系统疾病有急性期和缓解期之分。急性期当宣肺、止咳、化痰、平喘为主,缓解期当补脾、益肾、利湿化痰为选穴原则。

2. 呼吸系统疾病埋线治疗的处方方式

埋线配穴处方是在分析呼吸系统疾病的病因病机的基础上,选择适当的腧穴组合而成的,是埋线治疗的关键步骤。埋线处方的组成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治疗效果。埋线配穴处方必须根据经络理论、经脉的循行和腧穴的分布、功能及特异性,结合呼吸系统疾病涉及的脏腑、病情的标本缓急进行严密组合。做到配穴精炼、酌情加减、灵活多变。

1)辨证分型取穴:辨证分型取穴是根据呼吸系统疾病的症状表现和病因病机对疾病分为不同类型,根据脏腑气血辨证进行配方选穴。穴位埋线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按照辩证分型将哮喘分为肺虚型(A)、肺脾两虚型(B)与肺肾两虚型(C),发现穴位埋线治疗支气管哮喘有肯定疗效,且对肺虚型及肺脾两虚型疗效更好,病程短者疗效最好。变应性鼻炎分为肺虚感寒、脾气虚弱、肾阳亏虚三型辨证分型治疗,其临床症状及体征有明显改善。慢性咽炎分为肺阴不足、肾阴不足、痰瘀互结、脾胃失调四型进行治疗,有明显疗效。

2)主穴+辩证配穴:对于特定疾病,在针对性地根据主症选择主穴的基础上,进一步根据症状辩证进行配穴。即分基本取穴与加减配穴。治疗支气管哮喘主穴选择定喘、肺俞,配穴为肺气虚配风门、脾气虚配脾俞、肾气虚配肾俞,可改善哮喘患者的呼吸道症状及肺通气功能,在预防及治疗支气管哮喘方面有良好的临床疗效。治疗慢支及哮喘,主穴:选择肺俞、定喘、膻中,配穴根据辩证施治选择相应穴位亦能明显改善症状。

3 主穴+症状配穴:对于某一疾病,不考虑辩证,仅仅根据疾病选择主穴并根据症状表现配穴。治疗缓解期支气管哮喘选用天突、定喘、肺俞、脾俞、肾俞穴,咳嗽痰多加中脘、丰隆、 足三里;气喘胸闷加膻中、 气海,能缓解患者气喘症状。主穴选择膻中、肺俞、肾俞、脾俞, 咳嗽甚者加天突,喘甚者加定喘,痰多者加丰隆治疗慢性支气管炎取得较好疗效。采用穴位埋线治疗变应性鼻炎,选择主穴处方1迎香、肺俞、脾俞、肾俞、印堂、大椎、至阳、合谷,和处方2风池、双鼻穴、风门、意舍、志室、上星、攒竹、足三里,症状配穴:鼻涕多加丰隆,肺热加曲池,鱼际,瘀肿加膈俞,肝俞,肾阳亏虚加命门,关元,便秘加支沟,大肠俞,天枢,上巨虚;哮喘加膻中,定喘,心俞。

4 固定穴位处方:仅仅采用了固定的处方穴位,或者是根据特定穴或特定针法进行埋线治疗,不考虑辩证、症状。选用定喘穴和大椎穴,在原本针灸此两穴治疗支气管哮喘有效的基础上,采用埋线治疗,对穴位的刺激更加持久强烈,通过累积巩固治疗进一步增强了止咳平喘之功。治疗支气管哮喘,所有患者均采用埋线疗法治疗,治则: 宣肺化痰, 降气平喘。取穴:定喘( ) 、肺俞( ) 、风门( ) 、丰隆( ) 、足三里( ) 、膻中。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联合穴位埋线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每次取单侧丰隆、定喘、肺俞、肾俞、足三里。下次取对侧相同穴位,可以减少患者AECOPD 次数,特别是重度AECOPD 次数,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取穴足三里、关元治疗慢性咽炎100例,调和脾胃,培补元气,提高抗病能力,达到治疗慢性咽炎的效果。

3. 呼吸系统疾病埋线治疗的配方用穴规律

埋线疗法治疗呼吸系统疾病的配方取穴尽管有辩证和根据症状配穴的不同,但是仍然是有一定的取穴规律的。从中我们可以看到有以下特点:

1)强调局部取穴:在呼吸系统疾病治疗中,重视局部取穴。 无论是急慢性支气管炎,哮喘还是鼻炎、咽炎,均与肺有密切的关系。肺位于胸中,胸气街聚于胸前与背俞穴,因此治疗多用胸部和后胸部穴位,如前胸部的膻中穴,后背部的定喘,风门,肺俞,都是常用的治疗穴位。此外,鼻炎治疗中的迎香穴,咽炎治疗使用的天突穴,也属于局部取穴。

2)调节肺气宣发与肃降:肺病的发生多由素体虚弱,外邪乘虚而入,内伤于肺,引起肺气宣发与肃降功能失调,出现咳嗽,气喘症状。手太阴肺经上膈属肺,从肺系,其主治病候肺胀满,膨膨而喘咳,因此调节肺气以选择手太阴肺经穴位为主,如以喘为主选用尺泽、太渊、鱼际等宣肺平喘,以咳为主选用孔最等益肺止咳,手阳明大肠经与肺经相表里,其穴位合谷具有祛风解表散寒作用,曲池穴具有清热解毒、祛风通络、开通肺气的作用,主治鼻、咽喉部位的病症。

3)重视健脾益肾:呼吸系统疾病与肺脾肾密切相关。患病日久,殃及脾肾,肺脏功能的恢复有赖于脾的健运和肾的温煦作用。因此,健脾益气的穴位如脾俞、足三里,温阳补肾穴位如关元、气海、肾俞在呼吸系统疾病的缓解期是具有重要作用的穴位。

4)化痰,控制咳喘发作:在呼吸系统疾病中既是病理产物,也是重要的致病因素,痰饮内停,阻遏于肺,影响肺的宣发与肃降,出现咳喘痰症状。因此,健脾化痰的穴位如丰隆等在呼吸系统疾病治疗中具有重要作用,定喘作为经外奇穴通过埋线可使此类穴位得到较长时间的刺激,继而抑制炎性介质的释放,改善支气管及肺血管的微循环,解除支气管平滑肌痉挛,减少支气管内皮细胞和腺体分泌,从而起到较为持久的化痰、平喘作用。

4.小结

穴位埋线在治疗呼吸系统疾病方面疗效明确,但由于疾病随着病情的进展可表现出不同程度的体质变化,尤其如慢性支气管炎及支气管哮喘机理复杂,病情有急性期、缓解期之分,即中医证型的不同,治疗上需结合不同证型治疗;同时单纯中医或西医治疗难以达到良好的效果,故治疗上应中西医结合治疗,取长补短,各自发挥优势,是治疗呼吸系统疾病的最佳方案;此外,可根据冬病夏治原则,在夏季疾病的缓解期,配合药物敷贴疗法,增强患者机体抗病能力,扶正固本,减少呼吸系统发病频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