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追踪报道】“老字号”企业如何传承与创新?听听工商代表们“把脉”的结果

 茂林之家 2016-07-02

2016年,随着国家扶持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政策陆续出台,中医药产业发展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


中医药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医药学发展过程中的精神财富和物质形态,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认识生命、维护健康、防治疾病的思想和方法体系,是中医药服务的内在精神和思想基础。作为传承中医药文化的重要载体,那些有着数百年历史文化积累的老字号连锁与药企应该如何在时代潮流中传承与创新?



在6月2日炎帝故里随州举办的“第三届中华中医药文化大典”上,包括山东章丘健民医药有限公司董事长孙兆毅、湖北宜草堂大药房零售连锁有限公司董事长徐良国、昆明中药厂有限公司总经理钟祥刚、广誉远中药股份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那春生,以及中国中医科学院教授、原中国医史文献研究所所长、中华国医药文化合作联盟主席柳长华参与了话题讨论。


孙兆毅

孙兆毅:


中成药不可替代,未来的发展环境将优于西药


中医药行业连锁药店前些年发展比较快,近几年呈慢增长,现在开始大力发展中医药,感觉是在理性回归。


目前中医药行业发展存在两方面的问题:一是政策,如由于地域差异,中医药行业里制定的统一标准可能会是其不能多样丰富发展的瓶颈。二是中医资源,现在有资质的中医师基本上都在医院里面,医生退休后也有存在被医院返聘的现象,中医资源的短缺是制约中医药发展的最大因素,而这一点不管是连锁药店,还是中医馆、药店等,都是目前普遍存在的现象。


虽然对比中成药和西药,目前中医药主要还是起到辅助作用,这是用药习惯决定的。在市场上,中成药和西药占据了市场总销售量的75%,而中药饮片的销售,较好的才达到不超过20%,目前可见很难达到主流领先的地位。


但是,未来中成药的发展环境将优于西药。因为从政策层面,或者是媒体的导向,西药的副作用远高于中医,尤其是西医中近些年被滥用的抗生素等,此外,还有实施处方药之后,门诊取消输液等,可以看到未来对于中成药的发展空间是比较大的,而国内的一些药企也有做得比较成熟的,如针对不同人群,制定的各种类型的中医药剂型,在运用上充分展现出它的优越性等,可见中成药是其它东西不可替代的。


徐良国

徐良国:


区域老字号发展新模式——“名店+名医+名药”


中医讲究治未病,以提高患者免疫力为主旨,这是中医学理论体系中独具影响的理论之一。而西医重点是治己病,有病治病。在经历了时间和实践的考验,中医和西医都显示了各自的特点和不足。它们之间是不冲突的。但是目前市场上众多名厂名家的品牌中药却因为价格问题而被大医院等医疗机构所弃用,而回归OTC。但我们都清楚一个事实,这部分中药价格低利润少,因为在市场竞争中缺乏足够的资金去做新品研发与市场推广。因此,我认为虽然目前政策对中医药发展利好,但国家需要从政策导向层面来体现对中医的重视。


而对于零售终端而言,营销创新的核心是回归药事服务。对于老字号连锁而言,与中药企业一起,打造“名店+名医+名药”的知名国医馆是老字号连锁创新的一种模式。但是,现在国医馆模式虽然被零售药店经营者认可,但就区域型连锁而言,目前成功的尚属凤毛麟角。只有解决政策、专业人才及品牌传播三方面的实际困难,才能走“名店+名医+名药”模式。


钟祥刚

钟祥刚


制约中医药老字号企业发展的最核心问题是创新不足


目前很多中医药企业区域性都很难做大,这里面有历史、人才等方面制约因素,但是制约中医药老字号企业最核心普遍的问题是创新不足。


多数中医药企业都有古老的历史发展传承背景,然而它们很难做大的原因,不单是历史、政策方面的原因,也包括人才方面的原因。此外,工业化生产以后的不专一,实现工业化之后,设备、人才等跟不上,都给中医药产品的品质造成了一定影响。


而大部分中医药老字号企业发展不起来的最主要原因就是创新不足。其次,在当前的商业环境下,对传统的医德、药德,工艺理解不够,或者是被利益蒙蔽了双眼,把老祖宗传承下来的很多有关“厚德载物”的理念抛弃了。


很多老字号,老药铺或者国医药,都有很多的古训,包含着很多的精髓,但是在这样的环境下抛弃了,其实对中医药的发展是极其不利的。另外,中医药整体的管理,主要表现为思维不到位,因为在行业内,传统的精工精神在当下并没有生存的土壤。因此,未来中医药要想较好的发展,需要发挥精工文化和精工精神。


那春生

那春生:


老字号企业要在传承基础上创新


近年,很多国医药技艺与方法随着老中医、老药工的慢慢老去而面临失传的风险,这对于老字号企业的传承来说是一个不得不面对的现实问题。更令人担忧的是,年轻人静不下心来学习传统中医药文化知识。目前,我们与几十个医馆建立了“师带徒”的传承模式,同时还注重与国家级的科研单位合作,强调中医药在传承的基础上创新,“两条腿”走路,全方位打造继承人。


现在很多企业都处于一种中间状态,既想传承传统文化,又想突破创新。很多企业老字号名头还在,但工艺传承不够,没有精品出来,没有利用互联网技术来挖掘传统中医药文化的价值,因此,我建议企业要与时俱进,形成中医药产业价值链闭环。


柳长华

柳长华:




对中医药的非议是不尊重的表现


中医药是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而对于非遗保护的宗旨就一句话:体现与尊重。中医药近些年饱受非议,这就是一种不尊重的表现。


近些年来,随着中医与西医之间接触与碰撞,祖国医学开始饱受着“非科学”的质疑。这是不正确的。中医是祖国博大精深,历史悠久的医学。中医学是在历史上不断发展的中医学,在西汉时期,从出土的文献来看,那时候的医学就非常的系统,到了东汉时期,中医又得到进一步发展,在历史长河里中医一直在进步与发展。到近代,中医逐渐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还有现代化的思潮,这些都使我们对传统中医产生质疑与不信任,怀疑中医,说中医不科学。它要发展就应该像现代医学那样,标准化和规范化,最好能够看得见、摸得着。


我们现在面临的就是传统文化的失落,我们的汉字,我们的汉语言不是也在遭受质疑吗?所以这种语言所能够承载的知识,我们说它很难被取代,我们中医学也是这样,它所使用的传统的语言和文字,它和知识是密切相关的。


中医说的“有毒、无毒”指的是药性,这个药有毒,是指有毒性,不是有毒成分。中医说的性不是成分,这是中医学特有的认识事物的方法,同样认识药物,认识金石。


中医认为,中华民族认为万物是有灵的,人和自然应该和谐共处,不能过度地向自然索取,破坏自然,所以我们这个中药也是讲药性的,它不能讲成分。中药要研究药物的成分那是另外的一件事情,也可以说那是科学技术的问题。科学技术带来的问题,这主要是利益的问题,而目前中医中药面临的最大的问题是生存问题,然后是中医药的的可利用价值。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