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朱刚老师南京禅修养生讲座系列(二)—逆腹式呼吸法

 道法自然清平 2016-07-02

禅这个东西,讲深了,是中国人中华民族的精神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一个精神的根

一个人总是有精神的高大上一点叫人生观,一个人总是有了这个东西才出一种精气神。我们的中国民族,他有自己的精气神的,禅是这里面的一种,不管后来我们是否已经被现世利益所包围,尽管现在这个东西已经有点残缺、破烂,埋藏在下面。但禅还是在我们心灵深处。禅,定会如春天的花草,重新绽放。

但是今天我们讲禅不是从道的层面上讲,是讲技术,对我们的养身的直接的裨益。那么今天我们就讲禅和养生的具体的几个方法,我们难得聚一次,这两个半小时学习了以后回去练一下,两个小时结束以后会感到精神比较愉悦好,那么具体我们来说怎么练呢,其实古代时就讲过了,真的是假传万卷书,真传一句话。

首先是坐,一个要点,把腰往前挺一下,下巴略微下收一点,这样子保持平衡,越坐越舒服,体育运动员、军人也是这样的姿势。单盘双盘不重要,主要的是练的时间长,时间越长,效果越好。打坐时舌头顶着上颚。

禅修是什么意思呢,总的意思是说,人的五官和外面是联系的,你想办法让这些联系停下来。

我们现在想着身体里面,想一种方法,想一种东西,把你的精神意识想办法轻轻的附着在这上面,这个东西一定要是美好的,微妙的东西不能说想着生气的事情。比如说我昨天跟人家,很生气,然后就一直想着这件事,走路连周围的行人都看不到了。这也是精神很集中啊,这个不行。一定要是微妙的,刺激不大,精力很集中,想到微妙的以后,不微妙的感觉就没有了,然后这样子身体状况就会产生一些变化,这种变化我们就叫气。

气有两种概念,一种是哲学概念,它既指万事万物的联系,也是指天地万物之本原。

这气,也称道。古人,探索气与道,是为了与大自然和谐相处,是为了找寻一种踏实,充实的生活方式。所谓积德返道,心气合一。即是通过心性的修炼,达到天人合一,以使人生充实,幸福。

还有一个气是我们身体里面达到身体健康的一种感觉对我们练的人来说,气是一种感觉。为什么我强调感觉呢,打坐打下去,怎么练什么感觉第一层次第二层次要么练下去?这些不搞懂,没有体验,那么,什么天人合一啦、宇宙同体啦”这种话听得懂吗?听不懂。没有内在的具体的感觉指标(这里为出,故意用指标之词了),笼统地练,效果差了。我们就是就要实实惠惠追求具体感觉层次的练。

那么,我们具体怎么追求感觉的练呢。

意守呼吸。

这是,两三千年前开始,至今为止的一个简单实用的好的功法。

认为人的意识放在呼吸上最好,呼吸不是你自己想动想呼吸的,是你自己自然呼吸的,呼吸你自己知道的,不用去找这种感觉,呼吸很微妙。

想呼吸有各种各样的方法。有一种叫逆腹式呼吸法,呼的时候你感到肚子是涨起来的,吸的时候肚子是瘪下来的,这样守着这种感觉,练下去以后呢,人会沉稳。这是练武的一个基本功。后来,把它和意识结合起来,观注气沉丹田的感觉。呼的时候,感到有股气往下流,这个是想象的气,有别于自然的气,感觉到这个气流到丹田。这样练练感觉就出来了,守着这个感觉,身体慢慢就开始气化。我一直讲层次,什么叫气化,那么到最后身体就变成泡沫,为什么呢,当你的神经已经没有什么刺激,感觉不大有的时候,身体的感觉若有若无,先是肉身的感觉慢慢少了,同时,气的感觉慢慢出来了。气感增加时,身体就开始感觉若有若无,气,圆满充实了,气就定在这儿了。

我们来练一练,这样坐,有人喜欢单盘就盘,有人喜欢坐就坐,不要紧的。上身是这样坐的,正宗的盘腿后面是要垫东西,现在没办法就先这样坐。手最好是这样子,大概是放在肚脐下面四指再下面一点的位置,定印。

关于定印的说明有很多我是这样解释的,人的手这样放的话,精神容易集中,身体的重心是在这里的,守在这里,人容易很安定日本有些话讲人很安定的时候汉字是“落下去,着(——-落着------

他们叫安定,落下去从哪里落下去?从这里(心窝)落下去。人一紧张的时候,会讲心很疼啊,心很沉重,我们这个心是中国文化的心。西方人讲这里没有心啊,心在这里,你怎么说是在这里呢?原因在什么地方呢,在远古时候,碰到危险,没有反应过来就会被野兽吃掉,就会有生命危险。一反应过来这里肌肉就紧张起来,就可准备做各种应急反应。现在社会是进步了,但人的生理上进步很小我们的神经和这里联系很大,心情一紧张这里的肌肉硬起来了,其实人紧张时这里都是硬的,有时候胃就会疼,心情会沉重。这里一定要放开,打坐时从这里意识要往下流,流到这面去守这一方暗示效果很大。这是一个作用。

第二个作用呢,冷的时候薄薄的穿一件衣服就不一样了,那么现在你看如果不是薄的,是两层厚的皮的就还要厉害,而且现在不只是两层,是四层,而且还是活的,这么一放的话这里是热的,这里一热的话精神更容易集中。另外,这里面是小肠,这里一热的话对全身的免疫系统都是有影响的,关于这一点现代都是有研究的。不仅如此,现在还知道,人的精神安定,想不到是小肠里面分泌一种物质有关,这个物质到脑子里面就会变成人的心情安定的一个因素。所以打坐要这样守着丹田。

大家对我的话半听

一半是听我的话一半进入这个状态那是最好的。一半是听一半是练。

关于丹田:

各种流派对丹田的解释多的不得了丹田是整个能量的集中地,整个能量先集中在丹田,再往全身散发,丹田没气人就死掉了。这个丹田的具体地方,很秘密的,每个流派都很秘密的在流传,现在时代不同了,信息公开了。可以看得到:各个流派讲的丹田的地方,好像都不一样这么重要的地方为什么不一样呢但不一样大致也都在这个地方,效果差不多,都是小肠的部位。守那守,守到里面都是差不多的再说守了以后有点模糊感,哪里有这么很真实的一是一,二是二的地方区别。界限很清楚,不是这样子。守这个地方,把小肠激活起来,小肠是全身能量集中的地方,通过小肠发散到全身。吃的东西先到小肠,小肠再到全身。西医也是这么讲的,中医也是这么讲的,一致起来。西医是讲小肠,中医是讲丹田。注意这里面,小肠活泼了,对身体的益处,西医和中医讲的都是一致的。

(语言诱导)那么我们就这样子,呼气的时候,想着有一股气向丹田流,吸不用管,自然呼吸,呼气的时候想着有一股气往丹田流,呼——呼的时候略微长一点,自然呼吸,不需要停,眼睛闭上为好,舌抵上腭,你一定要这么想,呼的时候有一股气往下流,流到丹田,有些人想睡觉,好事情为什么说好事情呢,有的时候在家里睡睡不着,这里一的话放松得想睡了。有些人说我杂念很多,精神集中不了,好事情,这是在释放,释放紧张和疲劳 。再讲的严重一点,有胃病的人,胃这里疼了胀了也是好事情。一定要使全身放松,脊柱挺直,下巴略微收一下,手结定印呼的时候气往下流。很简单一个做法,精神焦虑症,失眠,精神不能集中,神经失调都是可以调节的,简单化。呼的时候有气往下流,这个往下流的气和鼻孔出入的气是两回事情我们不要用脑子去思考,呼的时候想象气往下流,要想,那我们的精神意识都在自己的身体里面。眼睛闭上,使我们更容易集中精神。

累了,困了,睡个五分钟十分钟是好事情,不要紧的。呼的时候有气往下流,手结定印,或者别的什么手印也是可以的。想象中好像真的有一股气往下流,呼的时候有一股气往下流。两个手可以靠近一点。想象中有一股气往下流,从喉咙开始往下流到丹田,丹田会有一点热,自己的意识集中在身体里面,有些人想睡,睡个五分钟十分钟,睡的效果特别好,特别香。它对神经衰弱,焦虑感,失眠,精神不能集中都是很有效果的。呼的时候感觉有股气往丹田流,呼的时候感觉有股气往丹田流。……好慢慢的把眼睛睁开。因为我要顾全群体,好多人不愿睁开,还想再练下去,我知道,我们要顾全群体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