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捡漏?还是被捡漏?

 学而知羞 2016-07-02
收藏品种多样化是我市收藏市场的特色,用无奇不有比喻也不为过。除了传统的陶瓷、书画、漆器之外,还有照相机、唱片机、钟表及各类杂项新种类。在全民高涨的收藏热情下,漆器收藏已形成自己独特及不可替代的价值地位。
漆器的历史发展
中国古代漆器的工艺,早在新石器时代就已经出现,夏代的木胎漆器不仅用于日常生活,也用于祭祀,并常用朱、黑二色来髹涂。
商代漆器

殷商时代已有“石器雕琢,觞酌刻镂”的漆艺。1973年河南成蒿成台西村商代遗址中出土的漆器残片,在木胎上雕饰饕餮纹,并涂上朱、黑两色的漆。

两晋漆器

西晋以后到南北朝,由于佛教的盛行,出现利用夹纻工艺所造的大型佛像,此时的漆工艺被用来为宗教信仰服务,夹纻胎漆器也因而发展。

唐代漆器

唐代经济发达文化繁荣,漆器大放异彩,呈现出华丽的风格,漆器制作技术也往富丽方向发展,金银平脱、螺钿、雕漆等制作费时、价格昂贵的技法在当时极为盛行。 

宋代漆器

宋代漆器的制胎和髹饰技艺已经十分成熟,当时不仅官方设有专门生产机构,民间制作漆器也很普遍。漆器所制作的器皿,样式多且富变化,造型简朴,表现出器物结构比例之美。一般而言,宋代漆器以素色静谧为主。 

明代漆器

明代时期的工艺美术跨入新的阶段,官方设厂专制御用的各种漆器,并由著名的漆艺家管理。除了官设的漆器厂外,民间漆器生产也遍及大江南北。

漆器的收藏价值

目前,随着在拍卖市场中艺术品位的提升,漆器也逐渐占有一席之地。现在漆器市场明显升温,有相当一部分收藏爱好者涉足漆器这个门类。

就漆器本身的制作难度、工艺流程和存世数量而言,漆器具有相当高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经济价值和收藏价值。

漆器不易保存,年代久的多是出土即被博物馆收藏的,传世数量极少,再加上因保管不善损坏品相而失去收藏价值的,这样一来,完好无缺的精美漆器在收藏品市场中就显得尤为珍贵。

漆器在拍卖市场上的表现

漆器虽属拍卖“杂项”,与明清瓷器等“大项”难以对比,但近十年来,漆器逐步遭到藏家的重视,各种明清漆器精品成交报价也是一路看涨。

这些年内陆和香港商场中高端漆器报价均敏捷上涨,十年前卖几十万元一件的器物,如今动辄数百万乃至上千万元。

早在2001年,在香港佳士得春季拍卖会上,一件明永乐剔红牡丹花卉大圆盒以1287.37万元的高价成交。

2006年,香港苏富比曾以606.3万港币拍出一件清代乾隆剔红御制诗笔筒。

2008年,一件明永乐剔红雕双凤莲花盏托在香港佳士得以3314万港币成交。

2013年,一件唐代夹纻乾漆佛头像在香港苏富比拍卖会上拍出了4044万港元的价格,创下了迄今为止漆器拍卖的最高价。
明晚(6月26日)21:20,陕西卫视播出的《华山论鉴》节目中,藏友徐先生就带来一件剔彩佛手纹盒。

此盒场11.5cm,宽9cm,高9cm

这件漆盒是徐先生两年前以10万元买来的。

小小漆盒成为藏友心中至宝,

市场价格看涨看跌?

这十万元花的值不值?是捡漏了?

还是被捡漏了?

这位藏友能否收藏成功?

明晚(6月26日)21:20

陕西卫视《华山论鉴》

专家团为你揭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