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波三折远程治疗不明原因发热一例

 天青青水蓝蓝我 2016-07-03


简要病史如下:患者年近八旬,素有糖尿病,结肠炎病史,于一周前发热,按普通感冒在家服药两天后不见好转,又去医院就诊,仍以外感治疗,两天后热不退遂住院治疗。经全身核磁扫描,无占位性病变,大、小便常规无异常,血常规检查白细胞略高,予以头孢加营养治疗。刻下无汗、发热夜间较高38以上,白天略好、烦躁、倦怠乏力,大便2日未行,腹部有压痛。舌绛红无苔,裂痕明显。阴虚内热明显,治以新加黄龙汤一剂,益气养阴,泻热通便。


患者夜间9时许服药,半夜12点大便一次,色黑便稀,便后体温38.219日早7时,体温37.8


舌仍红绛而干,夜间发热,辨为阴虚发热,大便已通,转方用青蒿鳖甲汤治疗。

鳖甲30生地30丹皮30天花粉30知母30沙参15麦冬15,五碗水煎两碗,出锅前5分钟加蝉衣6僵蚕10桑叶10。关火后加入青蒿20克,盖盖浸泡20分钟。

19日上午11点服药,到下午4点,舌红好转,舌面渐润,舌上干裂的死皮开始脱落。患者口干5,有汗,热邪由内透转,气阴渐复。



6月19日中午13时舌像



6月19日下午4时舌像


6月19日晚19时舌像



19点转方:

香薷3,淡豆豉10,炒栀子10,生地15,天花粉30,玉竹10耳环石斛10,沙参15,麦冬15,蝉衣6,僵蚕10,桑叶10,薄荷3,以水800毫升煮取500,今晚一直喝。

夜间汗出不畅,体温38.1,晨起喝粥一碗,体温37.7℃。


19日晚22时舌像

20日上午7点,处以养阴清热法

香薷10,藿香10,淡豆豉10,炒栀子10,生地15,天花粉30,玉竹10,耳环石斛10,沙参15,麦冬15,蝉衣6,僵蚕10,桑叶10,薄荷3,芦根100克煎汤代水煮药。

服药后得微汗出,到中午12点,体温37.4℃,舌像明显好转,舌上死皮全部脱落。


     6月20日排4次水样黑便,21日凌晨0点体温37.1℃,4点37.7℃,6点38.1℃


6月21日早6点半舌像

       考虑到患者发热夜间明显,发热时舌红胸闷烦躁,仍以养阴清热为法。处方:

      香薷10,藿香10,淡豆豉10,炒栀子,生地30,

      天花粉30,玉竹10,耳环石斛10,沙参30,

      麦冬30,蝉衣6,僵蚕6,桑叶10,薄荷3

      青蒿20,地骨皮30,芦根100鳖甲30二味煎汤带水

    患者于6月22日,停用西药,自觉在医院住院已无意义,随后出院回家调理。此后以次方加减,患者体温始终在37-38℃之间徘徊,热势重时舌红略干,热势减时舌转淡润。

     

       患者时有腹痛,大便每日四五次,倦怠乏力。考虑到患者结肠炎史,尝试加入葛根芩连汤。处方如下:

香薷10,荷叶10,淡豆豉10,炒栀子10,生地15,天花粉30,

玉竹10,耳环石斛10,沙参30,麦冬30,蝉衣6,薄荷3,青蒿20鳖甲30,金银花10,连翘10,葛根10,黄芩6,黄连6,乌梅10

       患者服药后体温基本全天不超过37.5℃,腹泻有所缓解,但每天仍要5次以上。患者除起来排便以外,基本卧床,乏力明显,心热烦躁。

       思考前后治疗经过,虽然医院便常规未见异常,但患者下利是事实,肠热不除,滋阴润燥只治其标,未治其本。遂决定以湿热阴虚下利论治。6月26日处方:

      葛根15,黄芩10,黄连10,木香3,秦皮10,白头翁30,

      防风15,炙甘草15,生白芍10,阿胶12(烊化),赤石脂30

患者服药后26日全天,体温在37℃,以下,大便次数明显减少。

    以此法为基础加入益气养阴生黄芪、西洋参、生地、麦冬、北沙参,患者未再发热,大便控制在每天三次以内,大便由水样转为稀便。体力逐渐恢复,燥热大减。舌裂渐复,津液转回。



     至7月3日,患者大便已成形,治疗完毕。此病例的治疗过程可谓一波三折,因经验不足,远程医疗只能凭舌像和症状分析判断,中间也走了一些弯路,侥幸最后结果良好。在治疗过程中,对中医理论又多了些体会,下利阴伤的白头翁加甘草阿胶汤合葛根芩连汤也是我第一次使用。最有意思的是,我开出26日处方时,师弟拍了一张下面的照片发给我


      竟与师爷赵绍琴先生临证四百法的治痢法第四、五条神似,看来跟师多年本门心法已经浸入脑中,当时内心祈盼师爷在天有灵,保佑我能治好这个病,幸不辱师门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