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庄子的40个寓言故事(二)

 老刘tdrhg 2016-07-03

20、尧舜卑劣

尧舜是儒家奉为圣贤的榜样。庄子出于对封建社会残酷统治的极端不满,也一样拿这些人开刀。他编了个善卷的人对舜帝的故事,说明帝王之流为权杀人,窃国为侯,行事恶劣而貌为仁义,王法实际上是为牝害人性,束傅人民而设立的。

庄子歌颂的善卷是什么样的人呢?“余立于宇宙之中,冬日衣皮毛,夏日衣葛饬;春耕种,形足以劳动;秋收敛,身足以休息;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逍遥于天地之间而心意自得。

这是标准的劳动自足的人,同时,也是对老子“民自富足”,最好是没有王官的道治社会的描述。所以说,尧舜卑劣,多余,有害无益。

21、庄子轻相位  鸱得腐鼠

夫雏,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于是鸱得腐鼠,雏过之,仰而视之曰:吓!”选自《庄子·秋水》。

译文:雏这种鸟,目标远大。它自南海出发,不远万里,飞往北海。沿途非高大青色的梧桐不栖 息,非洁净鲜嫩的竹实不餐食,非清凉甘甜的泉水不饮用。

这天,领馋跋扈的鸱得到一只腐臭的老鼠,正巧雏从它上空飞过。鸱唯恐雏向它争食, 抬头怒目而视,吼叫道:“吓!”

题旨:狭隘、贪婪、自私的人往往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惠施当了魏国的宰相,庄子去看他,因为两人虽然有些理论分岐,仍然是哲学上的学友。这时有人挑拨说:“惠子你要当心,庄子来了,他的学问名声比你高,对你的相位是个威胁。”

惠施果然下令提拿主子,搜捕三天没有提到,他才放下心来。不料第四天,庄子却从什么地方神不知鬼不觉的又来求见。

惠施紧张的作了准备。庄子进来不久,悠然说道:“你听说南方奇鸟鸩的故事吗?鸩是凤凰一族,从南海飞到北海这么长的路程,不是梧桐不栖身,不是竹实不充饥,不是甘泉不钦用。有一天老鹰抓了只死老鼠,抓得特紧,生怕鸩抢了,你说,这时鸩会怎么办呢?”

惠施面红耳赤,不知说什么好。

22、庄子论儒士   鲁国少儒

庄子见鲁哀公。哀公曰:“鲁多儒士,少为先生方者。”庄子曰:“ 鲁少儒。”哀公曰:“举鲁国而儒服,何谓少乎?”庄子曰:“周闻之,儒者冠圆冠者,知天时;履句履者,知地形;缓佩者,事至而断。君子有其道者,未必为其服 也;为其服者,未必知其道也。公固以为不然,何不号于国中曰:‘无此道而为此服者 ,其罪死。’”于是哀公号之五日,而鲁国无敢儒服者,独有一丈夫僻服而立乎公门。公即召而问以国事,千转万变而不穷。庄子曰:“以鲁国而儒者一人耳,可谓多乎?”选自《庄子·田子方》。

【译文】一天,庄子进见鲁哀公。

哀公说:“鲁国的儒士很多,而崇尚您道家学说的人极少。”

庄子反驳道:“不然,鲁国的儒士很少。”

哀公听了,反诘说:“鲁国上下尽着儒士衣服,怎么能说儒士少呢?”

庄子说:“我听说,头戴圆形帽的儒士,知晓天时;脚穿方形鞋的儒士,通达地理;身佩彩 络美玉的儒士,理事决策,当机立断。真正有这种学问的人,不一定穿这种服装。穿这种服装的人,未必懂得这种学问。您如果认为我说得不对,你可以通令全国:‘不通儒学而穿儒 服的人,处以死罪。’试看结果如何?”

于是,哀公照此发了一道命令。五天以后,全国居然没有敢穿儒服的人了。唯独一位丈夫, 身着儒装,气宇轩昂,站立在宫廷门口。

哀公马上召见,询问国家大事,果然满腹经纶,应对自如。

庄子说:“鲁国作为儒家的故乡,只有一名儒士,能算多吗?”

【题旨】看人看事,不能光看形式,而要看内容。为人也不要只求表面, 而要有真才实学。

许多人认为儒家和道家是势同水火,其实不完全是这样。

庄子一日到鲁国见到了鲁国群哀公。鲁国本来就是儒学之国,哀公对庄子说:“我们这里没有人信奉先生你的学说,到处都是儒士,谈的是儒书。”

庄子说:“好呀。不过依我看来,鲁国儒士不是多了,而是少了。”

“怎么能说少了呢?”

“名符其实的太少。按理,儒服园冠方殿,园指天、方指地,应当知天文地理,有许多这样的讲究。便如你下一道命令,没有真才实学敢着儒服者死,就可以看到真实情况。”

鲁哀公果然下了一道命令,结果全国只剩下一个人敢着儒服上街。鲁哀公召见他,果然是个奇才。这才知道,世上名不符实的事情太多太多了。

所以,道家论儒家,不是纯粹的攻击,其实就是类似这种情况。

23、庄子和果园主

庄子在一个果园里,拿着弹弓弹雀儿,也不知是为了好玩还是为了吃一回美味。这时果园主碰上了,怀疑庄子偷了栗子。

庄子说:“我刚才见到一个奇景。一只螳螂瞄准了一只蝉,迅速的伸出前足刚把蝉捕获,不料螳螂的背后早就伏着一只黄雀,趁螳螂不注意,一下子把它给吃了。你知道这是什么回事吗?”“我怎么知道?”“告诉你吧,这和世上的人是一样的,只顾眼前的一点利益,却不知道背后有很多危机在候着他呢!”

24、庄子借粮  涸辙之鲋

周昨来,有中道而呼者。周顾视车辙中,有鲋鱼焉。周问之曰: “鲋鱼来!子何为者耶?”对曰:“我,东海之波臣也。君岂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周 曰:“我且南游吴越之王,激西江之水而迎子,可乎?”鲋鱼忿然作色曰:“吾失 我常与,我无所处。吾得斗升之水然活耳,君乃言此,曾不如早索我于枯鱼之肆 ?” 选自《庄子·外物》。

【译文】

我昨天到您这儿来,半路忽然听到“救命”的呼喊呢?”

鲫鱼回答说:“我是东海龙王的臣子,不幸落到这里。您能够给我一斗半升水来救我活命吗 ?”我说:“好吧。我将要到南方去游说吴、越国王,正好引西江的水来救你,可以吗?”

鲫鱼听了,气得变了脸色,说:“我失去了正常的生活条件,无法生存。现在我只要得到一 斗半升的水,就可活命,您却讲这些无济于事的空话。等您从吴越引来江水,已经来不及了 ,还不如趁早到咸鱼店里找我呢。”

【题旨】空头支票害死人。

我们前面说过,庄子很穷,没米下锅时,记得监河侯的小官和自己有一面之交,就向他借米。

监河侯是个小气鬼,但也是个诡计多端的人。他推辞不掉,就说:“好呵,等此时候吧,我把封邑的租子收回来了,可以给你价值三百余的粮米,让你吃个痛快。”

庄子悠然坐下:“我刚才在路上听到一阵呼救的声音,找了半天,原来是一条小鲫鱼。它被什么人扔在车轮辗出的泥糟子里,它对我说它快要渴死了,先拿点水给它活命。我想呢,一点水只能救得一时,就答应它到南方游说吴越,让他们兴修水利,造一条渠把水引到这里来,你说我这个办法如何?”.

监河侯也趣:“那样还不如到干鱼滩上找它呢。好吧,我先拿点给你。”

忘了庄子拿了没有。不过庄子在另一个地方写道,大抵富贵圣贤们的接济穷人,都象个样子。

25、呆若木鸡   选自《庄子·外篇·达生》。

纪渻〔渻〕音shěng。子为王〔王〕指齐王。养斗鸡。十日而问:“鸡已乎?” 〔鸡已乎〕意思是斗鸡养好了吗?曰:“未也,方虚而恃气。”〔虚而恃气〕虚浮骄傲,而且自恃意气。,通“骄”。十日又问,曰:“未也,犹应向景。”〔犹应向景〕还是听到声音或者见到影像就有所反应,意思是心还是为外物所牵制。向,通“响”。景,通“影”。十日又问,曰:“未也,犹疾视而盛气。”十日又问,曰:“几矣。鸡虽有鸣者,已无变矣,望之似木鸡矣,其德〔德〕德性,可以理解为作为斗鸡的基本素质。全矣,异鸡〔异鸡〕别的鸡。 无敢应者,反走矣。”

【译文】 纪渻子为周宣王驯养斗鸡。过了十天周宣王问:“鸡驯好了吗?”纪渻子回答说:“不行,正虚浮骄矜自恃意气哩。”十天后周宣王又问,回答说:“不行,还是听见响声就叫,看见影子就跳。”十天后周宣王又问,回答说:“还是那么顾看迅疾,意气强盛。”又过了十天周宣王问,回答说:“差不多了。别的鸡即使打鸣,它已不会有什么变化,看上去像木鸡一样,它的德行真可说是完备了,别的鸡没有敢于应战的,掉头就逃跑了。” 有一位纪先生替齐王养鸡,这些鸡不是普通的老母鸡,而是要训练好去参加比赛的斗鸡。 纪先生才养了10天,齐王就不耐烦地问:“养好了没有?” 纪先生答道:“还没好,现在这些鸡还很骄傲,自大得不得了。” 过了10天,齐王又来问,纪先生回答说:“还不行, 它们一听到声音,一看到人影晃动,就惊动起来。” 又过了10天,齐王又来了,当然还是关心他的斗鸡, 纪先生说:“不成,还是目光犀利,盛气凌人。” 10天后,齐王已经不抱希望来看他的斗鸡。没料到纪先生这回却说:“差不多可以了,鸡虽然有时候会啼叫,可是不会惊慌了,看上却好像木头做的鸡,精神上完全准备好了。其他鸡都不敢来挑战,只有落荒而逃。

26、越俎代庖

尧让天下于许由……许由曰:“子治天下,天下既已治也;而我犹代子, 吾将为名乎?名者,实之宾也;吾将为宾乎?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偃鼠饮河,予无所用天下为!庖人虽不治庖,尸祝不越樽俎而代之矣!” 选自《庄子·逍摇游》

【注释】

【译文】

尧帝想把帝位让给许由。

许由固辞不受,说:“您身居帝位,掌管天下。如今天下已经治理好了,反而让我来代替您 ,难道你会去空负治国有方的声名吗?所谓声名,不过是虚浮的东西而已,我不追求这些。 您看,鹪鹩筑巢,占据的仅是浩翰林海中的一树一枝;偃鼠饮水,不过喝满一肚子水而已。天下对我是毫无用处的,我看您还是算了吧。即使一个厨师不做祭祀的饭菜,而尸祝也不能 离开自己的岗位,去替代厨师烹调啊。”

【题旨】充分相信群众,不要包办代替。

27、拊马不时

夫爱马者,以筐盛矢,以盛溺,适有仆缘,而拊之不时,则缺衔毁首碎胸。意有所至而爱有所亡,可不慎邪!选自《庄子·人间世》

【译文】

有一个人,爱马爱到无以复加的地步,甚至用箩筐盛放马屎,把五彩斑烂的大贝壳作盛马尿 的器具。

这天,恰巧一只虻蝇之来,落在马身上,刺螫吮血。这人看见痛心极了,伸手猝然拍去,马 受了惊,挣脱绳嚼跑了,那个人也碰破了头,跌伤了身子。

这才是诚心相爱,反而致害,这样的事不可不慎重啊!

【题旨】爱应有恰当方法,否则,事与愿违,适得其反。

28、浑沌凿窍

南海之帝为倏,北海之帝为忽,中央之帝为浑沌。倏与忽时相与遇于浑沌 之地,浑沌待之甚善。倏与忽谋报浑沌之德,曰:“人皆有七窍以视听食息,此独无 有,尝试凿之。”日凿一窍,七日而浑沌死。选自《庄子·应帝王》

【译文】

南海神王,名字叫倏;北海神王,名字叫忽;中央神王,名叫浑沌。

倏与忽过从甚密,他们常在浑沌所辖中央地区会面,受到浑沌的热情款待。倏与忽十分感激 ,商议报答浑沌的恩惠:“人人都在口、鼻、耳、目七窍,用以看视,闻听,进食,呼吸,唯独浑沌没有。我们试凿一番。”于是,倏与忽一齐双双动手,每天开凿一窍,七天之后 ,浑沌竟被凿得七窍流血死去了。

【题旨】事物皆有其特殊性,强求一律,反而坏事。

29、月去箧探囊

将为箧、探囊、发匮之盗而为守备,则必摄缄滕,固扃,此世俗之所谓知也。然而臣盗至,则负匮、揭箧、担囊而趋 ,唯恐缄滕扃  之不固也。然则乡之所谓知者,不乃为大盗积者也? 选自《庄子·  箧》

【译文】

人们为了防备那些撬箱、探囊、开柜的盗贼行窃,总是把箱柜捆绑结实,加锁关牢。这是大 家习惯采取的措施,认为这是明智。

然而,那些大盗来了,却是背柜,扛箱,提囊,席卷而去。他们唯恐绑得不紧,锁得不牢。 如此看来,人们防止偷盗的措施,不正好为那些江洋大盗提供了方便吗?

【题旨】小偷须提防,大盗更警惕。

30、已陈刍狗

刍狗之未陈也,盛以箧衍,巾以文绣,尸祝斋戒以将之。及 其已陈也,行者践者首脊,苏者取而爨之而已;将复取而盛以箧衍,巾以文绣,游居寝卧其下,彼不得梦,必且数眯焉。而今夫子,亦取先王已陈刍狗,聚弟子游居 寝卧其下。选自《庄子·天运》

【译文】

祭祀所用的、用茅草扎成的刍狗,未陈列之前,放在精制的竹箧中,上覆盖着绣花彩巾,然 后由尸祝斋戒之后,恭送太庙供祭。

一旦祭祀完毕,刍狗便被抛弃。来往行人,任意践踏它的头背,拾柴的甚至拿去烧火做饭。 但如果有人把已经陈列过的刍狗,再拿来放在竹箧中,盖上绣花巾,在它的下边睡卧,即使 不作恶梦,也必定会几遭梦魇。

而“今天的腐儒”,也是把早已过时的无用的东西,拿来到处兜售。

【题旨】被淘汰的东西不能奉为至宝。

31、腾猿处势

王独不见夫腾猿乎?其得  梓豫章也,揽蔓其枝,而王长其间,虽羿、 蓬蒙不能眄睨也。及其得柘棘枳枸之间也,危行侧视,振动悼栗。此筋骨 非有加急而不柔也,处势不便,未足以逞其能也。选自《庄子·山木》

【译文】

大王你没有见过腾猿这种动物吗?

它们生活在高大茂密的楠、梓、樟木林中,依恃伟干繁枝,上下腾越出没,在其间称王称霸 。即使是后羿、蓬蒙那样的神箭手,对它们也不能等闲视之,轻易射获。

然而,它们一旦落在荆棘灌木丛中,就步履艰难,瞻前顾后;胆战心惊,悲戚恐惧。

这并不是它们的筋骨变得紧缩不灵活,而是因为所处的环境不利,不能发挥它们攀援腾越的 特长而已。

【题旨】有用武之地,英雄人物方可施展才能。

32、见利忘危①

庄周游于雕陵之樊,睹一异鹊自南方来者,翼广七尺,目大运寸,感 周之额而集栗林。庄周曰:“此何鸟哉,翼殷不逝,目大不睹?”蹇裳步 , 执弹而留之。睹一蝉,方得美荫而忘其身;螳螂执翳而搏之,见得而忘其形;异鹊 从而利之,见利而忘其真。《庄子·山木》

【译文】

一天,庄周在雕陵栗园游玩,看见一只奇异的鹊鸟自南方飞来。这只鹊鸟翼长七尺,目大径 寸,从庄周面前飞过,触到他的额头,也不理会,最后落在栗树林中。

庄周奇怪地说:“这是什么鸟啊,翅膀如此大,却飞不远;眼睛这样大,却看不清?”

于是撩起衣裳,起步走上前去,手拿弹弓,寻找机会弹射它。

这时,又看见一只知了,躲在浓荫,悠然自得地乘凉,忘记了自身的安危;旁边,一只螳螂 隐藏在一枝树叶后面,蠢蠢欲动,得意忘形,准备捕食知了;那只奇异的鹊鸟一心想猎取螳螂,以致利令智昏,忘乎所以。

【题旨】见利忘危,则危在旦夕;居安思危,则有备无患。

33、列子为射

列御寇为伯昏无人射,引矢盈贯,措杯水其肘上,发之,适矢复 沓,方矢复寓。当是时,犹象人也。伯昏无人曰:“是射之射,非不射之 射也。尝与汝登高山,履危石,临百仞之渊,若能射乎⑩?”于是,无人遂登高山, 履危石,临百仞之渊,背逡巡,足二分垂在外,揖御寇而进之。御寇伏 地,汗流至踵。伯昏无人曰:“夫至人者,上窥青天,下潜 黄泉,挥斥八极,神气不变。今汝怵然有恂目之志,尔于中 也殆矣夫!” 《庄子·田子方》

【译文】

列御寇为道家师长伯昏无人表演射术。

他拉满弓弦,在肘上放一杯水,然后发射。一箭接一箭,连中靶心,而杯不动,水不洒,姿 势稳健,神色不变,好象木偶一般。

伯昏无人看了,说:“你这里为射而射,还不是忘我之射。我试与你登高山,踩险石,临百 丈深渊,你能射吗?”

于是,伯昏无人登极踏险,转身背深渊,徐徐后步,直到脚底二分悬空,然后请列御寇上这 儿来射箭。列御寇却吓得爬在地下,冷汗淋漓,不敢动弹。

伯昏无人见他这样,笑道:“射术精深的人,上观青天,下测黄 泉,纵横八极,神态自若 。而你瞻前顾后,胆战心惊,自然很难射中目标了。”

【题旨】有高明的技术,若瞻前顾后,患得患失,就会一事无成。

34、豕虱濡需

濡需者,豕虱是也。择疏鬣自以为广宫大囿,奎蹄曲隈,乳间股脚,自以为安室利处,不知屠者之一旦鼓臂布草操烟火,而己与豕俱焦也。《庄子·徐无思》

【译文】

有种苟且偷安的东西,就是寄生在猪身上的那些虱子。

它们选择在粗疏的毛鬃之间回旋,自以为占据的是帝王宽广的宫廷和园林,洋洋自得;拥挤 在股胯蹄脚和乳房之间曲深隐蔽的地方,还以为得天独厚地生活在宁静富饶的乐园而欢天喜地。

却不知,一旦屠夫到来,动手屠宰,点火燎毛,自己将和猪一起同归于尽。

【题旨】苟且偷生,自我陶醉,命运可悲。

35、任公垂钓

任公子为大钩巨缁,五十以为饵,蹲乎会稽,投竿东海,旦旦 而钓,期年不得鱼。已而大鱼食之,牵臣钩陷没而下,鹜扬而奋鳍, 白波 若山,海水震荡,声侔鬼神,悼赫千里。任公子得若鱼,离而腊之,自制河以东,苍梧以北,莫不厌若鱼者。已而后世辁才讽说之徒,皆惊而相告也。夫揭竿累,趣灌渎,守鲵、鲋, 其于得大鱼,难矣!《庄子·外物》

【译文】

任国一位公子制成了巨大的鱼钩和很长的钓线,又用五十条壮牛晾制的干肉做成肉饵,蹲在 会稽山上,鱼钩甩到东海。然后,天天地那里专心地钓着。整整一年过去了,还没有钓着鱼。

后来,终于有条大鱼吞食了鱼饵,牵着巨钩负痛直下,潜入海底。只见它东冲西撞,上下翻 腾,奋鳍挣扎。海面上,白浪如山,海涛呼啸,好象神呼鬼泣,声震千里。 任国公子捕得这条大鱼后,将它分割腌制成干肉。制河以东,苍梧以北的人们,最后全都吃 腻了。

后世一些饶舌的庸人们都大惊小怪,奔走相告。那些成天拿着短竿细线,跑到小水沟旁,守 着鲵鳅小鱼的人,想钓到大鱼,是完全不可能的。

【题旨】要树雄心,立壮志,开拓进取,干前人未曾做过的伟大事业。

36、二儒发冢

儒以诗礼发冢。大儒胪传曰:“东方作矣,事之何若?”小儒曰: “未解裙襦,口中有珠。”“诗固有之曰:‘青青之麦,生于陵陂。生不布施 ,死何含珠为!’接其鬓,其,而以金锥控其含颔,徐别其颊,无伤口中珠!” 选自《庄子·外物》

【译文】

两个儒生日念诗礼,却在那里挖坟盗墓。在上面放哨的大儒向墓里低声喊道:“天快亮了, 事情进行得如何?”

墓穴里的小儒回答说:裙子和内衣还没解开……咦!口里还含着一颗宝珠呢!”

大儒一听,喜出望外,念念有词嘱咐说:“《诗经》里本来就说过:‘麦苗青青,长在山坡 。生前不施舍,死后含珠干什么!’你揪着他的头发,压住他的胡子,用铁椎撬开下巴,慢 慢别起两颊,千万不要损坏他嘴里的宝珠啊!” 【题旨】伪君子满口仁义道德,行为却卑鄙龌龊。

37、畏影恶迹

人有畏影恶迹而去之走者,举足愈数而迹愈多,走愈疾而影不离身, 自以为尚迟,疾走不休,绝力而死。选自《庄子·渔文》

【译文】

有个胆小如鼠的人,走在路上,偶而低头看到自己的身影和足迹,以为遇到了鬼怪,心里十 分害怕。他想摆脱这些可怕的东西,就快步跑起来。

不料,步伐越快,足迹越多;跑得越急,影子追随越紧。他更加害怕起来,以为跑得还慢, 便拚命跑了起来,结果精疲力尽而死。

【题旨】神经过敏,疑神疑鬼,自遭其害。

38、曹商得车

宋人有曹商者,为宋王使秦。其往也,得车数乘;王说之, 益车百乘。反于宋,见庄子曰:“夫处穷闾巷,困窘织履,槁项黄 馘者 ,商之所短也;一悟万乘之主而从车百乘者,商之所长也。”庄子曰:“秦 王有病召医:破痈溃痤者,得车一乘,舐痔者,得车五乘——所治愈下 ,得车愈多,子岂治其痔邪?何得车之多也?子行矣!” 《庄子·列御寇》

【译文】

有个宋国人,名叫曹商。一次,他受宋王派遣,出使秦国。临行时,宋王赐给他几乘车马。到了秦国,活动很得秦王 欢心,秦王又赠他百乘车马。

曾商返回宋国,见到庄子,自鸣得意地说:“当年身居穷街陋巷,贫困潦倒,编鞋度日,面 黄肌瘦,这是我的短处。而今一旦凭三寸不烂之舌,打动万乘之主,受赠车马百乘,这是我 的长处。”

庄子听了,讥讽道:“我听说秦王有病,让医生诊治,实行论功行赏:吸脓吃疮的,可得车 马一乘;舌舐痔疮的,得车马五乘。依次类推,治的病越肮脏,得车马越多。您大概总是为 秦王舐过痔疮吧,为什么得到那么多车马呢?您还是走开吧。”

【题旨】越是谋取私利大,越是不择手段、卑鄙下流。

39、探骊得珠

人有见宋王者,锡车十乘,以其十乘骄稚庄子。庄子曰:“河上有家 贫恃纬萧而食,其子没于渊,得千金之珠。其父谓其子曰:‘取石来锻之!夫千金之珠 ,必在九重之渊,而骊龙颔下,子能得珠者,必遭其睡也。使骊龙而寤,子尚奚微之有哉!’今宋国之深,非直九重之渊也;宋王之猛,非直骊龙也。子能得车者, 必遭其睡也。使宋王而寤,子为齑粉夫!”

选自《庄子·列御冠》

【译文】

有个人进见宋王,宋王赐给他十乘车马。这人便趾高气扬,以此向庄子炫耀。庄子嘲笑地说:“从前,一条河边住着一户以编织蒿草为生的贫苦人家。一天,儿子潜入河 水的深处,捞到一颗价值千金的宝珠。父亲见了,大惊失色地对儿子说:‘快拿石头来砸碎 它!要知道价值千金的宝珠,是在九泉深渊的骊龙嘴里。你能得到这颗宝珠,一定是它在睡觉。等它醒来发现,就会来取。到时大难临头,你还能保全半点吗?’试想,今天宋国深重 莫测,并非九泉深渊能比;宋王的强横霸道,也非骊龙可比。您侥幸得到车马,一定是他被 您蒙蔽了。一旦他清醒过来,您将粉身碎骨,死无葬身之地了!”

【题旨】充分认识强暴,切莫幻想,否则大祸将至。

40、牺牛衣食

子见夫牺牛乎?衣文绣,食以刍叔,及其牵入于大庙,虽欲为孤犊,其可得乎!《列御寇》

【译文】

您见过供祭礼使用的牛吗?您看它,身披丝绣的五彩花巾,吃着草、豆拌成的上等饲料,似乎得天独厚,超群一等。待 到被牵入太庙屠宰,再想获得自由,回到圈里做一头普通的犊牛,也不可能了。

【题旨】勿入圈套,否则上当受骗,后悔不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